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楼兰梵梦 天涯 楼兰梵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春分-君子以类族辩物]
手里的这支枪样子陈旧,最初见到它,真怀疑它能不能打响。我已经和朋友一起练习过很多次射击,计算上靶情况,我的枪法算是佼佼者了。虽然有好的射击水准,可是使用这样的武器还是让人心里不放心。
黄昏时刻熟悉的小巷,一队人脚步匆忙,心情起伏,所有人都按照集结前总指挥的要求,行军期间默不作声。突然对面突然闪出来了一队身着灰色制服,带有束腰皮带的军人,他们右臂上并没有臂章。按照事前的约定,这些人肯定不是接应的人。临街相遇,他们看见对面的我们一行人人手很多,以为自己组织安排上有问题,有些错愕,估计第一念头应该是遇见了自己的队伍,还保持松松垮跨的样子,看清我们的着装打扮,领头人反应脸色大变,可以看到煞白的脸上汗水马上涌现出来。
领头人言语紧迫,匆匆忙忙的说,“兄弟们,是叛贼,立功的时候到了,准备下手抓贼”。话音没有落下,我对带队的人举起了枪,他应声倒下。四周枪声大作,人群四处散开。
我的名字是方声洞。
我的家乡是福建闽侯,15岁前我在福州念私塾,家人说我从小聪明机警、胆略过人、口才极好。1902年,16岁的我随哥哥、姐姐东渡日本留学,到东京城学校习陆军。这一年,沙俄占领中国东北,我与哥哥方声涛加一起加入“拒俄义勇队”。19岁的我,深感国力衰败,民生艰难,为救民倒悬水火,后来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到日本后不久,我学习各种先进的知识,希望有一天能够为国效力。因为母亲去世,我返回福建治丧。丧母悲痛与祖国国力衰微,让我陷入悲愤的情绪之中。如何改变孱弱的中国,拯救受苦受难的同胞,我没有找到具体的途径措施,只能通过书报表达悲愤慷慨。为开民智,我办起了书报阅览所,力图使革命思想,普及于国民。然而,效应非常缓慢,国家变革到了关键时刻,不革新必灭亡是我们的共识。
为更好的学习,我又返回日本留学。清**规定,留学日本的自费生不得学习军事,企图阻止革命志士掌握暴力手段,日本**同意这项要求,他们也希望清朝**和国民保持一种蒙昧愚钝的状态,便于在中国国土上的扩张。我只能转读医科,希望以医术效力革命。
1911年春,同盟会策划在广州举行起义,要求发动尽量多的革命力量,力求唤起民众。
我闻讯后激动不已,推翻清廷,建立共和,是好男儿效身国家的机会,我积极请战。不料,同盟会领导层考虑,我的条件并不太适合,决定将我继续留日,从事联络工作。
日本的留学生活,让我深深感到中国人地位卑微,感受到国家必须树立民族民主的政权,树立国际威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国民,真正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我千方百计请求参战,多次写信,要求参加任务。
“诸君不许吾同死耶?是焉置我也?”。
“……义师起,军医必不可缺,则吾于此亦有微长,且吾愿为国捐躯久矣,今有死所,奈何阻我去?”
一边在日本负责联络革命党人,秘密运送武器、**,一边想办法能够离起义更近些。
3月底、4月初,我借一次运送武器的机会,留在广州。我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在民族大业上。为不遗憾,我特意与姐姐合影留念,到桂林与父亲见了一面。
4月26日入广州,即写下《别父书》:
“决志捐躯于沙场,为祖国报仇,为四万万同胞求幸福”;
“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吾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亦可以无憾矣。”
27日,我同黄兴攻督署奋勇直前,转战至双门底,与闽省精英林觉民、林尹民、林文、刘元栋等革命党人猛攻入广东督署。
我首发的一枪,击毙了带队的哨官温带雄。
我和他没有任何交集,驻地的军队中有这样一个人,普通的一人,是我们要跨越的暴政需要牺牲的人。
暴政践踏在我们身体之上,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必须有所牺牲。
双方转入枪战。
激战中,我冲锋在前,对手也很强悍。
我身中七弹,血流遍体,弹尽力竭。
我只能坐下来,看到眼前一朵莲花盛开,莲花的梵语是“玛卡拉”。
一群孩子郎朗读书声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希望共和实现,每一个国民都有自己的自尊,千千万万的同胞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时年25岁。
禀父绝笔-“禀父书” :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者,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虐我汉人,无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满洲**犹不愿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炫惑内外之观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於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全国土,必自驱满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机未至,故隐忍末发。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
夫男儿在世,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念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为身家计,亦不得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竭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
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於地下矣。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於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
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稍轻儿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报仇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至。敬请万福钧安,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
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姊妹、诸嫂、诸侄儿女及诸亲戚统此告别。

百度搜索 楼兰梵梦 天涯 楼兰梵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楼兰梵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向问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问天并收藏楼兰梵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