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可能,也就因为固有的思维还在作祟。这就是,东三省这些地方和领土,在我的思维逻辑里,一直都是华夏子孙的版图。所以,哪怕渤海国的谈判使者,已经和我钦派的谈判代表,把具体的停火协议都商讨了个七七八八。乃至于渤海国的姿态,也已经足够的谦卑。这里面包括,营州以东皆归大隋,渤海国世代为臣,遣质入京,乃至于年年纳贡和赔偿高额战争款这些约定,我还是不愿意轻易签订这份国书。
轮到这时,渤海国许多百姓已经熬不住开始出山,而王师救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时,我就忍不住去想,如果我站在大钦茂的角度,在王师退走后,又该如何处理这种局面?
说到底,大钦茂作为一国之君,总不可能将大量的渤海百姓给活生生饿死,对吧?如此一来,不说大失民心这些东西,就是他这个君王还有何意义存在?
那么,大钦茂是偷偷藏下了大量的余粮,还是另有其他的打算?想来想去,我就觉得应该是后者。说白了,渤海国虽然物产丰富,乃至于坚壁清野积攒了不少。可是,渤海国先前调动二十多万大军,以及现如今要养活这么多新招募的兵马,估计也将以往的余粮,搜刮的差不多了。
所以,大钦茂届时想要破局,绝对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周边。大隋,估计给渤海人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再轻易招惹。回纥之流,不说渤海国打不打得过之问题,就是打过了,又能抢到什么?如此一来,大钦茂能采取的手段,无外乎打新罗国的草谷罢了。
要说,自从大隋联合新罗灭掉了高句丽,新罗国就占据了整个朝鲜半岛。其国土,虽然不如渤海国广大,但人口基数却是更为庞大的。加之多年未曾有过战乱,更是显得异常富庶。再者说,朝鲜半岛那个地方,气候其实更适宜居住和生产,还三面临海,物产也比渤海国强了不少。
那好,既然富庶的新罗国,已经被大钦茂视为娼,注定了要被敲棒子。与其被渤海人敲打,还不如让大隋来敲打,更为心安理得,对吧?
于是,我便让人去传旨给新罗王,大肆收集国内之余粮,再征集民夫给王师运粮。嗯,我要的也不太多,一百万人一年的口粮就行了。至于这些粮草怎么运过来,用多少人去运,我他娘的也不管。
当然,我方才说的是下旨,也就是命令。这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说法,更没有商量二字的存在。话说,在安史之乱以后,新罗已经多年没给大隋朝廷进贡了。既然如此,就权当做这些年的补偿。我也想看看,一向软骨头的他们,有没有敢奉旨不遵的底气。
如果有,我也不妨一起敲打敲打了。所以,我还下令已经夺取渤海国南京府的薛平所部三万人,直接陈兵新罗国之边境朔州。如果新罗人敢奉旨不遵,就直接给我打出些阵势来。
有了新罗国这个大后方,就算渤海国真多出百万灾民来,我其实也就不慌了。于是,我直接终止谈判,继续挥兵北进,直逼渤海国之中京显德府。他娘的,果真又是一座空城。我再继续北进,夺取渤海国之上京龙泉府,依旧如此。包括东进夺取渤海国东京龙原府的杜超一部,亦是如此。
各位没有听错,依旧还是这般简单。反正王师大军压过去,这些渤海国的都城,乃至于重镇,准是一座空城存在。不止大钦茂溜的飞快,包括辎重和百姓,丁点也不给王师留下。
当然,王师能够推进的如此快速,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所谓的渤海国之五京,至少四个京师都在后世辽宁省的土地上,试问又能有多远?
得嘞,我也算是看明白了,我这个便宜老丈人已经黔驴技穷,更是胆气尽失,根本就不敢和王师进行任何的正面对抗了。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要真让他把三百多万渤海百姓慢条斯理驱逐一空,最后苦的还是我自己。于是,在夺取渤海上京龙泉府后,我便直接把中军打散,以团为建制,全面覆盖剩余的渤海诸州和诸县。甚至,我还开始在渤海各地安排驻军。
还好,就因为我这个手段应对比较及时。这些地方的百姓多半都在,还没有被大钦茂派兵给驱赶走。
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没别的,就是我这个手段使出后不久,渤海各地就开始烽烟不断。先是运往各地的辎重被劫,乃至于信息都被阻断。接着,驻军士兵被各种暗算和偷袭。而且,这些袭击之人,还都是渤海百姓之装扮。
一时间内,王师俨然陷入渤海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我虽有精兵强将,却毫无还手之力,还处处受制,甚至是处处都要挨打。这他娘的,怎么就沦落成了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大兵一样之处境呢?
最关键的还有,我把渤海百姓当成自己的子民,禁止王师将士随意屠杀平民,更是自行捆上了手脚。改变既定战略,推行三光政策,本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可如此一来,敌我矛盾将更加深化,实不可取也。开个玩笑,若真是如此,这个渤海国也没有必要夺取了,我还不如闪人来的痛快。
解释这个道理也很简单。诚如先前所言,打仗就是打劫。现如今的渤海国,除了地盘,其实也只有人口资源让我看中。若没有了人口,估计连鸡肋都不是了。
于是,我只好把各地撒出去的驻军,又悉数先撤回来,至少保证旅一级的编制,更禁止将士单人随意外出。此外,各支辎重队都必须重兵押送。只是,这样的运送效率,也着实太低了些。
想来想去,我就让军情院总政治部派遣大量的政工人才过来,直接和大钦茂打起了舆论战。此外,我还直接让王匀从大隋交建集团中,调派大量生产水泥的匠人前来龙泉府。乃至于少府监冶铁的匠人,以及国家科学院研究冶铁事物的院士,我也一并调了过来。
不错,我就是要做两手安排,更要软硬兼施。软的方面,义务救援为根,采用舆论争取民心为辅。我同样也相信,大隋朝的政工人才,肯定比大钦茂的妖言惑众要厉害百倍。如此一来,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谁对自己友善,渤海的百姓能够看出来。
硬的手段,就是我要在东北大地之上,大面积修筑要塞,逐一筛选百姓,并划定各自固定的区域,暂不允许人员流动,以便于统一管理。当然,在这以前,各处运粮通道上的万无一失,就更为关键了。而这些东西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材存在。
要说水泥的问世,其实已经一年多了。可现如今,产量并不算高。一方面,还是工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原因。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我疏于过问之故。
说的再通俗些,现如今大隋水泥的生产之责,依旧还在大隋交建集团的手里。而交建集团的工作任务和重心,暂时也没有放在这个方面。
既然如此,我还不如将大隋交建集团的水泥生产一应事宜和工坊,都悉数划拨出来,直接成立大隋水泥制造总公司,就专司水泥的研发、推广和扩大产能等事宜,为大隋的水泥产业快速壮大增添助力好了。
如此一来,原来的大隋交建集团在骊山之水泥生产基地,便被我正式更名为骊山水泥厂。调集部分匠人前来神州,自然就是在神州附近,直接开设神州水泥厂。现阶段,就负责提供东北地区大规模营造之所需。
当然,除了这两个水泥厂外,其实在北平和洛阳等地,我也将逐步建设大量的水泥厂。就一个目的,直接采用行政手段,让水泥这种新型事务应用于大隋建设的方方面面。
好吧,有一说一,伴随强制使用的政策实施,大隋水泥的产能扩大,我已经无需担心。可轮到如何提高大隋钢铁的产量,却没有这般简单了。说到底,对于钢铁的冶炼,乃至于如何提高产能,我可不具备开启任何金手指的本事。
而且,就因为大隋钢铁的产能受限,现如今对于大隋的经济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巨大。大道理,我就不说了,举几个例子好了。就因为没有上好的钢材,国家科学院开展的大炮之研究,现如今还必须用铜来铸造。而大隋船舶总公司所生产之海船,虽然我提出了以钢铁为载体的方案,但一直解决不了,其缘由也在这个地方。包括王匀奉旨营造的洛阳黄河大桥,在很多部位和结构中,也不敢大量采用钢铁。以至于我对这座大桥的实际使用年限,其实也很担忧。
可又能怎么办呢?没有金手指,在现阶段的条件下,大隋钢铁的产能就难以形成质的飞越。轮到这时,我可能才觉得后世某些曾经的决定,虽然存在阵痛,却是那般的无奈。
那好,现如今的我,也只有借鉴一二了。既然大隋的钢铁生产,技术暂时无法突破,那就靠人力来堆吧?也就因为有了以史为鉴,我还可以降低一些负面影响,推出自己的变通政策。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