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抵达营州,汇合第七军,王师在此修整三日后,就在营州城下再次组织了规模浩大的誓师仪式。要说这次誓师与上次洛阳阅兵相比,其实也有很多的不同。首先,肯定是兵马数量更为庞大。解释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原本想趁着渤海国大败,仅率第七军和第九军十万兵马前去征讨。但因为围剿大福临之军伍,实则薛平亲率之第八军主力。
既然第八军来都来了,还跑到了营州这个位置,那也就别回去了。哦,白狼山这个地方,距离营州已经很近。再者,北平周边山贼乱匪已经为之一空,留下第十军驻防,还有数万各地的预备部队,已经是绰绰有余。
同时,就因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故,导致王师讨伐渤海的时间直接拖延了大半年,这便给大钦茂留下了大量的喘息之机。谁知道这厮在这段时间里,又会鼓捣出来多少兵马。
虽然,一切敌人都只是纸老虎。可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还是要尊重对手的。这个道理,我还是能够明白。所以,在第七军和第九军的基础上,我多带上第八军数万人马,也算保险起见,终归是没错的。
那么,除了兵马数量更为庞大,这个誓师还有什么不同?可能,就是那种气势,一往无前的气势。这话,又该怎么说起呢?有一说一,当时在洛阳阅兵时,大隋士兵拥有的还只有令行禁止。可轮到此番营州阅兵时,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狂热,以及绝对的崇拜。这个里面,有王师所向披靡,接连战事大获全胜之功,更有北平军区率先推出的军营大竞赛之流作祟。
总之一句话,如今的王师已经不是军心可用这般简单形容了。在我的眼里,他们不止是百战雄兵,更是我最忠心耿耿的卫士。对嘛,他娘的,这才是一支帝国军队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
所以,我在营州城门上,每说出一句话,就会引得军阵内一阵咆哮和呐喊,更是引得每名将士都睁红了眼。无论汉人,还是吐蕃回纥人,亦是其他。
指着营州城,我就如此说道,“此出营州,也将不再是大隋的领土。吾一直都在说,御敌于国门之外。何谓御敌于国门之外?可能很多儿郎还不算明白,现在吾就说的更加清楚和明白些。这便是,从今以后,大隋每一场仗,每一场战事,都要在异国番邦的领土上去打。逢战必迎,每战必胜,狭路相逢勇者胜,尔等可有明白?”
“明白。”
我之所以要说,出了营州就不再是大隋的领土,这个原由也很简单。往远了说,大禹分天下九州,这是世人认同的主流观念。但是,《尚书·舜典》也有十二州的说法,这其中就包括营州。往近了说,营州诸地一直都是大隋朝廷直接管理的州府,哪怕后来落到了渤海人手中,大隋百姓依旧认为这里是故土。
但营州以东,甚至是营州以北的地方,虽然也曾经被大隋掌握过,乃至于成立了一大堆的都护府和都督府之流。但这些玩意儿,其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之争端,主要也只是军事管理职责,也就是驻军。最多,还有一些民事监察之责。真正要说上一声治理,其实也是谈不上的。
所以,在广大的大隋百姓眼中,这些地方还只是蛮荒之地。就是为了纠正这个观念,我继续说道,“虽然以前,营州以外诸地,都算不得大隋真正意义上之国土。但从今以后,这些地方将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这便叫做汉土。尔等可有明白?”
“明白。”
“今日,尔等随吾一同扩土千里,理该被世人铭记,更将被载入史册,尔等就是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所以,既已是汉土,吾再次重申三条军规:一者,令行禁止;二者,秋毫无犯;三者,阵前所获悉数充公,战后各军依功进行封赏。尔等可有明白?”
“明白。”
我满意的点了点头,挥手过后,大军正式开拔。以薛平携三万人为偏师,取渤海国之南京南海府,同时接应史进之海军,并在鸭绿江口设立王师新的后勤基地。从登州运往辽东半岛的辎重,也将正式开始转移至此。另以杜超携二万众为先锋,我亲率十万大军为中军,直扑渤海国之首都,西京鸭绿府之所在地神州。
从营州到神州,其实并不算远,也只有六七百公里路程。同时,东北地区多平原,也利于行军,这还不说王师过半皆为骑卒。即便都是步卒,一路走过去,也不过十几天功夫。
可行军没几日,我却感觉有些不对味了。这个,又该怎么解释呢?就是大军一路行来,关隘不多是客观事实,没遇到什么抵抗也不出意外。但即便关隘不多,也终归还是有上一些的。可这些关隘都没有人把守,这个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还有,渤海国的地方虽然不大。其实,还不如后世之东三省的大小,可总有三百多万人口。这个人口的密度,甚至要比大隋许多的州府高。那么,为何大军一路行来,却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呢?包括乡野村庄的房屋,也都是关门插锁。
轮到这里,我自然也知道,是大钦茂笃定王师会前来讨伐。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搞坚壁清野之策。可再是坚壁清野,何以搞的这般干净和彻底?
道理同样很简单。即便当时的长安守卫战前,我也这样搞过,可多针对长安周边的府县百姓,真正的乡野村妇,自然也没有太多的顾忌。最多,大肆放出消息,愿走就走,愿留就留。其实,这也是吐蕃回纥人能够收集到一些民夫的根源。
那么,大钦茂这么搞,又有什么意义呢?小城小邑主动放弃,我能够理解。反正抵抗不住嘛?所谓的关隘也主动放弃,我还是能够理解,同样抵抗不了嘛。甚至,连乡野村妇也尽数驱赶,把坚壁清野工作做的扎实,我还是能够理解。除了不给王师提供任何补给,也是避免王师收集太多的炮灰。
可说一千道一万,收集所谓的炮灰,那也是建立在具备一定的剩余价值上。换而言之,你终归要守卫几个城池重镇,对吧?要不然,我都没有城池需要攻取,还用得着收集炮灰吗?
现如今,王师兵过正州。堂堂的渤海国中枢之门户,又岂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道理。没有了正州,神州还有何依仗?为何,这偌大的正州城,也是空城一座?
他娘的,想到这里,我就有些回过味来。要说,大钦茂这厮也太狠了些?不止对敌人狠,对自家人更狠。正州城说不要就要,这是不是代表神州城,也就是渤海国之首都也不要了。
可我就不明白了,一个国家连首都都不要,任由敌国占据,这跟灭国有什么区别?古往今来的战事中,试问谁遇到过这样的先例。
所以,当明成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神州,竟然发现人口逾十万的神州也是一座空城后。虽然,证实了我的判断,可带给我的疑惑却是越来越多。当然,除了疑惑,也有愤慨。更多的东西,还是我想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没别的,打仗是什么?论其本质,不过就是光明正大的打劫罢了。不管是占地盘,还是劫资源,终归要有一些收获,对吧?如果什么都抢不到,我还打仗干嘛?而且,不止这些,现如今的我打劫没有打上,还要变成义务救援,试问谁他娘的乐意接受?
理由同样很充分。从渤海国得不到太多的补给,我已经早有预料。所以,这次以工待赈的营州诸地百姓,乃至于抓获的当时押送渤海军伍辎重之民夫,我同样都是准备不少。这也就是说,我想从营州和鸭绿江口,建立起王师的补给线,其实并不算难,也一直都在这么做。
可这个补给线,也最多供应王师十多万大军之所需。换而言之,大钦茂这么一搞,渤海百姓就已经完全脱离了生产,甚至是误了春种。至少,渤海国今年的收成是没有指望了。
等到那些逼祸的百姓,将随身携带的口粮吃完,乃至于把偷偷存储的食物吃完后,他们还能吃什么?即便再是惧怕王师,这些百姓终归要出来。
王师这一路行来,至少已经波及了数十万渤海百姓。这也就是说,我即便驻军在神州,总有一天要考虑这几十万渤海百姓的生存问题。这他娘的不是义务救援,又能是什么?
如今,营州尚有许多渤海军辎不假,可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多张嘴,试问能管多久?届时,朝廷必须从国内调拨大量粮草前来救援,加上运输成本,就非把大隋朝廷拖垮不可。
想到这里,我自然会觉得,如今的渤海国已经形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些。甚至,我还直接叫停各路兵马前进的步伐,随时准备和大钦茂签订停火协议。以及,做好了溜之大吉的打算,权当自己没有来过。更想把这些烂摊子,直接丢给大钦茂来收拾。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