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刘寿祺回到夏如规的办公室,说他已经派人通知陶蒲生了,估计很快就到。话音刚落,门口传来敲门声,刘寿祺过去开门,进来的正是陶蒲生。陶蒲生刚才回宿舍换上了刘寿祺给她订做的新衣服,一件淡蓝色细洋布上衣,衣服剪裁非常合体,显出了她丰满优美的身子。
夏如规目不转睛地盯着陶蒲生,他被迷住了,她可真美,和她的名字一样,像一朵红里透白含苞待放的桃花骨朵。
“夏秘书长,你找我?”
夏如规被陶蒲生甜美清脆的声音惊醒,他推了推眼镜,堆出笑脸,“是的,是的。”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长沙发前,殷勤地说:“陶蒲生同学,过来坐吧。”
陶蒲生大方地在长沙发一端坐了下来,她眨着漂亮的大眼睛,笑着对夏如规说:“夏秘书长,您也坐呀。”
“好,好!”夏如规高兴地在陶蒲生旁边坐下来,他对刘寿祺说:“刘秘书,去要两杯茶来。”
刘寿祺一愣,他是夏如规的工作秘书,这些端茶倒水的事另有秘书做,他知道这是夏如规故意当着陶蒲生的面显示他的权威,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过,他这个人喜怒不形于色,他点点头,默默地走了出去。
夏如规坐在陶蒲生身边,一缕清香漂到了他的鼻子里,他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在梦想中把陶蒲生吸进了他的身体里。
“夏秘书长,你怎么了?不舒服?”陶蒲生关切地问。
夏如规睁开眼,目光迷离地看着陶蒲生说:“没什么,有点头晕。”
这时刘寿祺端着两杯茶进来了。
夏如规清了清嗓子说:“听刘秘书说申融柱和你是同班,现在有人举报他是**,我想听听你怎么看?”
“申融柱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陶蒲生笑了,她笑得非常自然,非常好看,露出了一排雪白而整齐的牙齿。
“为什么不可能?”
“**都是穷人,申融柱家是杭州世家子弟,他怎么会去做共产党呢?”
“举报的人说他在教师中间分发《新华日报》。”
陶蒲生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新华日报》是**批准公开发行的报纸,它办得有特色,老师同学们都喜欢看;申融柱这个人好助人为乐,见大家喜欢,他每天上学顺路就买了报纸分给大家,这有什么问题?如果堂堂中央大学的教授们竟然被一份《新华日报》赤化,那才是天大的笑话!夏秘书长,对于申融柱,我敢向你保证,他绝对不是共产党。”说完,她捧起放在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刘寿祺趁机说:“ 秘书长,我们都当过学生,对学生的爱国思想和行动,应该可以理解。经农公地位不同,我建议,这样的事情他最好不必多管,管不好会闹出笑话,一旦被文人们添油加醋地传出去,恐怕有损经农公的名声。”
陶蒲生把茶杯放到茶几上,她用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看着夏如规,目光里透着信赖和请求。
夏如规看着陶蒲生的笑脸,他那干瘦的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既然有陶蒲生同学作保,我就放心了,这件事我去跟训导处谈。”
停了片刻,夏如规那张长脸又变得严肃起来,“不过,蒲生同学,请你转告申融柱同学,今后要把精力放到学习上,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最好不要参与。现在重庆日伪和**活动猖獗,你们当学生的,不要不小心被他人利用了,如果那样,你们恐怕就会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到那时,谁也救不了你们。”
说完这句话,夏如规令人琢磨不定的目光从陶蒲生转到刘寿祺身上,他站起身,对刘寿祺说:“今天就这样,刘秘书,你替我送送陶蒲生同学。”
一日,周太暄在报馆伏案写作,易篷子总编和几个名人雅士在厅里打麻将。麻将声和吵嚷声让周太暄听得心烦,他推开稿子,点起一支烟吸起来。他对易总编等人的行为非常不理解,他们都是中国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为了抗战,他们颠沛流离来到这里;在此抗战的关键时刻,他们理应抖擞精神,昂扬斗志,为民族的生死存亡呐喊!而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整日饮酒作乐,醉生梦死。周太暄非常担心,他担心这个苦难的民族有可能在岁月的煎熬中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意志,被征服便是迟早的事情了。
厅里传来了易总编那沙哑的声音:“哎呀,我的卢大美人,快出牌呀!”
接着是一个女人娇嗲的声音:“易总编,你急什么,心急可吃不着热豆腐哦!”
随着一阵**放肆的哄笑声,又传来易总编的声音:“好!好!好!老夫不急,为了这块热豆腐,老夫等得起!”
女人佯瞋道:“易大总编,你可真坏!”
这个女人叫卢萍,曾是上海颇有名气的电影明星,易总编最近把她弄到《新地》做编辑,她的文笔比起她的演技来,可是差的太远了,周太暄不得不天天帮她改稿子。卢萍是长沙人,现年27岁,大周太暄四岁,她似乎对周太暄发生了兴趣,每天都借改稿子的机会和周太暄套近乎,对于这个女人的攻势,周太暄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忽听有人敲门,周太暄开门一看是门卫老丁,老丁小声说:“周先生,门口有人找。”
周太暄来到大门口,见门口站着一个穿长衫戴眼镜的高个子中年男人。看见周太暄,那人笑道:“鄙姓高,是广东曾先生的亲戚。”
周太暄眼睛一亮,连忙把高先生让进屋里。他和高先生对过暗号,悄声问:“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我去旅店找你,一个叫成治平的说你在这里。”高先生警惕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四周,“你这里人员太杂,我们还是出去谈。”
随即二人离开报馆。
来人叫高长明,是共产党在赣州的负责人。周太暄向高长明汇报了到赣州以后的情况,然后请求组织对下一步工作给予指示。
高长明说:“你继续为《正气日报》工作,利用这个工具,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同时要设法打入国民党的组织,及时了解日军和国军的动向;第三,你们要争取搞一个落脚的地方,一方面便于你们工作,也可以为往来于广东、江西、湖南的同志提供方便。”
临别前,高长明特地叮嘱周太暄,他们之间是单线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以向任何人透露。
回去后,周太暄根据高长明的指示,把工作做了分工:他和成治平继续联络赣州大学的进步同学,庞诚、肖强、陈雅雯负责筹建联络站。
不久后的一天,一个自称姓陈的人找到了周太暄,他说:“上峰读过你写的文章,认为你是一个人才,特命鄙人来见见你。”
周太暄有些紧张,不知此人是何背景,他试探着问:“陈先生,你说的上峰是谁?”
“这个我不能说。”
“你们准备让我做什么?”
“我们准备让你到赣州市三青团工作。不过,在这之前,你先在学校当一段区分队长。”
原来是三青团的,周太暄悬着的心放下了,他说:“只要是抗日的事,我都愿意干。不过,我一介书生,并无组织工作能力,恐不能胜任区分队长的工作。”
陈某笑道:“区分队长不是什么大官,你就别推辞了,这都是上峰的意思。”
听陈某这么说,周太暄只好先答应下来。
姓陈的走后,周太暄立刻向高长明作了汇报。
高长明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指示周太暄利用三青团广泛联系进步同学,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更多的进步青年转变立场。
三青团赣州大学先修班区分队有二十几个团员,他们大多数是从沦陷区逃亡到赣南的流亡学生,国破家亡,他们都怀着一腔抗日的热血,想为抗日出一份力。
根据三青团的团规,周太暄每两周组织团员开一次团会。他带领团员阅读蒋百里的《战争论》、《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以及毛**的《论持久战》,并组织讨论。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同学们深为毛**先生的深谋远虑所折服,他们逐渐认为毛**先生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随着日军进犯,赣南岌岌可危。
一天,高长明匆匆赶来,他指示周太暄:“赣州失守在即,你应立刻离开赣州,前往赣州南部毗邻广东的龙南县,在那里创建秘密交通站。”
周太暄一听大喜,最近那个叫卢萍的女演员整天缠着他,连陈雅雯都对他产生了误解,他早就想离开报馆了。
周太暄说:“我有一个设想,到龙南后,办一张报纸,就叫《龙南战斗报》;再开一个饭馆,既可以补充经费不足,也可以作掩护。”
高长明点头同意:“行,具体怎么搞由你全权负责。你有办报纸的经验,可以通过报纸宣传抗日,宣传党的主张,同时还可以团结发展一批进步力量。”
接着,周太暄以躲避日军为理由,向易篷子总编提了辞呈,然后带着成治平等四人离开赣州,前往龙南。
龙南县连接赣粤两省,是通往广东交通要道,蒋金国很重视这个地方,他亲自兼任龙南中学的校长。这里聚集了大量从前方撤下来的军民,这里也是东江纵队重要的地下交通线。
周太暄一行到了陇南后,租下一处临街的二层楼房,一楼开饭店,二楼做报馆和交通站。
报馆很快就办起来了。为了加强办报力量,高长明特从东江纵队调来一名同志协助周太暄,同时也作为他和周太暄之间的联络员,这个人名叫王振,此人以前曾在报馆做过编辑。王振的到来,使报纸的排版更加生动,文字更加严谨。周太暄还安排王振开辟了一个新的专栏,专门报道县城里发生的新闻。
开饭店要有厨师,周太暄和成治平决定自己当厨师。不会做菜,他们俩就去饭馆吃,吃一个菜,研究一个菜,回来自己学着做。经过一段时间,周太暄和成治平便能炒二十几道菜。他们又了添了一些厨房用具和桌椅板凳,小饭店就这样开张了。周太暄和成治平做厨师,庞诚等三人做帮厨兼伙计,小饭店竟然办得有声有色,来吃饭的顾客还不少。
交通站很快成了地下党在龙南的重要据点。大批从敌占区撤下来的同志在这个交通站落脚,然后前往东江纵队。
一天,王振带来了高长明的指示,让周太暄设法帮助著名漫画家张平。
抗战爆发后,张平在第三战区任漫画宣传队长。随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张平夫妇一路后撤到赣州。赣州是蒋专员的模范区,各地流落到赣州的人很多,找工作很难。张平没有工作,夫人还有孕在身,他们一家生活非常艰难;逃到龙南后,他们一家完全靠着朋友们的接济才勉强维持。
接到指示,周太暄亲自去找张平,他在一间矮旧的青瓦屋找到了张平的住处。
张平夫人挺着大肚子出来开门。周太暄讲明来意,张夫人说张平不在家,她指着对面的小酒馆不好意思地笑道:“他这个人好酒,没事儿就到那个小酒馆喝几口。”
辞过张夫人,周太暄来到小酒馆。小酒馆里只有一个穿长衫戴眼镜学者模样的男人在和伙计理论。桌子上有一壶酒、一个碟子,碟子里装的是盐水花生米,周太暄估计这位应该就是张平了。
伙计正在向张平讨要酒钱。
张平指着桌上的十五元法币说:“前几天还是十五元,怎么就涨了呢?求求你,就这么多吧。”
伙计不依:“现在什么都在涨价,每天一个价,你叫我们怎么办?”
张平窘迫地翻着衫口袋,终于又掏出一元钱,他嘀咕着:“实在没有了,你记上账,下次来一定还。”
伙计摇摇头:“不行,这年头谁还敢赊账。”
周太暄走上前问:“伙计,这位先生还差你多少钱?”
伙计打量了一下周太暄说:“四元。”
周太暄掏出四元钱递给伙计:“可以了吧?”
伙计拿了钱离去。
“这位先生是?”张平感激地望着周太暄,不知说什么好。
“张平先生,是一位朋友让我来找你的,走吧。”周太暄面带微笑望着张平。
“等一下。”张平回头把桌子上剩下的老酒一饮而尽,然后跟着周太暄走出小酒馆。
张平随周太暄到了交通站,周太暄向张平转达了党组织对他的关心。张平非常激动,他没想到在这么困难的时刻共产党还关心着他的安危,他紧紧地握着周太暄的手,眼含热泪地嘟囔着:“谢谢贵党关心,不过欠你的钱我还是要还的。”
周太暄笑道:“我们办了一张宣传抗战的报纸,希望先生能够加入进来,用漫画这个武器继续为抗战做贡献。”
张平一听大喜,连声说:“好的,好的,我参加!”他没想到在大溃退的危局之中,在这个赣南偏僻的小县城,还能找到一份工作。
“周先生,您要我怎样做?”
“张先生,你的流浪儿系列国人非常喜爱,我们就用流浪儿这个大众喜爱的形象宣传抗战。我为你开一个漫画栏目,这个栏目完全按照先生的意思去搞。”
张平激动地说:“我早有此意,随部队一路退过来,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应该是个战士,他虽然弱小,但他无所畏惧。作为漫画,要坚持讽刺和幽默的精神,不仅要嘲弄讽刺日本帝国主义,也要触及军队和社会的腐败,但总的精神是宣传前线将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拼死抵抗,宣传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
“好,就按先生的意思搞!”
张平与周太暄谈得很投机,周太暄还特地炒了几个菜,他们二人开怀畅饮,谈到深夜才散。分手时周太暄给张平一些钱,让他先解家中燃眉之急。张平推脱不受,周太暄笑着对张平说:“这钱就算做预支的工资吧。”张平这才收下。
随着张平的加入,报纸办得越发有声有色。周太暄的时政评论、张平的漫画、王振的新闻成了县城里人们日常议论的话题,它独特的视角、高昂的精神、机智和幽默,受到了从前线退下来的将士和逃亡民众的特别喜爱。连退到龙南的蒋专员也注意到了这份县城小报,他认为这份小报很有分量,也很有特色,特别是张平的“流浪儿参军”系列漫画堪称世界级的作品。随后他两次接见了张平和周太暄,他还亲自给县警察局邱局长打电话,让他特别关照《龙南战斗报》。在此时,小报办得越来越有名气,小饭馆生意也越来越兴隆;有些客人不光是来品味佳肴,也是为了和周太暄等人讨论时政。
生意兴隆引起了当地的一伙地痞流氓的注意,这伙人为首的叫李拐子,他自称当过国军并上过前线,腿被日本人的子弹打伤落下残疾,可是当地老表都知道李拐子那条腿是偷窃时被人家打残的。
李拐子已经多次让手下的小喽啰到饭馆催要保护费,周太暄都没给。这天李拐子亲自带着十几个手下来到饭馆,他们一进门就轰走了其他的客人,叫嚷着上好酒好菜。
成治平见来者不善,让肖强、庞诚先安排些酒菜应付着,他拉着陈秋雯上了二楼,他让陈秋雯进屋躲躲,自己去找周太暄。
听说李拐子找上门来了,周太暄说:“别慌,我们只要在龙南,迟早是要面对这个恶霸的。治平,你快去警察局找邱局长,我在这里应付他。”
成治平走后,周太暄从枕下取出一枚手**别在后腰,然后来到后厨。他让肖强和庞诚尽量稳住李拐子一伙,并告诉他们成治平已经去了警察局。
周太暄亲自掌勺,菜一道道地被端上桌。李拐子一伙吃喝了一阵子后,便开始借着酒劲儿撒野,他们踢翻桌椅,把盘子往地上摔,嘴里还骂着脏话。肖强过去理论,李拐子抡起胳膊就打了肖强一记耳光。
肖强心里本来就憋着火,这一记巴掌彻底激怒了他。肖强虽然长得矮小,但性格刚烈,他猛地冲上去,抱住李拐子的大腿,头猛顶李拐子的胸口,李拐子被肖强摔倒在地,肖强趁势骑到李拐子身上挥拳就打。
李拐子的喽啰们见老大被打倒在地,一拥而上把肖强掀翻,一伙人围着肖强拳打脚踢。庞诚见状,抄起一把凳子就抡过去,他打翻了几个,但寡不敌众,也被打倒在地。
周太暄从厨房冲出来,正好看到李拐子从地上爬起来,他从手杖里抽出了一把锋利的长剑,双手举起长剑就要劈肖强。
周太暄大喝一声:“住手!”随手从后腰抽出手**。
李拐子和喽啰们都愣住了,他们惊恐地望着周太暄。片刻,李拐子从惊恐中回过神来,他冷笑着对周太暄说:“原来是周老板呀,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
周太暄怒视着李拐子冷冷地说:“找我可以,把他们俩放了。如果谁再敢动,咱们今天就同归于尽。”说着周太暄走到门口,把门挡上。
李拐子也是见过些场面的泼皮,他见周太暄挡在门口,他眼里闪着寒光,脸上的肌肉下意识地抽搐着,他用长剑戳着地面,一瘸一拐地逼向周太暄,嘴里狠狠地说:“好呀,周老板,你想和我同归于尽,有种!我李某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今天咱们就来个鱼死网破!”
周太暄露出一丝冷笑,目光像两把利剑直刺李拐子,他右手将手**慢慢举过头顶,左手一点点把发火绳拉直,李拐子的喽啰们吓得直往桌子下面钻。
这时,成治平带了十几个警察冲进来,为首的警官大喝一声:“李拐子,你想干什么!”
李拐子见来了这么多警察,他马上满脸堆笑。
“长官,弟兄们喝醉了,都是我管教不严,回去我一定好好教训这些小畜生。”说着他回头对手下喊道:“他妈的,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滚!”说着,他带着一伙人仓皇而逃。
警官冲着李拐子的背影大骂:“李拐子,你给我听着,周老板是蒋专员特地关照的人,你要是再敢到这里撒野,老子毙了你!”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残阳绝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周晓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舟并收藏残阳绝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