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五月二十六日,郑芝虎回到福建安平。此次欧洲贸易,对郑芝虎的思想冲击很大。在欧洲各地,郑芝虎明白了欧洲和美洲的一些情况。
随着对欧洲各国的了解,郑芝虎也明白,远洋贸易对贸易据点的依赖性很大。经过郑芝虎的介绍,郑芝龙逐渐了解到远洋贸易的前景很好。
经过多年移民,此时台湾岛上的移民数量已经达到16万左右。近年倭国受到建虏的频繁洗劫,对郑芝龙的贸易影响不小。台湾岛这种实际掌控,让郑芝虎也想在海外建立移民点或贸易据点。
郑芝龙目前掌握的实力,有水师约四万人,三千料大船四十三艘,一千料到两千料大船二百六十五艘,另外还掌握着明远公司和泉州造船厂的大股东地位。
此次郑芝虎又从伦敦带回二十艘英国大船,暂时船只数量足够,因此郑芝龙决定增加泉州造船厂的船只出售比例。
一方面是郑芝龙掌握着台湾岛,另一方面郑芝龙需要利用福建总兵的地位建立海贸网络,所以郑芝龙对于海外建藩没有急迫心理。
而郑芝虎没有海外建藩的资格,但可以借助明远公司和郑芝龙的名义,在海外建立军事贸易据点。
在海上航行时,郑芝虎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所以回到安平之后,就和郑芝龙商谈了此事。郑芝龙和郑芝虎出身海盗,因此对于私下在海外建藩没有心理压力。只是需要考虑经济方面的收入效益。
郑芝龙虽然每年收入很高,但养这些水师和军队同样需要大量白银,因此积累的财富比例不是很高。
相比大明其他人,郑芝龙更看重贸易。郑芝龙早年给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做过翻译,在澳门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郑芝龙对建立军事贸易据点很有兴趣。
五月二十七日,郑芝龙召集了郑芝虎,郑芝豹及手下主要将领,商议在海外建立军事贸易贸易据点的事情。
郑芝龙旗下的将领,对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军事贸易据点规模比较熟悉,并且在料罗湾海战之后接收了台湾岛上的荷兰据点。
欧洲的军事据点多数很小,毕竟贸易规模有限。很多据点的常驻士兵数量只有一千人左右,另外再配备一定数量的水师。人员,船只,物资都足以建立军事贸易据点。
因此在建立军事贸易据点上,大家形成共识。唯一的分歧,是军事贸易据点的位置选择。最终大部分人同意在印度选择贸易据点。
郑芝虎拿出航海图,这个航海图标注了从大明到欧洲的许多补给点。此时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已经在印度及斯里兰卡建立了多个军事贸易据点。
郑芝龙等人虽然不害怕欧洲势力,但由于贸易商品和航海路线的原因,经过一天商讨,最终决定在孟加拉(此时已经被莫卧尔帝国统治)建立军事贸易据点。
此时的莫卧尔帝国人口数量同意很多,大约在七千万左右(1700年的数字是1.5亿),地域辽阔,孟加拉是开展贸易的一个好地点。此时孟加拉的吉大港仍然掌握在海盗手中。
由于吉大港拥有很久的贸易历史,再加上港口控制在海盗手中。吉大港的消息在巴达维亚,马六甲,马尼拉,巨港等港口人尽皆知。莫卧尔帝国可以容忍海盗占领吉大港,确不能容忍葡萄牙人占领,主要原因是葡萄牙人热衷于传教。
吉大港常年聚集的海盗数量,大约在三千人到五千人不等。这些海盗无论是人数,船只大小和数量,以及战斗力,都不会被郑芝虎放在眼里。
定下占领吉大港的目标之后,郑芝龙要求大家暂时保密。今年十月贸易季节到来之后,在贸易船队中增加数艘船只,就可以一举拿下吉大港。
郑芝龙的意思是常驻兵力保持在两千人,水师五艘船只两千人,合计兵力四千人。这个规模远远超过欧洲的军事据点实力。占领吉大港之后,可以收取船只费用。也可以和莫卧尔帝国开展贸易。
四千人的常驻兵力,每年需要的军费开支不小。每年需要二十万两左右的白银。郑芝龙等人相信,带来的贸易利润会远远超过军费开支。
海外藩王对欧洲贸易的利润非常动心,但此时拥有航海图的水师高级将领,因为船只参与移民,同样消息很灵通。
每年二月和九月,水师需要派出船队到伦敦接收船只。因此水师将领可以通过增加船只数量,让每艘船只携带部分贸易物资,这样更容易赚到大笔资金。也有部分藩王找到了领航者,一种是去过欧洲的大明水师将领,一种是在巴达维亚,马尼拉,马六甲找到的西方冒险者。
从七月份开始,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外来收购丝绸陶瓷布匹的商人大幅度增加,导致各地的价格稍有上涨。
七月初六,第二批约三万余人携带大量粮食物资,从松江码头前往淡马锡。其中一部分是前往槟榔峪(今槟城)的军队和水师。真正前往柔佛建立定海藩国核心区域,仍要等待合约签订。
此时南洋各地,已经收到大明的通告。反应最强烈的是葡萄牙人和亚齐人。这两者和柔佛的战争进行了一百多年。
在通告中,崇祯要求各大明藩国和南洋各大势力保持和平,从接到通告开始不允许攻击柔佛。大明和柔佛的合约签订签订之后,大明会派出水师五千人,军队两万人,保护柔佛现有的控制区。
这个通告默认了现有的统治区域,如果南洋实现和平,那么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大明。欧洲势力目前在南洋的实际统治范围很小,如果南洋当地势力都效仿柔佛内附大明,欧洲势力会压缩在很小的范围。
面对强势的大明,欧洲势力很难挑起事端。仅大明从伦敦接收回来的商船数量,已经超过三百艘,还会继续增加。
十年的海外移民,已经让南洋的形势大幅度改变。大明在南洋岛屿已经拥有三千万左右的人口,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的军事贸易据点能够保住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崇祯不愿意挑起战争,以大明的实力,完全可以武力驱逐这些欧洲势力。英国东印度公司虽然在南洋没有据点,这些年通过代理专利权,已经和大明形成紧密的合作。
此时全世界的干旱状况越来越严重,如果没有海外移民,大明的粮食缺口会非常大。现在粮食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因为地下水位很低的地区,人口基本迁移完毕。
黄河沿岸以南,夏收已经快要结束。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在各地的粮食仍有多余。这和去年形成明显对比。北直隶一带一年一料,仍有一些人粮食不足,而农户家中也有很多人有大量存粮。
崇祯已经开始考虑今年秋季的粮食收购规模,一旦下调粮食收购总量,就会有大量的资金需要新的投资渠道。远洋船队的规模已经足够,因此崇祯决定让顺风船厂开始对外销售船只。
从七月初三开始,顺风船厂接受船只订单,船只价格略低降低,不含船用蒸汽轮机的价格是28000两白银,交货期是五个月。含船用蒸汽轮机的价格是46000两白银,交货期是六个月。顺风船厂的年生产能力是四十二艘左右。
新建造的五千料大船,预估工期是七个月,估计九月份可以下水。因此顺风船厂给五千料大船的预订价格是四万两白银(不含船用蒸汽轮机),72000两白银(含船用蒸汽轮机)。
这几年顺风船厂一直只有崇祯一个客户,很多人对顺风船厂的船只很感兴趣,现在顺风船厂对外销售船只的消息传开,第一批的预订船只很快被买家预订。
各地大型港口目前可以提供煤炭补给,所以顺风船厂大幅度增加了船用蒸汽轮机的生产能力。
目前农业钱庄已经出现大量的资金闲置,多年来一直试图改变比较单一的盈利模式,收效不大。毕竟农业钱庄的总股本非常大,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难度很大。毕竟土地交易一直是缺少足够的卖家。崇祯给陈大金的建议,是说服更多的宗室勋贵大量卖地。毕竟这些人已经移民海外,而土地租金的收益率并不高。
如果宗室勋贵愿意大量出售土地,农业钱庄的经营模式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崇祯的皇庄售卖,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了佃户的向上改变阶层的途径。这可以逐步打破阶层固化。
中国的治乱兴衰,一方面是大面积的干旱等灾害,另一方面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矛盾,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阶层固化。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战乱要少了很多。
如今大规模持续干旱的威胁大幅度下降,崇祯可以对国家的发展做更多的改变。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