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或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自从周太暄走后,周鼎勋终日“头悬梁,锥刺股”,下苦功夫学习。他不仅学完哥哥留给他的初中课本,还自学了高中课程。他的古文、数学、物理、化学进步都很快,唯有英语一直没入门。这段平静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日本人杀进了县城。消息传来,日军占领狮子山后,杀人放火奸淫掳抢,仅在豺狗冲就残杀俘虏及老弱妇幼数百人。彭左夫决定立即关闭学校,师生自行逃难。大多师生逃往湘西、贵州,周鼎勋身无分文,又无文凭学历,只得回到夏家湾母亲身边。
1944年秋天,省工委书记胡里同志来到韶山,找到彭左夫和庞天柱,向他们布置了发展党组织、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的任务。
一天,庞天柱来到周鼎勋家中。
看见庞天柱,周鼎勋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他紧紧抓住庞天柱的胳膊兴奋地问:“天柱大哥,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任务?”
庞天柱向周鼎勋介绍了和胡里同志见面的经过,最后说:“鼎勋,今后就跟我干吧!”
周鼎勋乐得合不上嘴:“要得,要得,我一直在盼着你们的召唤,总算来了!说说,让我做什么?”
“目前先跟着我。我现在是清溪乡乡长,乡里各保长也是我们的人,我们还有一支四五十人枪的乡兵队,今后要你做的事情很多。”
“天柱大哥,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件事我跟你和彭左夫提过多次,你们总是不置可否。”
“不是我们不让你入党,是党组织前一段对发展党员比较保守。现在好了,胡里同志要求我们发展组织,你正是我们要发展的对象。这样,我马上请示组织,尽快发展你入党。”
1945年春节,庞天柱请周鼎勋到他家里过年,并在家里正式为周鼎勋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
1945年6月开始,日军派出飞机对龙南实行狂轰滥炸。
形势万分危急,街上满是开往前线的士兵和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兵,伤兵们有的已经奄奄一息,有的哭嚎着,叫骂着;官兵们情绪极其低落,军纪极其涣散,很多士兵吃了饭连钱都不给。
看这个情形,全南城守不了多久了,周太暄心急如焚,半个月前他派王振到高长明那里请示工作至今未归,没有组织的指示,他现在进退两难;另一件让他担心的事是张平一家,他夫人就要临产,一旦日寇进了城可怎么办呀!
13日傍晚,在门口观望的周太暄终于看到了王振的身影,他骑着毛驴,他身后还跟着一个骑毛驴的人,周太暄定睛细看,后面那人是高长明。
周太暄兴奋地迎上前去,他高兴地喊道:“老高,你怎么也来了?”
高长明从毛驴上下来,用力地握了握周太暄的手,他显得极其疲惫,“太暄,进去谈,顺便弄点吃的。”
周太暄让陈雅雯去准备饭菜,自己带高长明和王振来到二楼他的办公室。
周太暄问高长明:“外面的情况如何?”
“情况非常糟糕,全南城几乎被鬼子包围了,我们走小路才进来。”
接着高长明简单介绍了目前的战局:南路日军131师团从广东兵分两路进犯龙南县城,一路从洒源堡犁壁岭往下攻,另一路则沿龙南桃江河溯江往上攻,两路大军直逼龙南;北路日军吕字部队,从信丰小江沿龙信公路向龙南县城进攻,并在里仁雷峰山与国军展开了激战。
这时,陈雅雯和肖强端着饭菜进来,他们把饭菜放到桌上就要出去,周太暄叫住肖强,让他拿一瓶白酒上来。
高长明说:“太暄,酒就不要喝了吧。”
周太暄笑道:“特殊时刻,喝一点解解乏。”
高长明笑了一下,也没再拒绝。
很快,肖强拿了一瓶龙南本地白酒进来,他给每个人倒了一杯,就退了出去。
周太暄端起酒杯,“来,喝一杯。”
三人干了一杯。
一杯酒下肚,高长明的精神有所恢复,脸上也有了红润。他对周太暄说:“此地不可久留,你马上收拾一下,我们今天晚上就走。”
“走?到哪儿去?”
“去东江纵队。”
“出得去吗?”
“没问题,有一条秘密小路,我们这次就是从这条路过来的。”
“不过……”周太暄显得有些迟疑。
“有什么问题吗?”
“张平怎么办?”
“他怎么了?”
“他夫人快生了,就是这一两天的事。”
“怎么会这样?”高长明皱起了眉头,他扭头问王振:“怎么没听你说?”
王振嘀咕道:“我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要生了,真不凑巧。”
高长明又喝了一杯酒,他眉头紧锁,显然目前的情况让他十分为难。
周太暄想了一下说:“高长明同志,我看这样,你和王振带几个同志先走,我和成治平留下来护送张平。”
王振说:“太暄,我和你们一起走。”
“王振,你走吧,留下的人太多行动反而不便。”说完周太暄对高长明说:“你们吃饭,我下楼跟他们商量一下。”
来到楼下,成治平等人为了过来。
周太暄说:“治平,我们两个留下来照顾张平一家,其余的人随王振前往东江纵队……”
还没等周太暄说完,陈雅雯就抢着说:“太暄,我不走,我留下来帮你。”
肖强和庞诚也说:“太暄,你不走,我们也不走!”
周太暄想了一下说:“好吧,肖强、庞诚也留下来,陈雅雯必须走!”
陈雅雯下巴一仰,倔强地说:“你不走,我绝不走!”
“听话,雅文!”周太暄严肃地说。
见周太暄那严肃的样子,陈雅雯笑了:“太暄,让我留下来吧,你想想,张平夫人是生孩子,这件事,你们这些男人那里帮得上?”
周太暄愣住了,这可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一旦生了,没有陈雅雯这么个女同志还真的不行。他叹了口气说:“好吧,大家都留下来。”
周太暄上楼把大家的意思说了,高长明非常感慨:“患难见真情,你们都是极好的同志啊!”
沉默了一会儿,高长明问:“太暄,从上海转往东江纵队的驳壳枪和**没问题吧?”
“没问题。”
“好,武器你们留下一些,其余的我都带走。”然后,高长明给周太暄画了一张那条秘密小路草图,并把位于全南县的秘密交通站地址交给周太暄。
接着,他们把四袋子武器搬到楼下,一左一右放到两头毛驴身上。高长明和王振骑上毛驴,高长明好像想起了什么,又从毛驴上下来,他走到周太暄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太暄同志,张平是很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一定要把张平先生一家保护好,你们也要多保重,我们全南见!”说罢,他骑上毛驴,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高长明走后,周太暄把张平夫妇接到交通站,并派陈雅雯去请接生婆。陈雅雯回来了,没接来接生婆,接生婆一家已经逃难去了,现在全南县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周太暄想了一下对陈雅雯说:“没有接生婆,你就是接生婆。”
“我?”陈雅雯惊讶地看着周太暄,“我又没生过孩子。”说完,她自己羞红了脸。
周太暄严肃地说:“你没生过,张夫人生过,你去问她。”
过了一会儿陈雅雯回来了,她对周太暄说:“我试试吧,要准备一把干净的剪子,结实的针线,还要开水,干净的毛巾……”
还没等她说完,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炮弹爆炸发出的巨响,房子随着爆炸声在剧烈震颤,仿佛随时会倒塌,接着是一片片火光,民宅燃起了大火。
张平从屋里出来,他紧张地对周太暄说:“炮击越来越近了,太暄,我看你们还是走吧,我不想因为我连累了你们这么多人。”
周太暄平静地说:“张先生,已经决定了的事就不要再说了,我们目前的唯一任务就是确保夫人安全地把孩子生下来。”
接着,周太暄把成治平、肖强、庞诚叫来,他把驳壳枪、**分给他们,他说:“如果出了紧急情况,肖强、庞诚、陈雅雯赶驴车带他们先走,我和成治平负责掩护;如果你们路上遇到情况,肖强、庞诚负责掩护,陈雅雯带张先生一家走。”
大家默默地点点头。
接着周太暄又说:“我们一定要轻装,除了吃的,其余什么都不要带,那头老驴子能把张夫人驮到目的地就算万幸了。”
6月14日清晨,张平夫人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终于把孩子生出来了。陈雅雯还真的能干,结扎脐带,剪脐带,剥离胎盘都是她干的。
天刚亮,日军的大炮又响起来,接着是激烈的枪声,从枪炮声看,日军显然加强了进攻。
没有时间了,周太暄等人立刻把张平夫人和孩子扶到驴车上。他们离开了交通站,沿着门前的道路来到山区,他们找到了那条秘密山路,顺着山路向全南方向走去。
天色刚暗下来的时候,他们在半山坡看见了山下村庄发出的星星点点的灯光。
陈雅雯高兴地喊了起来:“看啊,有村子!”
周太暄对大家说:“我和治平先下去看看,其他人先别动,等我们回来再说。”
周太暄和成治平从山上下来,他们沿着山脚下蜿蜒的小路往村里走,忽然,远远地出现了一小队模糊的人影,周太暄倒吸一口冷气,“是鬼子。”
成治平转身要跑,周太暄一把拽住了他,“来不及了,进村子!”
他们走进村子,一户深宅大院吸引了周太暄的目光,来不及多想,他快步走过去敲门。一个绅士模样的老者开了门,周太暄焦急地说:“日本兵往这边来了,请把我们藏起来。”
老者什么没说就放他们进来,然后老者把门栓上。这是一处深宅大院,他们穿过很大的一片屋子,来到后院,这时前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老者打开通往后山的门,对他们说:“快往山上跑!”
他俩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拼命地往山上跑去。他们在山上一动不动地躲了很久,直到确认没有危险才返回原地。
听了周太暄的叙述,大家惊出一身冷汗,要不是周太暄小心,大家贸然进村,这时恐怕已经死在鬼子屠刀下了。
看来全南已经被日军占领,去秘密交通站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了,经过讨论,大家一直决定,回湖南去。这样,他们放弃南下计划,转而向郴州方向进发,经过了将近二十天的艰苦跋涉,他们一行返回长沙。张平一家在长沙的亲戚家住了下来,周太暄带领其他的人返回宁乡。
经过打听,周太暄在竹林镇“省私立宗一中学”找到了彭卓夫。
当周太暄推开副校长室的门,出现在彭左夫面前时,彭左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太暄一身破烂,人瘦的已经脱了相。“太暄,是你么?是你回来了吗?”彭左夫抓着周太暄的双臂,上下打量着周太暄。
周太暄笑着看着彭左夫,好像回到了父亲身边一样。
彭左夫让周太暄在椅子上坐下来,转身给周太暄沏了一杯茶,他把茶递给周太暄,关切地问:“快说说,你们是怎么回来的。”
周太暄喝了口热茶,然后把他们在江西的工作详细地向彭左夫作了汇报。
听周太暄说完,彭左夫感叹道:“太暄,你们太不容易啦!”
周太暄笑道:“老彭,有饭吃吗?”
彭左夫一拍大腿:“我真是老糊涂了,对,赶快吃饭!”说着他拉着周太暄就来到了学校的食堂。
食堂很大,可以供几百人吃饭。彭左夫跟厨师交代几句,就带周太暄在一个角落坐下。
周太暄问:“老彭,你怎么不在‘思三’,跑到这里了?”
“去年鬼子占领狮子山,我就把学校关了。后来,唐义忠回来了,他办了这所学校,义公任校长,让我过来做副校长,”说到这里,彭左夫显得非常兴奋,“太暄,我跟你说,这所学校虽然才一年,但发展势头很猛,教师大多是进步人士,学生不仅有附近的,就连湘潭、长沙的学生也慕名而来,”说到这里,彭左夫放低了声音,“这所学校实际上是党的学校,省地下工委指示我们,学校不仅教学水平要高,还要把学校变成党的摇篮,要在学生中培养骨干,发展党员。太暄,你回来的正好,现在急需你这样的精干力量。”
周太暄非常兴奋,“老彭,我原来还担心日本人,没想到你们竟然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干了起来。”
“日本鬼子没几个人,他们都龟缩在县城周围那几个据点里,现在他们大势已去,已经不敢出来活动了。再说,本县正义军司令魏济源是义公读师范时的老朋友,没人敢到我们学校撒野。”
“老彭,你看什么时候带我去见见义公,我早就想见他了。”
“行,吃了饭就去。”
这时,厨师端来了菜饭,周太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或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