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青都,安乐坊。
安乐坊这个地方,与青都其他坊皆有不同。寻常坊间是白日里人声鼎沸络绎不绝,夜间灯火稀疏行人寥寥。安乐坊则正好相反。
是以易昭寒被文相在光天化日之下带到端华阁时,心里满是不解。
白日里的端华阁算是这萧条的安乐坊里数一数二热闹的地方。整个坊间,都听得到端华阁里传出来的丝竹声。
“烟花之地,易太医海涵。”文相对易昭寒抱着歉意道。
“无碍。左相大人言重了。”
文季之笑笑:“易太医朝外无需称呼文某‘左相’。”他抬头望向端华阁的牌子,眼神蓦地沉了下来,他眼中的肃然和敬重全不像是看着一块青楼的牌坊,倒像是看着一块史碑。
女孩不解间,老鸨已扭着腰笑脸迎了上来。
“瞧瞧这是哪家的稀客哟!文公子,你可有一个月没来我这儿赏曲儿了。”老鸨话里佯嗔,面上却满是笑意。
易昭寒看着老鸨熟络的模样,脸上黑了黑,心中暗忖:莫非这温润如雅的文相竟也和苏晓有一般爱好?
文季之也不恼,反手略略作了一礼,道:“近日公务缠身,红姨莫恼我。十三伯可在?”
红姨是明白人,也不多打趣文相,仍是笑着道:“文公子今儿你可是来的不巧了。”
“怎么?”
“十三伯在是在,只是怕无暇分身哟。”红姨摇头摊手,“他今日开堂设座,半个坊里的姑娘都上门来求音作曲了。”
言罢,红姨抬头瞥了眼二层甲一字房,一副无奈的形容。
文季之循着她的目光望去,他忖了忖,拿出两枚金珠给红姨道:“如是,在下便在此候着。红姨,烦劳给我们一间干净的厢房。”
言罢,文相回过头来温声向易昭寒问道:“易太医喝点什么?”
女孩微微一愣,道:“桃花酿便可。”
文季之略有错愕,他本意是问女孩喝什么茶,却不想对方是个酒徒。然文季之也并不多言,转身便对红姨道:“拿一壶桃花酿,再来两碟小菜。”
红姨笑盈盈的应了声,用胭脂地特有的眼神打量了眼文相身边瘦瘦高高却有些呆傻的女孩。看的女孩一时间红了脸低下了头。
是以,在这个湿热的午后,易昭寒和文季之两人,在青都温柔乡里最旖旎的一间厢房里共处一室。
让气氛更加尴尬的是,房里漫溢着合欢香的残香,桌上那只盛着桃花酿的酒壶旁摆着两只安乐坊特有的鸾凤青铜盏,盏壁上雕着两只交缠在一起的鸾凤,取得正是颠鸾倒凤之意。
饶是文季之如此风轻云淡之人,面上也拂过一丝红云。
这个红姨!他心中腹诽起那个满脸堆笑的老鸨。
所幸易昭寒全然不曾在意。女孩自顾自斟满酒杯,见文季之尚未碰那酒盏,问道:“大人不饮酒吗?”
文季之看看女孩,对方眼中一片清澈,并无半分赧然神色。这倒让文季之舒服许多,不再扭捏,端起自己那杯道:“惭愧了,文某虽不胜酒力,这桃花酿还是饮得的。易太医,请!”
“大人客气了。”女孩一饮而尽。
青都人口味清淡,饮酒也多是喜欢醇香宜人的果酿。安乐坊做的是皮肉生意,这些妓馆的酒在青都人眼里,已然算得上是烈的了。
然而这样的烈酒,到了易昭寒这里,却是饮酒如饮水。
“想不到易太医如此年纪,酒量竟这般好。”文相不禁侧眼。
“大人谬赞了。下官幼时在唐地长大,那里人饮酒烈些,便养成了这样劣习,让相爷见笑了。”
“易太医过谦了。唐地民风剽悍,文某素有耳闻。易太医是唐地人?文某以为唐地多是红脸的糙汉子,原来也有易太医这样清秀的姑娘。”
“让大人误会了。下官虽然师从唐地松伯,却是土生土长的青都人。”女孩看到文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知他有所追问,于是又道,“不过家里都是下三坊的小民。”
文相挑眉,不经意般调侃道:“下三坊能养的出易太医这样知书达理的女子,看来文帝一朝推行的女吏制对我朝民生影响深远啊。”
言罢他深深看了一眼女孩,对方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保持沉默。
他自是不信女孩的说辞的。
下三坊是什么样的居所?脚夫,掮客,铁匠……这些人中识字的都不多,遑论子女。而文相所提及的女吏制,是文帝一朝推行的一种取吏制度。然而在这个男权占有毋庸置疑的统治地位的国家,也不过是一种说辞罢了。便是在士族和官宦中,也鲜有让女孩读书的。
然既然易昭寒不愿说,文相也不再追问,他斟满两杯酒,道:“易太医,依你看来,这端华阁的桃花酿如何?”
这显然是撞到了易昭寒擅长的话题。
“辣而不烈,醇而不香。端华阁的酒并不如它的曲子。”
“易太医来端华阁听过曲?”
“下官随苏晓来过两次。听的是一对双胞姐妹的莲花落。”
“原来是随苏将军来的。”提到苏晓,文相不禁笑了笑,“那听的必是好曲。”
易昭寒摇摇头,道:“苏晓说,端华阁有两宝。一个是荷欢姑娘的嗓子,一个是十三伯的箜篌。下官一个都没有见识到,算不上见识过端华阁的曲子。不过下官听过的那两个姑娘,在下官这个外行看来,已经是堪比戏馆唱角的唱功了。”
文相笑了笑,他笑起来很好看,暖暖的,让易昭寒一时走了神。
“青都最好喝的桃花酿不在安乐坊。”文相道,“易太医若有心,今日事毕文某请你去喝。”
如果说今天文相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亲自带着易昭寒来见十三伯还能被解释为公事,这个抽空小酌,还要文相事必躬亲,就有些逾越了。女孩忙道:“这等小事怎敢劳烦大人?”
文相以手抵案,轻扣着桌子,对女孩笑道:“宗主既把你交给了我,那便不算劳烦。易太医不必对我拘谨。”
女孩正欲推脱,忽听堂中传来了清脆的箜篌声。
虽然易昭寒从来没听过十三伯弹琴。但仅这简单几个音,女孩隐隐觉得,这就是十三伯了。
他的琴像是醇香的酒,厚而不腻。每个音都干净利落,却回味无穷。那样难的抖音在他手下却像是不经意就拨了出来,饱满而恰到好处。
一句之后,一个女人的歌声插了进来。
“琵琶和箜篌,怎如山水佐雕酒?旧梦轻裘,一回眸,且停留。月眉画到柳梢头,兰舟此去轻悠悠。云拂衣袖,载不动那什么愁。”
女声的唱腔和箜篌一样的清脆激越,带着风尘女子特有的柔媚。唱腔里带着笑意,盈盈的像是女人挽着你的衣袖在劝酒。
易昭寒听的怔住了。
她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有画面感的歌。
文相倒是习以为常,他扣着桌子,跟着箜篌的调子哼唱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借月支风,诗万首,酒千觞。玉楼金阙慵归去,几曾着眼看侯王。且插梅花,逍遥一去醉洛阳。”
他唱歌时的声音与平日说话的声音大有不同,全无恭谨,倒有几分酒徒的洒脱和萧索。
“易太医,看来我们的闲话家常要到此为止了。”文相起身,正了正衣冠,推门回头对女孩笑道。
十三伯和易昭寒的想象有巨大的差入。
他看上去非常老了,一头潦倒凌乱的白发,下颌上蓄着稀疏的长须,身上是一件洗的发白了的长袍。
然而和他的形容不相符的是他的神态。
易昭寒从来没见过这么神采奕奕地老人。
就算是隐主,也只能用“健朗”来形容。但是眼前的老人,却要用“神采飞扬”来形容。
老爷子在一众歌妓的簇拥下,从二层台上走下来。他走得很慢,看得出来很享受这种美女如云的簇拥。
“小云啊,得空要多来陪我喝酒啊。老头子下次再给你写曲子。”老头子依依不舍地拉着一个歌妓的手。
“小冰你别急啊,你那段弦子词我这两天就给你改好,这次保证不耽误了!”转身又去拉住另一个姑娘的衣袖,笑得满面红光,说着捏了一把姑娘的脸颊,“你知道我最疼你了。”
易昭寒惊讶地托住自己的下巴。
听十三伯的箜篌,女孩以为这该是一个和隐主差不多风韵的一个睿智老者。
然而。
眼前的十三伯,俨然是花魁眼中的花魁。
女孩向文季之投去疑问的目光。
后者笑了笑安慰她,随即向簇拥着老者的人群走去。
看到来者,老人的笑容突然僵在了脸上。
文季之却笑意不减,他恭恭敬敬的拜了一礼,道:“见到老师风采如旧,学生甚宽慰。”
文相官拜左相,是真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这天下受得起他这一拜的人,屈指可数。
老人却警惕的看着文季之,随即看了一眼跟在文季之身后的女孩,立即一手扶额一手撑在栏杆上,面色抽痛,眼见就要站不住。
“老师怎么了?”
“老朽儿有些头痛,想来是这楼里的假酒喝多了。哎呀,真是痛的不行!”十三伯说着,就要顺势倒在身边歌妓的怀里,他转身就往楼上去,边走边道,“哎哟,这上了年纪就是不行了。快让老朽儿回屋歇歇。”
文季之一把抓住眼见就要健步如飞的奔回房间的老头子,仍是恭恭敬敬道:“学生知道老师有一见学生就头痛的宿疾,故此次特地带了医师来给老师看看。”
言罢,他回头招呼易昭寒来见礼,对十三伯道:“老师,这是新晋太医院天官易昭寒。皇后娘娘的病就是易太医医好的。易太医,来见过十三伯。”
女孩上前行了一大礼,随后伸手便要看脉。
十三伯一把抽回了手,看着文季之恨恨道:“你哪次来不是一大堆麻烦事?我看到你岂止是头痛!是浑身都痛!”
随即老人将目光转向了易昭寒。他打量了女孩一眼,对文相道:“小三儿说的就是她?”
文相垂首在一旁,答道:“正是。”
易昭寒被这师徒俩的一问一答搞得有些莫名其妙,却听老头子呢喃道:“想不到小三儿的眼光如此特别……”

百度搜索 风华录 天涯 风华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风华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寂地归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地归者并收藏风华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