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或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公元1639年3月26日,法国巴黎的天气仍然在严寒中,而法国国王的心更加寒冷。仅仅一年的时间,法国在战场上的优势彻底消失,而且在两个方向同时受到西班牙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打击。依靠着城堡的防御力,法国勉强构筑了防御体系。在严寒来临之前,西班牙人已经从多个方向进攻到法国境内,
此时的法国,面积原本不是太大(很多领土都是原本历史上不断扩张得到的)。神圣罗马帝国重新占领了大洛林地区,西班牙军队从海上和陆地多个方向占领了很多法国领土。再加上奥属尼德兰地区(后世的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是奥地利皇室的地方,和西班牙皇室关系很好,是联盟方。斯特拉斯堡这个时候是自由市,还没有被法国吞并。一时间法国国王能够控制的地盘,大幅度缩水。
南面的西班牙军队已经占领了奥尔良,距离巴黎只有一百公里。东面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贝特尼,距离仍然很近。而大西洋沿岸的多个港口,被西班牙海军占领。如果不是英国海军的威慑力,整个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可能已经全部失去。
出于对法国军队曾经在西班牙境内杀死平民的报复,在过去的一年,西班牙军队大量杀死法国平民,数量超过了十万人。西班牙兵工厂的产能彻底释放,每个月的六千支火枪会不到送到前线,大大增加了西班牙军队的战斗力。
在整个欧洲战场,西班牙步兵的总人数超过了十五万人,分布在西班牙境内,法国战场,神圣罗马帝国战场,荷兰战场。新式枪炮逐步扭转了各个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现在感到巨大压力的是法国国王和法国军队。一年时间,法国军队的伤亡人数超过了35000人。战场上的被动,财政危机,让法国军队大量逃散,如今法国国王可以控制的军队只有八万余人。
漫长的冬季,法国人有了喘息的机会。如果在春季战斗打响之前,法国人找不到合适的策略,就只能投降或逃亡。
此时法国人已经判断出西班牙兵工厂的实际产能,在震惊的同时,也在思考对策。
法国国王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议和谈判。欧洲的分封制度,使各个皇室之间存在血缘联系。这使谈判很容易达成协议。所以议和谈判是欧洲大陆最常见的解决方法。当然这也是最难的解决方法,每个谈判方都想在谈判桌前拥有更多的优势。许多战争就是这样反复谈判反复战争,拖长了战争时间。
从1639年元月开始,法国国王就派出多个使者,前往多个地方,如罗马教会,英国,奥地利,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寻找援助或寻求停战谈判。同时也派出使者希望得到大明的帮助。
英国国王已经承诺会派出海军和步兵,支援法国。相信罗马教会也愿意做停战的协调者。只有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态度很难猜测。而神圣罗马帝国此时受奥地利皇室统治。
英国东印度公司,如今的规模大幅度扩张,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公司。然而在机器化生产枪炮问题上,仍然无能为力。车床和镗床等多种加工机器,崇祯没有申请专利。即使已经增加了工匠,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新式枪炮产能,也只有每个月不到2000支,远远低于西班牙兵工厂。
经过多方打探,法国国王知道了大明和西班牙的军事合作协议有三年限制。如果不能在三年协议到期之前(还剩下一年时间),改变大明和西班牙的军事合作,那么等待法国国王的只有逃亡英国一条生路。
按照近年来的天气情况,西班牙军队极有可能在四月下旬发动春季战斗。因此留给法国国王的时间只有不足一个月。
法国国王和大臣开始研究西班牙军队的实际布防,希望可以找到西班牙军队的弱点。西班牙军队的布置非常松散,而且各个方向并没有连在一起。如果法国和英国能够集中一部分军队,完全可以扩大战场空间。
因此必须找到西班牙军队的漏洞。法国方面开始搜集西班牙军队更详细的资料,希望可以用谈判或反击来缓和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由于步兵的战斗力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法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海军方面。海军的许多特点,决定了战斗结果的偶然性很大。一是有备和无备,会让海军在短时间之间之内难以形成反击能力。如夜袭,火攻,大雾,特殊地形往往可以让海军以弱胜强。
法国方面加紧搜集西班牙步兵和海军的实际布防问题,同时加紧谈判节奏,希望用谈判来吸引西班牙的注意力。
3月28日,法国人通过大量的英国战船搜集西班牙海军的信息(此时英国人表面上是中立,实际上一直为荷兰,法国提供各种战争物资)。
此时西班牙(含葡萄牙)在大西洋沿岸有很多港口,通讯条件的落后,让信息搜集有很大难度。西属尼德兰的港口敦刻尔克,法国原来的港口波尔多,西班牙的大西洋沿岸港口,甚至地中海沿岸港口,这些港口都有西班牙海军的船只。关键是需要找到西班牙海军的主力。
这个时期,欧洲各个国家的海军船只不是太多。从财政上说,海军的花费由皇室而不是由国家承担。这种财政状况使皇室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承担军队开支。这种财政体系最终引起了欧洲国家财政体系的变革,使国家财政和国王的个人财政分离,从而为欧洲的战争升级打好了基础。
而此时欧洲的很多皇室,财政危机频频爆发。欧洲参与或未直接参与战争的奥地利,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丹麦,瑞典,法国,英国各个主要皇室,都是负债累累。罪魁祸首就是频频爆发的长期战争。
荷兰独立战争打打停停,已经持续了七十年。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欧洲战争已经持续了二十年时间。大量的财富被毁灭,大量的人口死亡,一切的源头,都与独占式贸易体制有关。当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达成的瓜分全球协议,一直在影响着欧洲国家的思维。(如果这种思维方式不改变,战争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种思维才略有改变)
如果说独占式贸易体制是战争的源头,那么美洲金银的持续输入就是战争的加速器。持续百余年的长期通货膨胀,将整个世界拖入了战争深渊。在加上小冰河时期的持续干旱,这三个因素是17世纪初期整个世界陷入持续战争最大的因素。
而大明因为崇祯来自后世的记忆,提前逃出了战争的漩涡。欧洲此时的战争损失远远没有结束。法国人希望可以改变战场局势,西班牙人希望扩大战争果实。即使有短时间的停战,也会象荷兰独立战争那样重燃战火。
可此时欧洲势力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战争思维的可怕之处。所以法国人在弱势之下,更加疯狂。
17世纪的战船,和武装商船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木制结构战船的最大缺陷,就是防火能力不足,而所有船只防御能力最差的时候,就是停在港口落锚的夜间。
借助于英国人可以突然加入战场,以及荷兰人众多的商船数量,法国人准备联合英国人,荷兰人,对西班牙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实施突袭。
大型战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可以得到胜利。欧洲战争就是在这样局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延长。每一方都曾经距离最终的成功很近。
而持续的战争,使更多的欧洲势力陷入财政恶化之中。或许战争真的可以加快科技的发展速度,但这种进步对战争中的人们是一种煎熬。
法国不断派出人员联系荷兰,英国,同时又派出人员要求停战谈判。
此时欧洲的商船数量很多,荷兰人的船只占了一半以上。英国商船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因此如果动用商船和纵火船在大西洋沿岸攻击西班牙船队,有非常大的可能。
公元1639年4月5日,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达成协议,将动用总计95艘战船,321艘商船,外加近680艘纵火船,分别对西班牙船队主力在大西洋沿岸的几个可能停泊的港口进行突袭。这些目标分别是西属尼德兰的敦刻尔克,原法国的港口波尔多,已经西班牙的港口毕尔巴鄂。这三个港口不会有其他国家的商船存在。
时间很紧迫,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西班牙主力船队的具体位置。如果再等待下去,春季战斗打响之后法国人就会处于全面被动。
寒冷的季节没有结束,因此北方仍然很大。大西洋沿岸的船只数量很少。而一场海战即将到来。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或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