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崇祯十年八月二十四日,距离崇祯登基已经整十年。而到崇祯十一年正月,崇祯的年龄才会达到26周岁。
少年天子,而且大明数年之内连续两个少年天子继位,从风水角度而言,大明的灭亡是必然的。好在崇祯得到了来自后世的残缺记忆,一一扭转趋势,经过海外建藩减轻宗室负担,裁减军费,不断研发出抽水机等新产品,崇祯以个人之力,彻底扭转了大明原来的历史轨迹。
如今面对小冰河时期的持续大干旱,大明明显已经拥有了应对措施。铁路网的形成,使粮食运输成本和运输能力得到很大改变。而抽水机和海外粮食,完全可以安然度过难关。仅目前的移民能力,在干旱结束之前,就可以让大明的人口大幅度下降。
不管是大明的总体状况,还是崇祯的个人财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只有崇祯一个人知道。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历史的轨迹早已经发生变化。
毛文龙如今已经62岁(虚岁),还有三年就可以致仕。如今的济州岛实质上就是毛文龙的藩国,朝廷已经公开认可多年。济州岛的居民人数已经达到26万人左右,依靠佃租和水师,毛文龙每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二百万两以上。目前在职的高级武官还没有其他人在海外建藩,毛文龙是崇祯当年为了稳定江东镇的军民生活,特意让这些人移民济州岛等岛屿。
如今建虏仍然在朝鲜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崇祯不愿意为了朝鲜而增加军费开支,所以辽东东江镇仍担负监视建虏的任务。
随着干旱的持续,蒙古高原上的生存条件更加艰难。蒙古人逐渐汇聚到河流的上游,从而远离了大明疆域边缘。
崇祯近年来对朝政的放权,使崇祯对管理国家有了更好的理解。大明原来的帝国老年病(主要是世袭制度造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的应对措施。经过数年的调整,如今宗室勋贵在大明已经没有了政治力量,武官体系的世袭也大幅度减少。
经过多年的筹划,大明以后将实现军队年轻化,原有的军户会不断裁减,成为民户。或移民海外,或留在当地,经济状况会大大增加。
经过多年的思考,崇祯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首先要让大多数人可以安居乐业。皇帝地位的稳定,必须依靠协调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来稳定,原本历史上,直接拖垮大明的就是不断增加的军费。二十五年的辽饷征收,拖垮了大明。而后来增加的剿饷和练饷直接激化了阶级矛盾。
当海外建藩的收益大幅度提高,这些藩王勋贵,以及文臣武将,就会自发扩大移民规模。
当崇祯十一年正月初一召开大朝会时,崇祯的内心非常开心。这个象征性的大朝会,崇祯有时会有新的政策宣布。
由于海外建藩的收益很高,文臣的家产普遍偏低(藩王勋贵毕竟积累了二百年以上的财富),目前文臣武将的海外建藩明显还没有真正开始。
崇祯在大朝会上宣布,文臣武将可以选择提前致仕,这样可以筹备海外建藩。
大明的官员,虽然薪水不高,但社会地位使他们可以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但这些收入和海外建藩的长久收益比起来,差距太大。而致仕的官员仍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即使有官员对提前致仕动心,也不会在此时提出致仕请求。原来的建藩方案,官员的建藩资格子孙可以继承。所以很多文臣没有开始筹备海外建藩。
此时衍圣公府和云南沐王府,也开始对海外建藩动心了。韩王府一年的佃租收入超过四百万石的消息,逐渐传播到大明各地,直接让人们开始动心。
海外建藩的前期投入虽然不低,但后期的长远收入非常高,核心原因还是佃租比例很高。
正月十八日,从伦敦接收的船只到达南京。由于此后分给兵部的船只数量减少,此次将会有大批船只公开出售。最终户部将船只拍卖定在二月初六。这样方便更多的人筹集资金。
从正月十七日开始,股票公司迎来又一次的年度报告和红利发放。很多小公司因为业务较少,提前发布年度报告。这些公司的每股收益多在一万五千到一万八千之间。随后农业钱庄的每股收益是一万七千多,农业钱庄已经开始出现资金大量空置,急需要新的经营模式。北直隶皇庄的贷款已经大量归还。富民钱庄的每股收益是一万六千多。这两家钱庄因为规模很大,每股收益已经很难远超其他钱庄和公司。
单就每股收益而言,顺风船厂和泉州造船厂成了新的标杆。顺风船厂的每股收益接近七万,泉州造船厂的每股收益达到67832两。主要原因是大明船只建造利润和船用蒸汽轮机的利润很高。
由于崇祯的有意引导,挂牌的423家公司,分红在利润中的比例非常高。数家私人钱庄的规模也提高很快。
大量的粮食运输,让数家铁路公司的盈利也很高。平原地区铁路修建成本较低,这些铁路公司的每股收益都超过了三万,在三万到三万五之间。
每年的正月和七月,持有股票的人们都很开心,毕竟股票收益很少有低于12%的。
目前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已经吸引了大明各地的很多资金。只是多数股票发行量很小,一旦农业钱庄和富民钱庄不大量发行新股票,想买到股票很难。所以很多人的目光开始转向债券。而债券发行的最低购买金额是五万元,比股票略低。每天持续的债券发行,直到12月3日才开始冷清。
大明此时有多少白银,没有人可以给出具体答案。毕竟以前很多人选择将多余的白银埋藏在银窖之中。农业时代的财富流通比例很低,最大宗的土地,很少交易。而粮食的流通比例也很低。自给自足的经济原本对资金流通的需求非常低。因此美洲金银的持续留入,给欧洲带去了非常高的通货膨胀,给大明造成的通货膨胀远远低于欧洲。
股票公司的成立,使白银的投资渠道增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原本白银存在钱庄,还需要付给钱庄费用。
崇祯逐步学会了用利益去改变人们的想法。面对利益,甚至巨大的利益,很少有人可以不动心。
二月初六的船只拍卖,总计105艘船只。价格基本保持在每艘三万两白银。韩王府大笔买入十五艘,崇祯一开始买了二十艘,到最后看到竞价有点不活跃,又买入十艘。才勉强将价格维持在三万两。
明年的船只价格,能不能维持在三万两,真的不好说。正是考虑到每年会有大量的英国船只回来,因此崇祯没有继续扩大顺风船厂的生产能力。
今年的海外移民从正月十六已经开始,由于美洲距离遥远,今年崇祯增加了北美航线的船只,三十艘船只运载了三万余人(以原辽东军户民户为主)前往北美。北美移民已经具备了大幅增加的条件。顺风船厂每年下水的船只全部被崇祯的远洋船队买走。远洋船队目前的收益不能支撑大量的船只买入,因此远洋船队对崇祯而言,还在不断投入资金。
去年开始欧洲的远洋贸易,如果贸易成功,远洋船队就可以有巨额的利润来源。
在国内,崇祯用利益驱动人心。在国际关系上,崇祯同样用利益驱动西班牙皇室。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专利买入者,良好的投资收益让整个欧洲为之动心。
澳门如今被大明收回之后,和葡萄牙人的贸易地点,已经转移到马六甲海峡。其实这些贸易总量不大。荷兰人在原本历史上的成功,主要是扩大了亚洲内部的贸易。而将荷兰人趋离台湾贸易点,使荷兰东印度公司损失非常大,这种长期损失不仅仅是金钱,严重影响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扩张。
崇祯不想让荷兰人象原本历史那样统治世界海洋。但崇祯不想用战争手段。商业手段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没有必要陷入战争之中。
铁路修建在去年开始放缓,主要是复杂地形的修建正在勘探线路和验证。目前的蒸汽机车动力偏小。
崇祯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远洋贸易的成本很高,即使从印度进口硝石,也很难让硝石价格大幅度下降。最佳的办法仍然是海鸟粪。暂时大量在海外岛屿挖掘和运输海鸟粪的时机不成熟。
随着移民规模的增加,粮食亩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压力并不大。所以崇祯有足够的时间逐步采用更多的办法。
大明和欧洲相比,基本的科学知识传播很不普及,所以普及数学教育非常重要。
数学是整个科学的基础。而大明教育以儒学为唯一,工匠的地位非常低。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