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 或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张须陀看着信差,疑惑地问:“一路上就没见到将作监?他比你早动身,怎么你都回来了,他连个影子不见,真是少爷脾气。”信差回禀:“回大人,小的在京中确实没见到,只是听说李大人已经动身好几天了,皇上下了严旨,让他在京不得停留,即刻来齐州。听说他带了不少家丁,皇上还专门给派了护卫,老公主府也派了护卫。小的回来的路上,一路走得是官道,各个驿站也没见到李大人的影子,敢不是出了纰漏,现在盗贼横行,小的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能绕的路绝不冒险。”
“好了,你退下吧。”张须陀心情很不好,“皇上真是让人看不懂,我是向朝廷请求派兵救援,皇上一个兵没派,这也罢了,本来就没指望皇上能派多少兵来,现在好,派一个大少爷,敢情是咱们一边行军打仗,一边还得早请示、晚禀报,伺候着他老人家,这都出京快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见着影子,这大爷出点纰漏不怕,最好不要出在齐州境内,多他一个,少他一个,这仗一样打,可要是在齐州出了纰漏,让盗贼给杀了,我这州丞不做了是小事,怕是脑袋也保不住了,各位,都说说,这可如何是好,咱烧香求菩萨,求来个累赘。”
李义满心里一阵暗喜:“大人,再等等吧,李大人是富贵人,天命所在,路上行得慢也是可能的。”他现在对张须陀向朝廷请求救援兴趣不大,他想着,章丘要是丢了,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去历城了。
张须陀没心思寻思李义满的花花肠子,他的肠子已经快愁断了,本打算装模作样向皇上请兵,你派兵来最好,我就可以大张其鼓与盗贼干一场,你不派兵来也好,我慢慢打,败了也有借口。现在好,皇上下了一步认人看不懂的棋,派来个将作监,我又不建城池,你来个将作监何为呢?
信差没有退下,故作神秘地说:“回大人,皇上原话,张须陀乃楚国公一手**出来的门生,齐州不会有事。”他把自己的理解,化成了皇上的原话。
张须陀沉思半天,听到皇上说这样的话,心里万分高兴,脸皮却故作无奈地说:“各位都是个见证,老张今日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皇上一个兵不派,还得把这些盗贼灭了,真是又不让马儿吃草,又得让马儿跑,我只好走一步险棋了,哪日皇上怪罪下来,诸位替老张说一句公道话就够了。”
李义满忙问:“大人,何为险棋?”
张须陀挥挥手道:“放粮。”
李义满一惊:“放粮?这怎么行,粮仓里的粮食是朝廷存放在咱们这里的,是为了征辽东准备的,咱败了,无非一个脑袋,要是惹恼了皇上,乱了征辽东大局,皇上不杀咱九族才怪呢。”
张须陀看着紧张兮兮的李义满和其他不敢接话的僚属,叹气道:“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诸位,你们想想,现在王薄等盗贼之所以猖獗,是因为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要他们吃得饱,何必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呢?现在,齐州粮仓还有不少粮食,咱们给老面姓放一部分粮,这样,得到粮食的百姓都回家安安稳稳生活,跟着王薄的也会少一些。好了,你们不要担心,我作出的主张我担责,你们只做个见证就行了,将来,让皇上知道咱老张实在是没了办法。当然,你们也不是一点事不做,帮着各州县,把粮食分下去,不能出一点乱子,还要达到放粮的目的,什么目的?就是让领到粮食的百姓都回家老实待着,咱就大功告成了,剩下几个顽固不化的,还不够老张拾掇的。说说吧,怎么办?做好了,功劳有你们一份,做不好,过错都是咱老张的。”
李义满心里一合计,这是只挣不赔的买卖,如果放粮成功,皇上奖赏,自己功劳也有一份,如果皇上怪罪,就拿你老张开刀吧,与我无关,他点点头:“这是下官们应当尽的本份,大人,我看这样,粮食不能乱发,防止盗贼化装成老百姓来领取,咱们还是要以官府计筹为准,一个县,一个乡进行发放,百姓身份甄别,由乡里说了算,如果发生盗贼冒充现象,就严办几个乡董,这样也可以杀鸡骇猴,让各县报上具体的数字,一县县发放,如果百姓听到发粮的动静,其他县就是临时没到,也会首先安稳下来的,再一方面,咱们发放粮食,终究是没得到朝廷允许,一个县一个县发,风声传到朝廷,如果皇上不同意,咱也有一个转寰的余地。”
“好。”张须陀听了,一拍大腿,“念过书的就是不一样,想出来的主意都高。我已经安排士信去请秦琼,他可是一个厉害角色,来刺史当年在齐州时就很看重他,他要是来了,加上士信,咱武的就齐了,文的就靠你们了。”
罗士信到了历城,寻到秦琼门外,先在四周看了看动静,毕竟很久没有来过,不知道秦琼近况什么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院子里静悄悄的,确信宅内无人,罗士信有些起疑,拦住一个过路人,打听道:“借问,秦叔宝可是住在这里?”
路人道:“这是他的宅子不假,不过他平时不住这里,在他母亲的坟前搭了一间茅草房,天天守墓,已经守了三年多了,他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罗士信打听了秦琼母亲坟墓所在,去集中买了纸钱、纸马等物,雇一个人挑了,一齐来到秦母坟前。
坟前一个大石碑,碑上刻着“先考(先妣)齐咸阳王录事参军秦爱(宁氏)之墓”,罗士信知道这就是秦琼父母的合葬墓地,他打量了一下,离坟墓十余步有一个小亭子,亭子一边是一个茅草房,罗士信来到草房前,柴门掩着,没有动静,罗士信让挑夫把担子卸下,给了赏钱打发走了,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先祭奠了再说。取出火镰,点着纸钱、纸马等物,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他站起身,等了一会,听到身后边树林里一阵哗哗响,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罗士信,大叫一声:“士信贤弟。”
他脚下加快,几步来到士信面前。
罗士信忙施礼:“叔宝兄,你这是?”
秦琼笑道:“闲着无事,在林子里射几只野味,你来得正巧,我射了几只山鸡,一会咱烧一锅与你吃,好久不见,应该好好乐一乐。”
罗士信看看墓碑道:“伯母去世时,小弟不在齐州,后来听说你随来刺史去了东莱,因此一直没来拜访叔宝兄。”
秦琼道:“是啊,兄弟们都忙,来太守也远在东莱,他让人专门给家母送来祭品。来刺史去东莱之前,想让秦琼同去,奈何老母孝期未满,不忍离开,再说,来刺史去东莱是征辽东,秦琼对此也不热心。士信弟今日前来,秦琼感激之至。”
罗士信不好意思了:“快别说了,伯母去世时,小弟不能前来,现在来墓前一吊,也算是尽点小辈的孝心。”
秦琼拉着罗士信:“草房里坐吧,看兄弟现在一身戎装,在哪里高就?”
罗士信随着进了茅屋,低声说:“小弟这次来,正要与兄长说,此行一来祭拜伯母,二来受齐州丞张大人之托,请叔宝兄出山,现在齐州盗贼横行,正是咱兄弟建功立业的时候。伯母已经去世三年了,兄长也可以除孝了。我来时,张州丞答应,你一到,就授与你功曹之职,兄弟现是右功曹,保证兄长也不失这个官职,等建功后,再奏陈皇上,另行封赏。”
秦琼沉思一会说:“当年来护儿太守让我随他去东莱,我听说他是皇上派遣走水路征辽东,为兄婉辞了,现在天下盗贼横行,百姓无法生活,我也想跟随官府建一番事业,只不过秦琼有两件事未解,不能随便答应兄弟。”
罗士信忙问:“哪两件?”
秦琼道:“一是,盗贼横行不假,但是,这些盗贼大多是务农的百姓,只因为官府逼迫,不得已做了盗贼,秦琼的刀,不忍心砍到他们头上,秦琼也和他们一样,是种粮的百姓,知道百姓的苦楚。二是,不知道这个齐州丞待人如何?秦琼生来脸皮薄,不喜欢逢迎官吏,这位大人要是和前任刺史一样,喜欢奉迎,喜欢黄白之物,秦琼是死活也不会去的,天下官员,能如来刺史的真是太少了。”
罗士信笑了:“兄长,别的不敢打包票,张州丞的为人,真是不比来护儿差,作战还要比他更勇猛一些,这样说吧,他们各有千秋,来刺史善谋,张州丞善战,对待百姓,两人都是一样的。兄弟才十四岁,张州丞已经如此看待,兄长还用担心什么?再说了,张州丞对人最为和气,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打仗,他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有些危险的地方,他宁愿自己上,也不会让我们上,前几日,盗贼围了章丘,他只带了五人出城,与盗贼大战,让我在城门口接应,兄长且说说,这年头,有这样爱护部下的上司吗?另外,第一件事你不用担心,我临来时,张州丞已经告诉我,他将放粮给老百姓,百姓有了粮,就会回家安稳过日子,剩下不愿意回去的,就是死不悔改的盗贼了,杀几个又有何妨?”
秦琼听了,心中一动,章丘大战已经传得大街小巷都知道了,说齐州丞张须陀像当年的赵子龙一样,在盗贼阵中杀得七进七出,神乎其神,心里很想结识这样一位勇将,因此说道:“我这里有一坛好酒,咱们痛饮一番。今晚且在此住下,明日,我随你去见张州丞,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秦琼这七尺身躯就交给张州丞了。”
第二日,秦琼关了门,随罗士信一起朝章丘进发,一路上见百姓大包小包背着粮食,高高兴兴回家,秦琼拦住一个百姓问道:“老乡,何处得了粮食?”
那百姓兴高采烈地说:”官府放粮了,我们有粮吃了。”
罗士信笑着问:“有了粮,你们还参加乱民吗?”
那个百姓看看穿一身戎装的罗士信吓了一跳:“哪敢呢,军爷,我可是老实本分的百姓,他们当乱民,我宁死不当。”
秦琼问道:“你说的他们,如果领了粮,还会当盗贼吗?”
“应该不会,咱老百姓最好打发,有吃的谁还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呢?都是让这帮脏官逼的,不过,张州丞除外,他是个好官。”
秦琼、罗士信大笑,一夹马肚子,两匹***飞奔而去.....
百度搜索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 或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