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或许正如郭子仪所言,赤松德赞等人实在忍受不住我的辱骂。也或许,更想一鼓作气攻下长安,拿我的人头解恨。所以,草草的搭上浮桥,还根本没有等到完工之际,就已经在整顿军马了。
可他们还在整顿军马,派去行半渡而击之举的首都军区新编第四军兵马,早已在芳林门后集结。
随着一声号令,芳林门再次缓缓打开。五万将士在第四军的军长慕容当和军监军韩傅的带领下,铿锵有秩的走出芳林门,伴随着哗啦啦的甲胄声响,快速奔赴渭水河南岸,并在百米外列阵静待。
要说这个慕容当,其实是吐谷浑后裔。和叛将仆固怀恩一样,也都是少数民族的将领,同样在平息安史之乱时,立下过赫赫战功。不但勇猛,而且知军。
他之所以在渭河南岸百米处列阵,就是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对岸吐蕃和回纥人射来的弓矢射程达不到。即便是射到面前的箭矢,这么长的距离,也没有了什么威胁。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吐蕃和回纥人都是骑兵,在平原和草原上自然风光无限。可此刻想渡过河,不说他们多不识水性,就算识水性之辈,也必须下马牵行。到了渭河南岸,重新上马后,方可发起冲锋。可如今一来,这么短的距离,就失去了骑兵最大的优势。这个,自然就是速度了。
何况,吐蕃和回纥普通士卒,装备可没有大隋士卒精良。而且,也没有甲胄,就算对大隋将士没有威胁的箭矢,在浮桥上也能对其造成足够的杀伤。
更关键的还有,慕容当还很有针对性的带上了几张小型床弩,就以浮桥为目标。便是装填再慢,可只要时不时射上一批,在如此密集的地方,也是**裸的收割神器了。
随着小型床弩间断的发射,大量的弓箭手不间断射击,浮桥上的蛮夷一时间就如同割麦子一般倒了下去。就算侥幸过了河,在这个短暂的距离里,别说列阵,就算能上马,也不过撑了两秒,就变成了刺猬。
得嘞,早知如此,我就该让郭子仪多派些人马了。这那里是打仗,分明就是屠杀吗?不过,这些吐蕃和回纥人确实有胆气。死了这么多人,还依旧前赴后继,嘴里更不知道在高喊些什么?
“圣人提议的这套分段式射击,确实威力倍增。以后,军中定然要多加练习才行。”
我颇为自得的点点头,“这是当然。进步之产物,就必然有可取之处了。不过,造就当下之局面,还是在于蛮夷军骑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难行冲锋之举,才有了这种压倒性优势的错觉。”
郭子仪口中所说的分段式射击。其来源,据说是后世欧洲大陆另一个君王搞出来的。名字就叫拿破仑,这也是他流芳千古的根源之一。至于华夏大地那位大神,在什么时候也搞出了分段式射击,我就完全不知道了。反正,大隋朝是没有的,将领们下令喊射箭,结果一股脑就射完了。装填再快,也会有真空期。所以,没有射上两轮,别人就摸到了你的面门。
火力的持续覆盖,是战争的基本常识。虽然稀薄了不少,可威力却是成倍提升。之所以要这么说,除了没了真空期,更关键少了重复建设。嗯,也就是很多人一次性以一个目标点发射的情况出现。
关于这个毛病,其实我是看了第一军将士们操习时,才发现的。既然,大隋朝还没有分段式射击的概念,我借鉴过来自无不可。而且,我还有少许的修改和加强。这便是,除了弓箭手分列射击两轮后,即可不再听号令,而是自由射击。
其中的原由,听我慢慢道来。正因为前两轮,是分列射击,以及建立了射击秩序。成熟的弓箭手装填速度的差别,其实也很小。就算没有了统一的号令,射出去的弓箭,也同样能够做到前后有序。
更关键的还有,若对面都是骑兵,此时已经冲锋到了阵前。主将哪还有时间顾忌弓箭手在干嘛?前阵都已经在接战了。若是遇到步卒或是不入流之辈,这么铺天盖地源源不绝的箭雨下来,恐怕早就拍拍屁股跑了。这时,还需要什么弓箭手,大家赶紧追击吧。
都是军伍老手,郭子仪等人看见这套并不复杂的新射击方法,自然就知道妙处。所以,没几日就从第一军传了出来,首都军区其余部队皆有操习,只是尚不够熟稔罢了。
当然,过分强调分段式射击的作用,矫枉过正也不好。所以,我才给郭子仪泼冷水,用现在的地形说事。
这个道理,郭子仪自然也明白,只好叹道,“圣人所言甚是。若是换个场合,这等景象,确实不会出现。说到底,步卒与骑兵相比,确实不可敌。日后,朝廷定要大肆加强骑伍才行。”
唉,关于这个东西,我自然也明白。虽然,我大隋跟后世的大宋不同,没有先天的短板,是能自己产马的。别说河套地区,就是关西地区也产良驹。我自然也希望看到,手下有大量的骑兵部队,特别是重骑,如果再配上大隋的国器陌刀,那画面真是美的不敢想象。
可这个东西,现实吗?我想全面推行义务兵役制,就已经千难万难。说到底,就是国家的财政状况不允许啊?否则,那有让各军镇自行解决粮饷的事情出来,以至于局势崩坏如此。
所以,我现阶段的首要目标,还是改革军制,培养出足够的职业军人来,而不是本末倒置去养马。毕竟,养一个人和养一匹马,可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但步卒正面干不过骑兵,这是常识。但是,就一定没有例外吗?听完郭子仪这番感叹,我便断然摇头道,“吾听闻一种战法,就叫撒星阵,也叫拐子阵。只要勤加练习,就算是步卒,也能与军骑对垒。”
郭子仪一愣,顿时就来了精神,“尚有如此之战法,圣人但且给老臣分说一二。”
我抽出腰上的宝剑,就在城楼的地面上刻画起来。一群将领,赶紧凑过来围观,继而便听我如此阐述,“撒星阵之诀窍,就是聚铁骑于一处,号同命队,此长于并力者也。什什伍伍,布如列星,越以闻鼓而散,闻金而聚。敌至鼓之,无所得及,及其疲而返,于是金之,杀获殆尽。”
简单来说,撒星阵就是以数人为一个小的战斗团体,长枪,长刀,刀牌,钩枪,朴刀等形成一个组合。一个个小的组合之间,各自为战,既不用硬扛骑兵的冲击,又可以在敌骑冲击过来后,从侧面或背后袭击。当然,这对士兵的胆气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才说必须勤加练习。
试想一下,一堆人就算散开,在对方无数的骑兵从身侧冲击过来后,战场上一片烟尘,能有几人能活下来。当然,处于这种混战的场面,也是步卒最有利的时候。
一帮人听我解释,顿时豁然开朗,更有人提到,“若是不以杀敌为首要,而行砍下马蹄之举,亦不足畏矣。”
我顿时问那人,“爱卿何人?”差点没说明,这么经典的点子,也想了出来,是个人才。
那人脸一黑,“圣人莫不是又把末将给忘了。末将乃第一军第二师师长陈同是也。”
就在我们一帮人聚精会神的讨论,后世岳武穆大破金军之战法时,渭河另一边的赤松德赞肚子都快气爆了。心中更嘀咕,那柔弱的大隋军士,何时已如此武勇,射击之法何时如此之巧妙,竟从未停歇过一般。
好吧,也不是对方武勇。毕竟,对方都有甲胄在身,根本不惧己方的箭矢,打了快一个时辰,大隋军伍除了被流矢不幸射中面门的伤亡者数人以外,基本就没有其他的损失。而己方的汉子下了马,在对方如此全副武装面前,狗屁都不是,活生生的被阻拦于浮桥之上。伤亡者已逾数千,却是进不得半分。
所以,赤松德赞也知道,如此打下去,半点用也没有。除了自己这边越打士气越低下,平增更多伤亡外,反而会让对方的士气愈加高涨。
若是换个时间,赤松德赞定然会马上鸣金收兵。可先前的那口郁气,堵在心口,还遇上如此的境遇,更是窝心的厉害。所以,渐渐也失了分寸。
不过,虽然赤松德赞失了分寸不假,但他毕竟不是个傻子,也明白就靠这几座浮桥想要渡河,即便把自己的几十万大军都填进去,也未必能填满。故而,开始大肆遣人再寻渡河之所,包括继续搭设其余的浮桥。
发现吐蕃和回纥人已经开窍,渭水上下游的大量浮桥也慢慢搭设了起来,我就想提议鸣金收兵。
毕竟,第四军是步卒,真等吐蕃和回纥人悉数过了河。别说只有五万人,就是五十万人,在滚滚铁蹄的碾压下,也是不够看的。
但似乎距离浮桥搭设完毕,尚有一段时间。而且,吐蕃和回纥人也没有减弱攻势的意思。如此消灭对方生力军的机会,我实在又舍不得。
就在这犹豫之间,我便听渭河上传来一声巨响。继而,就看见渭河上游一道浮桥砰然倒下。大量战死的吐蕃和回纥士卒尸首,随着浮桥一起落入水中。瞬间,就筑起了一道水坝,殷红的河水更是开始改道,向四周蔓延。
投鞭断流,我是没有见过,估计还是夸大。但投尸断流,我是真他娘的见到了。此刻,我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赶紧提议郭子仪鸣金收兵。
但我还未张嘴,耳畔就传来了金鼓止戈声。自然是郭子仪已经早一步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吩咐了下去。
可就算已经通知慕容当收兵,我的心情却愈发紧张起来。除了已有不少吐蕃和回纥士卒正面跃马淌水而过,与第四军开始短兵相接外。还有大量的吐蕃和回纥士卒,从更遥远的渭河下游渡水,开始迂回包抄过来。
就算慕容当再是指挥调配得当,先让两侧兵士脱离战场,渐渐缩小防御宽度和面积,并缓缓向后撤退。但他此时的位置,距离芳林门可还有足足十里地啊。
伴随着吐蕃和回纥人发起的冲锋越来越急,大隋军伍久疏战阵,操习不足的毛病,顿时就显现无疑。开始有士卒从军阵中脱离,还惊叫着逃跑。只是,在战场上,这种无意识的逃跑就是送死。直到慕容当亲手手刃数人,这种乱象才慢慢缓了下来,可原本紧凑的军阵,也已经开始杂乱无章了。伤亡者,更是与时递增。
看来,别说十里,就算是一里,第四军也坚挺不下去了,迟早要灰飞烟灭。我的双手紧握垛墙青砖,恨不得握烂一块般,急道,“老柱国,快想些办法啊。否则,第四军危矣!”
郭子仪也是一筹莫展,“唉,还是操习日短啊。也幸有坚城可守。否则,老臣也要劝圣人暂时回避了。”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荒唐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荒唐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