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或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高皇后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为了想巩固自己的皇后之位,便决定要下手除掉胡充华,但是胡充华不像于皇后想象的那么好对付。在宣武帝元恪的保护之下,她生下了一个男孩,皇帝为孩子取名为元诩。盼子心切的宣武帝终于得到了一个儿子,心里自然是欢喜不已,于是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想自己终于又得到了一个儿子,皇位总算是后继有人了,可是经过一番思前想后,宣武帝唯恐高皇后因为自己的儿子早夭而对元诩产生了妒忌,趁机对孩子暗下毒手可怎办,千万别生出了什么事端,于是宣武帝便为元诩找到了一名乳母,让她在别的地方哺育皇子,这样的话,不但高皇后不得过问,连胡充华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
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三年,宫中总算是相安无事,就在这一年里,宣武帝下诏改元,将永平五年改为延昌元年,并且任命尚书令高肇为司徒,清河王元怿为司空,广平王元怀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在公元512年十月十八日这一天,年仅三岁的元诩被父亲宣武帝封为了皇太子。
高皇后与高肇见宣武帝不但立元诩为皇太子,而且竟然要更改制度,不下令让胡充华自尽。高皇后心中顿时非常气愤,联合高肇曾多次劝宣武帝要依照祖制,实行“子贵母死”的制度,但是元恪就是执意不从,并且还封胡充华为贵嫔。
宣武帝元恪虽然没有他的父亲孝文帝元宏那样的雄才大略,但是将这个野蛮的“子贵母死”制度给取消,也算是做了一件大事。
高皇后这一回可是忍无可忍,决定暗下毒手除掉胡充华。
就在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正月初十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惊动了朝野上下,宣武帝元恪突然患上了重病,又过了三天,也就是正月十三,宣武帝元恪在式乾殿去世,时年三十三岁,天子驾崩,朝野上下顿时一阵哀悼,这与其父孝文帝的寿命相同,但是二人生前的作为却是差之甚远。
当时崔光、于忠、侯刚、王显等朝廷重臣便聚在一处商议,由于考虑到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所以便在商议过后便前往东宫迎立皇太子元诩为新君。詹事王显是高皇后的心腹,本来想等到天亮之后先请示过高皇后再讨论太子即位的事情,但是崔光当即辨别道:“皇上驾崩,太子即位,这是国家正常的规定,为什么要去请示高皇后。”于是时年六岁的元诩便正是登基,即皇帝位,是为孝明帝,改年号为熙平。
年幼的小皇帝元诩没有想到这高皇后早就下了决心要诛杀胡充华,此时只等时机一到便即动手,可是她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身为宦官的中常侍刘腾早就将这个不好的消息报信给左庶子侯刚与侍中领军于忠。太子少傅崔光得到讯息后也,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立刻将胡充华安置在其它处,并且派了重兵守卫,胡充华因此深感四人的恩德。
元诩登基称帝后,当即下诏让太保、高阳王元雍入居西柏堂,决断处理政务。又下诏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尚书令,百官的调度全部听从二王。
孝明帝同时尊奉嫡母高皇后为皇太后,生母胡充华为皇太妃。
此时正在带兵伐蜀的高肇接到了士兵送来的消息,一听皇帝驾崩了,登时哀痛不已,泪如雨下。他从心底来讲还是非常疼爱这个外甥,那不完全只是因为二人的君臣关系,于是高肇不听家人与手下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日夜兼程地赶回洛阳,飞奔到太极殿上跑到宣武帝的灵前哭丧,朝廷的官员见了恨不得食其肉、剔其骨,此刻他的政敌们正磨刀霍霍,只等高肇自投罗网。
高肇怎么也没想到此刻的高阳王元雍与领军于忠正在秘密商议欲除掉自己。
领军于忠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出现了,也就是那位于皇后的堂兄,于皇后就是被高皇后害死的,此时他一心要为堂妹报仇,岂能放过高肇,对其一定要杀之而后快。
高肇回洛阳之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皇宫,跪在殿前放声大哭。于忠早已经命令卫士邢豹带领十几名武士埋伏在殿外,只等高肇哭完之后,便开始动手。高肇从文武百官的面前走入西廊,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见到他那傲慢的样子只恨得牙痒痒,正走往前走着,只见眼前猛地出现一个人,正用一双凶狠的目光盯着自己,高肇心中一慌,但见此人手中持刀,神情冷傲,正是领军于忠。
高肇已经感觉到一种不祥之感,此时的危险正扑向自己,就在迟疑间,只听于忠高声叫道:“卫士何在?”
话音刚落,登时出现了十几名手中持刀的卫士,高肇大吃一惊,用右手一指,惊恐道:“你们想干什么?”为首的卫士邢豹手持长刀,对着高肇冷笑一声,说道:“卑职这就送大将军上西天!”说完纵身跃至高肇面前,将其迅速地按倒在地,高肇只气得七窍生烟,厉声喝道:“大胆,你们这是要造反么?”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是元雍、于忠等人出的主意要害自己,对于自己冒然跑回洛阳万分悔恨,向要为自己鸣冤叫屈,却被邢豹用那粗大的手扼住了咽喉,不让他发出声来,接着又涌上两名武士,一齐将高肇按倒在地,此时完全动弹不得,只能任人宰割。不到片刻,高肇便呼吸困难,脸色发青,邢豹随后手中猛地一用力,这位曾经权倾朝野、威风八面的一代权臣、司徒、大将军最终以眼珠鼓出,舌头突出的惨相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高肇被诛之后,于忠与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等忠臣商量后决定:宣示高肇罪恶,只称其是自尽,余党家人皆不追问罪过。
高肇的遗体就这么被人从小门给扔了出去,交给了高家的人抬回去安葬,高太后也被孝明帝元诩下令,撤掉皇太后的之位,被迫出家为尼,居于瑶光寺,如果没有比较大的节日或准许,决不能再踏入皇宫半步,就这样,高皇后失去了地位、权势、自由,从此便在青灯黄卷下去度过参生,高氏一族已经被架空,势力已经衰落,连她亲生的女儿,年方六岁的建德公主,也被安排给胡充华抚养,胡充华也顺理成章的从皇太妃又升为皇太后。
只有高英虽然远离了皇宫,再也不参与政治斗争,但是还是难逃一死,因为胡太后是绝不容许这个曾经的敌人安心的活着。
从此以后,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高肇,作威作福了十多年,终于稀里糊涂的死掉,而胡充华却并没有因为“子贵母死”的制度而被赐死,外戚高家的权势已经不复存在,在从这个时代慢慢地退出,可是外戚专权的火苗却是烧的越来越旺,后世称之为“宣武灵太后”的胡充华已经为北魏灭亡撒下了种子。
侍中领军于忠这次拥立胡太后母子有功,不但除掉了高肇,替堂妹于皇后报了仇,而且自己也官居门下省,统领宫中禁卫军,此刻自己可以把持朝政,也是权倾一时,接替了高肇成为新的权臣。
虽说高肇生前已是恶贯满盈,人人对其恨之入骨,但是领军于忠与高阳王元雍等人也不是正义的化身,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并不能将北魏王朝重新振兴起来,至于支持皇太子元诩登基称帝,只不过是以支持皇太子即帝位的***与高肇的外戚逆党之间的权力之争。高皇后生前与胡氏水火不容,元雍、于忠这些人自然要支持保护胡氏,从而将高家一网打尽。
只等权力逐渐稳固之后,由于元诩年幼,以元雍为首的诸王联合权臣一同上奏请胡太后摄政,于是胡太后便开始母仪天下,也就成为了北魏王朝继文明太后冯太后之后的第二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当时有一位叫裴植的名士,曾自谓其门第不在王肃之后,奈何朝廷始终不重用自己,于是整日里怏怏不乐,曾上表请求辞官退隐嵩山,却未得到宣武帝元恪的准许,在孝明帝元诩即位之后,裴植升为尚书,便非常的得意,曾对人说道:“不是我要做这尚书,只是这尚书一职非我不可。”并且在入朝参议政事的时候经常当面讥讽群官,常言道:“华、夷异类,代人不当在百世衣冠之上。”侍中于忠、黄门元昭等人听闻此言之后都是恨得咬牙切齿。
尚书左仆射郭祚与裴植的意见一致,将矛头一齐指向了于忠。
郭祚是三国时曹魏名将郭淮之弟郭亮的七代孙,出身于魏晋名门士族之后,是孝文帝时期的近臣。
就这样,裴、郭二人因为见到于忠的权势日益扩大,在朝中开始只手遮天,心下对其甚是不满,便秘密地告知高阳王元雍,请他下令让于忠离开京师。
高阳王元雍尚未处理此事,于忠便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故此就开始诬陷构造裴植、郭祚二人的罪状,然后再假传圣旨,将裴、郭二人杀害。
于忠欲再借假传圣旨杀掉元雍,却被侍中崔光强力阻止,只是将元雍给免职。胡太后临朝摄政,念其对此次夺权有功,也不再追究其罪,因为胡太后认为在这次夺权之争里于忠的功劳最大,所以连此后的生杀大权都交到了于忠的手上。
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或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