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或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黑山经验”极大地激发了周太暄的热情,他的注意力投向数学教育。相比于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的问题就更严重,从小学到大学,数学课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但教学效果却一直不佳,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就精神紧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太暄多次找孟君儒谈话,经过反复的讨论,他对数学教学的看法越来越清晰。周太暄召集全省小学、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到省城开会。在会上,他详细地谈了自己对小学、初中阶段数学教育的想法。
周太暄认为,小学到初中阶段,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是具象思维,而数学是高度抽象的科学,这与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认知方式是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有两个方法,一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强行记忆,把运算法则、运算公式、逻辑推理记下来,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加强知识储备,但加大了学生负担,特别是对一些记忆能力在这一个阶段偏弱的学生,可能会造成他们对数学的恐惧。
另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根据学生们在这个阶段的认知能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象化,让死的东西活起来。比如,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圆周率,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记忆圆周率,3.1415926,似乎谁背的越多越聪明,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教学完全可以更有趣,更有意义。
比如,可以让学生们用圆规在硬纸上画一个圆,然后把这个圆剪下来,用软尺量出圆的周长,再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让他们用自己量出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就会得出圆周率,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精度的圆周率去乘以这个圆的直径,他们就会发现圆周率精度越高,直径和圆周率的乘积越接近他们量出的圆的周长,这样就把一个抽象的数学公式变成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测量,比如测量一个圆形广场很难,但测量这个广场的半径却很容易,有了半径,用圆周公式就很容易得出广场的周长,这样就可以很直观地使学生建立圆的半径、圆周率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其实老祖宗的数学一直是这么教的,在著名的《九章算术》中,可以找到大多数生活问题的数学方法。比如,如何测量田地的面积,如何计算笼子里禽畜的数量。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数学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改造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非常有用。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地引导学生以具象学习为基础,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接着周太暄又谈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心智健康、身体健壮、具备多种生活常识、具有文明素养的健康公民。教育手段必须符合这个教育目的,如果教育使受教育者痛苦,让他们性格扭曲,身体脆弱,使他们不是乐观、善良,而是悲观、胆怯、狭隘,那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我们要摒弃封建社会那种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工具的封建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要讲究手段,那种为了提高所谓学习成绩而不择手段的教育必须改变,必须制止。我们要通过自然、美好、健康、善良的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自然、美好、健康、善良的孩子。
除了教育,周太暄还负责文化工作,他对这个工作比较陌生,所以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多。
1953年11月,梅兰芳先生从朝鲜慰问演出回来,周太暄专程前往丹东邀请梅先生到锦州演出,梅先生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梅先生来锦州演出的消息在锦州城引起了轰动,演出的门票很快售罄。
演出那天,当周太暄和陶杏生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剧场时,观众的目光立刻被这对三十刚出头的年轻夫妇的帅气和美丽吸引住了,他们羡慕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这对夫妇,剧场里发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为了这场演出,周太暄特地到红星理发店修剪了头发,著名理发师为周太暄剪了一个很时髦的分头,还打了一点头油;他身穿一套笔挺的兰呢子干部服,面带笑容,神采奕奕,简直就像一个电影明星。陶杏生今天身穿一套藏蓝色呢子列宁装,她头戴一顶兰呢子帽,她的笑容是那么那么甜美,让她那张本来就漂亮的面庞显得格外生动。两个孩子也非常可爱,周秋文、周少中都穿着深蓝色海军服,头戴水兵帽,姐弟俩差不多一样高,看起来就像一对漂亮的孪生姐弟。
接着省里的主要领导和家属也都陆续来到剧场,周太暄夫妇与各位领导及家属简单寒暄几句后,演出正式开始。
这天演出的剧目是《窦娥冤》,梅先生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赢得了现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周太暄随省主要领导上台与演职员一一握手,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送走省领导后,周太暄回到后台,与梅先生进行了长谈,他向梅先生请教了许多问题,特别讨论了如何在北方推广京剧艺术。
梅先生认为戏曲有很强的地域性,戏曲的唱腔、语言、舞蹈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戏曲,比如上海人爱越剧,苏州人爱评弹,安徽人爱黄梅戏,湖南人爱花鼓戏,辽西一带喜欢评戏。梅先生建议周太暄不一定非要搞京剧,可以在评戏、二人转这样一些辽西人民非常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上多用些心思。
梅先生的话给了周太暄很大的启发。
送走梅兰芳先生后,周太暄立即把主管文艺的副厅长陆凡请到自己办公室,他向陆凡转达了梅先生的建议。
陆凡抗战时期参加革命,曾任山西抗日剧团的编导,他对戏剧很有经验。
陆凡非常赞成梅先生建议,他说:“梅先生的建议非常有道理,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搞出地方特色,我看我们就以评剧为突破口。评剧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是北方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它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唱腔流畅,鼓乐优美,适合东北人民大众的口味。目前葫芦岛评剧院上演的《秦香莲》就不错,这出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把秦香莲勤劳、善良、娴淑、勇敢、坚强、不畏**的高贵品质,通过舞台艺术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周太暄非常高兴,“好啊!秦香莲的优秀品质是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缩影,秦香莲的遭遇亦是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命运的写照。陆凡同志,我建议把《秦香莲》作为辽西省戏曲发展的重点剧目,由你牵头,组织评剧名家,对这出戏从剧本、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方面进行加强提高,使其既有较强的思想性,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还要借此机会,发现培养一批演员。一个好的评剧演员,不仅要在技巧上掌握评剧艺术的演唱特点,做到深挚真切,细腻入微,委婉悲切,而且还要认真研究人物的思想情感,深刻把握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
这次谈话后,陆凡带着一组人来到葫芦岛县评剧院。在陆凡等同志的辛勤努力下,评戏《秦香莲》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1953年1月举行的辽西省民间文艺汇演上,葫芦岛县的《秦香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各界纷纷予以好评;特别是扮演秦香莲的演员魏翠霞,她成了全省家喻户晓的评剧名角,她的演唱字正腔圆,技巧纯熟,声音圆润动听,表演情真意切,一时间,大街小巷,人们争相传唱《秦香莲》。
这次文艺汇演,除了评戏《秦香莲》,“二人转”也相当成功,参加演出的“二人转”剧目有《王姣鸾》、《玉堂春》、《白蛇传》、《三只鸡》、《王二嫂拥军》等优秀曲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演员白玉香,她戏路宽,舞姿美,演唱板头准,吐字清,舞蹈和唱词有机结合,声情并茂,深得观众喜爱。
辽西省民间文艺汇演的成功让周太暄非常激动,他特地邀请陆凡到锦州市一家有名的饭店小酌几杯。
几杯酒下肚,陆凡显得特别兴奋,他对周太暄说:“周厅长,我想搞一个辽西省文艺全面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涵盖古今中外,不仅全面展现中国古代诗词书画音乐舞蹈,还要全面介绍西方的戏曲、音乐、舞蹈、文学、绘画。”
“好啊,老陆,我们俩想到一块去啦!”周太暄酒斟满,兴奋地对陆凡说:“来,老陆,为全面振兴辽西省的文化,为民族文化的振兴,干杯!”
陆凡举起酒杯,与周太暄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他们二人一饮而尽。
临别时,周太暄叮嘱陆凡:“老陆,回去尽快搞出一份详细的文艺振兴计划,我们说干就干,趁热打铁!”
陆凡高兴地回答:“周厅长,你放心,我一定交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久省委负责文教的副书记换了人,新书记叫马益民,他以前是某大报社的负责人。一天周太暄接到了省委办公厅主任汪华的电话,说马书记要见他。
汪华是周太暄的老上级,周太暄在师专当校长时他是省文教厅长,汪华为人谦和正派,和周太暄私交甚好。
汪华提醒周太暄:“马书记好像对文教厅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你要小心才是。”
周太暄心里嘀咕,新书记才来不久,怎么就会对文教厅的工作不满意?他在心里认真地检讨了一遍自己这一段的工作,感觉非常坦荡,没什么需要特别小心的。
马益民的秘书把周太暄带到马益民办公室门口,秘书轻轻敲了几下门,里面传出尖亮的声音:“请进。”
秘书推开房门,背部弯曲探进半个身子,轻声对里面说:“马书记,文教厅周厅长到了。”
那尖亮的声音说:“让他进来吧。”
秘书退了出来,微笑着对周太暄点点头:“周厅长,请进去吧。”
马益民副书记坐在一张巨大的暗红色的办公桌的后面,他身着藏蓝色呢子干部服,戴藏蓝色的呢子帽,帽子后面压得扁扁的。他的眉毛短而黑,眼睛很小,但很有神,闪着点点亮光。他的脸又瘦又窄,还有些暗黄,也许是吸烟过度,或者是因睡眠不足导致。
办公室很大,地板是桃红色的,上面覆盖着暗红色的地毯。木质护墙有一米多高,也是桃红色的。马副书记身后是巨大的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松树的绿色树冠,松树既增添了色调,又挡住了外面的视线。天花板中央用木条镶嵌出桃花的图案,桃花的中心悬挂着一盏华丽的吊灯。
见周太暄进来,马副书记起身伸出手,周太暄快走两步,隔着桌子与马副书记握了手。马副书记示意周太暄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待周太暄坐好,马副书记简单客套几句,就让周太暄汇报工作。
周太暄汇报工作时,马副书记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后背紧靠椅背,他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此时他的眼睛眯得更小,如果不是时而闪出的亮光,你甚至难以判断他是醒着还是睡了。
周太暄汇报完工作,马副书记身体前倾,左手放在扶手上,右肘伏在桌面,操着尖细的东北腔说:“不错嘛,很多同志对我说你这个人很能干,今天相见,果然不错。教育工作做的不错,小学不错,中学不错,大学也不错。”
马副书记手指支撑着下巴,眼睛看着桌面,想了一会儿,目光从桌面移向周太暄:“我听说你们一月份搞了个全省民间文艺汇演,动静搞得挺大?”
听马副书记问这事,周太暄意识到今天谈话的重点应该是文艺方面的事。
周太暄点头答道:“是的,马副书记,这次民间文艺汇演搞得非常成功,通过这次汇演,发现了一些好剧目,也发现了一批民间文艺人才。看来东北人民真是能歌善舞啊!”
马益民眯着眼睛,眉头微皱,脸微微侧向一边,目光落在右手边的茶杯上。马益民的表情让周太暄感到不安,他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难道搞民间文艺错了?
一段难熬的沉寂后,马益民身体向后靠去,双手十指相扣放在肚子上,他清了清嗓子说:“我们搞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就是毛**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你读过吧?”
“读过,马书记。”
马益民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笑意:“读过,那好嘛。既然读过,你就应该知道我们的文艺关键是要解决立场问题。我们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是否还有认识不正确或者认识不明确的呢?我看是有的。许多同志常常失掉了自己的正确的立场。”讲到这里,马益民提高了声音,眼睛冷冷地看着周太暄,一丝寒意从周太暄的脚下迅速传遍全身。
马益民看到了周太暄情绪的变化,他要继续加强这个效果,他接着讲:“拿一些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周太暄知道马益民是在背诵毛主席的讲话,可此时此刻讲,让周太暄觉得不知所云。他是什么意思,谁是没经过改造的知识分子?是说我么?还是说那些民间艺人?或者说我们的评剧演员?
马益民眯缝着眼睛观察周太暄情绪的变化,接着讲道:“我们一定要解决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诚然,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是有的。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直到今天,这种文艺在中国还有颇大的势力。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我们曾说,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周太暄在心里认真反省着前一段的文艺工作,虽然有《三只鸡》、《王二嫂拥军》等一些反映新时代的作品,但大多数还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学艺术,想到这里,周太暄诚恳地说:“马书记,感谢您的提醒,我们前一段的工作确实有很多不足,传统的东西比较多,反映新时代的东西比较少,比较弱。迎合大众趣味的比较多,对人民群众的革命教育比较少,比较弱。我们今后一定会注意,努力加以改进。”
马益民微微地点了点头,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这就对了么!我们新中国的文化,主要工作就是要宣传人民大众,宣传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绩,宣传人民领袖。我们要宣传毛主席为首的领袖集体,在我们辽西省,我们还要宣传高尚同志,他作为我省的主要领导,我们要表达人民对他的爱戴,我们要歌颂他带领我省人民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伟大的抗美援朝、伟大的工农业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绩。”
马益民讲到这里,周太暄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今天被叫到这里的真实目的。马益民主持《北方日报》时,对高尚的宣传就比较厉害,他经常在头版头条发什么高尚同志如何如何的消息,什么响应高尚同志的号召完成什么任务呀,什么响应高尚同志的号召开展什么运动呀,什么高尚同志的复信呀、批语呀,天天宣传。对于马益民的做法,广大基层干部议论很多,周太暄也非常反感这种过分的宣传。周太暄静静地听着马益民的讲话,不再表态了。
马益民看得出周太暄完全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他也看出周太暄对此并不积极。马益民的目光又转向他的茶杯,仿佛在欣赏上面的字画,忽然,他似乎不经意地问:“文教厅现在具体负责文艺方面的人是谁?”
“是副厅长陆凡同志。”
马益民点了点头,眼球在眯缝的眼皮后面快速地盯了周太暄一眼,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沉默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把手伸向周太暄:“周厅长,我还有事,今天就谈到这儿吧,再见。”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或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