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不久,周太暄和成治平选了赣州大学哲学系易篷子教授的课,他正在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本书周太暄以前读过,所以很有兴趣。
一天,易篷子出一个题目“论中国人”,让同学们就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他还给出了参考书,就是蒋先生的新书《中国之..》。
回到宿舍,周太暄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掩卷沉思,他怅然若失。这部书洋洋十万余字,像老太太怀旧一样,从中国古代写到现代,从洋人入侵讲到国民革命,并详细地例举了所有的不平等条约,讲来讲去无非就是说过去的中国是如何的好......
其中一段话让周太暄非常不满,他推了一把正在身边认真研读的成治平,“治平,你来听听,这是什么道理?”
成治平抬起头,他看着周太暄眨着眼睛,似乎努力从他的思考回到现实中来。
周太暄捧起书,大声读到,“自不平等条约訂立以后,中国......只知道附和盲从外国的学说......”
周太暄把书放下,用手指点着书激动地说:“你听听,怎么会有这样的道理......”
成治平点点头说:“我也觉得这本书写得不是时候,我本以为在抗战如此关键的时刻,蒋先生能写出一篇征讨日寇的檄文,没想到竟是一篇平庸之作。看来蒋某人的才华真的没法和毛先生相比,毛先生的《论持久战》清晰地给出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和应对策略,他的《新民主主义论》又提出了未来的建国思想。也就是说毛先生给陷于迷茫中的国人,指出了现实和未来的清晰而光明的道路;而蒋先生的文章不讲现在,也不讲未来,他啰里啰嗦的大多是过去,我真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你说的是对的,”周太暄的目光又移向了远方,“历史的潮流并不一定是基于理性的选择,我觉得有些时候决定潮流的主要因素是风,潮随风动......不管真实的世界如何,正确的道理如何,潮流是不理会这一切的,它常常是非理性的,当它到来时,常常会摧毁一切阻挡它前进的东西。”
成治平沉思了好久,最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有时候真是越想越糊涂了。”
周太暄露出一丝苦笑:“在历史的大潮面前,人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认清时代的潮流,并采取符合潮流的行动。”
“你说的有道理。”成治平连连点头。想了一下他提醒周太暄:“不过,你可不能把刚才的话写进作文里。”
周太暄笑了:“那当然,这样写还得了!那等于自投罗网。”
几天后,周太暄把作文交了上去。易篷子教授看后觉得非常好,他不仅喜欢周太暄的见解,还喜欢他清晰的思路和激扬的文字。他把周太暄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自己还兼任《正气日报》的总编,现在急需宣传抗日的好文章,他让周太暄试试,如果写的好,他就在报纸上发表。
周太暄一听大喜,《正气日报》是赣南最大的报纸,他早就想投稿了,没想到这么巧,易篷子教授竟然是《正气日报》的总编。回去以后,周太暄根据毛**《论持久战》的思想,连夜写了一篇《论坚持》交给易篷子。易篷子觉得不错,就发表在《正气日报》上。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轰动,连市党部都来电话询问文章的作者是谁。
易篷子觉得周太暄人才难得,于是在《正气日报》副刊《新地》上为周太暄开辟了一个专栏;他还在报馆给周太暄安排了一间单独的办公室。
周太暄随后在《新地》副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宣传全民抗战的文章,社会反响很好,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专栏作者。
******
1943年,刘寿祺到重庆,任中央大学秘书长夏如规的秘书。红岩村中共办事处指示刘寿祺,长期潜伏,积极开展党的地下活动。陶蒲生随即赶往重庆,并考入中央大学。陶蒲生很快成为刘寿祺的得力助手,与学生的联系主要让她出面。
一天晚上,刘寿祺把陶蒲生叫到宿舍吃晚饭。他炒了一小盘肉丝、一小盘鸡蛋、一小盘青菜。
看着桌上的菜,陶蒲生开玩笑道:“老师,你做的菜都很秀气。”
刘寿祺知道陶蒲生是跟他开玩笑,他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说:“吃饭要讲究营养,肉、蛋、青菜都要吃一点,但不要多,吃七八分饱才健康。”
“这岂不要天天挨饿?”陶蒲生望着他顽皮地笑道。
“不会的,吃多少是个习惯,你把胃口撑得很大,饭量自然大,如果你顿顿适量,胃口慢慢的也会变得小起来。”
“我的天哪!”陶蒲生吐了吐舌头。
刘寿祺转移话题,他问道:“学生们目前有什么动向?”
陶蒲生见老师讲正事,她也收了笑容。“学生们抗日的热情很高,很多同学都想弃学从军。”
刘寿祺端着饭碗,边吃边说:“要把学生的热忱从单纯的抗日救国,引向为争取解放而斗争。”
陶蒲生望着老师,敬佩得连连点头:“老师说的太对了,一下子就说到了事情的本质!最近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学术组织,叫‘明社’,那里有很多有头脑的青年,刘老师,我想邀请你去‘明社’做讲座,就讲讲民主和抗战的关系。”
刘寿祺想了想说:“可以。”
那天晚上刘寿祺和陶蒲生师生二人谈了很久,从抗战谈到世界格局,从国家的命运谈到个人前途。他们俩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就谈到了深夜……
很快,中央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叫“抗日救亡会”的组织,这个组织还登出了很多尖锐的文章。这些文章的观点很新,又非常犀利,立刻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他们聚集在民主墙前,不仅看,还抄写,讨论,有的甚至在演讲。
训导处的特务们很快察觉到学生的异常,训导长江某按照小特务在民主墙上抄录的“抗日救亡会”发起人名单,决定开除一批学生,并逮捕为首的三人。训导处把他们的方案报送教育长朱经农,朱经农犹豫不决,他让秘书通知秘书长夏如规到他那里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
接朱经农的秘书电话的是刘寿祺,他听了这个消息暗暗吃惊,他实际上是背后的领导人,这些同学都是他有意发展的对象,如果被开除了,对于革命事业的损失就大了,更严重的是,如果特务们顺藤摸瓜,说不定会找到他这里来。
他想去找朱经农面谈。朱经农早年留学日本,他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后来赴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颁发的硕士学位,他从1932年起任湖南省教育厅长,一干就是十年,他和刘寿祺在教育厅相识,朱经农是厅长,刘寿祺是他下面的一个科员。朱经农对平民教育颇有见地,并积极推广平民教育,刘寿祺正好发表了几篇关于平民教育的论文,他的论文深得朱经农的赏识,他因此成为朱经农平民教育方面的得力助手,这次刘寿祺到中央大学就是朱经农的意思。
刘寿祺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去找朱经农谈这件事不妥,自己过于积极会引起他的疑心的,还是让夏如规跟他说比较好。想到这里,刘寿祺走进夏如规办公室,把朱经农找他开会的事说了。
夏如规盯着桌面半天没说话,他在细细地思考。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因此喜欢心思缜密的刘寿祺,并选他当自己的秘书。想了半晌,夏如规抬起头,看着刘寿祺问:“老刘,你如何看?”
刘寿祺不慌不忙地说:“秘书长,我看此事还需谨慎。”
夏如规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闹事的不是这些要被开除的学生,他们不过是主张抗日救亡,闹事的另有其人。”
“谁?”
“那天学生开会宣传抗日,一些人冲进会场见人就打。”
“是谁这么放肆?”
刘寿祺神秘地一笑:“这个我就不好说了,你想,在重庆,在蒋校长的中央大学校园里,还有谁敢这么大的胆子动手打人?”
夏如规摇了摇头。
刘寿祺接着说:“秘书长,我觉得你要跟朱教育长好好斟酌,真要开除大批学生,还逮捕人,事情恐怕就闹大了。现在日寇已经逼近重庆,在这种国家存亡的关键时期,还有学生因抗日而被开除,被逮捕,这要是传了出去,引起社会骚乱,弄不好我们这些人就会被人拉出去当替罪羊了。夏公,还记得当年的长沙大火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司令酆悌、警备团长徐昆这三个人是怎么死的么?”
夏如规当然知道这三个人,长沙大火后,这三个人被蒋介石枪毙了,当了替罪羊,想到这里,夏如规毛骨悚然,好像有枪口顶住了他的脊梁一样。
过了好久,夏如规开口说:“我听训导处说这些学生有共产党嫌疑。”
刘寿祺笑道:“ 这种说法恐怕不妥。这样说,岂不是在宣传共产党积极抗日救亡?按照蒋校长的说法,人民不分哪个党,哪个派,不论男女老少,都要抗日救亡。学生宣传抗日,正是蒋校长希望的,怎么能说他们都有共产党嫌疑?当然学生的一些说法有些偏激,有些过火,但我们是大学,对学生要教育,不能用大批开除学生、逮捕人的办法压制。”
“训导处那帮人可不好惹啊!”
刘寿祺想了一下,出了一个主意:“大批开除学生会引起骚乱,不开除学生训导处那边不好交代,我看不如大事化小,开除两个学生做做样子。我看训导处那边也不会不知好歹跟教育长作对,给他们个台阶下就可以了。”
“好主意,我这就去跟经农谈去。”夏如规说着走出办公室。
这件事表面上按照刘寿祺的意思解决了,暗地里特务加紧了对“抗日救亡会”的监视,他们的新策略是擒贼擒王,一定要找出隐藏在学生后面的领头人。不久,他们发现一个叫申融柱的学生非常可疑,他不仅在“抗日救亡会”里表现得极其活跃,还在教师中分发《新华日报》,训导处认为申融柱很可能就是**分子,他们提出逮捕申融柱。
事情又到了夏如规这里,夏如规把刘寿祺找来商量办法。
刘寿祺一听是申融柱,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申融柱是陶蒲生的同班同学,此人和陶蒲生同岁,长得一表人才。最近这个人跟陶蒲生走得很近,刘寿祺本能地看出他在追求陶蒲生。他讨厌这个人,他反复提醒陶蒲生远离这个人。但陶蒲生就是不听,还说他才华横溢,热情勇敢,是个天生的革命者。刘寿祺觉得陶蒲生很可能也看上这个申融柱了。
刘寿祺对夏如规说:“ 我知道这个人,他和陶蒲生是同班同学。”
夏如规一听忙说:“快把陶蒲生叫来,听听她怎么说。”
夏如规认识陶蒲生,陶蒲生经常来找刘寿祺,还帮秘书室抄写文稿。夏如规对陶蒲生的印象很好,他非常喜欢这个活泼美丽的姑娘。
刘寿祺找到陶蒲生,他一脸严肃,陶蒲生一看就知道出了大事。
“老刘,出什么事了?”陶蒲生和刘寿祺的关系此时已经超过普通的师生关系,她对刘寿祺的称呼已经从“老师”发展到直呼其姓。
“什么事?”刘寿祺反问一句,他生气地接着说,“非常严重的事,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就是不听我的!”
“什么事呀?老刘,急死我了!”
“申融柱出事了?”
“什么?!”陶蒲生吃惊了一惊,“他出事了?他出了什么事?你快说呀,老刘,他出了什么事?!”
看陶蒲生急成那个样子,他没好气地说:“特务要逮捕他!”
“逮捕?”陶蒲生睁大了眼睛。她立刻想到自己在辰溪差点被国民党逮捕的事,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尽快通知申融柱逃走。
“我马上去通知他转移。”说着她转身就走。
刘寿祺一把拉住了她,“先别走,你听我说完。”
他把夏如规要见她的事说了,陶蒲生茫然地皱着眉头问:“你要我怎样跟夏如规说?”
刘寿祺就喜欢陶蒲生这副没了主意的样子,他得意地对陶蒲生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接着,他们俩分头走开了。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残阳绝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周晓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晓舟并收藏残阳绝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