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胡太后的父亲胡国珍因为女儿是太后而被封为安定公兼侍中。
胡国珍还有一个女儿,也就是胡太后的妹妹,做了江阳王元继的长子元乂的妻子。
江阳王元继是道武帝的玄孙,袭封江阳王,宣武帝时曾做过青州刺史。胡太后封妹夫元乂为散骑侍郎,封妹妹为新平郡君,拜女侍中。
此时的于忠也自认为自己对北魏社稷的安定立下了大功,于是便暗示朝中群官在胡太后面前建议封赏。当时胡太后居于崇训宫,解除了于忠的侍中、领军、崇训卫尉的职位,封其为尚书令,同时加封此次跟随他的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刘腾为太仆,侯刚为侍中。这四人都是有功于胡太后,因此一同加官进爵。
当时的太傅元怿建议胡太后不要纵容于忠。元雍也上表自我弹劾,说自己初入西柏堂的时候,因为不满于忠的专横放肆而想将其制止,谁知于忠却假传圣旨要致自己于死地,幸得群臣坚决抗拒,裁侥幸免死,如今觉得有负圣恩,只求辞官。
胡太后不忍心降罪于忠,下诏任命元雍为太师,领司州牧,派其去做冀州刺史,清河王元怿为太傅兼太尉,广平王元怀为太保兼司徒,任城王元澄为司空兼骠骑大将军。
就在于忠任尚书令十多天,胡太后在崇训宫召见门下省的侍官,问他们于忠在尚书省担任尚书令一职,名声如何?
众人异口同声的说于忠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职位,于是胡太后便派于忠去做了冀州刺史。当时年迈的元澄眼见目前的形势咄咄逼人,便非常无奈的上奏胡太后,说安定公应当出入禁宫,一同参预政事。
现在谁都不敢轻看胡太后,于是她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按照礼法来讲,皇帝若是对群臣发布文书被称为诏,而其他的人员发布文书只能称为令,在胡太后起初临朝听政的时候,尚称令行事,群臣上书称她为殿下,但是胡太后不满这低一等的称呼,当即将令改为诏,也就是说将来自己所发布的令都称作诏,更加胆大妄为的是竟然让群臣上书时对她改用陛下的称呼,并且自己自称作“朕”。
不知不觉到了冬季,孝明帝元诩由于年幼不能亲自祭祀,胡太后要代替皇帝行祭,便打算效仿周礼,以帝、后交替献酒来祭祀神,但是礼官认为不可。没想到侍中崔光知识渊博,开始引经据典,举出东汉和帝与和熹皇后祭祀的先例,正说中胡太后的心坎上。胡太后大喜,便将崔光所举出的先例作为不可辩驳的铁证,当下便亲自前往宗庙祭祀。
胡太后手握重权,朝中政事可自行裁决,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并且与小皇帝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也是相当好。有一次孝明帝游幸华林园,在园中宴请群臣,还令王公一下的臣子各自赋七言诗。当时胡太后最先说了一句:化光造物含气贞。
孝明帝思索半天,也续了一句:恭己无为仰慈英。
胡太后听了面带喜色,欣慰的说道:“年方七岁的幼主,能有此续句也算难得的了。”随后又让群臣你一句我一句的接,最后再凑成一首完整的诗,这些大臣接的无非都是些赞颂胡太后母德慈仁的赞词,胡太后大喜之下便重赏群臣。
之后胡太后拜访亲戚勋旧之家,经常宴请至半夜才回宫,侍中崔光引经据典,苦谏胡太后停止游宴,上谏中说道:“礼记云:‘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男女之别,国之大节。”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诸侯如果不是由于探病吊丧而随便进入诸侯之家,那就叫君臣相互戏谑。”
胡太后到了这个时候怎么会去听崔光的谏言,早已是荡佚放纵,根本不受约束,更不会深居简出,她此时已经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肆意妄为,每日临朝批阅朝臣奏章,对一些重大的案件都是不与群臣商议而自行决断。
只是胡太后虽然聪明并且很有手腕,但是她的政治胸怀却是非常的浅薄,此时此刻她有了权力,便开始任意胡为。
胡太后出身名门,她的姑姑是个尼姑,于是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在成年之后,还曾入佛门做过尼姑,在佛寺里不断地精研佛法,更是深通佛经上的义理。在历朝历代之中的妇女大多信佛,更别说胡太后是佛门出身,所以也是大肆崇佛,相信佛学可以大大的减轻罪孽,故此便耗费巨资兴建寺院,当时全国所建的寺庙有三万余所,僧尼也是多达两百多万人,光是洛阳城里的寺院便又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胡太后更不会怜惜民力与物力,于是大兴土木,大大的出巨资建造寺庙,还开凿石窟,凿佛像,建佛塔。
胡太后还在崇训宫的旁边建造了一座永宁寺,还在伊阙口修筑了石窟寺。这永宁寺尤为壮丽辉煌,寺中有一座高达一丈八尺的佛像,十座有普通人那么高的金像和两座玉像,寺内设有九层佛塔,高达九十余丈,佛塔上顶上的柱子也有十丈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佛塔上的铃铎声在十里以外都可以听得到。
神龟元年的一天传来了一个消息,征北大将军于忠突然去世,中年五十七岁,当时的满朝文武俱是拍手称快,唯独胡太后下诏追赠于忠为司空公、侍中,谥武敬,可是过了没几天,身为司徒的安定公胡国珍,也就是胡太后的父亲也突然去世,胡太后甚是伤感,当即追赠其父为相过太师,加号太上秦公,又予厚葬。
公元518年,也就是神龟元年的九月的时候,高英曾去探望母亲武邑郡君,当时正好发生了月食,相传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将崩,胡太后听说之后心中顿时恐惧万分,但是又想打破这个不祥的预言,想来想去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高英虽然落发为尼,但是毕竟是当过皇后,也曾为**,就用这高皇后来挡灾是最好不过。
于是就在当夜,胡太后命人秘密的将高英处死在高英母亲的宅地里面,事后将其尸体送还瑶光寺。神龟元年十月,高英被以尼姑的身份葬于邙山。高英生前便以凶悍狠毒出名,一生之中只想着如何去害别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最后竟然成为了别人的替死鬼。但是这宣武灵太后胡氏与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高英之死反而得到了时人的同情。
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源自于女人,也可以说是与女人是脱不了干系。
换句话来说,是权利和欲望改变了这个女人的一生。
这位胡太后穷奢极欲,为所欲为,任情放纵之余,竟与自己的小叔子上演了一段叔嫂奇缘。
胡太后一生之中作为斗争对象除了高英这样的女人之外,还少不了与男人的斗争,我们先说一说她的小叔子,一位北魏王朝的皇叔,担任过太傅、司徒、太尉等职位的清河王元怿。
元怿,孝文帝元宏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罗夫人,是宣武帝元恪的异母弟弟。
这位清河王的长相非常出众,可以用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翩翩潇洒这些词来形容他,在年少的时候便被彭城王元勰夸赞其如果加以时日,必定会前途无量,如果上天假借她年岁,可与周公、召公相媲美。元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文采飞扬,喜怒不形于色。
按理说元怿如此优秀,在朝中应该是非常的受人敬仰,在高肇专权的时候,忌讳北魏王室的强盛,便想将元氏宗族的人员一一地剪除,当时的京兆王元愉便声称是收到元愉的密报而在冀州起兵,后来兵败死去,之后高肇又先后诬杀了北海王元详和彭城王元勰,元怿便屡屡进谏宣武帝而与高肇发生了口角,终于在孝明帝元诩即位后与高阳王元雍联手,矫诏除掉了高肇。
胡太后是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一名女性,拥有着任何人也无法驾驭得了的权力。
元怿是英俊潇洒、文采飞扬,并且是权倾朝野,在朝中有很高声望的人。
这两人从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撞出火花,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胡太后与清河王的爱好是一样的。
胡太后因为看上了他,便任命元怿极为重要的职位,不管朝中的任何事情都要让他入宫商议。
元怿感受到了胡太后对他的痴情,但是自己却不能接受这一份不伦之恋,暗想决不能不顾伦理纲常而做出这等错事,可是面对着嫂子对自己步步紧逼,让元怿已经到了无法抵抗的地步,面对胡太后的强权与痴情,元怿最终只能“屈服”在胡太后的淫威之下。  
胡太后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功俘获了元怿的心,并且得到了他的人。    
元怿从此也就顺了胡太后,起初二人还是偷偷摸摸,到了后来也就不再回避其他人,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朝中大臣很快地都知道了这件事。
然而元怿得到了胡太后的恩宠,成为了朝廷重臣,同时也拥有了很高的权利,不管是自己的能力还是知名度都是非常高,这就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恨,北魏王朝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元叉。

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隋定乾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瀚海孤云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瀚海孤云剑并收藏隋定乾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