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或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935年周太暄高小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省内著名的“岳云中学”,但是,他没有学费,只得返回夏家湾。庞卓武见周太暄回来,立刻跑到他大老婆那里,他不想见到周太暄。
周太暄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日读书。母亲李淑媛从他那紧锁的眉头看出儿子的心事,她想了又想,最后到县财政局把周古稀留给她的救命钱取出来交给周太暄。
周太暄推开母亲递过来的钱,“娘,这是庞卓武给的吧?我不要他的臭钱!”
李淑媛叹口气,“暄儿,你把庞卓武得罪了,他哪里会给你钱。这些钱是你爸爸留下来的,他嘱咐我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动用。你拿去读书吧!”
周太暄有些犹豫,“娘,这钱留给弟弟武奇,让他也去读书吧。”
“暄儿,你们兄弟俩,娘只能供一个读书。你弟弟顽皮不懂事,不是读书的材料,将来让他做个小生意,娘就知足了;你懂事,脑子又灵泛,你努力学,学好了取得功名,周家还指望你报仇雪恨光宗耀祖呢!”说着李淑媛把装银元的布包塞到儿子手里。
周太暄接过布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娘,暄儿感谢母亲大人的恩德,孩儿一定努力学习,将来报答母亲大人的恩情。”
1935年秋,14岁的周太暄进入“岳云中学”。
周太暄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冷水浴,跑步,然后背诵英文单词。他定下一个目标,争取一年完成初中三年的课程。对他,最难的是英文,他决定首先突破英文,他找来初一到初三的全部英文教材每日背诵,夜晚同学们都睡了,他一个人跑到昏暗的路灯下继续学习英文。
比起“靳江高小”,“岳云中学”的思想更加活跃,师生中信共产主义的、信尼采的、信国家主义的、信自由主义的,什么都有,周太暄的历史老师杨进行就是信奉“国家主义”的。这时的周太暄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觉得每一种思想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周太暄是学校演讲辩论会的负责人,一次,他特地请杨进行老师给同学们介绍国家主义。
杨进行老师说:“国家主义主张全民利益。原则上,国家主义不反对专业官僚治理国政......”
杨进行老师很能讲,一直讲到日落黄昏。听完讲座,同学们纷纷离开教室,准备吃晚饭。周太暄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暮色,他陷入沉思。
“太暄同学,你在想什么呢?”周太暄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他回头一看,是国文老师杨浴淮。
“杨老师,您好!”
杨浴淮学贯中西,他读过私塾,也留过洋,对各种思想都有见识,周太暄经常与杨老师探讨各种问题;杨浴淮似乎对这个聪颖勤奋的学生也格外关心,每次周太暄提问,他都非常认真地解答。
杨浴淮笑着问:“太暄同学,听说下午杨进行老师搞了一个讲座,宣传他的国家主义?”
“是的,是我请杨进行老师讲的。”
杨老师点点头,他问:“太暄同学,你对国家主义怎么看?”
周太暄想了一下说:“我觉得自鸦片战争,特别是清王朝崩溃以来,列强入侵,军阀混战,中华民族俨然一盘散沙,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以我中华之古老文化为核心,凝聚起一个强有力的民族国家,对外可以与列强抗争,对内可以清除国贼,发展经济惠及民生。”
杨浴淮皱起了眉头,“太暄同学,国家主义是一个谎言......”
周太暄困惑地看着老师。
他试探着问:“那么,杨老师,您说中国的前途在哪里呢?”
杨浴淮没有立即回答,他沉默了很久,然后若有所思地说:“现在关键是要找一条适合我们中国的道路。”
“那是一条什么路呢?”周太暄满怀希望地望着老师。
“我们要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由工农兵掌管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的制度。只有这样,中国这样一个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大国,人民才能得到平等和自由,才能得到最后的解放。”
“这样的国家在中国能够出现吗?”
“不仅能够,而且已经出现了。”
“真的!”周太暄兴奋地叫了起来。
“真的。1931年11月28日在江西正式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听到这里,周太暄突然冒出一句:“老师,你是共产党?”
杨浴淮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他嘱咐周太暄:“太暄同学,以后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但要记住,我们之间的谈话绝对不可外传!”
一日午休,周太暄拿着《新青年》合订本,来到校园一僻静的小亭子内研读。他正读得入迷,背后传来一声咳嗽,他赶忙把《新青年》藏入怀中。
“周太暄同学,不要藏了,我们已经看见了。”说话的是周太暄的同班同学张俊楚,随他来的还有陈正凡、易扬喜、张鹏、赵家人。
周太暄早就注意到这几名同学,他们个个学习刻苦,注意锻炼,特别是张俊楚,他二十五岁,参加过北伐军,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望。
周太暄笑道:“赤日炎炎,诸位不休息,来此作何?”
张俊楚笑着反问:“太暄同学,你小小年纪终日苦读又是为何?”
周太暄决定大胆刺探:“国破家仇内忧外患,小弟奋发图强,不敢有片刻之懈怠,以图他日报效国家。”
众人鼓掌喝彩:“说得好!说得好!太暄同学果然志向远大!”
张俊楚伸出手笑着问:“太暄同学可否把怀中书拿出来与我们分享?”
周太暄犹豫片刻,从怀中掏出书递给张俊楚。
张俊楚惊呼:“《新青年》,好书啊!”
周太暄赶忙捂住张俊楚的嘴:“嘘,万不可声张!”
张俊楚看着周太暄,会心地笑了。
从此周太暄和这五名同学结成莫逆,读书之余,他们在一起探讨个人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周太暄年纪虽小,他肯于思考,俨然成为这个小团体的精神领袖。
一日傍晚,他们六人步入后山林中。
张俊楚问:“太暄,你认为当今的中国当走何种道路?”
周太暄侃侃而谈:“纵观当今之世界,封建主义已是昨日黄花,资本主义也走向腐朽没落,所谓国家主义不过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大杂烩,唯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有史以来,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少数人奴役压迫大多数人的社会。奴隶主、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本无情地压榨大多数劳动阶级,过着腐朽的寄生生活。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人民所有,人民当家作主,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要劳动,人们也只有劳动才能生存,不劳动者不得食,由于生产资料为社会所有,人人平等地劳动,所以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那是个最符合人道的社会。”
周太暄的话让大家十分激动,张俊楚兴奋地抱起周太暄,把他摔倒在地。
周太暄从地上爬起来,他兴奋地问:“俊楚兄,你这是什么功夫?小弟也想学习。我们立志改造世界,首先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搏击的本领。”
“太暄说得对,我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搏击的本领。”其他几个同学附和着。
张俊楚笑着说:“你们如果愿意学,每天晚上就到这里,我教你们练武。今天太暄讲的道理应该是共产党的道理,我是赞成的,不知其他同学什么看法?”
其他几个同学齐声表态赞同。
陈正凡非常兴奋,他说:“如果这样,我们几个同学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了,我们干脆组织一个小组,就叫岳云共产主义小组!”
周太暄考虑后说:“我看还是不要过于声张,国民党**目前对共产党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江西的红军现在也不知道走到何方。我看不如取名‘湘云武馆’,以强身练武之名,在思想、组织方面积极准备,形成我们自己的势力,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
张俊楚:“太暄的建议很好,毛先生在江西井冈山搞了个根据地,我们几个人也可以走毛先生的路,搞根据地。”
周太暄:“对!不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做具体准备。根据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军事,二是经济,三是文化宣传。我们几个人可以这样分工,张俊楚、陈正凡二人负责搞军事;易扬喜、张鹏负责经济;我和赵家仁负责文化和宣传。”
众人表示同意。自此,一个由六个初中生组织的,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准政治组织成立了。
百度搜索 残阳绝塞 天涯 或 残阳绝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