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还要签到?
百度搜索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 或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自从那首《示儿》传出去后,广州城里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竞相传阅抄写,茶余饭后也都讨论这诗。不过这时候的茶还不叫茶,叫荼或者茗。这日正是暮秋时节,雨后的上午,天刚放晴,天气潮湿闷热。天气不咋样,不过谢凤的兴致高着呢,在家憋了那么久,终于能出去转一趟了。
从去年全家流放广州,一家人虽然住在这个大宅院里,却是没有什么自由。门口有广州刺史下面的禁防曹士兵看着,进出皆得报告事由。不过他父亲故去后,士兵就撤走了。
按照规定,谢家上下全得入籍广州,不得擅自出城,家主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去衙门里签到两次。上次因为父亲去世和他重病在身,是母亲王氏代为签到的。如今谢凤作为一家之主,这是他必须履行的任务。
跟打坐念佛的母亲请安后,谢凤在妻儿的目送下,乘马车出发了,缓缓驶向刺史衙门。转过两个路口,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吆喝声叫卖声也由远及近的变大了。谢凤掀开窗帘,露出个小缝隙,来来往往的路人,他们大多都穿的粗布麻衣,少有几个才着绫罗绸缎。
谢凤一直认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是有特定的时代精神的,而普通民众的精神面貌就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他看过清朝末期的一些照片,老百姓脸上的那种麻木、迷茫,与新中国人民群众的积极向上且充满希望,有极大的反差。而眼前这些人,介于这两种之间,看不到迷茫,也看不到希望,有的只是坚毅,他们好似知道生活本就是苦涩的。是啊,兴亡百姓皆苦,能活着哪有容易的人生。
“公子,公子,那边有人在抄你的诗呢!”小五与马夫并排坐着,看到这一情景兴奋的回头叫道。
“哦,是吗?”谢凤漫不经心的应道,心里却像是开了花,他掀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
“是呢,是呢!”小五回过头掀开门帘,迫不及待的说,“你看,那些落座品茗的人,三五扎堆的在传抄、讨论你的诗。”
“就你眼尖,看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有什么,以后这种情况还多的很。”
“我没见过世面?在建康城的时候,我可见过好几次类似场面呢!我只是没想到公子你的诗,竟也能如此受欢迎!”小五反击道。
“你......你小子,纯心想气死我吗?反了你了!”谢凤被小五的话噎得够呛。
“好少爷,好公子,你别生气嘛,我就这么一说。怒气伤肝,身体为重,我不说话了还不成嘛。”小五见谢凤气呼呼的用手指着他,赶忙认错。
谢凤看着小五贱兮兮的样子,恨不得把他打一顿,不过现在装病的他得做足功夫,不能漏了马脚,便也不再理会。
“算你识相。咱们走吧,先办正事。”
马车继续前行,太阳也从云层里钻了出来,谢凤感到一阵燥热,索性把两边的窗帘都拉开,自己往后靠坐着闭目养神。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马车停了下来,终于到了刺史衙门。
“公子,刺史衙门到了。”小五掀开门帘,“我扶你下来吧。”
车夫勤快的把垫脚放好,谢凤在小五的搀扶下,慢慢地下了马车。他吩咐车夫把马车停到一旁等候,然后两人缓缓走了十几步,来到门前。只见眼前衙门,门开三张,各两扇,都涂着暗红色的油漆,只有中间两扇是开着的。台阶下,左右两只狮子龇牙咧嘴;台阶上,两名兵士不苟言笑地站着岗。无不彰显着州府衙门的威严、气派。
两人上了台阶,谢凤作了一揖,道:“军爷,在下谢凤,因流放事宜需来签到,烦请通报放行。”
右侧一个大胡子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谢凤穿的素简,便不耐烦的对他说:“在这等着吧。”然后大胡子一挥手,让左侧那个瘦子兵士进去禀报了。过了好一会,还不见那个瘦子士兵回来,小五就回马车那里拿了个小马扎给谢凤坐下。
大胡子见他还坐下了,一脸鄙夷,立时嚷嚷道:“哎,哎,当这里是你家吗?起来,起来,一边站着去!”
闻听此言,小五好声好气的对大胡子说:“军爷,你看,我们公子有病在身,通融一下吧?”
“我平生最恨胡人了,你倒好,还拿个胡床在这坐上了。”大胡子指着小马扎,没事找事地说道。
“要我通融也不是不行?不过,怎么个通融法啊?”大胡子话里有话的挑眉问道。
听到这话,谢凤明白了大胡子是想要钱呢,却不打算给大胡子一分。他最烦这帮索拿卡要的,正事不能好好办,就想着捞钱。他缓缓站起身,然后示意小五收起小马扎,接着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陈郡谢氏,世代公卿,从不差钱!给你?一分没有!”
“还有,你这一脸的大胡子也沾‘胡’字儿了,是不是也得全刮了!”小五在一旁没好气的跟着嚷道。
那大胡子一听这些话,恼得吹胡子瞪眼,阴阳怪气地对谢凤说道:“呵,谢公子?没听说过有你这号人物啊!前些日子在闹市口被砍头的谢灵运老爷倒是听过,他也是陈郡谢氏,你是他什么人啊?”
谢凤一听这话,顿时气血上涌,火冒三丈。侮辱他谢凤,可以忍,连带调侃他去世的父亲,属实不能忍了。他缓缓站起身,手指着大胡子,正准备破口大骂时,门口出来三个人,除了刚才那个瘦子兵士,还有一文一武打扮的两人。
领头的那个文官模样的人,约莫有五十岁,个头不高,身材略微发胖。
只见文官呵斥大胡子道:“休得无礼!有事说事,何必轻侮谢公子,还不快向谢公子道歉。”
说完那文官作了一揖,自报家门道:“在下广州别驾从事史,朱万嗣,吴郡人士,素闻谢公子大名,有失远迎,失敬了。这位是禁防参军刘林。”
那武官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英姿飒爽,也不说话,只一抱拳。
“朱大人,我......”大胡子似乎还不服气。
“让你道歉你就道歉,费什么话!”刘林在一旁瞪了大胡子一眼,不容置否地说道。
“诺!”大胡子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应道。
他脸歪向一边,双手抱拳,不太服气地对谢凤说:“谢公子,多有得罪了。”
大胡子似乎是慑于两人的官威,虽不太情愿,还是给谢凤道了歉。
“这次就算了,若有下次,谢某必然以命相搏!到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若不敌你,则家人必重酬百金招募勇士,取你性命!”谢凤盯着大胡子发狠的说道。
几个人听到他的话,都吃了一惊,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文弱公子能说出这话。大胡子也不像刚才那么嚣张了,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没想到谢公子看似文弱,竟如此血气方刚,出此豪言!”朱大人惊叹道。
“朱大人过奖了,我虽不才,也做过从事中郎之类的将帅幕僚官,从来都是与行伍之人友善相待,刚才实在气不过才出此言,莫要见怪。朱大人与刘参军为我主持公道,某在此多谢了。”
“哎,小事一桩,本官向来是对事不对人,向理不向情。谢公子,这边请。”
说完,谢凤和小五就随朱大人、刘参军进了衙门。几个人在府衙里左转右转,在一个厅堂里坐下。谢凤在公文上签字画押,然后是刘参军和朱大人分别签字盖章,三俩下就办完了。之后小吏把公文撤下,朱大人又命人端上茶水。
朱大人示意谢凤喝茶,然后对他说:“我与刘参军,昨日还拜读过谢公子的诗作《示儿》,今日就能见到谢公子,幸哉幸哉。”
“哦?朱大人,那你觉得我这诗怎么样?”
“我观此诗,有九州不同之伤,有北定中原之志,有追思令尊之孝,有忠君爱国之情,实乃百年难得之佳作。谢公子的诗才不在令尊之下啊!”
被朱大人这一顿夸,谢凤挺不好意思,脸红一阵白一阵的。毕竟这诗是盗用放翁先生的,就他那点墨水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
“朱大人谬赞了。”谢凤心里有愧的答道。
“谢公子谦虚了......”
“公子还有什么难处......”
“这广州的天气还习惯吗……”
朱大人一阵嘘寒问暖,拉东扯西的,说了足足有一个时辰。相比之下,刘参军却很安静,只是偶尔点点头。
朱大人摆起了龙门阵,谢凤虽听得昏昏欲睡,却还得强打精神,陪着不停应承,这让他叫苦不迭。他心想,得赶紧寻个法子脱身,不由得想到自己有孝在身。
他打断滔滔不绝的朱大人,道:“朱大人,谢某有孝在身,不能在外久留,你看......”
朱大人此时才想到这茬,一拍脑袋,说道:“哎呀,今日与谢公子相谈甚欢,忘了这事,是本官考虑不周,公子请回吧。”
“朱大人、刘参军,告辞了,我下次再来拜访,咱们后会有期。”
谢凤与二人道别后,又被二人一路送到衙门口。
等到上了马车,他长吁了一口气,这才感到如释重负。
他观察,朱大人虽唠叨却满腹衷肠,又常年在广州任职,对广州极为熟悉。而刘参军不善言辞,却给人忠勇干练的感觉。
谢凤不禁觉得,这两人日后或许可为他所用。
百度搜索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 或 穿越南北朝之我的北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