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郑芝豹率领船队在黎明偷袭吉大港成功。
占领吉大港之后,留守吉大港的将领是郑芝彪(后来改名郑鸿奎)。随后郑芝彪派出斥候到周边打探消息,并试图和当地人进行贸易。
此时孟加拉归属莫卧尔帝国已经有很长时间。和平状态使孟加拉的人口数量很多。
大明的丝绸陶瓷,由于海运规模较小,数百年以来,一直是其他地方如莫卧尔帝国,欧洲的奢侈品。
十一月二十四日,郑芝彪和孟加拉人进行试探**易,报价是福建价格的三倍。留在吉大港的少量丝绸陶瓷受到孟加拉人的喜欢。近几年因为吉大港被海盗占领,很难买到大量丝绸陶瓷。
因为郑芝龙以前曾做过葡萄牙人的翻译,因此在吉大港的问题上,郑芝龙有点西方殖民理念。因此郑芝龙和荷兰人的做法很像,偏重于商贸,不涉及传教。也带有18世纪英国的殖民风格,以大明的物资进行贸易,因为此时大明的很多商品在全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郑芝彪从十一月二十八日开始,开始向孟加拉人张贴征兵公告。在当地征兵五千人,年薪二十五两白银。这个年薪低于原有军兵(年薪四十两),但也远远高于当地的收入水平。
报名的人数,一开始不多。到十二月初三,只有不到六百人。郑芝彪不着急,要取得当地人的认同,需要时间。
从接收港口以后,每天都会派出两艘船只到附近海域巡逻,郑芝彪需要确保吉大港的安全。很快,吉大港的和平状态很快就传到了周围区域。留下的少量物资很快就销售一空。郑芝彪随后告诉这些人,以后经常会有贸易。
此时葡萄牙人已经被莫卧尔王朝驱逐出大陆,只在岛屿有几个据点。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在莫卧尔王朝的大陆只有少量据点,还没有对莫卧尔王朝进行统治。因此郑芝龙此时在吉大港设立军事贸易据点的做法,不会受到阻碍。
和平的吉大港,使附近海域很快没有了海盗的踪迹。以前的纯风帆船只,远洋贸易需要等待季风,补充淡水粮食蔬菜,因此贸易需要的时间很长。因此近几年船用蒸汽轮机的销售量缓慢增加。这种蒸汽动力辅助的船只,船速可以最高达到12海里左右,可以大大缩短远洋贸易的时间。
郑芝彪的船只虽然没有配备船用蒸汽轮机,仍然需要留意孟加拉一带的贸易资源,以及煤炭,铁矿石等资源。郑芝龙早就对联合钢厂和顺风船厂的高额利润动心。
孟加拉的传统贸易资源,有黄麻。莫卧尔王朝的纺织业也很发达。而孟加拉拥有煤炭资源,以及莫卧尔王朝拥有很多铁矿的消息,让郑芝彪很开心。郑芝彪通过孟加拉人开始打探莫卧尔王朝的铁矿石价格。
这时候的矿山开采,完全依靠人力。因此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和人力成本直接相关。同样,远洋贸易的最大运输成本仍然是人力。所以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以来,船只的排水量快速提高。一百多年来,船只的平均排水量,至少提高了十倍以上(哥伦布的船只在当时属于大型船只)。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需要的人员不会同比例上升,所以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
正是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一步一步推动了科学体系的逐步诞生。而大明的工业化生产,使船只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大明的船只性能此时和欧洲相差已经不大(原本历史上,此时大明与欧洲的船只排水量相差极大)。运输成本的下降,可以让贸易规模大幅度增加。
这些道理郑芝彪可能只知道一部分,不会妨碍通过两个地方物价的差异评估贸易规模。如同郑芝虎明白大明船只价格远高于英国和荷兰。郑芝彪同样逐渐了解到大明和莫卧尔王朝的物价差异。
毫无疑问,此时大明的人力成本远高于其他地方。孟加拉人的年平均收入,远低于八两白银。因此年薪二十五的征兵公告,逐渐得到孟加拉人的认可。从十二月初八开始,报名的人数快速增加。
为了更好取得孟加拉人的信任,郑芝彪不断通过翻译,说郑芝龙有巨额财富,仅一次远洋贸易就可以赚到300万两白银。
到十二月十七日,征兵五千人的计划彻底完成。郑芝彪需要将吉大港建成一个稳固的物资补给点。这样可以缩短船只在海上连续航行的时间。而当地较低的人力成本,可以降低很多物资的采购价格。
十二月二十一日,五艘装满贸易物资的郑家船队,来到吉大港。此时吉大港已经聚集了很多孟加拉人的商队。郑芝彪已经和孟加拉人谈成了很多合约,同时郑芝彪准备大力发展同莫卧尔王朝的贸易。
近年来,郑芝龙和倭国的贸易规模已经出现下滑,原因是倭国本岛受到建虏的袭击而出现混乱。而欧洲贸易的巨大利润,让郑芝龙看到了另外一个发展方向。
大明的强势,让郑芝龙可以参与到远洋贸易之中。而吉大港的占领,可以为郑芝龙提供一个物资补给点,已经和莫卧尔王朝开展贸易的据点。所以郑芝虎,郑芝龙,郑芝彪对吉大港都十分在意。
近年来,泉州造船厂和顺风船厂,在造船能力上出现明显分歧。泉州造船厂制造的大船比例很低,船用蒸汽轮机的安装比例同样很低。因此郑芝龙船队的远洋贸易船只,是纯风帆船只。
顺风船厂在崇祯的要求下,一直以三千料大船为主,更是已经造出了五千料大船。同时在船用蒸汽轮机方面一直在提高性能。
现在郑芝龙等人,已经意识到船只速度和排水量对运输成本影响很大。如果不是等待合适的季风,从吉大港到福建安平,单程的时间会缩短很多。这五艘船只其实早在占领吉大港的消息传回安平之前就已经出发了。
占领吉大港一个多月之后,郑芝彪已经成功取得孟加拉人的信任。毕竟郑芝彪等人,远比海盗以及更早占领吉大港的葡萄牙人要友善很多。
经过大力拉拢水师将领,魏国公府,英国公府,福王府,韩王府等多个王府,各自组织了远洋贸易船队,从十月二十三日以后,从南京或松江出发,开始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远洋贸易。这些船只都配置了船用蒸汽轮机,在多数航线,速度可以达到14海里左右。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远洋贸易所需的时间。
这些船队虽然比郑芝虎离开大明的时间晚上几天到十几天,不过很快就在印度洋上超过了郑芝虎的船队。
公元1639年3月18日,魏国公府的八艘船只率先进入里斯本港口。而更早到达里斯本港口的崇祯远洋船队,已经准备返回大明(崇祯的远洋船队比魏国公府船队早出发四个多月)。
魏国公府的船队,知道后面会有其他船只到来,因此很快将船只分散到伦敦,阿姆斯特丹,威尼斯,已经更多的欧洲港口,希望能抢先将货物出售一空。
此时大明的商品,在欧洲的价格,仍保持在大明价格的6倍左右。魏国公府的八艘船只,带来的物资采购价是近八十万两白银,因此如果回程之时可以带上十余艘欧洲船只和其他商品,那么总利润就可以达到五百万两白银以上。
欧洲和大明一样,同样面临着大面积的干旱,而不同的是还有大范围的残酷战争。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西班牙人依靠强大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一举扭转了数年前节节败退的战场形势。如今西班牙军队已经从两个方向夹击法国,同时在荷兰战场取得了主动地位。
从崇祯十年二月和大明达成军事合作协议,到现在已经超过两年。西班牙人的新式枪炮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法国人。毕竟英国人的生产能力很低。法国人经过估算,已经判断出西班牙兵工厂的生产能力,考虑到欧亚之间的航行时间,法国人感到了一种压力。
西班牙人同样对机器化快速生产感到震惊,因此要求提高和大明军事合作级别的人数很多。当时为了短时间内可以和大明独家军事技术合作,西班牙皇室为此每年需要支付一百万两白银的物资,这个代价远高于兵工厂的建造费用和专利费用。
法国人的优势,是人口数量远高于西班牙。因此西班牙的意见不是一致。一部分人希望可以尽快停战,战争消耗的**数量非常高。当然这种停战需要法国人割让土地。而一部分人希望出让马尼拉得到大明更多的战略支持(独家享有大明军事合作)。
如今西班牙军队距离巴黎城,已经很近了。如果让法国人得到大明的军事技术,战场上的优势或许会瞬间逆转。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