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江阴英雄传 天涯 或 江阴英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江阴县新任知县方亨端坐在江阴县衙的大堂正中,手拈着胡须,脸上始终保持着矜持的微笑,目光则在自己目前仅有的三名同僚身上扫来扫去。他一直在倾听几位同僚向自己汇报县里的情况,不时地频频颔首,表示自己听得很认真,有时还要嗯嗯几声,完全都是正宗的官场气派。等到主簿莫士英、守备陈修之、中书戚硕三人汇报完了,方亨这才轻咳了一声,开始说话。他是河南人,不过已经很擅长明代流行的官话了,所以和几位南方的同僚交流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困难。
只听他说道:“学生谬获拔擢,身荷天恩,来到江阴县就任。得各位同侪鼎力襄助,幸何如之?今后还希望诸位仁兄与学生勠力同心,勤于王事,纾解宸忧,上不负朝廷,下不愧黎民,把江阴县的差事办好,无论于国于己,皆属大有裨益的啊。”
“学生”这个词乃是明朝官员自称之时的谦辞,方亨显然还是明朝时期的作派。
听了他话,莫士英等三人坐在一旁连连点头,中书戚硕还说道:“大人高见。”
方亨又咳嗽了一声,向着脚边的痰盂里吐了一口痰,接着说道:“江阴县原有官佐现在何处啊?为何只有几位仁兄在这里秉政?”
莫士英说道:“有的已经走了,回老家去了。像前任知县林时骥,他已经回福建去了。还有几位官员因为是本地人,所以都留在自己的家里,不肯出来。我们也曾再三相邀,可是他们都婉拒了。”
方亨点点头:“哦,原来如此。想我大清取代前明乃是上承天命,天命如此,人力岂可强为?如果避世归隐,岂不是要错过大好的前程?如今我大清除旧布新、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我看这些人还是出来做事的为好。这样吧,就以学生的名义,再写一封信,诚恳相邀,请这些人出来继续为新朝效力。嗯,不知哪位仁兄愿意代笔啊?”
中书戚硕说道:“就由卑职来为大人效劳吧。”
“既如此,有劳仁兄了。”
方亨之所以还要邀请陈明遇等人出来做事,纯粹是做个姿态而已。他才不会去关心这几个人的前程呢,只不过自己新官上任,各方面都应该有所表示,所谓让到是礼罢了。陈明遇他们不来,那就静等上级再派新员好了。
这时莫士英说道:“大人一路远来,舟车劳顿,还是早些休息吧。我已经吩咐酒楼送来一桌酒菜,等下为大人正式的接风洗尘。大人不妨到后院宽衣稍坐,酒菜很快就到。”
方亨说道:“有劳仁兄了,不过,学生眼下还有一事需要麻烦兄台。呵呵,这也没办法,咱们现在人手少,只能是一人顶几人来做喽。嗯,是这样,俗语云,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学生下车伊始,理应拜访乡贤耆老,通晓民情。不知仁兄可否代为安排,请几位本县的耆老,让学生与他们见见面啊?”
“此事由卑职承担,大人只管先去休息便是。”
于是,方亨便起身转入县衙大院中专供县令居住的后院。到了那里,他除去官服,换上了便装,并在家人服侍之下,饮茶净手,然后就坐在县令的书房里休息片刻。
在他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家人们就都纷纷退了出去,以免打扰了他,偌大的屋子里就剩下了方亨一个人。
然而,方亨却兴奋地站了起来,倒背着手在屋子转了两个圈。他环视着这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房间,不禁一阵阵的心潮澎湃。
当官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方亨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如果不是外面还有人在侍立,他简直就想要狂呼乱喊几声,以抒发心头的狂喜。
他来自河南豫东,历代都是普普通通的耕读之家,出过几个秀才,但是没有做官的。到了他这里,终于在科举之路上连连告捷,最终在崇祯十六年会试上金榜题名。
尽管他没有能够进入殿试,成为甲科进士,但是能够名列乙榜也是稳稳地戴定乌纱帽了。
不过,就在这时,却出了一些差池。
原来,此时大明的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李自成已经占据了关中,张献忠独霸了四川,还有很多其他的州县也都被各地造反的民众给占据了,新科进士们如何分配官职并且就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很多应该分配新官的州县都变成了别人的地盘,新科进士们没法去上任了。方亨就被吏部分配到了四川的射洪去当县令,但是他听说张献忠杀人如麻,哪里敢到那里去呢?没奈何,他只能暂时回到家乡等候消息。
结果他等到的却是北京被攻陷,崇祯皇帝自尽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后,方亨傻眼了。自己辛辛苦苦读了二十多年书,好不容易熬到了万人仰慕的进士位置上,但是却万万想不到遇上了数百年都没有的大变故,大明朝居然完蛋了!那自己这个进士的资格岂不是也要跟着作废了吗?自己二十多年的辛苦不是也都白费了吗?
那一刻,方亨禁不住失声痛哭,一瞬间只觉得连天都要塌下来,真的是连想死的心都有。
在明代,一个读书人如果考上了举人、进士,就可以免赋免役,根本就不用纳税了。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来主动“投献”。所谓“投献”就是有人拿着自家的土地来要求挂到举人进士老爷的名下,以此来免除赋役,同时举人进士们也可以收取一份地租。可以说一个人如果考上了举人进士,那就可以坐在家里等着别人来给自己送钱了,而且还是排着队来送的。
方亨考上举人的时候,就有人来投献;考上了进士,来投献的人就更多了。然而,霹雳一声从天降,大明朝突然完蛋了,这下子,方亨这个进士也就变得一文不值了。于是,原本答应来投献的人都立刻变了脸,答应送的钱财统统都不作数了;更要命的是,还有不少已经投献的人,也纷纷嚷着要改换地契,和方家脱离关系,原本该交的地租更是不交了。
眼望着这些翻脸赛过翻书的势利小人,方亨真的是欲哭无泪。
就在此时,他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自己在北京的座师,也就是会试时的主考官已经投降了清朝,变成了清朝的高官。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方亨的心里忽然一亮:“哎,既然座师大人可以降清,我为什么降不得?大明没有了,我接着做大清的官不可以吗?做了大清的官,不是也照样要什么有什么吗?”
思来想去,方亨打定主意投降清廷。
当时,与方亨同乡的举人进士大多数都还效忠明朝,他们有的打算组织义兵抗击清军,有的打算避世隐居不食清禄,还有的打算南下投奔南明。也有方亨同年好友来探听方亨的口风,方亨表面上还要唱几句高调,表示自己也是忠于大明的。但是实际上,他却早就偷偷地给自己的座师写信,求他代为引荐。
清兵一到河南,方亨就立即前往投奔,随后,他就赶到了北京,见到了自己的座师。座师把他推荐给了清朝的吏部,要他在北京等候吏部的分配。
清廷此时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新的科举考试,而占据的地盘又与日俱增,需要新官上任,所以只好从投降的明朝官员中选拔人才。一些投降过来的明朝的举人进士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候选人,方亨便是其中之一。
方亨在北京苦等了一冬又一春,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满清吏部分配他到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担任县令。这下子终于了却了方亨做官的夙愿。
尽管方亨很想留在北京任职,但是能到江南来做知县也算可以了。毕竟自己还年轻,今后尚有可为,向上爬的机会总是有的。另外,江南富庶,在那里做一任知县,肯定会收获颇丰,一辈子也享用不尽的。
于是,方亨就兴冲冲地带着一些家丁来到江南上任了。
现在,他终于坐在了县太爷的宝座上了。这种感觉真的是美极了,方亨只觉得自己飘飘欲仙,整个人似乎都要白日飞升了。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光辉灿烂的前景在自己的眼前闪烁,吸引着他义无反顾地向前飞奔。
正在这时,忽然外面有人敲门。方亨只好暂时收敛了一下情绪,坐回到椅子上,要外面的人进来。
敲门的是他从河南家乡带来的一个师爷。这个师爷走了进来,向他禀报关于那个拦轿喊冤的老太太的情况。
师爷对方亨说: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冤情,只是松江府一个老太太的孙子跑到这里来嫖妓,多日不归。老太太来找孙子找不到,就说妓院把孙子给拐走了,结果发生了冲突。师爷已经派人到妓院去问过了,老太太的孙子其实根本就不在那里。
方亨刚一进城就遇到有人拦轿喊冤,简直就像戏文里描写的一样凑巧。这不免让他心中一动,暗想我要是刚到江阴县就能昭雪一桩冤案,那岂不是能让全县的老百姓都能领略一下我明镜高悬、刚直干练的风采?于是他便让人把喊冤的老太太带到轿子后面,到县衙再做处理。为了慎重起见,他还特意派自己带来的师爷去了解情况,以免当地的官吏欺瞒自己,结果却不是那么回事,只不过是件浮浪子弟嫖宿不归的小事,可以说根本就不算一个案子,这让方亨不免大为扫兴。他眉头一皱,哼了一声,说道:“真是荒唐,这种事情也来拦轿喊冤。这等无理取闹的刁民,按律应该枷号三日,以儆效尤。不过看在她年事已高的份上,再加上本官今日新官上任,就不追究她了。你去让她赶紧滚蛋,否则别怪本官不客气。”
师爷答应了一声,转身而去。这时,又有一个家丁过来禀报,说是县衙的一位书办前来求见。
方亨让那书办进来,很快就有一个头戴儒巾,身穿青布长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人进来后,对着方亨深施一礼,说道:“小人乃是县衙的书办,名叫蒋锡侯。适才中书戚大人要小人代写知县大人给几位在家官员的书信。小人现在已经写就了草稿,特意送来请大人过目。”
中书戚硕当然不会自己动笔写信,这一点方亨早就明白,所以看到这个代笔人,他也没有什么对戚硕的不满,只是点点头说道:“好,好,你拿来我看。”
蒋锡侯将一份文稿递给了方亨。方亨拿过来看了看,一边看还一边点头:“不错,不错,你的文笔不错嘛。你是什么出身啊?”
“小人……小人屡试不中,至今还是白身。”蒋锡侯一边说一边抬头看着眼前方亨,心中不住地感喟:人家才三十多岁就中了进士,自己快五十的人,还要当个书办混饭吃,这不信天命真是不行啊!
“哦,还是白身,这也没什么嘛。”方亨矜持地笑了笑:“你今后在本官手下好好干,本官不会亏待你的。”
“多谢大人栽培。”蒋锡侯又深施一礼。
“好说,好说……咦,这是怎么回事?”方亨把手中的信纸一抖,对蒋锡侯说道:“这里落款的地方,你怎么还写‘弘光元年’啊?应该写‘顺治二年’嘛!”
“啊,这个……”蒋锡侯大吃一惊,拿过信纸一看,这时才想起来:哦,对了,现在是大清了!
多日来,在县衙主持县政的莫士英等人还是穿着明朝的官服,新来的知县方亨也穿着明朝官服,而且到现在江阴的百姓也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满人。所以,在恍惚间,在一些人的心里觉得好像大明还依然存在一样,并没有改朝换代的感觉,蒋锡侯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县衙里每日抄抄写写,所做的事和明朝时完全一样,写年份习惯性地还写“弘光”,从来也没有人说不可以的。
百度搜索 江阴英雄传 天涯 或 江阴英雄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