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崇祯八年二月初二,万事大吉。远洋船队的十艘三千料快船(约千吨排水量)从松江码头起航,运载着孙承宗家族和随行原辽东军户民户共计六千人左右,向北美洲航行。
此前的数次探索,已经初步了解了太平洋的水文资料。在琉球群岛已经建立了补给基地,可以补充淡水,粮食,蔬菜,煤炭。所以快船上的蒸汽轮机就满负荷工作,再加上借助风力,在海上的速度约在十三节到十六节之间。
船上的众人没有乘坐过如此之大的海船,好在每只船加上水手,人数约八百人左右,不是很拥挤。行走在大海之上,大船也显得很渺小。站在最上层的甲板,远处很少看到其他船只。
大明近年的移民,都在南洋方向。和繁华的南洋航线相比,东海海域的船只很少。孙承宗此前虽然听船队的人讲过北美洲的基本状况。此时太平洋沿岸的北美洲,基本没有人居住和来往。巨大的山脉影响了交通,但沿海的岛屿和小片地域,完全可以让数十万乃至更多的人生存。因此孙承宗到时完全可以选择合适的移民点。
即使快船的速度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船只,但每天只能看见海水的情况,仍然是同样的。很快船上的人们就感受到了航程的枯燥。
十艘快船行走在东海,到了第六日才到达琉球群岛的移民补给基地。这个补给基地没有在首里城(今那霸),而是选择了奄美大岛。在这里原本驻扎着卢九德率领的三千原南京水师和五千民户。如今部分水师人员转到了新成立的远洋船队。
海上行船的速度,和风向,水流,风速等密切相关。实际上此时的船只,多数时间是之之形前进,因此实际的行走速度很慢。
近年来由于建虏占领了大部分九州岛,因此倭国对于大明水师占领奄美大岛没有一点办法。而占据这个地方,就可以彻底改变大明目前只能移民南洋的局面。
在奄美大岛修整三天,补给物资之后。船队再次出发。由于倭国实行锁国政策,以应对建虏的骚扰袭击。从奄美大岛出发之后,如果风向水流合适,船队将顺风行驶。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跨越太平洋所需要的时间,而这种昼夜不停的行驶,加上蒸汽轮机提供的速度,每个昼夜大约可以行驶一千余里(500到600公里)。由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空无人烟,因此在哪里登录不是很重要。这样如果风力合适,大约一个多月就可以到达北美沿岸,这个方案也得到了孙承宗的认可。
从这里开始,没有了物资补给点。海上的风力也不是一直满意,好在蒸汽轮机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二月十二从奄美大岛出发,此时太平洋的风力以南风为主,等三月十八日到达北美大陆时,纬度严重偏北。但如果预先设定具体航线,估计需要在海上继续航线七十天以上。
从三月十八登陆,一直在登陆点修整了十二天,才遇到北风。虽然风力不是很大,足以沿着太平洋沿岸向南航行。此后每行船五六日,就会在附近岛屿或大陆修整数日,以选择合适的移民点。一直到五月初六,孙承宗才在北美洲找到一处理想的移民点。
从松江出发时,孙承宗携带了大约一年半多的粮食。考虑到种植季节等众多因素,孙承宗选择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里有一系列的半岛,可以兴建港口,方便以后的持续移民。而临来时,袁崇焕等人也赠送了二千枚悟空甲型火箭用来防御可能存在的敌人。
五月初七,建立了临时营地。而物资的转移到岸上,花费了五天时间。由于航运距离遥远,没有运输耕牛马匹,随船运来二十辆履带式蒸汽车,以及配套的农具。
五月十三日,开始平整土地。这样今年还能收获一次粮食。而蒸汽机车即使暂时找不到煤矿,还可以用木材代替。
这个地方被孙承宗命名为望乡。(后来崇祯知道后,认为是后世的旧金山)此次移民,总的耗费时间是一百天左右。
五月二十六日,远洋船队离开望乡,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了继续向南方探索。此前的探索因为船只少,没有在北美洲附近停留太多时间。所以直到十月还没有回到大明。
十艘船只,携带了大量的粮食,因此在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详细探索地形和水文资料,不断向南方行驶,遇到有人的地方,甚至会交换物资。在墨西哥一带交换来玉米种子和土豆。
玉米最大的特点是成熟期很短并且高产,而土豆的特点是耐寒。最后在七月初九,来到阿卡普尔科港口。
阿卡普尔科港,以墨西哥和马尼拉之间的远洋贸易而出名。船速的缓慢使航运周期长达二年(需要等待合适的季风)。这里已经被西班牙殖民多年。由于当年的料罗湾海战,如今大明水师的名声在阿卡普尔科也十分有名。
此次远洋船队到这里来,一个是探索航线,一个是受崇祯的指示寻找橡胶和橡胶树苗。蒸汽轮机的进一步提高工作压力,需要良好的密封材料。
崇祯没有明言寻找橡胶,只是说寻找一些稀奇的新大陆物品。远洋船队在码头附近,购买了很多种美洲的特色物品。
在阿卡普尔科港口,船队停留了一个多月,终于等到合适的风向,船队向北返回。此时已经是八月二十。
这次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回到望乡。询问了孙承宗需要什么物资之后,在九月初三返回大明。
这次有明确的航线坐标,但风向不是很好,y一直到十一月初六,才回到松江码头。崇祯收到消息,已经是十一月初八。
当初由于孙承宗缺少移民资金,此次的移民运输费用仅按照每艘船五千两计算,即使这样费用仍然欠着。十艘快船安然返回,让崇祯很高兴。
又让船队的船长,估计了直接来往松江和望乡的时间,费用,合理的运输能力安排,开始思索移民北美洲的利弊。
此时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一带的殖民,也是以贸易点为主,而很少有人去关注更北边的地方。如果大量移民北美,就可以堵死西班牙向北边殖民。
而北美航线的遥远,让移民费用大幅度增加。最终船长的建议是,每年可以移民二次,下半年移民需要准备更多的粮食。只要经过两到三年的开发,后期移民就可以减少粮食运输量。单次的船队往返,应该在六个月左右。而每次船队回来之后,可以在近海让船员调整。
最后的船只费用定在了每次每艘船八千两白银。以后除船员之外,每艘船最多载运一千人。同时接受移民订单。为了保证移民有足够的营养,崇祯建立了一个罐头厂,生产各种水果罐头。
十一月十五大朝会,崇祯向群臣展示了孙承宗的信件,同时说明了移民北美的利弊。北美洲是一个广阔的大陆,但前期移民费用很高。船只费用和物资准备都要高一些。同时说明海上航线的时间。每年二月和六月适合移民,不会错过农耕时间。
此时经过统计,崇祯八年的移民总人数,已经达到五百五十万以上。受船只建造速度提高影响,移民规模快速增加。多年累计移民总数约九百万。此时大明北方的人数仍然很多。毕竟北方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而现在,距离持续的大干旱,时间越来越少。
现在户部的财政,每年都有盈余。崇祯在大朝会上宣布,将逐年裁军,每年裁撤百分之十的军队转为民户,可以留在大明,也可以移民海外。裁撤的军户给予每人白银二十两的补助。而从三年以后,逐步实行新的征兵体系,新兵实行五年兵役制度。这样总的来说,兵力会削减30%。
而以后,军户和匠户将逐步改变成民户。这个做法得到朝臣一致附议。
此时孙元化已经航行到了非洲东海岸。孙元化在伦敦留下了部分人员和部分水师,负责船只的接收。又雇佣了一些英国水手,共计一百一十艘船只(含水师派去的二十五艘船只),公元1635年12月3日离开伦敦。浩浩荡荡的船队,让路过的船只很是震惊。大明的旗帜在这里很少见到。
而欧洲,此时的战争更加残酷。(原本这场被后世称为三十年战争的神圣罗马帝国内战,并不是欧洲此时唯一的战争)荷兰独立战争,也在大洋之上和陆地上展开。
而法国人的出兵,让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规模升级。英国人和法国人站在一起,所以英国的工业化生产,也开始影响到战争。
这场战争对很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欧洲大战。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