百度搜索 春秋战国乱悠悠 天涯 春秋战国乱悠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天边微现晨曦之时,杨华被便刻叫起,就着井水洗了把脸后,头脑总算清醒了过来。
昨夜他辗转反侧,几乎一直在考虑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冷冰冰的现实让他难以入眠。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似乎离开周王室是唯一的选择方案,虽然能与苌弘、老聃这样的博学之人共事让他极是欣慰,但毫无前景的日子,并不是他所能忍受的。
不过现在想这些,似乎还早了些。离国之后,自己能去何方呢?又能做什么呢?做个默默无闻的农夫或是上阵拼杀的战士?自己的瘦弱的身子恐怕没办法承受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游说诸侯一朝成名?那更是想都不想敢,不论是治国方略还是形势分析,他怎敢于当代的那些杰出之士相提并论。
既然解决不了,那就放在一边吧。身为科研人员,他绝没有钻进死胡同无可自拔的性格,既然目前无法解决,那就搁置。就像科学上出现的难以攻克的壁垒一样,解决的办法往往是其他相关科技的突破带来的。
一出家门,深秋的凉风迎面而来,单薄的衣服让杨华微微有些不适。之前他已经问过,他们的村子出了王城还有二十多里,其中还有一段几里的山路,以那个时代的道路状况,一日之间要走一个来回,加上要办点事,时间并不太充裕,所以二人丝毫不敢迟缓。
第一次出城,一物一景无不让杨华感到新奇。抛开满心的愁绪后,杨华认真的观察着这个时代的田野。相比于列国纷纷废井田开阡陌,周王室仿佛隔绝于世般,仍然采用着古老的传统。不过为了提高王室的收入,公田不断再被扩大。
最初的时候,八家为一井,每家私田一百亩,共耕公田一百亩。先公后私,私田的收入全归自己。开始倒还没什么,一年劳作下来,一家人挣个温饱是没有问题的,还能有些富余为自己添制兵甲,响应领主征召参战。
可随后,为了增加国府收入来应对王室的开支,公田的面积渐渐扩大,而且肥沃之地全被划成公田,私田大多是些贫瘠偏远之地。再加上战争频繁,壮劳力急剧减少,生产力又极为低下。如此一来,八家耕作公田便极为吃力,再没有多少精力经营自己的私田。
原本奴隶的产出是王室的一大收入,不过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几乎没再打过什么胜仗,只有损失没有收益,如今的奴隶区和废弃的军营一般,杂草丛生,早已无人居住。天子领地说起来还是不少的,但却严重缺乏人手,只能大面积的荒芜。
二人一路沿涧河而上,走出不过数里之后,连临水的土地也开始逐渐抛荒,间或出现一两个村落,却也没什么生气。广阔的原野上,连炊烟也很难看见。
走了十余里后,杨华已经气喘吁吁,孱弱的身体让他极是苦恼。无奈之下,刻只好陪他在路边休息。此时天已大亮,这条连通秦国与中原的道路上行人也渐渐开始多了起来,不时有几辆马车呼啸而过。
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交通公具,杨华只是好奇,刻却满是羡慕。“鲜衣怒马,游说君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这样。”
“若是有机会,你会去哪国游说呢?”杨华打趣道。相处虽然已经数日,说的大多里家长里短和道边传言,他却没想到刻居然有这样的志向。
刻自嘲地笑了笑,满是无奈:“就算我攒上十年,连盘缠也攒不齐,只是说笑罢了。”
“反正无事,说说何妨。”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杨华当然也知道自己所处的这群王城小吏的家底,都只是勉强维持生计。不过他也隐有离开周室另投他国的打算,所以对这个话题倒是颇有兴趣。
“那就稷下学宫吧。”刻躺在草丛中,双手枕头,一脸向往:“听说稷下学宫那些学子们,一天什么也不用干,出入有马车,居住有大屋,奴仆环绕,酒肉任享。啧啧,美,美得很。”
“哈哈,不过是酒肉之徒,你以为稷下学宫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吗?”马蹄声止,两人两骑停在了二人身旁。其中一人高冠深衣,脸形削瘦,细长的双眼满是讥讽之色。另一个却是翩翩少年,穿着紧身短衣,长裤革靴,显得气宇轩昂,见同伴出言不善,向二人露出歉意的微笑。
虽然到目前为止,杨华对于马的认识只限于一路所见,但即使毫无研究,也立即看出二人所乘之马非凡品可比。见刻羞愧低头,明知二人非富即贵,反而激起他不服之心。
“笑话,只要是人,有才有学,为何就进不得这稷下学宫?”他所处那时代,人与人之间身份等级的差别越来越小,科学家联盟更是一个不讲论资排辈,只讲创新突破的地方。虽然来到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已有数日,但他却并没有身份低微的觉悟,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眼神更是毫不相让。
高冠之人面露玩味的笑容,回头低声对少年说了句:“公子稍待。”便俯下身子,道:“但你并不是人啊。”
杨华本以为对方有何高深之论,却没想到吐出这样一句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不顾刻在后面的拉扯,正色应道:“我如何就不是人了?”
高冠之人如同一个老学究一般,掰着手指娓娓道来:“来来来,听我给你说。你是周人,周人这个词,分开来就是‘周’和‘人’或‘人’和‘周’,这可就是两个不同意思的字了。譬如说稷下学宫要人,不管赵人、齐人去,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指定要周人,那其他国家的人就不可以了。如此说来,‘周人’和‘人’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周人就不是人。”
马上的少年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杨华却听得眼睛一亮,这番说辞让他好是耳熟。他虽然不是善辩之士,但科研人员起码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在啊,当下倒也毫不畏惧,晒然一笑:“先生所乘何物?”
“马。”见对方并没有按自己设想的套路接招,高冠之人似乎有些意外。
杨华学着那人刚才的样子,摇头道:“非也,白马并不是马。”
那人一愣,饶有兴趣的看着杨华。没给杨华继续发挥的机会,一揖道:“敢问足下大名。”
本来准备好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蓄势之力无处可使,杨华当然没什么好脸色:“周室一小吏而已。”
高冠之人已无轻视之意,仰头一叹:“王城气象,果是不凡,一小吏便有如此见识,可叹,可惜。”
杨华也不愿与其作无谓纠缠,脸色稍缓:“先生之论其实不堪一击,不过在下今日尚有事在身,若先生有心,他日有缘,在下愿与先生畅谈名实之辩。”
“白马非马,哈哈哈!妙哉,妙哉。”高冠之人深深地看了杨华一眼,也没招呼身旁的少年,策马而去。
少年颇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身影,翻身下马,恭敬一礼:“在下赵胜,拜见先生。公孙龙在邯郸善辩无败,今日先生一言而令其失争胜之意,先生大才矣。可惜先生有事,在下亦需赶路,日后定当拜访。”
杨华点了点头,回礼道:“公子言重,明堂星华,恭候大驾。”这公孙龙这个人的名字听着有点印象,不过杨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别人以礼相待,他自然同等对之。
赵胜点了点头,干净利落地翻身上马,策马向公孙龙追去。
蹄声渐远,杨华拍了一下有些魂不守舍的刻,后者颓然道:“可笑,跟着太史做了几年事,我竟以为自己身怀大才而不遇,今日却连一个字都不敢说。”
“你只是不敢说而已,并不代表你没有才能啊。”杨华轻言安慰:“你至少有三种才能:整个王城的小吏中,你的字写得又快又好,无人能及。”
听说自己居然有三种才能,刻也不禁好奇,听到第一项的时候,稍有些自得,旋又颓然道:“现在不是有你了么。”以往这一点倒还真让他有些得意,有时去蹭吃的时候,他甚至把杨华那份也包揽了,仍然能拔得头筹。
“我那是取巧。”杨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当然不可能将真实原因道出。接着又继续说道:“第二,朋友有难,你都是有求必应,这就是义啊。第三,你通晓列国形势,比起很多一出王城就两眼一抹黑的,简直有云泥之别。”
被杨华一顿猛夸,刻的心情顿时好转, 舔着嘴唇说:“还有吗?没看出来,你现在夸人的本事也见涨,虽然知道自己没那么争气,不过听着还真让人舒服。”
听到刻这要求,杨华板着脸道:“今天就到此为止了,作为你的朋友,我可不能让你太过得意忘形。”
两人对视片刻,同时爆出大笑。过了好一会儿,刻才捧腹道:“说起来真是奇怪啊,刚才这家伙,完全把我绕晕了,我们周人怎么就不是人了呢?虽然明知道他说得不对,却没办法反驳。还是你厉害,一句话就让他服气了。”
杨华望着二人远去的方向,笑道:“他只是故意搞混概念而已,一明白他的把戏,也就不值一提了。”
“搞混什么?我只知道他搞混了我脑袋。”刻大摇其头,似乎现在还没从公孙龙的圈子里绕出来。
直到此刻,杨华终于想起对方是什么人了。一直以来,华夏文明被视为缺乏理性思维,不懂逻辑推理,所以才在最初的科技革命中落在了后面。这样的争论直到他所在的时代,华夏族人占据了科学家联盟将近七成的席位,仍然有着一定的热度。
他虽然没有加入这样的论战,不过却也稍稍关注了一段时日。不同意此观点的人便拉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一些言论进行反驳,证明华夏族早在西方之前,便拥有了朴素的逻辑学,特别是其中的名家,对此更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成果。如果再把老子、墨子、孔子等诸多派别的言论加进来,不论演绎、归纳还是推理、论证,都能找到充足的证据。
当然,名家只是后人给予的称呼,现在的这些名家之士一般都被称为辩者,喜欢与人辩论名实等思辩类的问题,并以此闻名四方。
地球联合**内部的文明之争杨华并不感兴趣,不过他也粗略的知道,正是这个时期,爆发出来的丰富知识理论体系,影响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只是人类的发展充满曲折,很多东西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断的毁灭重生,甚至走向歧路。
名家本来可以开启逻辑学的大门,甚至他们已经撬开了一道裂缝,但其后却走进了诡辩之路,不再追求“辩明”,而是一味追求胜败。而这个时代,更是个急剧变化的大争之世,各国只求国力强盛,在频繁的灭国大战中生存下来,不在此类的学说都无可避免地步入衰亡之路。是以名家虽然擅长论辩,而且很少有人能辩赢他们,但名声却一直不好,诸家在辩论上对它无可奈何,却极为鄙视他们,当然就更得不到诸侯们的看重。
是以在后来的历史中,这门学说竟然就此消亡数千年,然后再从其他文明中学习回来,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当然,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文明的发展不断反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科技水平在进入铁器时代后,限入了发展的停滞期,这一停滞就是接近两千年的时间。战争成了主旋律,大量的发展潜能都投入在互相屠杀这件事上,直到最终地球联盟成立,才算是稍稍停歇下来。
公孙龙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杨华当然对其有些印象。刚才听了他那番诡辩,立即就让他想起白马非马的命题,所以用之以对,却没想到人家才是这个命题的真正作者。哎呀,也不知道白马非马这个故事发生没有,不过看对方的表情,应该还没有吧。倒是那个公子,赵胜,很有名吗?
杨华却不知道,公子这个词,在这个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因为他只代表一种人:国君的儿子。那人竟然坦然受之,身份当然不言而喻。不过对于杨华来说,他或许能记得科技文化方面的小人物,反而不知道权力场上的赫赫之人。
“若有可能,就让我来推动名家成为真正名符其实的名家吧。”杨华心中暗自在应该的任务里加上一条,对刻的连声催问听若未闻。

百度搜索 春秋战国乱悠悠 天涯 春秋战国乱悠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春秋战国乱悠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昆仑山大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昆仑山大盗并收藏春秋战国乱悠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