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校党委工作会议上,刘志功抢先发言,他说:“我看孟君儒这个人应该好好查查,他在日伪时期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他还说他曾经为地下党工作过,锦州解放时送过情报,有谁能证明?”
周太暄严肃地对刘志工说:“老刘,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同志负责的态度,不要轻易怀疑任何同志。”
出去外调的肖科长很快回来了,他对周太暄说:“我找了原中央分局民运部和社会部的同志,但他们只跟夏光群同志单线联系,至于孟君儒是否跟夏光群有联系,他们无法证实。”
说完,肖科长望着周太暄,等着他的指示。
周太暄皱起了眉头,他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了解地下工作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夏光群是孟君儒那段革命历史的唯一证明人,可这个人已经牺牲了,也就是说孟君儒的这段历史没人证明。
突然,他想起了于长智,“肖科长,你找过于长智没有,他也曾做过地下工作。”
肖科长说:“是吗?他的履历里可没写。”
“为什么不写以后再说,你还是先去找他问一下,我们不要放过任何线索。”
肖科长找于长智谈话。
于长智对肖科长说:“你可以去找马英杰,他与夏光群住在一起,也许他能提供更多的情况。”
肖科长找到了马英杰。
马英杰证明,夏光群同志出城前告诉他,他手里的情报是城防图。图纸是一个叫孟君儒的同志亲手画的,此人是三青团的区队长,他画的图纸上有93军司令部和其他一些重要目标的准确位置,这份图纸极其重要,必须送到攻城部队手里。
夏光群最后说:“一旦我牺牲了,你一定要找到孟君儒同志,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些对革命做过贡献的人!”
得到这个证明,周太暄松了一口气。他让肖科长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孟君儒,免得他继续担心。
当肖科长把马英杰提供的证明转告孟君儒时,孟君儒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是好,他紧紧地握着肖科长的手,热泪盈眶地连声说:“马科长,谢谢你!我自己都找不到证人,竟然被你找到了,你就是我的恩人啊!”
马科长笑道:“老孟,别谢我,要谢就谢周校长,是他提供的线索,他为你的事可操了不少心啊!”
不久发生了一件让周太暄哭笑不得的事。
一天,历史系党支部书记林桂花急匆匆地走进周太暄办公室,她凑到周太暄身边,神秘兮兮地说:“周校长,我们系的苗云福老师盗窃国家财产!”
“林书记,你坐下说。”周太暄指着办公桌前的凳子对林桂花说。周太暄眉头微皱,他讨厌林桂花一脸故弄玄虚的样子,他心想,苗老师一个书呆子如何盗窃国家财产?
支部书记从周校长的表情看出他并不相信自己的话,她接着说:“周校长,你别不信,苗云福偷书的时候,被市新华书店的保卫干部当场抓住了,书店的同志和苗云福现在就在我办公室里。苗云福自己也承认了。”
“哦?”周太暄将信将疑。
“周校长,苗云福顶风作案,我准备用这件事教育全体师生,提高全体师生的革命意识。”
周太暄连忙摆手:“要不得,要不得!苗老师是个要面子的人,你这样搞,他以后还怎么在学校教书!”
林桂花嘀咕道:“周校长,那你说怎么办吧,人家新华书店的人还等咱们回话呢。”
“走,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周太暄说着起身往外走。
走进支部书记办公室,保卫干事坐在支部书记的办公桌前,苗老师低着头站着,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
周太暄和保卫干事握手,然后把手伸给苗老师,苗老师往后退了半步,双手搓着,嘴里小声说:“周校长,我错了。”
接着,新华书店的同志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今天早上书店一开门,苗老师就来到了书店。他径直走到历史书籍柜台,拿起一本书,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读起来。快到中午了,售货员出去热饭。苗老师看四处没人,便把那本厚厚的书藏到衣服里,匆匆地离开书店。
苗老师鼓鼓囊囊的衣服引起了门卫的注意,他跟着苗老师走了很远,在一个没人的地方把苗老师叫住。苗老师见事情败露,乖乖地把书从衣服里拿了出来。门卫把苗老师带到了书店保卫科。
听到这里,周太暄笑着对保卫干事说:“谢谢你们,你们还是很讲究工作方法的,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嘛。”说完,周太暄瞥了一眼林桂花。
林桂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保卫干事离开后,周太暄请林桂花先出等一会儿,他要单独与苗老师谈谈。
等林桂花出去了,周太暄严肃地问苗老师:“苗老师,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苗老师坦白,“周校长,是我的不对,我简直没脸做人。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我就有偷书的习惯。我爱书如命,看到好书就挪不动步。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书,我就偷书。在旧社会,我因为这个毛病可没少挨打。到了新社会,我当了老师,有了收入,我发誓要改掉这个毛病。我已经有好久没去新华书店了,没想到,今天第一次去书店,就旧病复发。”
说到这里,苗老师发起急来,他狠狠地扇自己嘴巴。
“住手!”周太暄喝住了苗老师。
周太暄心里很同情苗老师,但作为校长,对于这种错误行为必须表达正确的态度。
他严肃地说:“苗老师,你现在是一名人民教师,你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教学生做人。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们做教师的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就没有资格从事这个职业。我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掉这个毛病。”
谈话结束后,周太暄把林桂花叫了进来。
周太暄叮嘱林桂花:“林书记,我已经跟苗老师谈过了,他的态度很好,表示一定要改过自新,我看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
林桂花连连点头:“还是周校长水平高,处理问题有办法,我今后要好好向周校长学习。”
“好了,”周太暄对林桂花摆摆手,“林书记,苗老师的事情千万要严格保密!做党的支部工作,重要的是做人的工作,你只有尊重关心爱护教师,才能赢得教师们的信任。”
******
1952年10月,周太暄被中央人民**政务院任命为辽西省文教厅副厅长;1953年1月被任命为为辽西省文教厅长、辽西省教育工会主席,兼辽西省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54年又被任命为辽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周太暄调到省文教厅后,家也从师专搬到了省**大院。周太暄的新房子是日式二层洋楼,这栋楼住两家,一楼住着省公安厅长邢长城一家,周太暄家住二楼。
二楼中间是饭厅,饭厅左右各有南北两个房间。右边的南屋是周太暄夫妇的卧室,北屋为书房;左边南面那间是两个孩子的卧室,北面那个小房间是服务员王洪顺的卧室。周太暄的车子也换了,原来那辆老式美式吉普车留在师专,新换的是一台崭新的苏式吉普车。
小楼前后是花园,这个花园由公家打理,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每天晚饭后,周太暄都到院子里散步。这天,他在院子里遇到了邢长城,他们俩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没聊几句,他们就聊到了土改时发生的那个案子。
邢长城问:“周厅长,你还记得张会计那个案子吗?”
周太暄笑道:“当然记得,我这辈子恐怕都忘不掉。我一直想问你,张会计怎么处理的?”
“他两年前被枪毙了。”
“怎么拖了这么久?”
“主要是张会计死不开口。多亏了‘镇反’运动,在滨海市发来的协查卷宗中,我发现‘庞兰县’警察署长侯立仁当年在刑讯抗联俘虏时,曾亲手掐死多名俘虏,卷宗提到他手力巨大,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张会计。随后我们把张会计押到滨海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很快就揭开了张会计的真实嘴脸,他就是侯立仁。日伪投降后,侯立仁乔装打扮逃到赤峰肯科尔村,后面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周太暄吸了一口冷气:“我第一次见张会计就觉得他哪里不对劲儿,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厉害!多亏了你把他揭露出来,要不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他害死!”
到了文教厅后,周太暄首先考察了全省所有的学校和文艺单位。在调研中周太暄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小学生的识字量太少,到三年级毕业,学生认字的数量不足七百个,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调研回来,周太暄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他在想,语文教学有四大任务,听、说、读、写,听和说问题不大,关键是读、写,而提高读、写能力的关键是识字,没有大量的词汇,就不可能大量地阅读,也写不出好文章。
可不可以突破识字这个瓶颈呢?他回想起自己学习英文的经验,当年他曾背过整整一本英文字典,有了大量的词汇,就能阅读英文小说,他的英文水平就是这样迅速提高的。对,集中识字,这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周太暄挑选了几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一个实验小组,他自己担任小组长,他们来到“黑山小学”,他要在这所学校进行集中识字实验。
经过一个学期,“黑山小学”的集中识字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集中识字训练,一年便可以认识三千多汉字,并可以写出非常生动的文章。这个实验成果迅速在全国小学传播,被大家称为“黑山经验”。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残阳绝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周晓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舟并收藏残阳绝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