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崇祯考虑到欧洲代表团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新的专利费用方法,就是后世常用的根据产量征收专利费用。以目前的情况,需要变通一下。毕竟一是欧洲距离遥远,二是详细的产量统计难度很大,尤其是钢材。
此时大明的军事力量对欧洲大陆国家没有威慑力,所以要想确保专利费用每年如期收到,需要更多的办法。
三月初六,孙元化召集所有的欧洲代表团,提出了一系列的专利权转让方法进行协商。一,专利费用仍然以实物支付为主。不接受黄金和白银。二,各个国家和商人团体,可以依照地域分配一系列专利权,炼钢炉专利不单独出售。三,此次专利权出售,采用预估产量法,按照预估产量和炼钢炉数量收取费用。四,炼钢炉,蒸汽轮机,圆锯,钢丝绳,抽水机捆绑成一组专利。船用蒸汽轮机和卷扬机,钢丝绳,圆锯捆绑成一组专利。蒸汽机车和水泥捆绑成一组专利。专利费用按照炼钢炉数量或船用蒸汽轮机产量或蒸汽机车数量进行计算。可以购买一组或多组专利。五,每三年必须接受一次产量检查。为此欧洲大陆国家需要允许大明在欧洲拥有一支两万人的军队,用于检查专利费用的评估。六,专利的收费期限是三十年,或停止使用专利两者之中的最短时间。
随后罗马教会,西班牙皇室,奥地利皇室三个最大的势力同意了这个框架性方案。而这更有利于荷兰以及商人团体。
这个方案,得到通过之后,进一步的价格协议和支付协议开始。
第一个签署协议的,是荷兰人,这是来自议会的代表。购买了炼钢炉和船用蒸汽轮机两组专利。每座标准炼钢炉(年产钢材约八千吨)每年支付一艘千吨排水量的商船,拟建的标准炼钢炉是两座。每艘船用蒸汽轮机的专利费用是一千两白银的荷兰货币,最后会在荷兰采购成船只或其他。
第二个签署协议的是罗马教会,增加了蒸汽机车的专利,每个蒸汽机车的专利费用是三百两白银的当地货币。其他两项专利和荷兰人价格相同。
这样商人团体坐不住了,纷纷签署协议。随后西班牙皇室和奥地利皇室也签署协议。
英国皇帝查理一世的代表一看没有收获,就询问孙元化如何规避英国的专利垄断法。孙元化详细询问了英国此时的垄断法案,给出在海外岛屿建立工厂,销售到英国本土以外的地方。查理一世的目标更多是为了赚钱,海外岛屿只适合生产船用蒸汽轮机。代表暂时不好决定,就只能回到伦敦再做决定。
就这样,户部和兵部决定,在欧洲沿海寻找合适的无人岛屿,向欧洲派驻一支五千人的水师,一万五千的陆军,年龄二十到二十五岁,每三年换防一次。首批一千水师和四千陆军在三月十六日离开南京。配备了六艘英国生产的千吨船只,等以后再安装船用蒸汽轮机。这支军队由新设立的欧洲兵备道统领,还有一个户部主事和随员随行。
此次的专利费用新思路,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欧洲大陆逐渐接受了专利权收费。弊端是降低了专利权门槛,让西班牙皇室,奥地利皇室有了支付能力。
随后在联合钢厂,已经购买专利权的代表,了解到了耐高温材料的具体配方。这样加上炼钢炉的图纸,及其他图纸,就很容易修建炼钢炉和制造各种机器。
至此,首次大量的专利权出售暂时结束。大明户部赚到很多。而更重要的技术,以后的专利权人是大明皇家研究院。目前出售的专利权费用,算是崇祯给户部的额外优待,这些专利在大明专利法实施之前已经存在,毕竟皇家研究院要想从欧洲收到专利费用,成本太高。
有了这些铺垫,以后皇家研究院出售专利,会方便一些。
这次总的收益很高,三月二十日,欧洲代表团相继离开南京。
此时的大明,同时有三条铁路进入了路基修建的后期,从四月份开始,京汉铁路,津浦铁路,金松铁路将进入铺轨阶段。由于北京,徐州,太平府,湖北大冶都可以制造铁轨和蒸汽机车,因此预计金松铁路的铺轨时间是三个月左右,京汉铁路和津浦铁路的铺轨时间是七到八个月。在崇祯十年到来之前,三条铁路将全部通车。而徐郑铁路已经在二月初三开始通车试运行。
法国巴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游说,让法国人意识到了炼钢炉专利的价值。每公里铁路要50吨钢材,这样真有必要购买炼钢炉专利。法国人此时才想起来派人到大明去询问专利权购买的问题。
新到的大量钢制火枪,让法国人信心充足。就开始加大对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攻击。西班牙军队只能依靠城池坚守。而大批火炮于4月12日运到前线,打破了西班牙人的防守。
西班牙的情报人员,此时才打探到钢制火枪的情况,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生产的。英国和西班牙是敌对关系,此时要找到破解方法很难。就再次派人前往大明,寻找是否能得到类似的技术。
欧亚之间的航线,今年船只远远超过往年。尽管上次大明的船只多数空着,但庞大的百艘船队,为航线的逐渐热闹,做出了贡献。
崇祯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北直隶春耕结束。又一次的皇庄售卖开始,此时可出售的皇庄土地早已经大幅度下降。目前可供出售的土地面积,只有五千顷左右。而农业钱庄仍然安排了二百股的股票发行,一方面是崇祯要求支付拆借资金,约一千万两左右。另一方面是董事会一直在开发新业务。最终除了崇祯保留的农业试验田之外,五千顷左右的土地全部出售完毕。这样崇祯在北直隶仅保留了三处农业试验田约三十顷左右。
农业实验田这些年,其实为粮食产量做出了很多贡献。但限于科技条件,大幅度增加粮食单产,难度很大。没有工业化的化肥厂,即使有一些成绩,也陷入了瓶颈。
而崇祯四年开始的石油开采,同样陷入困境。延安府的交通等众多条件,使石油开采和炼制一直处于小规模状态。
同时陷入困境的,还有抽水机的抽水深度。即使不断改进,抽水深度只有不足三丈。当然抽水机的推广反而更快。如今北方的抽水机生产能力和销售量都大幅度提高。
表面上技术研发成果仍然很多,而铁路修建更加快速,但在崇祯更为重视的粮食产量问题上,暂时缺少更好的办法。好在铁路运输的成本和运输能力,比马车运输要好上很多。即使面临持续干旱,大明也有了足够的应付能力。
而此时,只有崇祯一个人明白,从明年开始,一场规模很大的持续干旱将要降临。不只是大明,整个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将有很多地方面临粮食大幅度减产。
这个减产的漩涡正在酝酿,所以大明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从四月份开始,崇祯就开始思考现有的对策和新的思路。海外移民,抽水机,甘薯,降低田赋,铁路运输,大型物资交易中心,都可以为应对区域性粮食短缺做出贡献。
目前急需要的一是增加抽水深度。四月初六,崇祯召见了宋应星。询问新式抽水机研发进度。
宋应星这几年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抽水机上面。对此事也不是很了解。
四月初七,崇祯召见了宋应星和抽水机研发小组,详细询问有没有办法提高抽水深度。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蒸汽轮机只能安装在地面上,如果把抽水机的主体安装高度降低,就需要新的传送装置。要么就要改变抽水机的结构。
在崇祯的多年提醒下,工匠已经意识到抽水机需要依靠大气压力进行工作。
经过分析,最后整个抽水机研发队伍,分成两个。一个小组研究新的传送装置,不断降低抽水机主体(水泵)的安装高度,以增加抽水深度。一个小组研究新的抽水机结构,以增加抽水深度。
而同时,崇祯让宋应星设立新的研发小组,研究硫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要想再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必须依靠化肥的工业化生产。而崇祯首先选择的是磷肥(过磷酸钙)。
在三大酸之中,硫酸的工业化生产难度是最低的。
而此时,建虏联军的军队,约三千骑兵,在船只运输下,在倭国一处偏僻的地方登陆。在17世纪的中期乃至后期,铁炮(倭国对火枪火铳的称呼,也是仿制葡萄牙火绳枪的杰作。)对于骑兵的袭扰是完全无解的。巨大的战场压力很容易让士兵在射程以外就开火。
建虏的水师实力远不能和倭国水师正面战斗,但对这种袭扰倭国没有很好的办法。此时海战之所以发生在近海,就是在宽阔的海面,很难找到对方的船队。船速和通讯条件严重限制了水师的作战方式。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