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谢凤心思沉重的在家休养着。
看着铜镜里俊俏的脸庞,他心情好受多了。
“还好是张帅气的脸!唉,可惜这身高矮了几公分,不然就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了。”
谢凤穿越前是身高一八五,体重二百四的三十岁肥宅,而现在身高有个一七八左右,体重感觉像是减了一百斤,睡觉也不打呼噜了,浑身轻松。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这就是人生吧,飘飘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少——老爷!请用膳。”
说话的人是小五,谢凤的贴身仆人,两人的身份虽是主仆有别,但是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就算是流放这么远的广州,小五也是甘心陪同,不曾有过怨言。
前几天小五还一直称呼谢凤“公子”、“少爷”的,今天却改口叫老爷了,谢凤顿时觉得有点意外,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看了小五一眼。小五低头请安,不时地偷瞄谢凤一眼,似是在看他的反应。
“你还是叫我公子或者少爷吧,喊‘老爷’都把我喊老了。”谢凤徐徐的说道。
“好的,公子!”小五回道。
说完他接过小五递的衣服,披在身上,然后又在小五的搀扶下,下了床榻。谢凤感觉身轻如燕,往前走几步,到一小榻旁跪坐下。小榻上摆了几道菜蔬和米饭的,他端拿碗筷吃起来。
饭菜素简,倒还算可口,他想,到底是富贵人家,请的厨子也不会差。
小五本怕谢凤听他改称呼,会想起刚故去的老家主而不开心,见谢凤淡定从容的样子,提着的心这才放下。
现如今是元嘉十年,公元433年。每当他读到这段五胡乱华的血泪史,谢凤都是恨的咬牙切齿。他喜欢历史地理,经常看很多有关的书籍视频。他为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而骄傲,也为其屈辱的时刻而痛心疾首。多少次,他都幻想着,自己若是英明神武的皇帝,或是神机妙算的谋臣,又或是多多益善的将帅,该有多好!
那样的话,他就会挥师北伐。
驱除索虏,一统九州,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拯救黎明百姓于水火,光复华夏大地以重生!
结束一百年多年的分裂战乱,重建一个强大的中华!
北伐,离他从未如此之近。
现在,有了这种机会,谢凤绝不会让它溜走。
21世纪的广州城,车水马龙、高楼耸立,是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而此时的广州泛指岭南地区,领郡十七,县一百三十六,总人口二十万,治所在番禺。这个时代的岭南之地尚未大规模开发,人口稀少,气候潮湿,多烟瘴之气。整个广州城城区人口才三、四万,走水路去京城建康竟然要五千二百里地。比起现代,实在是落后的不行。
“这也太TM偏远荒凉了吧!”想到这,谢凤在心里暗骂道。
怎么才能快点逃离这荒蛮地,回到建康城,再进入权力中心,这是这些天来他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事情。
流放广州,是南朝时期除了死刑之外最重的刑罚了。古人安土重迁,就算客死异乡也总想着要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把人流放到几千里外的偏远地区,这样的刑罚无异于杀人诛心。这种流刑既是惩罚也是开恩,皇帝老儿就是告诉你,我本可杀你但我不杀,你还得对我感恩戴德。
罪官之子的身份,亲友们唯恐避之不及,再加上还要为父守孝,即使他清楚地知道历史的走向,想要咸鱼翻身也不是那么简单。
久负盛名的父亲谢灵运刚过世,亲友离弃,家道式微。谢家自谢凤爷爷的爷爷那辈起,就晋升为南朝的一等士族了,世代公卿,家产丰厚。光是他家在会稽郡的别墅——始宁墅,就占地50顷,所以吃穿用度是不需要犯愁的。
亲戚朋友的疏远,他不在乎。老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等到哪一天,他高官厚禄声名显赫的时候,他们不还是得过来巴结!世态炎凉,人的天性就是如此。患难才能见真情。
他感觉自己已经够幸运的了。这儿的情况比起他看的穿越小说中,那些废柴、赘婿、小兵等主人公的悲惨开局好多了。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有丫鬟仆人端茶递水,右有娇妻小儿相亲相伴,惬意得很。
唯一难搞的,是得守孝。
古代比较讲究以孝治天下,尤其像他这种世家子弟,更得遵守,稍有违背,朝廷就有可能不再录用。在家这些天,他思来想去,还是得做官,做大官,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得夹着尾巴做人,遵循着这个世界的规矩。
守孝是件苦差事。在长达二十七个月的守孝期内,不能在家居住,不能大鱼大肉,不能锦衣华服,不能听音乐,不能外出应酬,不能在家居住,不能饮酒,不能吃肉,夫妻不能同房,春节不能贴红对联......
简而言之,所有娱乐活动都搞不得,就是要你节制,要你不舒服。谢凤一想到这些,头就有点大。还好自己因为有病在身,能暂居在家,要不然早就得去父亲墓前搭个小棚子,结庐守墓了。
孔老夫子不是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嘛?又搞这一套,这不是两相矛盾吗?忠孝的人,就算不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还是忠孝。搞这些形式主义,反而会让别有用心的钻了空子,王莽就是个例子。
谢凤觉得这些封建糟粕,真是害人,自己好好的一个美娇妻,却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在家静养了这些天,他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谢凤感觉比起刚穿过来时的状态,身体简直一个天一个地。但他必须继续装作病殃殃的样子,住草席石枕的小棚子,哪里有府里的待遇好,舒服日子谁不爱过。
翻身的对策,谢凤有个初步的想法,就是做俗套的“文抄公”。魏晋南北朝,社会及官府都注重个人的诗文才学,如果诗赋文采蜚声海内,你想不当官都难。作为一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小青年,会背几十首唐诗宋词实在是小事一桩。
他想着靠这些大家的诗词,沽名钓誉,赚一波“大诗人”的名声。再者说,作为谢灵运的儿子,逻辑上也能说得过去。然后皇帝爱惜人才,发个“夺情”的召命,给他个官做做,他就不需要苦逼地去守墓了......
谢凤幻想着如何走向人生巅峰,顿时觉得云开见月明,猛地扒了一口饭。
谢凤想着他新近丧父,选诗不能太高调,既得从怀念追思老爹的角度考虑,还要表明自己的北伐大志。他叹了口气,放下碗筷,抬起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眼角,双眼闭着冥思苦想。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陆游的《示儿》这首诗。
“好,就这首了!”谢凤激动的一拍几案,把小五下的一哆嗦。
他立马吩咐小五去取笔墨纸砚,然后在纸上写下了这首诗,一气呵成。谢凤看着纸上镌秀灵动的字,有点不相信这是自己写的,魂穿之后字都变好看了,真是匪夷所思。
小五在一旁看着纸上这首诗,不自觉地读了起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完后,又点头称赞道:“好诗,好诗!”
“小五,来,你说说这首诗哪里好了?”谢凤问道。
小五抓耳挠腮,却是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道:“好诗就是好诗嘛,一读就读出来了,还要啥原因?只是......”
“只是什么?”谢凤忙问。
“只是这首诗不像是公子你能写出来的,难道是故去的老爷写的?”
谢凤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怀疑他的能力吗?难道他这个谢灵运的儿子,肚子里一点墨水都没有嘛?!
“来来来,小五,你过来。”谢凤皮笑肉不笑地挥手招呼小五过来。
“怀疑我是不是,看不起我是不是,看我不打死你!”谢凤佯装起身要打小五,早有防备的小五赶忙后退一步。
正在此时,谢凤的母亲王氏走到门口,看到二人打闹,忙呵斥道:“主仆二人,在此打闹,成何体统!”谢凤和小五,一看是老夫人来了立马安静下来,一个正襟危坐,一个战战兢兢。
“凤儿,你已经是为人夫为人父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
谢凤手扶几案,刚想起身给母亲请安,就被她制止了。母亲王氏语气变得柔和了一点,她挥挥手,“不必多礼了,你坐着吧。”谢凤不小心按到写诗的纸上,纸被沁着汗珠的手带到半空,然后又掉落在地上。母亲王氏看到纸上写有字,便叫小五捡起递给她。
“倒是首好诗。”王氏老夫人看完诗,点了点头,转而微皱着眉头问向谢凤,“你写的?”
母亲王氏的怀疑神情,让他有一丝被冒犯到的感觉。“唉,我是有多差劲啊?”谢凤问自己。接着,他双手攥拳,抬头挺胸地看着母亲王氏,豪气干云地说道:“没错!是儿子我写的!这诗为纪念父亲而写,为表明北伐之志而写!”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他心里却暗道:放翁老先生,小生我也是没办法,得罪了。
“老夫人,确实是公子亲手所写,我作证!”小五在一旁应和道。
王氏闻听此二人的言语,哽咽道:“我儿,出息了!若你父亲泉下有知,定当十分欣慰。当年你曾祖因北伐而功成名就,你父亲也曾上书伐河北。咱们谢氏你曾祖父这支血脉,到如今,就剩你和三岁的小超宗了。不管以后如何,你有如此的孝心和志向,为娘就放心了。”
“母亲,我会......”
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想说两句安心的话给母亲王氏听就被她打断。
“你父亲死的冤啊!他虽然恃才傲物,任性妄为,再怎么也不可能造反啊......”
母亲王氏说到伤心动情处,根本听不进他的话,自顾自地说着。
听着母亲王氏这番话,他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像开闸泄洪的水恣意流淌下来。
中国人自古就是祖先崇拜,讲究光宗耀祖,至今有些地方的方言里还有“羞先人”的说法,意思就是给老祖宗丢人了。祖上的光辉事业,父亲的不白之冤,都要靠他一个人继承和澄清。
此时的谢家和华夏大地,竟是一样的命运,黯淡且落寞。家和国,融成一体,化为一副无形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
谢凤此刻暗自下了一个决心。

百度搜索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阡陌走弓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阡陌走弓刀并收藏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