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若说鄂州长江大桥之策划和设计,我都没有过多参与,其实也是不准确的。怎么说,我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要求,也算贡献了自己的一番心血。比如,大桥在建成后,必须进行高强度试车,这是我对工程质量的唯一规定。再比如,洛鄂和鄂广高速不是都只有双向四车道设计吗?轮到鄂州长江大桥,这自然也是不行。
鄂州长江大桥,必须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除了高速公路所用,鄂州百姓也可通行。说白了,我可不想这座长江大桥修建起来没过两年,就要再考虑建设鄂州长江二桥了。
还有,原设计的二十米桥下净空,是个什么鬼?我先前怎么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呢?没看大隋船舶制造总公司和大隋远洋船舶制造总公司所生产的船只,这几年里是越来越大了吗?
没错,现在是能通行,可再过十年二十年,又如何从桥下通行?总不能也过几年,就有人开始跟我提议,要把我倾住了大量心血的这座鄂州长江大桥给直接炸掉,再重新建设一番,对吧?
所以,鄂州长江大桥的桥下净空必须调整,至少五十米以上。哦,桥下净空,其实是指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距离桥梁最下部结构的距离。说白了,桥下净空不够,只要船大了,就肯定过不去。
可就是我的这个简单要求,鄂州长江大桥的设计图纸就被完全推倒重来。毕竟这个要求,将直接导致鄂州长江大桥的桥墩高度、引桥,乃至于受力都要重新进行考虑。
这倒好,一个已经准备妥当的开工仪式,就这么轻而易举被我搅黄了。要说我也挺自责的,怎么当时审阅图纸时,就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也不怪我。主要还是审查图纸的方式太过于单一,工部更没有履职到自己的职责。没别的,大隋交建集团让人把图纸鼓捣出来后,就直接递到了我的面前。我再是想看细致些,毕竟精力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一些疏忽的地方。
于是,我便只好再下旨,以后大隋交建集团投资的项目,乃至于其他的国有投资项目,除了项目建设立项需要工部的批准外,其设计图纸也必须获得工部审批。如果工部的人员自认为没有这个本事,大可以组织专家审查和论证。
多道程序把关,繁琐是繁琐了些,但至少可以避免这种不必要出现的情况。可我再想想,若光是这么搞,似乎重复设计的问题还是可能存在,一样会浪费时间。那好,就由工部主持,大隋交通勘察设计院负责起草,编撰相关的《设计规范》,这总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重复出现了吧。
借着这个思路,我干脆再让大隋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和编撰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指南,用于指导工程的施工生产,同样也可以避免很多施工中存在的不必要返工了。
只是,既然鄂州长江大桥的开工仪式被推迟,我再留在鄂州就没有太多的必要。虽然,针对停止白色风暴,以及加大打击各地闹土地改革的诸多旨意,我也已经开始下达,但毕竟还有很多兹事体大,乃至于关系大隋何去何从的政策,我也不敢擅做主张,需要和诸多朝臣和方方面面的代表共同商议后再行定夺。
如此一来,我还是必须尽快赶回长安,亲自组织这些问题的专题讨论。要说,先前从广州来到鄂州,虽然只有不足一千公里的路程,但我带着部曲却足足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从鄂州到长安,即便要转道洛阳,同样也有一千公里的路程,现如今也不过两天的功夫罢了。
这自然有赖于大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赶造的五百辆军用大卡车。这种大型卡车,满乘能够超过八十人,一趟就能运送四万名士兵。而且,这还不包括另外征集的大量马车。
所以,有了这些快捷交通工具的借力,即便我的部曲和随从多达五万之众,也只需要一次运输,就可以悉数带回长安。
大军通行,即便是作为公共通道的高速公路,自然也要全程封闭。这就肯定看不到其他任何闲杂的车辆。可即便如此,这一路行来,我也总是觉得充满了怪异。
嗯,这话该怎么说呢?就先从这些运兵的车辆说起吧。运兵的军用卡车,跟后世帆布大卡形象也差不多,只是因为橡胶还未运用,导致其车轮颇有些履带式坦克的感觉。行走自然也无比缓慢,一个小时最多只能达到四十公里。
要说这还不算奇葩,奇葩的还是那些随行之浩浩荡荡马车群,直接连成一条线,皆在道路中间的铁轨上行走。有一说一,这些马车的车厢,还颇有些后世娱乐小火车一般的感觉。
可能有人就要好奇了,想来这样的马车一定是现今大隋各条高速公路的通行主力。大军通行,这些马车速度都不会太快,其差异也不会太明显。可平日里通行时,单向只有一条铁轨,这里面的低速马车,不是就会影响整个通行速度吗?
在这些问题上,大隋交建集团在建长洛高速公路之时,其实就已经有了综合考虑。也没别的,就是在每个上道口,都设计有试车道,每辆马车在进入高速以前,必须通过试车道测试,只有速度达到每小时四十公里以上的马车,才会发放准入证,继而进入铁轨行驶。
而且,高速沿线每隔十公里,就有一个小型观察站,车速不够的,或是停止在铁轨上的马车,就会被观测人员从铁轨上直接移开。同时,这些移走的马车,还会没收准入证,此后只能行走在没有铁轨的普通道路上。
当然,肯定还有人存在疑问,就是马车毕竟不同于机械,马匹的习性各种都有,即便移到普通道路之上,不是一样会把普通道路给堵塞吗?
这自然也是不存在的。首先,除了长洛高速以外,大隋的其他高速公路虽然只是双向四车道设计,铁轨和普通道路单向各只有一条也不假,但皆有应急车道的设计。说白了,这些应急车道不止可以短暂停车,乃至于也可以超车,只是不能长时间通行。
此外,就是这些小型观察站,同样也承担管段内道路救援的职责。这就是说,不管是马车坏了,还是马匹闹情绪,观察站都能解决。也没别的,这些观测站不止配有备用马车,甚至也喂养有少许的马匹,会负责将其运送至就近服务区,只不过按例要收取不菲的费用。等到了服务区,还有马车的修理站,更有马匹饲养所,就算想要换马,甚至是病马的收回,现在都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所以,一路行来,我看着这些小型观察站和不伦不类的服务区,作为见管后世高速公路的我,确实有种三观尽毁的感觉。
而且,这还不算别有一番韵味的事务。特别是车队抵达随州,进入桐柏山区后,看着眼前弯弯绕绕的高速公路,我他娘的更觉得怪异。其实,我自然也知道,我修的这些通天大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完全称为高速公路,最多是后世之国道独立封闭运行罢了。嗯,换个说法,也可以理解为后世之国道和高速公路的结合体。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肯定是通行速度达不到。毕竟大隋每条高速公路,其设计时速只有每小时六十公里。当然,这些道路均只有最低限速的规定,最高限速是肯定不存在的。
开玩笑,要真有人能给我研究出时速两百公里的怪物出来,我不止会赏他,还会直接为其修一条机场跑道来,又怎么可能会限制车速呢。
只是,设计时速不过六十公里的道路,其弯道和坡度,各位一估摸也就完全明白了。要说在平原地区,反正是一马平川,时速六十公里还是时速一百公里的道路,区别并不大。可到了山区,这就高下立判了。
而且,因为大隋每条高速公路建设前,其总概算是必须经过我认同的,同时还一律不允许超概。所以,大隋交建集团为了控制成本,该绕山的就一定会选择绕山,该采用分离式路基的,也一律如此执行。
说直白些,就是道路经过一个山头,后世的高速公路肯定是采用隧道穿过,而大隋的高速公路必须将左右幅分开,从山头两侧予以绕行,相隔有可能数十里开外。再比如遇到一个河谷,左右幅的车道就会在两岸形成对峙。这就是我说的很怪异,也很不同寻常的地方。
所以,看着比比皆是的各种复杂线型设计,我也颇有些哭笑不得。这他娘的,怎么看都像两条单向行驶的国道组合而来之产物。
当然,怪罪是谈不上的,反而我还会表彰。说到底,这些人用了心思,至少在道路选线上,大隋交建集团就下了不少功夫,乃至于这些崇山峻岭,设计人员指不定就爬了多少遍。
好吧,既然被我定义为高速公路,我自然也想把大隋的高速公路和后世一般修的漂漂亮亮,甚至是无比挺直。但是,大隋经济条件毕竟不比后世,多花些冤枉钱实在没有必要,这只是一方面的内容。最主要还是,即便我愿意花冤枉钱,有些问题现今根本无法解决。
比如,我和后世一般,遇水修桥没有问题,但大量的隧道工程却是必须禁止。哦,我所说的,不是指凿穿隧道这个本身,只要有大量的**投入,打通几个隧道轻而易举。关键还在于,中长隧道的通风和照明,大隋是一直没有很好的办法予以解决。
先说照明,倒也不是最主要的,采用防风的油灯诸物替代,其实并不难。关键还是隧道内部的通风,这个问题若不解决,我总不能把隧道修通后,因为洞内空气质量太差,连马匹都不愿意进去,对吧?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