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西游迷雾 天涯 西游迷雾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贞观十三年九月——
唐僧终于踏上了西天取经的路途。出了长安城他先过了巩州城,之后又走到河州卫,镇边总兵安排他在福原寺安歇,第二日天还没亮他就遭遇一次劫难。
唐僧因心急取经四更天时分就上路了,他和两个随从迎着月色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一不留神跌入了虎穴。
虎魔寅将军吃掉了两个随从,惊悚的场面险些将唐僧吓死,天亮后太白金星救唐僧出了虎穴,随后又遇到一次虎虫拦路,这才引出刘伯钦勇斗猛虎的故事。
……
这一回的故事很简单,虽然流传的不是很广,可它是唐僧取经遭受的第一难,肯定有特殊的含义。
虎穴的寅将军是什么来历?
我们不知道。
书中写了熊山君和特士处半夜来串门。
原文:
《正要安排吞食,只听得外面喧哗,有人来报:“熊山君与特处士二位来也。”三藏闻言,抬头观看,前走的是一条黑汉,又见那后边来的是一条胖汉。这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熊山君道:“寅将军,一向得意,可贺,可贺!”特处士道:“寅将军丰姿胜常,真可喜,真可喜!”魔王道:“二公连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处士道:“惟随时耳。”》
大家不觉得可疑吗?二人竟然深更半夜前来串门。
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到底是什么人?
虽然不知道三位是谁,但他们肯定是太白金星派来助局的。
熊山君和特士处深夜拜访言语之间透露寅将军升迁之事。
寅将军深更半夜升的什么迁?
即便寅将军升迁升官,那好友也用不着深更半夜前来祝贺?
我认为寅将军是十二元辰的寅辰。
寅是地支之一,属相是虎,代表时辰“寅时”。
唐僧出发的时间是四更,按时辰算正是丑时。
丑时是后半夜一到三点,寅时是清晨三点到五点。
唐僧和随从被抓应该就在清晨三点到五点。
原文说熊山君是熊精,而特士处是老牛精。
这位特士处应该也是十二元辰的其中一位,也就是十二元辰中的丑辰。
丑也是地支之一,属相是牛,代表的时辰是“丑时”。
十二地支属相的排列,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按属相先后顺序丑牛之后应该由寅虎接替,按时间算丑时之后正是寅时,寅时属于寅将军当值。
二人说寅将军升迁应该是指寅将军在寅时当值。
因为寅将军的升迁必须由特士处前来交接,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二位半夜恭贺的场面。
……
妖魔当面吃掉随从几乎将唐僧吓死,这才让他知道妖魔凶残西天路难行。
当时的场面是这样的。
原文:
《只见那从者绑得痛切悲啼,那黑汉道:“此三者何来?”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处士笑云:“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渝麻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天亮后虎穴的妖怪都不见了,太白金星如出入自家门一般将唐僧救出来,而后他还留下简帖飘然而去。
原文: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我们说过太白金星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的出现总有玉帝和佛祖的影子。
这张简帖说他是西天太白星,这证明他是亲佛派的人物。
既然太白金星是亲佛派的人物,那玉帝为什么对他言听计从呢?
有人会说玉帝咋对太白金星言听计从了?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孙悟空的两次招安。
原文:
(1)《”玉帝道:“那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伏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孙悟空龙宫抢宝大闹地府强销死籍,两家都将孙悟空告上天庭。玉帝准备派遣兵将收伏,而太白金星一席招安之言,玉帝是听了甚喜马上将兵将收伏改为招安。
(2)《”玉帝闻言,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正说间,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诏书,仍着金星领去。》
孙悟空反天庭玉帝派兵将擒拿,李天王父子败阵后回天庭复命,当时玉帝是准备派兵诛杀孙悟空的,可这时太白金星又上言诏安,并让玉帝承认“齐天大圣”的空衔,玉帝闻听后又是马上准奏了。
从两次招安就能看出玉帝对太白金星的确是言听计从。第一次招安玉帝听从太白金星可能是巧合,但第二次招安可是在孙悟空打败天王之后发生的,这就等于孙悟空打过天庭脸后玉帝依然听从太白金星的话。
两次招安显然是针对孙悟空的布局,目的是使他胆大妄为继而大闹天宫。
大家可以细看孙悟空第一次上天的情景,他上天是被太白金星硬拽进南天门的,虽然两次招安有玉帝阴谋穿插其中,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太白金星的推断。
显然太白金星是玉帝布局实施者之一,这也证明他是玉帝身边很重要的人物。
……
我们继续之前的疑问,太白金星既然是亲佛派的人物,玉帝为什么对他如此的信任?
作者是想表达玉帝和佛教关系很密切,或者说玉帝想要拉近自己和佛教的关系。
我们来分析玉帝与佛祖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原文:
(1)《四十九日开鼎,他却又跳出八卦炉,打退天丁,径入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挡住苦战,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事在紧急,因此玉帝特请如来救驾。”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祖闻诏奉旨救驾,这说明玉帝和佛祖是君臣关系。
......
(2)《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玉帝请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宴会奉谢,如来的表现是不敢违悖,而且他说是承大天尊宣命来此。
这说明如来是玉帝宣旨上天的,这也证明玉帝和佛祖是君臣关系。
......
(3)《我与他打了个赌赛,他出不得我手,却将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压他在那里。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大众听言喜悦,极口称扬。》
玉帝安排安天大会谢如来,而且请如来做了首席,佛教神仙听说了是极口称杨。
从这一点看,如来佛祖在天庭的地位并不高,就连在天庭坐个首席都能把佛教大众乐够呛。
我认为,佛祖不过是地界的一方诸侯,而且地盘也并不算大,只有西牛贺州一块地盘。
即便在佛教自己的地盘它也并非完全自己说的算。关于这一点后续有很多的证据。
……
那问题来了,三界之主一代天帝为什么想亲近地界臣子?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玉帝遇到难处了,他需要佛教势力的帮助。
一位天帝需要地界诸侯的帮助,只能说明他的地位受到威胁了,也说明玉帝身边的力量不足以对抗威胁。
玉帝住在天宫的第一层,而太上老君则住在三十三层天宫,天庭有这样一位老祖宗存在,谁还能威胁到玉帝的地位?
我认为天庭有道祖压阵没人能威胁到玉帝的权威,除非是道祖想傀儡玉帝打压他的权威,只有这样的原因才能逼迫玉帝与佛教合作。
……
我们接着说唐僧取经。
唐僧被太白金星救出没多久又遇到了劫难。
原文:
《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奈那马腰软蹄弯,即便跪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
前路出现两只咆哮的猛虎,后路尾随跟来几条盘舞的毒蛇,唐僧吓的魂飞魄散闭目等死,还好猎户刘伯钦及时出现了。
猛人刘伯钦惊走了毒蛇猛兽,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又遇到一只大老虎,刘伯钦和猛虎拼斗了一个时辰才将猛虎杀死。这一段的人虎相斗描写的是惊心动魄。
其实作者写刘伯钦斗虎是为了后文与孙悟空打虎做比较。
......
唐僧为刘伯钦过世的父亲念经超度。这期间作者又描写了阴魂托梦等灵异事件。
唐王入地府以来发生了大量的灵异事件,林林总总许许多多,从十八层地狱对应的各种不义人,再到刘伯钦父亲超脱苦难投生富贵家。
可以看出作者特别推崇人在阴间的果报。其实这是作者人生观的一种体现。
作者极力宣扬善恶因果报应是劝人向善,作恶终有报,不报今生死后也难逃。
同时我们又能看到小乘佛法也是能超度亡魂,并非如观音菩萨所说小乘佛法度不得冤鬼。
既然小乘佛法能度冤鬼又何必求取大乘佛法呢?
由此可见西天取经,佛经不是目的,取经的过程才是目的。
……
过了两界山就到了西牛贺州的地盘。唐僧取经所经历的事件几乎都发生在西牛贺州。
佛教在西牛贺州的统治并不稳固,道教的黑手一直笼罩在西牛贺州上空。佛祖要求取经人跋山涉水就是想借玉帝之手铲除西牛贺州不安定的因素。
……
唐僧出长安的第一难告诉我们,凭着凡人的能力是到不了西天的,这也是为孙悟空重新出世做的准备。
唐僧出长安的第一难更像一个局,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局,它是给唐僧取经上的第一课。
这第一难是想告诉唐僧,西天不是那么好去的,西天路的艰险是凡人不可想象的,是要唐僧调整心态接受挑战,让他在西天路上不可麻痹大意需要加倍的谨慎小心。
自此劫难之后唐僧每遇到崇山峻岭山高林密都会加倍谨慎,他总会提前提醒徒弟们小心。这样的情节在取经路上每一回每一个劫难前都能看到,可见长安第一难对唐僧影响有多么大。
我认为熊山君、特处士的名字有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两人名字的隐喻有可能是,遇到雄山峻岭要特别小心。因为每一次劫难之前唐僧几乎都会说一段小心谨慎的话。
原文:
《师徒别了上路,早见一座高山。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险峻,恐马不能前,大家须仔细仔细。”行者道:“师父放心,我等自然理会。》
原文:
《师徒们正行赏间,又见一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
原文:
《师徒们行罢多时,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这些话在每一次艰难之前唐僧都要说一遍,这些事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足以证明第一难对唐僧的影响之深。
经过出长安的第一难,唐僧收起了虚荣心开始脚踏实地的取经了。
接下来我们的英雄就要重新跟大家见面了。经过了五百年的磨难,孙悟空又有那些改变呢?
预知后事如何?
请看下回《悟空出五行》

百度搜索 西游迷雾 天涯 西游迷雾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西游迷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陶少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陶少伯并收藏西游迷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