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或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倭国成了建虏的袭扰战场之后,建虏的零活用兵,让抢掠的收获很多。建虏此时仍不能长时间在倭国本岛停留。但使倭国沿海的大名感到了恐惧。这种恐惧让倭国的船只需求大幅度增加,倭国可以通过水师防御或进攻建虏的大本营九州岛。这种需求导致倭国对现有船只的报价提高了50%,同时**船只的价格增加25%。这个价格会逐渐传导到大明的船只价格和巴达维亚的船只价格。
随孙元化回国的一百余艘商船,有二十五艘是各地水师派去的,有三十五艘已经分给各地水师。又有六艘被派往欧洲。余下的79艘船只如何出售,在户部引起争论。四月十五,这个问题在大朝会上提出。毕竟船只回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最终崇祯建议这些船只采用公开价公开出售,每艘船只的价格是三万白银。其实此时的英镑,远比白银的价值低很多。但此时大明市场上,千吨排水量的船只**价格是三万两白银。所以这些船只的价格实际上略低于现船的市场价格。
在四月二十的船只出售中,崇祯的远洋船队购买了十艘,郑芝龙的水师购买了二十艘(兵部给郑芝龙移交了三艘,郑芝龙的英式大船数量达到二十三艘),其余船只被已经移民海外的各个王府勋贵代表买走。这些船只将加入到海外移民的运输之中。
四月二十三日,皇家研究院的试验室制作硫酸成功。在工业化生产硫酸上,遇到了困难。
按照崇祯的要求,所有的新技术都是一步一步的逐渐发展,而皇家研究院的工匠在硝石的采购中,发现硫酸的制作需要用到硝石的数量太大。所以硫酸工业化生产的研究遇到了原料问题。
此时大明的硝石价格,远低于欧洲。但仍然价格昂贵。研究院的工匠不了解硫酸的重要作用,就一方面将问题汇报给崇祯,一方面根据**的硝石来源寻找大批量的进货渠道。
在17世纪中期,**价格非常高。欧洲的**价格大约是每磅**0.3英镑。而大明的**价格价格很低,每斤**(约1.7磅)0.15两白银。在欧亚贸易大幅度提高之前,遥远的距离让物价差异很大。
最初试验室是用硫磺和硝石同时燃烧,在玻璃容器中得到硫酸。而硝石的价格远远超过木炭。硝石大宗购买的价格是每百斤八两白银。硫磺的价格也略高于木炭,每百斤六两白银,这样制造出的硫酸成本估计会达到每百斤六两左右。
铅室法制造硫酸,由于没有连续生产,具体的生产成本暂时难以估算。第一个铅室的体积并不大,因此生产能力很小。
崇祯得到消息之后,才明白原料价格太高。其实海外岛屿上硫磺很多,只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关键是如何降低硝石的价格。
目前海外岛屿的移民船只,回程多数空着。因此崇祯将硫磺和硝石的来源,放在海外。又命人打探海外的硫磺价格和硝石价格。
其实硝石的消耗在硫酸生产的过程中很低。这一点慢慢被工匠们了解到。
即使是硫磺和硝石的价格昂贵,硫酸的铅室法生产也开始了向大规模生产的演变。崇祯相信可以找到更廉价的原料来源。
由于硫酸的生产过程会放热,一次工匠们慢慢增加了铅室的数量,这样就可以连续生产。而连续生产会降低硝石的消耗(主要是随着废弃排放和从其他地方泄露),同时经过崇祯的指点,降低了气体泄露。最终连续多日的生产,逐步改变了硝石的添加比例。
一整套的硫酸生产工业逐步形成,考虑到铅室的投资成本等,最终估计在目前的原料价格下,硫酸的成本约在百斤五两四钱白银。
以这样的价格,每吨的成本接近80两白银。硫酸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比例,远远高于后世。(后世粮食价格是硫酸价格的十倍以上)因此上崇祯准备利用硫酸生产化肥的想法落空。而硝石的价格同样远远高于粮食价格,只有找到廉价的原料,化肥的使用才有可能。
即使这样,硫酸的工业化生产并没有停止。经过多次的连续化生产,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皇家研究院重新设计了一套铅室生产流程。六月二十二日,新的铅室生产流程定型。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可以生产1000斤硫酸,年生产能力大约是300吨左右。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此时的价格限制了市场用途。而目前最合适的使用用途,一个是制造无烟**。这将带来火器的巨大变革。一个是开发附加价值高的民用产品。
而在此之前,崇祯需要寻找更加廉价的原料。硫磺和硝石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是开采和运输费用太高。因此硫磺价格的下降不会太大,崇祯想到了履带式蒸汽车。这几年履带式蒸汽车的生产量不是很大,主要用在铁路修建之中。这完全可以应用到硫磺和硝石的开采。
崇祯让松江的大型物资交易中心,挂出每百斤硫磺三两和硝石四两的收购价格大量收购。至少海外岛屿目前的硫磺资源非常丰富,同时崇祯大幅度降低履带式蒸汽车的售价,原本300两白银的价格,直接降到120两在交易中心出售。
此前履带式蒸汽车在铁路修建中,已经被很多人熟悉。120两的价格大约是三到四匹驽马的价格。而工作效率相当于五六匹马的效率。
如果没有来自后世的记忆,要研究出无烟**需要很长时间。而现在,有了硝酸(硝石干馏),硫酸之后,无烟**很快就被研制成功。如果硫酸全部被加工成无烟**,每年的无烟**产量可以达到500吨左右。
此时崇祯面临一个选择,是否公开无烟**的出售。这可以大大提高采矿效率,大幅度降低煤炭,铁矿石,硫磺,硝石等很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这会形成一系列的价格传导。一旦公开出售,硫酸专利和无烟**的专利,就可以在欧洲出售。随着更多欧洲人前来大明,大明的新事物很难保密。
在崇祯的纠结之中,大明的七月红利季节到来。七月十三日,业务较小的几家南京公司发布年中报告,顺风船厂的每股收益是12736两白银,每股红利一万元。另外几家小公司的盈利在8000到10000之间,每股红利5000到6000不等。七月十五日,富民钱庄每股收益13459,每股红利一万元。七月十七日,总股本380股的农业钱庄每股收益11258,由于大量增发新股,以及新增业务较少,每股收益大幅度下降。每股红利一万元。而此前偿还了拆借崇祯的一千万左右资金(含当年利息),公司发放红利之后,存银已经不多。好在农业钱庄的贷款预期会回收八百万左右,因此资金不是太紧张。如果农业钱庄的新业务发展不顺利,以后将面临盈利能力的快速下降。
北直隶皇庄已经出售完毕,很多人都看到南直隶和湖北的皇庄暂时没有出售可能。因此很多股东对农业钱庄的明年收益看低。由于农业钱庄每年的盈利大多会发放成红利,因此每股的净资产只有12万左右。面对每股15万的求购价格,有部分股东选择了卖出。这样日常的股票成交稍有活跃。
七月十八,联合钢厂发布报告,每股收益35241元,发放红利每股三万元。联合钢厂的股票求购价格已经达到18万元左右。因为总股本不高,所以成交很少。直到所有公司(已经达到167家)报告出完,每股收益的冠军仍然是联合钢厂。三条铁路同时铺轨,让联合钢厂的股东不愿意卖出股票。
七月二十六日,金松铁路宣布通车。
到了八月份,返回大明的移民船只,有部分携带了硫磺,愿意接受百斤三两白银的价格。毕竟一条船约可装载五百吨左右的硫磺。即使只装载一百吨硫磺,价值也达到四千两左右的白银。而即使运到其他地方,运费支出也需要很多。也有一部分船只运载了硝石。
大量的硫磺采购消息,开始传到崇祯手里。而此时硫酸的生产能力仅需要每年一百吨。好在硫磺是**生产的主要原料,因此崇祯并没有限制硫磺收购量。
金松铁路的通车,让运输速度大大增加。因此消息的传递也更加快速。
即使目前硫酸的价格并不支持用来生产化肥,但过磷酸钙的研究并没有放弃。小规模生产过磷酸钙,可以逐步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大规模生产做好技术储备。
崇祯正在利用来自后世的技术,一步步改变整个世界。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或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