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去年的积余规模,远小于今年的预测积余规模。这种情况在很多海外藩国存在。也有一些藩国前几年就调整了粮食种植比例。象韩王府前几年就降低了粮食种植比例。
而在定海藩国和镇海藩国,即使是移民初期,今年刚开始开垦土地,粮食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控制。毕竟甘蔗种植的利润远高于粮食种植。因此这两个藩国只有少量土地种植粮食,其他土地准备种植甘蔗或橡胶。
所有的藩国都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尤其是工匠缺少的情况。
当小冰河时期的干旱,使大部分地区出现粮食供给不足时,大明通过十余年的移民,不仅缓解了国内的粮食紧缺,同时在海外出现了大量粮食积余。具体的积余数字很难估算,但人们总算有了大量积余,心理上的粮食紧缺感逐步消失。
现在那些早期的移民子女,已经忘记了或没有经历过当年那种粮食极度紧缺的状况。从四月份以来,很多岛屿的粮食都出现急需出售的状况。
南洋粮食大量积余的消息,是五月十七传到崇祯面前。同时今年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在北方的粮食销售远远低于去年。因此王应朝请示崇祯,是否需要收购这些低价粮食。
这些藩国的粮食过剩,多数不是很严重。而船运成本,限制着运输距离。崇祯回复王应朝,先在淡马锡大量收购粮食,价格降低到每石0.6两。具体数量先保持在五百万石。这足够一百万左右的人口食用一年。可以大大减轻定海藩国和镇海藩国初期的粮食耕种。
有后世残缺记忆的崇祯明白,粮食危机没有彻底结束,干旱地区还会进一步扩大和南移。不过有抽水机,问题不会太严重。而此时崇祯还不知道,北美移民点的粮食积余现象更严重。
六月之后,黄河沿岸已经结束了夏收。此时的周王,在开封十分开心。土地出售的进展非常快,目前出售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三千顷,折合成白银超过4500万两白银。这些白银目前只是一个数字,因为无法直接变现。
当初对钱庄的高盈利十分看好,因此和工商钱庄签署了土地代理协议。这意味着在七月初,可以换成的工商钱庄股票,已经超过240股以上。
剩下的资金,如何投资呢?由于各个钱庄吸收了大量的短期存款,因此压低了长期存款的利率和需求。因此这些藩王,无论人在海外,还是在大明,都需要考虑大笔资金的投资问题。
周王已经考虑将王府全部移到海外。前几年因为周王需要守制,所以没有迁移。但海外藩国在王府管家的管理下,已经有三万余人的规模。周王同样对海外的高收益感到动心。
北方军户裁撤,目前已经快要结束。这些军户有很多已经移民海外,还有一些很快就会移民海外。即使如此,今年的移民规模已经出现小幅度下降。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移民规模首次出现下降。
船只的运载量已经出现降低,当然船只数量也在增长。所以真正的移民数量统计,要等到年底了。
到六月以后,农业机械厂的销售出现了明显增长。毕竟推广履带式蒸汽车的合作商户和区域都在扩张。而一部分车辆也会用船运到定海藩国和镇海藩国。也有一部分车辆运到了修建铁路的地方。车辆的用途原本就很广泛。随着第二座炼钢炉投产,农业机械厂的生产能力达到了日产七十台车辆。
原本的设计能力,就是年产五万台,那样年产值将达到700万两白银以上。崇祯正在构建更加庞大的工业集团。暂时农业机械厂很难和联合钢厂相比,但以后的情况就很难说,毕竟铁轨制造的难度并不高。而蒸汽车有广泛的使用用途。
崇祯还需要更大的投资渠道,有同样需求的人很多。整个大明的经济模式正在改变。仅以钱庄行业为例,一千万两规模的钱庄,在十年前无法想象。而现在超过一千万两规模的钱庄,已经有六到八家。
如果这些资金不能在铁路运输,钱庄,工业化生产,商业中得到更高的利润,那么就有可能重新选择购买土地。崇祯即使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阶层,需要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
很明显,人的贪婪本性,会让资金往利润更高的地方流动。这种流动一旦开始,就会难以阻挡。文官在海外建藩的现象,开始增加,就是明显的例子。
大明目前已经是集体出现亢奋情绪。每个人的钱袋都在快速膨胀。即使是南方的佃户,也感受到了生活在慢慢好起来。而北直隶一带最早购买皇庄的农民,更是感受很深。
那些崇祯七年以前购买皇庄的农民,贷款已经还清。这样一户五十亩土地的家庭,每年出售粮食可以有八十到一百两白银的毛收入,扣除各种土地上的投入和家庭一般消费,每年还可以积累五十两到八十两的资金。这在做佃户时基本上不敢想象。
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考虑儿子的教育问题。毕竟培养一个书生需要持续的投入,即使是寒门书生,以前也不可能是佃户可以做到的。而现在,这些人已经不再是佃户,而是自耕农。
北直隶,这样的家庭数量很多。所以北直隶近几年,私塾学堂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同样家庭积蓄的增加,使社会有了很多变化。这种量变逐步会形成质变。
整个北方,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更重要的是,自耕农和佃户的身份转变,使人们的观念彻底扭转。
跨过了佃户的身份,一切都大大不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继续向社会的其他更高阶层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切,需要让孩子读书。从宋朝以来,士大夫的地位都高其他阶层一等。这种现象在大明中后期更加严重。
崇祯打破了大明原有的阶层固化,军户和匠户已经完全取消了各种限制,如今已经没有了这种特有的身份。
今年的科举考试,第一次限制了考生的年龄,因此各地参加考试的人数有所下降。那些年龄大的考生,已经彻底放弃了科举的道路。事实上这种限制对大多数人没有影响。而各地陆续增加县学规模,给一些秀才和举人提供了工作的机会。而四十岁以后参加会试而且能中进士的人数,原本就不多。再加上七品及以下的致仕年龄下调到五十五岁,这对整个会试的影响很大。
这次会试的时间是明年,那些接近四十岁的考生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再不能考中进士,就只有做个小官(八品),或是寻找另外的出路,如经商或开工厂。
六月初七,远洋船队回到淡马锡。崇祯的书信早已经传到淡马锡。远洋船队可以在淡马锡修整,而物资由淡马锡大型物资交易中心负责出售。这个船队会有半年以上的修整。运回大明的物资,仍旧以船用蒸汽轮机为主。而上次另一个船队运回来的船用蒸汽轮机还没有卖完。
安装了船用蒸汽轮机,而且沿途有一些煤炭补给点,船只的速度大大提高,每次往返时间以后还会进一步缩短。
此时的淡马锡,大型物资交易中心每天的各种交易,规模已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粮食交易。即使每石的价格只有0.6两,但考虑到船只的运输成本,还是有很多人将粮食出售给物资交易中心。
此时淡马锡的居住人数,已经达到三万余人。其中军队和家属占了大部分。
巴生港的建设,和移民规模也在展开。整个定海藩国和镇海藩国,因为低税赋和低佃租,今年的移民招收情况很好。毕竟南方的很多佃户,生存状况很差。而崇祯在长沙附近和武昌附近,都设立了多个移民招收点。
定海藩国的政务和军务分开管理。定海总督傅启光,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招收移民和兴办学堂。在税赋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定海藩国的所有支出,由崇祯支出。这些资金可以从淡马锡钱庄取到。
崇祯现在拥有大量的资金,因此傅启光让下面的人员,加快移民速度。并按照人口规模,开始兴办免费的义务教育学堂。如今定海藩国已经有了六个学堂,其中有三个学堂是为原来的柔佛王国兴建的。随着招揽的老师数量增加,学堂数量会快速增加。
崇祯和傅启光已经达到协议,等定海藩国税赋增加之后,每年实行定比例预算制度。藩国每年税赋的30%用于义务教育,10%用于军事开支,20%用于官员薪水,20%用于官府修建,10%用于水利,修路等,10%用于其他突发性事件。这样的制度先试着用几年。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