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广陵园虽不比郢宫的富贵堂皇,却胜在有郢宫没有的景致和宽敞。
当易昭寒步行至广陵园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虽然路上已看到了络绎不绝赴宴的车马,然而广陵园的场景还是令她不仅咂舌。
她感觉自己仿佛是来参加马车展览的。
作为一个亲历过帝后大婚,瞻仰过弘英帝登基大典的正五品天官,易昭寒还从未见过这样多的车马挤在一起过,更重要的是,其中大多数马车和良驹,都抵得上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俸禄了。
人言青都遍地黄金,她一贯是不信的。如今这些黄金摆在她眼前,她方知道这话中的道理。
卫公虽是四公之一,却是四公中最特殊的一人。青史上,封公拜侯若非军功显赫,便是政绩卓绝。卫公这样既不从文也不习武却能官拜一品公侯的,在青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此一家。
是以,他这寿宴上泰半是商贾巨头,其次才是皇亲贵胄和朝上文武。
商人和政客,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商人有钱了可以显露出来,政客有钱了却是要藏着的,否则难保不被人怀疑你这钱是从何而来的,往重了说,是掉脑袋的大事。
因着青国有律例,天子驾六马,公侯驾四,规制上旁人的车驾是不能逾越的,所以这广陵园停着的,大多是双驾,亦不乏一些三驾车马。虽则在马匹的数量上受了限制,却不影响这些巨富们在旁的地方下重金。
俗气些的便是整辆马车鎏了足色的黄金,恨不得连车轮子都用赤金打造,生生晃得人眼花。内敛些的,便是在车饰上花了心思,有在棚顶以价值不菲的金玉作饰的,有在车辕车窗上雕花作饰的。倒也有些北地来的车马,看着马车平平无奇,驱车的马匹却用的是在北地也数罕见的雪河驹,这种不畏寒的温顺良驹和天子仪仗用的是同一品种,纵观整个青国,怕也不过数十匹。
赴宴的每个人,都恨不得将“老子有钱”四个字写在脸上。
卫公的寿宴,谁也不想失了牌面跌了身份。
除了我们的五品天官易昭寒。
作为一个清廉无私克躬勤勉的太医,易昭寒突然意识到,卫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像自己这么清贫的宾客。若非她着一身正五品的朝服,在这车山车海里,恐怕要被人当作谁家的小厮认了去。
广陵园内有一处纵横百步的台子,北面立着一块方正的石壁,是惠帝时与士子作诗论赋的地方。台子前是一条可容八骑并驾的宽敞大道,绵延数里,大道两旁是参天高的银杏。如今这条大道被层层叠叠的银杏叶铺满了,踏上去像是走在金色的海浪上。
“进安票号梁掌柜,东海鲛珠六斛,玉辟邪一对,陈远书花鸟一幅,千年灵芝一株。苍平绸庄袁掌柜,上等绸缎六匹,五彩流苏六套……”
易昭寒到的时候台上已是人声鼎沸,台侧有两个小倌,一个在收取宾客的礼单,一个在高声宣读。
女孩脸色白了白,她突然觉得,自己忍痛花了一个月俸钱置办的这点衣料实在是登不上这样的台面。
“易太医!”正在女孩发愁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文相自台上向她走来,“没遇到我差去接你的人吗?”
女孩摇了摇头。
“今日车多,恐是下人堵在路上了。”文相拿过她手里捏着的请帖和礼单,替她交给了旁边管事的小倌,便引着她向台子上去。
台上除了寿星的主位,统共只有十二席,一席两人。在这权贵俯拾即是的青都,若非与文相同席,她一个五品太医断断坐不到这台子上。
文相今日未着官服,而是穿着初见易昭寒时那一身白袍,他寸步不曾离席,有人来寻他便应酬两声,无人寻他便静静坐着,像是在兀自想着什么。易昭寒看着文相温润的面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来之前她并未多想,如今见到这般阵势,方想起这个问题。
文相官居左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与他同席的人怕是能从青郢宫一直排到建水去,他何苦要主动向她一个五品太医递这个青枝呢?
“相爷,下官有一事不解,不吐不快。”
文相从自己的思索中回过神来,对她温和道:“易太医请讲。”
“相爷身份尊贵,怎得会和下官同席?”
文相轻轻一笑,道:“那易太医以为,文某同何人入席才是妥当?”
这个问题易昭寒倒是没有想过。不过那是因为可选之人实在太多了。
“方才来过的那位方大人,不是和相爷是多年旧识,他不可么?”
“那位是货币司司长方世倾大人。”文相耐心的对易昭寒解释,“他同我父亲是旧识,小的时候还教导过我。但是父亲的旧识却不止他一人,小时候教导过我的也不止他一人。文某若是同他列席,那其他的人该怎么想呢?”
易昭寒被他说的有些云里雾里,愣着没有回话。
“文某若是与货币司司长同席,那钱粮司司长该作何想法?所以,文某不论同谁同席,都难免厚此薄彼。”
易昭寒点了点头,她好像明白文相的意思了。诚然,太医院不同于地官春官,文相邀她同席是不至于担心院使沈太医作何感想。然而她转念一想,好像还是有哪里不对。
“那……相爷为何在众多天官中选了微臣?”
文相看向主位,正巧卫公亦向他看了过来,两人笑着颔了颔首,卫公便将目光移开了。文相面上仍是笑着,眼里却突然变得深远了,他望着卫公对易昭寒道:“因为今日是卫公的寿宴。而你是皇后的救命恩人,也是江家的救命恩人。今天皇后娘娘也会出席,所以这个位子,你当得,旁人却当不得。”
这是易昭寒第一次,和这些青国权力和财富的上位者们离得这么近。很多人在帝后大婚的喜宴上她应是见过的,但那时满殿的刺客与尖叫声,她并未有机会能瞧得仔细。
经过她的仔细观察,易昭寒发现了一件事。
在这个台子上,他们这一席,在一众中老年人中,幼齿的有些突兀。
于是易昭寒想明白了一件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
难怪弘英帝和文相如此的少年老成。每天和一众老人打交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易昭寒还注意到,台上这十二席,有一席直至寿宴开始仍然空着。
女孩不禁咂舌,是什么人居然能在这种场合让卫公为之虚席以待。
不得不说,这是易昭寒长这么大以来吃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太多了!
女孩吃到第六旬菜的时候,已经开始感觉到饱了。
她看着面前的参芪炖白凤和旁边那碗里晶莹剔透的藕粉龙须面,生出了“打包带回家”的念头。
于是她向身旁的文相看去,才发现,不同于她每一道菜都吃的像狗舔过一样干净,文相几乎每道菜都是浅尝辄止。
那一瞬间,文相的形象在易昭寒心目中突然伟岸了起来。
这得需要怎样的修养和自制力,才能对这么好吃的菜做到“浅尝辄止”!
然而,很快易昭寒就发现,文相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这些菜肴上,他总是有意无意的看着今天的寿星,眼中若有所思。
若非卫公已年近古稀,文相如此的形容,只怕会让易昭寒怀疑此二人之间是否有些什么风月。
“约莫到歌舞了罢。”见易昭寒不解的盯着自己,文相出声道。
果然,第六旬菜撤下后,并未上下一旬,而是上了一道小菜和一壶酒。
“春满楼献荆楚三鲜一份,罗浮春一壶!”报菜的小倌高声道,“馨月献《月下献寿》舞一曲!”
这是易昭寒第二次见到馨月。第一次是她初入青都时被苏晓拐去文以安的新晋之宴时看到的。不过比起上一次见到的馨月,今日的馨月衣着上要郑重许多。
美人起舞,文相终于不再心不在焉的看着卫公了。他自斟自饮,看着女子的舞蹈,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同易昭寒说话:“不辞长饮长开眼,岂知月仙是酒仙。月下仙子姿容清丽,罗浮春这淡而不腻的醇甜,倒是正合此舞。看来今日这寿宴,姚若海和于锦确是下了一番功夫。”
姚若海是天官长,于锦是御膳司司长。文相作为他们的顶头上司,突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易太医以为今日寿宴如何?”他突然偏过头来问了问易昭寒。
“好!”女孩想了想又说,“非常好!”
文相被她的憨态逗的笑了:“好在何处啊?”
“吃得好,喝的也好。”女孩抬起头,这十里银杏静静的,像是一幅秋景图,一片金色的幕景下,是白衣的细腰女子,她的一颦一笑都像是传说中的月下仙子般高贵美丽不可方物。
女孩又补充道:“舞也好。我听苏晓说,馨月姑娘的舞是花千金也不一定能看到的。也只有她这样的舞,才配得上卫公的寿宴吧。”
文相摇了摇头:“馨月的舞是好,却还不足够好,不够好到撑得起这样的台面。”

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风华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寂地归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地归者并收藏风华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