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扳着手指一算,自齐州转道江南,已经三年多了。再想想大隋的白色风暴,其实已经持续了快六年,这比我预计的时限,已经超过了一倍。所以,是时候该结束了。否则,人民群众同样会疲惫不堪。
经潭州,也就是后世的长沙,抵达鄂州。接着,我就在鄂州盘桓了数日。哦,我之所以要停留,就是为了参加鄂州长江大桥的开工仪式。
没错,理解为大隋朝的武汉长江大桥就好。至于理由很简单,新开工的鄂州至广州高速公路,现阶段只能修建到鄂州的长江南岸,与原来的洛阳至鄂州高速无法直接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就必须予以解决。
即便在前期,大可以采用轮渡保持通航,可随着南亚粮食北运,乃至于道路运输越来越被大隋百姓接受,作为大隋朝的南北大通道,交通量肯定会与日俱增。所以,这个问题属于迟早都要解决的范畴。
再者说,虽然以前,鄂州在大隋只是一个中州,人口不足二万五千户,可随着这两年洛鄂高速公路的通车,作为大隋的中部枢纽城市,鄂州的人口也是与日俱增,城市人口现已逼近了十万大关。两岸三地如何紧密联系起来,这同样是鄂州地方**无比关心的问题。
当然,作为一个土木男,我自然也知道洛阳黄河大桥与武汉长江大桥不可同日而语,包括原来修建洛阳黄河大桥时,我所提出的那套筑岛法,乃至于王匀提出的改移河道之方式,也已经彻底行不通了。
只是修建长江大桥,有一说一,我也没有太多的从业经验,更一时想不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来。即便能够想出的建设方式,因为大隋现今的种种条件受限,也是无法照搬过来的。
所以,我虽然让大隋交建集团公司,乃至于江西省和鄂州**都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考察工作,我却一直很犹豫,就担心事极必反。哦,再次解释一二,大隋的十七个行省,多数是按照原来的十五道之疆域设立的。其中,鄂州属于江南西道,故隶属于江西行省。包括福州归属于江苏行省,也是这样的情况。
可是后来,我就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新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也是一穷二白。能有的条件,现阶段的我,其实都已经具备了。既然后世之天朝能修,我为何就不能修呢?试问一声,我是缺材料呢,还是缺资金,或是对大隋的能工巧匠们没有信心。即便最后失败了,那也只是在积累经验,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我便下旨全国,征集大隋境内的能工巧匠汇集于长安,所有人给我出谋划策。就干一件事,怎么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简洁,造价最低廉的方式,把鄂州长江大桥给我修通。
要说,人民群众的智慧确实无穷无尽,各种花样的建造方式,让人目不暇接。由大隋交建集团最终筛选出来的三套方案,就呈递到了我的面前。
而我最终拍板的施工方案,就是在浅水深厚墩址处,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而在基岩好覆盖层较厚的墩位处,采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在水深、覆盖层厚,但基岩强度较低的墩位处,采用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再利用钢气筒充泄气来浮托纠编。至于上部结构,便是大跨度的桁架形式了。
之所以要选择这套方案,就因为这和我的设想很相近,其实也是后世长江大桥水下基础的常规建设方式。好吧,肯定也有朋友好奇了,就是这套方案,我为什么自己否了,当别人提出来时,我又要同意呢?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这些人不但提出了完整的施工方案,还提出了许多新型的施工设备来应用。比如,类似于千斤顶的钢气筒,还有这套方法需要大量的水下作业,所涉及的全套潜水装备。甚至还包括,管柱基础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说白了,大隋朝可没有冲击钻和旋挖钻这些洋玩意儿,如何把管桩打入基岩内,这就是一个天大的课题。
我否定自己的想法,也就在这些方面。因为,工程建设我可能很熟悉,但这些工程机械的制造和发明,我就未必了解。但这些人提出来,却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说,他们不但想到了生产许多新型的工程机械用于建设,乃至于已经有了腹稿,更已经想到了如何去制造这些机械。
所以,即便为了这些新型工程机械的研发,乃至于把发动机利用到工程建设领域,有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的大幅度增加。可就冲着这些发明和创造,我是不是该大力支持一二?
得嘞,鉴于很多朋友对工程建设不是很熟悉,我便再啰嗦一些好了,不妨简单阐述一下这套施工方法的基本工艺吧。重型混凝土沉井,理解起来很容易,就是采用混凝土的自重乃至于加载,让其沉入水底,依靠自重保持稳定。
管柱基础,也就是桩基础扩大化而已,钻孔至基岩内,安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后,再把每根桩基彼此联系起来。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要问了,既然重型混凝土沉井很简单,原理更简单,为何我不采用这种方式直接修筑呢?哦,这个里面,其实就涉及到水流速度和覆土深度等一系列的问题。
说白了,采用这种重型混凝土沉井,理论上肯定可以把鄂州长江大桥修通,只要我不计成本。但若修个长江大桥,直接修成了三峡大坝,这还是有点过了,对吧?
当然,虽然做好了可能存在失败的准备,毕竟这个里面有太多史无前例的东西出现,我总要尽量减少其中相应的风险,这也是人之常情。
有鉴于此,我就把负责策划和设计的相关人员,悉数纳入了大隋交通建设集团,同交建集团原来的设计人员一道,直接组成了隶属于交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即大隋交通勘察设计院。以后,就专司勘察和设计事务。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除了有专门的技术团队直接为鄂州长江大桥建设服务,更是为了让已经规模十分庞大的大隋交建集团能够成功转型,也是为了促进勘察设计这项工作能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予以重视。
也没别的,一个工程设计的好坏,除了关系使用寿命,更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成本和工期。在以前,就因为相关产业不太成熟,大隋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走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长洛高速公路建设。
有一说一,长洛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返工案例,真是不胜枚举。现在,就因为大隋的基建数量众多,伴随着相关周边产业的成熟和完善,这些不合理的地方自然要被我彻底取缔。
至于大隋交建集团转型后的身份,自然就是一家名正言顺的大隋高速公路建设业主。他们以后的职责,也将只负责项目的规划、投资、管理和营运。所以,未来的大隋交通勘察设计院肯定要独立出来,并形成细分的专业化独立法人企业。包括负责工程施工的大隋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亦是如此。
好吧,说到这里,估计就有行内人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按照我的这套制度,虽然有了建设单位,也有了设计勘查单位,还有了施工单位,可为何独独没有考虑监理单位呢?
这个道理也简单。后世自西方学习而来的监理制度,到底可取不可取,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我看来,肯定就没有多大的必要,如果监理企业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无法行使应有的权力和履行相关的义务,也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开个玩笑说,至少大隋交通建设集团还能少个推脱责任的借口,对吧?
当然,从设计入手,为鄂州长江大桥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以减小鄂州长江大桥的建设风险,这只是一个方面。我最大的倚仗,其实还是在这以前,已经安排建造了渝州长江大桥。而且,那座大桥的基础部分,现在已经开始大规模施工了。
渝州,自然就是后世的重庆,这个不用我说,其实都明白。想来,各位也知道,渝州是在长江的上游,此时更没有三峡蓄水一说。所以,渝州的长江水面,不止要狭窄许多,水深也浅了不少,施工难度自然就会降低许多。如此安排,就是为了在建设鄂州长江大桥以前,能够为大隋交通建设集团提供更多的施工和管理经理。
好吧,难度再小,毕竟也是长江大桥嘛,同样也是长安至大和城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线工程。乃至于就因为这座长江大桥的建设,我还把长大高速公路的整体通车时间,直接给延长了两年。
说到这里,肯定还有人觉得好奇。大和城既然在后世的云南大理,我想直接将云南大地和长安紧密联系起来,修建高速公路不难理解。可为何不利用现有的长安至益州高速公路呢?有一说一,这个线路的工程规模和成本,岂不是大幅度降低吗?
还是没别的,未来的益州到大和城高速公路,我是一定会修的。不管怎么说,大和城,现在叫做大理州,不止是新的云南行省之首府,更是大理军镇的驻军基地。哦,这个大理州军镇,除了要保证云南行省的安稳,更要防备一侧的骠国之流,也不可谓不权重。乃至于未来的兵力配置,就将是十万人。
所以,即便只考虑军镇之间的兵力调动,未来的益州到大和城高速公路,一样也要修通。这个东西,也只是迟修和早修的问题罢了。可在现有的基础上,确保所有军镇和京师长安有效联系,以覆盖更多更广的大隋国土,显然更加重要。
有一说一,从长安直达渝州,再达矩州,在现阶段来说,肯定比益州到大和城更为关键。至少,大隋的矩州军镇和渝州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可以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覆盖,对吧?
哦,在以前,矩州在大隋的名声并不显著,包括当时的黔中道之治地也确实在黔州,我还是没有说错。可轮到矩州军镇建立后,特别是此番平定南诏,作为王师中路军的指挥总部和主要后勤基地,矩州的地位开始凸显,人口更是与日俱增。
轮到现在,贵州行省的省会,已经被我移到了矩州。就因为黔州的区域覆盖作用被弱化,渝州同样被升格为大隋的第四个直辖市。
当然,这样安排的目的,除了让一切事务回归应有的历史轨迹外,其实更有我的私心作祟。不管怎么说,渝州也都是我的故乡嘛。
既然如此,从现在起,就为其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包括那方真正生我养我的土地,现在环境也很恶劣,大隋的高速公路简单绕个道,即便多些建设成本,又有什么关系呢?
想到这里,我甚至都觉得,如果只是一条高速公路,恐怕带动的效果也不太明显。那好,干脆再去建个避暑山庄或是行宫之流,直接注入一些历史沉淀好了。这个东西,同样也很简单啊。
嗯,若让我一个人享受,好似还是不能报答家乡之父老。得嘞,那就干脆筑城,反正大隋建筑总公司也有了足够多的经验。他娘的,在哪儿筑,不都是筑嘛。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那个荒唐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那个荒唐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