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侠
百度搜索 风云际会秦汉铁血雄风 天涯 或 风云际会秦汉铁血雄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战国七雄当中,秦法最为严格,所以对于民间游侠这一类独立力量秦法明令禁止,并且强力打压。相比下关东的其他六国政策相对比较宽松,于是这些游侠们在列国之间奔走往来,纷纷寄托在贵族门下,于是就形成了各国的养士之风。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名重当时的四大公子,号称战国四公子,都是以养士名扬天下。他们的府上,都是游侠们聚集的好去处。在刘季的任侠这段少年时间中,对他有影响的游侠人物一共有三个,一个是沛县的王陵,一个是外黄的张耳,还有一个,就是魏国的信陵君。
1.我们先来讲讲这个信陵君。
少年的小刘季一直都仰慕着一个人,这个人在战国时期威震天下,声名远扬,他就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一个做为东方侠客最成功的代表。
刘季一生都很想追随信陵君,这是他一生的一个情结。
但是刘季不是想去蹭吃蹭喝的,刘季是为了追求梦想而去的。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魏王的弟弟,因封地在信陵,被魏王封为信陵君。魏无忌出生时正处于魏国走向衰落的时期,于是他效仿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的辅政方法。信陵君贵为贵族公子,却从不慢待人,大力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一股势力。他大开侯门、礼贤下士、急人之困,广泛结交天下英才。
战国流行养士,在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上信陵君堪称第一,没有之一。信陵君结交的士人,不问亲疏贵贱,不问贫富地位,只看重个人的才艺能力,上至经邦治国,下至鸡鸣狗盗,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倾心结交。所以风闻传说之下,各国有才能的人士,纷纷慕名前往,争相投奔到他的门下。极盛时期,信陵君门下的食客,号称有三千多人。
信陵君做过最为名扬天下的一件事就是窃符救赵,并且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去世后,魏国从此失去了最后支撑的顶梁柱,18年后,魏国被灭。
不过,与一般的小游侠不同,小刘季是有抱负的人,在他的眼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像信陵君一样,侠义天下,结交天下豪杰。信陵君的形象就是小刘季的偶像,这也是刘季一生的追求和信仰。
刘季做了皇帝以后,每次经过魏国的故都大梁,一定要祭祀一遍信陵君。公元前195年,他死前最后一次来到大梁,祭祀以后,他特地下令为信陵君设置五户人家专门守墓,世世奉祀公子无忌,不要断了信陵君的香火。将游侠少年以来的仰慕和追随,做了辞世前最后的寄托。
2.信陵君的另一个粉丝
张耳是信陵君门下另一位知名的门客。张耳是魏国都城大梁人,信陵君的事迹,他从小就耳闻目睹,和刘季一样,他也非常仰慕信陵君。
当时的张耳,还是一名热血少年,如愿以偿的到了信陵君门下做了宾客,直接习染了游侠养士的战国时风。
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信陵君去世后,门下宾客纷纷离开。张耳没地方呆了,于是就散落民间,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游侠。身无长物的张耳,在大梁呆不下去了,他脱籍亡命,离开大梁,流落到外黄城。
不过张耳的运气不错,在外黄当地娶了一个富家女子,准确说是入赘,然后开始在外黄安家落户。有了女家的财力物力的支持资助,张耳开始继承信陵君的风范,仗义疏财,广交豪杰,网罗游士,摇身变为门主,吸引各路豪杰赶来,于是游侠小刘季也被吸引过来了。
张耳在民间社会的影响愈深,势力就愈强,随后被魏王任命为外黄县令,成为贯通官府和民间、黑白两道的关键人物。张耳的名声,不但超越了外黄县和魏都城大梁,甚至超越了国界,成为各国间声闻遐迩的名士。
小刘季无缘投到信陵君门下,一直都很遗憾,听说张耳延续信陵君的侠风后,就到张耳那儿寻找那股气息。不过关于刘季如何见到张耳,张耳如何接待刘季,其间的细节,史书上没有记载。史书上只是说,小刘季曾经多次从沛县来到张耳门下做宾客,随同活跃于江湖,前前后后,在外黄住了好几个月,而且一开始就主从相处的相当融洽,从此这两人感情延续不断,后来还成为儿女亲家。
但是好景不长,秦军横扫六国进入外黄以后,开始整顿秩序,打击民间不法势力,很快张耳作为要犯第一时间就被秦**大力通缉。追捕之下,张耳只好逃离魏国,亡命天涯,隐姓埋名,在已经被灭的楚国的陈县潜伏下来。刘季与张耳的游侠关系,由此中断,刘季的游侠生涯,也由此告一段落,然后进入帝国时代。
3.沛县豪强大哥
信陵君对于刘季的影响,是从少年开始,贯穿终生的。
刘季没有见过信陵君,当他开始游侠生涯时,信陵君已经去世。信陵君好贤养士、窃符救赵的名声大噪,生前已经响亮于各国朝野,死后更是疯传****。小刘季少年时,信陵君就已经去世了,不过关于他的故事小刘季可能听到的比我们都要精彩、夸张。
刘季是乡镇少年,对于他的游侠生涯,也就在丰邑的乡间。在他手下,聚集了一帮无业浪荡少年,跟着刘季到处闲荡生事。刘季也把自己当大哥门主自居,带领一帮小兄弟到兄嫂家混饭吃,模仿的游侠寄食。
刘季是乡侠,在丰邑的游侠少年里算是大哥,可以呼风唤雨,招摇过市。不过,出了丰邑到了沛县街面上,就开始吃不开了,因为沛县上有一个叫王陵的。
王陵是沛县的县侠,家庭比较富裕,仗义疏财,任气使性,秉性耿直,在沛县江湖上颇有名望,是公认的领袖人物。在游侠社会的沛县场面上,刘季和众多的游侠一样,是归附在王陵门下,拜王陵当大哥,跟王陵混着的。
对于偶像崇拜,古今中外都一样,在舞台影视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口碑文字流传的政治文化人物,就成了平民关注的对象。信陵君去世以后,张耳接续信陵君的遗风,在外黄县结交天下豪杰,名声从魏国传到楚国。刘季听说以后,慕名心动,下定决心要去追随。丰邑到外黄县间有几百里地的距离,出楚国以后,中间还要隔着魏国的单县、蒙县、甾县等地。对于少年刘季来说,这是他的人生第一次出门远游。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一个二十来岁的默默无闻的少年,独自一人从江苏省丰县徒步走到河南省民权县,风餐露宿,无依无靠,心无他念,只是为了想投奔想结识一个自己景仰崇拜的名人,其热情、意志和决心,可以想见。
这个少年不简单,太平时期是无赖,乱世时期是游侠,很幸运,刘季的时代是后者!
侠这个字在刘季的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和映照,正因为刘季以侠义自居,有一股侠者风范,所以刘季后来能得到几乎所有人的拥护。那些带有仗义的人都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他,患难与共、不离不弃。正是因为他身上带有游侠的气息,以侠义为己任,像信陵君一样,一呼而天下应,再呼而四海从。
那些在日后甘愿为刘季以死报效、九死不悔的班底,正是由这些侠气一点点聚集起来的。
百度搜索 风云际会秦汉铁血雄风 天涯 或 风云际会秦汉铁血雄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