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对资金需求最大的,还是物资交易中心。这同时可以为以后的海外贸易做好铺垫。在松江,原本就有崇祯修建的码头。
王应朝当初主管了松江码头的修建和管理,如今崇祯派人给王应朝去信,在码头附近买一万亩的荒地,建立大型物资交易中心。
崇祯画了一份图纸,这个交易中心将经营各种大宗商品,如粮食,布匹,丝绸,茶叶,陶瓷,煤炭,钢铁,机器等。这些年海外岛屿的粮食存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可以利用松江码头做为一个主要粮食进口码头。
只要这个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形成吸引力,松江码头就可以让便利的水上运输优势,成为沟通南北和海外的航运中心。
而借助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崇祯的巨额白银,就可以有很多的途径得到运用。
六月初三,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开始动工。
崇祯八年的抽水机产销两旺,单月的销量基本在四五万台。距离小冰河时期的持续干旱越来越近。抽水机的快速推广和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同时发力,使崇祯感到了历史轨迹的巨大转折。
而此时的欧洲,战争规模再次扩大。瑞典军队的失利,使法国也加入到战争之中。法国担心西班牙的势力增加,一方面支持荷兰独立,另一方面派军队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现德国)境内,直接支持反哈布斯王朝的势力。
英国国内的船只降价,已经从**价格转移到了欧洲主要港口,并直接影响到了船只转让价格。只是由于英国的船只建造能力有限,此时英国的新船仍然需要排队**。各大船厂已经开始增加船坞,但生产能力的再次扩大需要时间。
一开始在三月份,就有大明**的船只完工。由于缺少人员将船只运回大明,孙元化就采用犹太人的办法,一方面卖出已经建成的船只(价格高于**时的价格),另一方面又用这些资金去**新的船只。虽然船只的价格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但到所有的七十艘船只卖完,孙元化反倒可以新**九十一艘船只。再加上第二年的资金,孙元化如今手中的船只**数量已经达到二百二十三艘。目前船只建造的时间是五个月。孙元化对于这种卖出再**船只的做法已经非常熟练了。
七月十六日,大明股票交易公司再一次迎来了红利发放。这次的红利冠军是联合钢厂,每股盈利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六元,每股红利三万元。而富民钱庄和农业钱庄,仍然维持每股一万元的红利。农业钱庄的董事会考虑到资金紧张,只给崇祯支付了拆借资金的利息,900万两的拆借资金延期一年。
其他公司的红利多在五千元到八千元之间。
七月二十八日,位于松江码头附近的大型物资交易中心正式开业。各种商品分类集中,这样方便了采购和出售。按照崇祯的吩咐,王应朝也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拥有八百万两的本金。
皇家综合贸易公司,对粮食,布匹,丝绸,茶叶,煤炭实行保护价收购。这些商品在每年的价格波动很大,崇祯参考近年的市场数据,为这些商品制定了最低保护价。这个价格略高于每年的价格低谷。这样在其他商人压低价格时,必须考虑到综合贸易公司的价格。
以大米价格为例,最近几年南直隶的价格,多在每石八钱到一两三之间波动。崇祯制定的最低保护价是每石九钱。表面上对市场没有多大影响,实际上会抬高整个市场的价格底部。这种方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至少要可以应对市场淡季的销售需求。
以大米价格一两每石估算,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会遭遇最低保护价形同虚设。好在每种商品的淡季不同,而且崇祯拥有足够的资金(必要时可以从北京大量掉来资金),所以崇祯对这种价格保护机制十分有信心。
毕竟大米,丝绸,茶叶,布匹不会缺少市场,即使南方市场的价格下降,也可以运到北方出售。而顺风船厂的大型船只陆续下水之后,都会出售给远洋船队。
工商钱庄在各地增加分行,进度令崇祯比较满意。这样真正全国性的钱庄,目前以富民钱庄的分行最多,工商钱庄第二,农业钱庄反倒分行最少。
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成立,正好赶上新米上市。此时南方很多地方的米价,都在八钱左右。只是很多地方远离松江,运费较高。而松江附近的佃户或自耕农,需要在这个季节出售大米或稻谷的,就会用小船将米运到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的综合贸易公司,从开业之后,主要的业务就成了稻谷收购。每天的收购量都在万石左右。随着消息传播出去,八月初三,收购量达到每天三万石。八月初六,收购量达到每天十万石。
随着海外岛屿的船只到来,每天的收购量更大。排水量一千料的船只,可以运来1500石左右的粮食。八月初八以后,每天收购量达到二十万石。幸好当初建造的粮食区域,有很大的仓储量,要不存放这些粮食也存在问题。
短时间内,资金不存在缺口。远洋船队的船只(三月以后陆续新增的)有六艘三千料快船,如果是运到天津,每艘船可以装载大约一万石粮食。而往返天津,需要二十多天。所以整个粮食交易区,仓库陆续被稻谷装满。到八月二十三日以后,新购进的稻谷被分流到茶叶区。到九月二十以后,稻谷交易才大幅度下降。
两个月的时间,平均每天收购量超过二十万石,总计收购稻谷1326万石左右,耗银1200万两以上(含人工费用等支出)。而受此消息影响,各地稻谷价格都有小幅度上涨。
这让崇祯看到了巨额白银的用途。于是派出太监刘允中在武昌建设大型物资交易中心,派出太监高起潜在长沙设立大型物资交易中心。而最低保护价收购,一般只有秋收刚结束时效果最好。
三条铁路的前期勘探还需要时间,工商钱庄的扩张也需要时间。依照近年的粮食价格波动,松江收购的粮食,如果卖到北京,最低也会有一千万两以上的毛利。
所以在天津和北京,崇祯让人开始修建大型粮食仓库。京津铁路的复线建设,比第一次修建的速度要快上很多。从四月二十二日,采用两头修建(第一次是一个方向铺轨)的方式,到十月初三,复线正式通车。
复线的通车,让京津铁路的运输能力提高到八倍左右。一方面行车间隔可以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提高蒸汽机车的工作压力,使拖挂的车厢数量大幅度增加。
而从九月十五开始,徐郑铁路进入了铺轨阶段,预计整个铺轨的时间需要七个月到八个月时间。从股票发行开始计算,这个建设工期接近二十二个月左右。
经过数月的时间协商,再次同时修建三条铁路得到了孔府,各王府的支持。十月初八,京汉铁路公司,津浦铁路公司,金松(金陵到松江)铁路公司三家铁路公司同时在大明股票交易公司募集资金。考虑到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工期很长(估计三年以上),因此暂时总股本定为30股,在股票市场发行五股。金松铁路公司总股本也定为30股,在股票市场发行10股。
随后三条铁路的路基修建将逐步开始。在三条铁路中,崇祯各自入股八股,合计白银240万两。就这样,崇祯将自己的土地资产,逐步改变成以钱庄,铁路,物资交易中心等工商业资产。
工商业资产的年收益,要远远高于土地的佃租收入。以崇祯目前的总资产估算,每年的总收益可以达到七百万两左右。而在以前,这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年收入。
崇祯的成功,让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土地出售之中,只是一般自耕农的资金有限,而佃户的家产更低,如果不是崇祯很早就为佃户提供了抽水机,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风调雨顺的时候,北直隶皇庄的亩产量也远远低于二石,仅这些抽水机,每年至少可以为五万倾皇庄增加五百万石以上的粮食产量。以每石粮食价格一两五钱(北方粮价远高于南方)估算,每年可以为佃户增加八百万两白银的收入。而这些因素才是北直隶皇庄出售很快的主要原因。
现在北方的抽水机大推广,也正在缓慢增加普通人的财富。从量变到质变,抽水机正在逐步改变一般农民的生活。而军户改制和匠户改制,仍然没有彻底推行。但崇祯正在逐步增加军户的海外移民。
孙承宗到北美去建藩,路途遥远,从二月份出发,远洋船队的船只仍然没有回来。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