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腊月初五,郢宫,福康宫。
青都接连几日都是阴雨天,断断续续下着雨雪,虽然天官府连日给各宫加配了炭火,福康宫却还是有人病倒了。
福康宫历来是太妃们的寝殿。懿帝一朝时,因先武帝曾下令死后妃子均要落发出家,这福康宫已多年无人居住。至懿帝驾崩,福康宫一下热闹了起来。
懿帝是个多情的皇帝,在位时妃子本就多。他一驾崩,妃位以上的妃子都搬进了这福康宫,这多年荒废的园子,一下子闹腾的厉害。
太妃这个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实则是有些尴尬。加之人一多,懿帝一朝后宫的恩恩怨怨一下子都聚集在了小小的福康宫里。
这福康宫,便成了太医们都不愿涉足的地方。
最终,易昭寒这个划水的院判就被派了过来。
易昭寒在太医院的位置,和太妃这个位置一样,也是个尴尬的位置。名义上她虽是院判的职位,却无院判的品级,和寻常太医一般,是正五品。
分位虽高,却无实权。
染了风寒的是懿帝一朝的淑妃,如今的温太妃。
关于这个温太妃,在后宫中也算是传奇人物了。温太妃在宫中,至弘英帝一朝,竟是三朝的老人了。
她虽是懿帝的妃子,但在懿帝登基前,却是武帝的选侍。
选侍在后宫妃嫔中,几乎是最低的品级了,很多选侍,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皇帝一面,大部分选侍连随行的宫女都没有。但温太妃虽未得武帝青眼,却得了懿帝的君心。
宫中有许多流言,有说温太妃是武帝在位时就与当时还是武帝弟弟的豫王,也就是后来的懿帝眉目传情,也有说是武帝驾崩后懿帝整饬后宫发现了温太妃的画像而看中了她,另有传闻说两人时在温太妃代发出家后与懿帝相识相知的。
一个女人,能在后宫里经历三朝,是很罕见的。
相传温太妃沉默寡言,素日里喜欢念经颂佛,不大与人冲突。
但易昭寒见到温太妃的时候,却觉得她与传闻大相径庭。
温太妃的屋内有很重的檀香味,可见她确是平素礼佛之人。但她看到易昭寒时的模样,却与“沉默寡言”相去甚远了。
缠绵病榻几日的温太妃在看到易昭寒时,像是魔怔了一般从床上坐了起来,指着她惊道:“你还活着?”
她这话问的易昭寒也吃了一惊。
她自然是还活着的。
温太妃的模样素净,看到易昭寒,却像是见到了鬼,眼中满是惊恐,她似乎想凑近些看清眼前的人,身子却因为害怕而不由自主的后退了。
“娘娘,您认错人了。”她身边跟着的嬷嬷上前扶住了她,“这是太医院的易院判。”
不愧是礼佛的人,身边的嬷嬷都是平静无波的模样。
温太妃凑了上来,看了看易昭寒,才平静下来,道:“是了。你比她瘦多了。”
然后温太妃问了一句不着头脑的话:“温太医是何年生人?”
易昭寒愣了愣,想着也无碍,答到:“回娘娘,下官弃宁十一年生人。”
温太妃像是陷入了沉思,旁边的嬷嬷劝慰道:“娘娘是病的梦魇了。”
“我这是老了,近来总是梦到故人。”娘娘叹了口气,躺下身来。
“下官为娘娘写几个食谱,或有安神之用。”
“有劳易大人了。”嬷嬷答谢道,随即领着易昭寒出去开方子了。
女孩要离开福康宫时,嬷嬷道:“易大人模样有些像娘娘的旧识。老奴斗胆替娘娘问一句大人,大人令堂可尚在?”
“不在了。”
嬷嬷的神色黯了黯,道:“老奴冒犯了。大人节哀。”
易昭寒神色亦黯了黯,道:“无事。”
太息殿。
弘英帝大约是文帝一朝以来,最喜欢待在太息殿的皇帝了。
自市易司开设以来,弘英帝每日下朝便在太息殿接见一批又一批的朝臣,有论政的,有举荐的,有来嚼舌根的。这些大事小事和鸡毛蒜皮的事,让弘英帝每日从天亮议事到天黑,从天黑议事到天亮。
太息殿发挥了它自建以来最大的作用。弘英帝每日吃在这里,睡在这里,看书在这里,处理公务在这里。
就差在此宠幸嫔妃了。
“微臣有负圣望,请陛下责罚。”苏晓这一跪,倒是颇有行伍之人的气魄。
“罢了,白袭影想是已做归隐,此事就此作罢。蓬莱岛如何?”
“卫公已抵蓬莱岛,他气色不大好,对外说是旧疾重犯。”
“蓬莱岛主可在岛上?”
“据夔鸟来报,项晚尘并未回岛。”
弘英帝皱了皱眉头。对于项晚尘此人,他确是有几分忌惮的。虽只见过一面,也未曾真的交手,但弘英帝却能感觉得到:在当今世上,项晚尘可能是法术最厉害的人。
“关于项晚尘,夔鸟可有查出什么?”
“此人在我青国最早有载,是毓贞三年元月从西川持羽民文牒入境,当时身份是羽皇的颂法者。”
“毓贞三年……”弘英帝呢喃道,这个年号如今已极少有人提起,毕竟是五朝前了,“朕记得西川那边的颂法者,需得是男子吧?”
苏晓答道:“是。当时赤门关所查文牒上,项晚尘是个男子。”
弘英帝陷入了沉思。
毓贞三年,是巫历两千六百二十二年。那一年,巫史上可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巫历两千六百二十一年,姽婳帝以六十八岁稚龄登基。史载姽婳帝登基时,阳台庙百鸾朝拜,是大吉之兆,那两年当无大事发生。”文相道。
他素来记忆力极好,又喜好读史。若不是弘英帝登基当了皇帝,他怕是要去做个史官。
“项晚尘法术恐怕已臻化境,朕虽未曾与巫氏交过手,却觉得便是巫帝和九霄宫宫主,法术也不会左过此人多少。”
他将项晚尘与巫帝作比,文相便已明了他的意思。
“以她的年岁,应与巫帝姽婳是同辈。但姽婳帝那一辈,只有一个妹妹巫洛颜,继承了九霄宫,另有两个弟弟都死于青石之战,不该再有旁支了。”
过了半晌,弘英帝方道:“不说此事了,盐市如何?”
“青都的盐市已基本平稳,这三日内盐价已无波动。但上行下效,需要很长的时间。陛下,臣有一提议。若能在黄金河道中为官盐设线,以此为噱头吸引各地大盐商,或许能在当地加速官盐流通,尽快落实市易司的政策。”
“好。你就按你的意思拟个折子,朕再亲自下旨给地官府和市易司。”
文相微微愣了愣。
寻常来讲,这样的事情由文相来传达就够了,不用青帝事必躬亲。
弘英帝拍了拍案头的折子,笑道:“季之,有两件事,确如你所料。这些折子里,有不少弹劾你专断独行祸乱国政的。”
文相起身,在弘英帝面前长跪了下来。
“后面的事,尽量以朕的旨意来办。你起来吧。”弘英帝收了笑意,“另外,不少朝臣担心战事未平时推行五均法,恐易生变。连我那个不理朝事的弟弟,都奏了本。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也是弘英帝心中的担忧。
“朕要去一趟落碧城。”
弘英帝这句话一说出来,文相大惊失色。
“正月一过,犬戎必有一战。朕要在年前见一面邵晓骥。朕算过了,此行往返最快需得三日。这三日间,朝政全部交付给你,季之,朕可能信你?”
弘英帝看着文相,眼中坚毅无比,全无玩笑的意思。
“这不是儿戏!”弘英帝这般认真,倒让文相炸了毛,他全然没了谦顺的样子,几乎是吼出来的,“天子离朝是何等大事?何况现在是什么时候?市易司刚刚设立,黄金河道尚在交接,满朝的事情等着陛下处置!”
“朕对外会称病不朝,一应事宜由你代为处置。盐市已经稳定,二品以上的折子朕均已批复,年关在即,人心都在过年上,这几日青都不会有大事。”
他说的轻描淡写,文相却跳了脚:“落碧城虎狼之穴,陛下以身犯险尚不算大事,天下可还有大事?”
弘英帝没有回答,过了片刻,文相冷静了下来,他长拜道:“臣下失态了。”
他认了错,却不请罚,是心里不忿。
他这些心思,弘英帝如何不知?
“此事是朕为难你。”弘英帝声音很缓和,半分没有恼怒,“朕想过了,若是朕在落碧城有何意外,下一个有意外的就该是你了。”
“陛下想面见百里公,可想过诏百里公入京?”
“想过。但是百里公不能离开落碧城。”弘英帝的声音慢了下来,“落碧夫人,是九霄宫人,而且很可能位份不低。帝后婚宴上的刺客,便是落碧夫人安排的。若百里公离开落碧城,落碧城必会城破。”
顿了顿,弘英帝道:“既然他不能离开落碧城,那只有朕离京去寻他了。”
“落碧夫人是九霄宫人,此事可有把握?”
弘英帝点头。
“那陛下此行不可独往,玄天宗尚有可用之人。”
“朕离京的消息不宜传开,否则郢都会出事。因此此行不能有太多人知道,至于玄天宗,朕已有人选。”
弘英帝说这句话的时候,文相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易昭寒。

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风华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寂地归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地归者并收藏风华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