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敏在路上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才到齐州,本身就觉得被皇上差遣到齐州有些委屈,再加上他多了一个心眼:故意路上慢慢腾腾,等他到时,齐州盗贼已平,他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一行五人化装成贩卖北货的商人,其余人员都随后暗处保护,一路上走走停停,遇到好的风景名胜就停下来赏游一番,倒也不觉着累。
等到了齐州,才打听到盗贼声势浩大,张须陀已经带军队去了章丘,只好再辛苦一次,转而向东,赶赴章丘。
到了章丘城外,看到张须陀率领大小官僚在城外迎接,心里好受了一些,一路上的委屈和辛苦减轻了许多。
张须陀虽说对这个公子哥没有一点好感,但是,将作监可是朝廷三品大员,不可怠慢,再加上,这个李大人是皇亲国戚,面子上的尊重总还不能少了。他点齐了章丘城内所有九品以上官员出城迎接,因为盗贼作乱,各县小官逃得差不多了,剩下几个,也都朝秦暮楚,对欢迎一个朝廷来的将作监兴趣不大,只是碍着张大人的面子,不得不来。
李义满与这帮人正相反,他虽说不期待李敏的到来,但是,皇上的旨意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既来之,则安之,听说李敏是皇亲国戚,心想:何不借此机会与他结交一番?说不定后半生的前程都出在他身上呢,出于这种考虑,在迎接的队伍中,他显得十分活跃,眼巴巴等着李敏的到来。
快到章丘时,李敏一行人已经换上官服,护送他的人也都换了服饰,这样一行人显得整齐、威武了许多,李敏的马走在最前边,众人随后,让这个长相俊美、官派十足的少年公子分外显眼。
张须陀远远地一拱手,大声说:“李大人,张须陀甲胄在身,就不大礼参拜了。”
李敏看看这个一身戎装的魁梧汉子,知道他是杨素的得意门生,打仗很有一套,也不敢在他面前托大,忙拉了他的手说:“张州丞不要客气,我虽说在京中是将作监,到了这里,就是将军的属下,应该是李某拜见张将军才是。”
听了这几句话,张须陀心里一惊,这个公子哥看上去少不经事,说的话却是中听,只好虚与他周旋:“李大人,你是皇上身边的人,到齐州,就如同皇上亲临,齐州满城官员、百姓如久旱盼甘霖,等候已久。大人快请入城,李县丞,你陪了大人入城,去衙中歇息,我在此等候另一位贵客,李大人,下官怠慢了。”
李敏一愣,这才明白这帮人等在城外,不是单单迎接自己的,后面还有贵客,他满腹狐疑,是什么样的贵客,比自己还要贵重?
李义满快步跑过来,向前施礼:“李大人请。”
李敏有些恼怒,但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他未敢表现出来,要是以往,一个小小的州丞如此待他,他早已勃然大怒,但是现在自己圣眷已衰,又加上李氏为天子的谶言,还是忍字当头。
李敏装着一肚子心事,随着李义满入城。心里想着,如能借此次齐州之行立一大功,回头再换回皇上的宠信,你张须陀今日之举,我是必有后报的。
李义满陪着李敏到了临时的州衙,下人上了茶,李义满小声说:“李大人也是看明白了,张州丞管着一州的政事,还要管着清除盗贼,确实忙,大人详解一二。”
李敏本想当着这个县丞发一通牢骚,但是他忍住了,何必当着僚属的面说人家上司的不是,
淡淡地说:“李县丞不要客气,李某来到此地,就是张大人的属下,我们以后共事的日子长着呢,不要太过拘泥于俗礼才是。”
李义满正想结识他,这样独处的机会哪能错过:“下官久闻大人盛名,大人是皇亲国戚,更是朝廷大员,下官再没有眼色,也不敢与大人同列。只是眼下章丘不是州衙,行军打仗,条件就差了些,如有怠慢,大人请多多原谅。”
李敏喝着难以下咽的茶水,苦着脸不理他。
李义满想借机接近,一时半会也没想出由头,只好陪着笑干坐。
章丘城外,两骑飞奔而来,到了城门处,看到张须陀亲自带了城中官员候在门外,秦琼大吃一惊,看看罗士信,罗士信也很奇怪,不明白张州丞今日怎么如此大的阵势迎接秦琼。
他跳下马,对秦琼道:“兄长,这位就是张州丞,可见求贤若渴,亲自迎接你来了。”
又对张须陀道:“大人,属下奉命请来秦壮士,向大人交差。”
秦琼看着笑容满面的张须陀,忙跳下马,跪下道:“草民秦琼拜见大人。”
张须陀大喜道:“今日张某得秦壮士前来相助,盗贼平定指日可待,秦壮士一路辛苦,且随我回衙歇息。”
说着,拉了秦琼的手,要与他一同进城。
秦琼忙道:“大人,秦琼来投奔大人,就是大人属下,大人是秦琼上司,礼不可废,大人请上马,秦琼随同,不敢与大人同步。”
张须陀听了,只好说:“也好,临时州衙离这儿还远着呢,咱骑马去。”三人都上马,众人也都跟在后边,一齐进了城。
到了晚上,张须陀大办宴席,请李敏和秦琼饮酒。
张须陀请李敏上座,李敏看看张须陀手下的眼神,无论如何不肯上座:“将军折煞李某了,皇上派我来,李某就是大人属下,再说,以后仰仗大人之处太多,李某多年都在京中,行军打仗从未参与,这齐州一切事务,还是大人调度,李敏哪敢僭越。”
张须陀哈哈一笑:“秦壮士,你是远来助战的勇士,李大人不坐,你来上坐。”
秦琼拱手道:“秦琼岂敢,秦琼只是一介草民,不敢越矩。”
张须陀摆摆手:“那,张某就不客气了,不是非要争这个座位,只因为今日李大人和秦壮士都是远道而来,是客,张某是主人,尽主人待客之道,不得已才坐,二位请。”
李敏挨着张须陀坐了,秦琼排到几个县令、县丞以下,挨着罗士信坐了。
一席酒各怀心事,倒也喝得非常热闹。
第二天一早,斥堠来报:“大人,城外三十里发现盗贼动静,正朝章丘而来,约三万人,带头的还是那个裴长才。”
张须陀笑道:“这帮贼上次在章丘吃香了嘴,故技重演,这次不是上次了,老子有准备了,传令,召集众将、大人们议事,请李大人同来议事。”
一会,李敏等人来到议事大堂,张须陀把情况说了一遍,底下议论纷纷,张须陀问李敏:“大人,你看如何应对才好?”
李敏忙起身:“张将军,李敏唯将军马首是瞻,至于调度一事,李敏自叹弗如,请大人莫怪。”
张须陀也不再与他客套,看看众人道:“这帮盗贼上次在咱们这儿围了一天一夜,趁机夺了北海,这次来,是不是故技重演,又想围住我们,夺取哪一个城池呢,你们说说。”
李义满想在李敏面前表现一番,积极应答:“大人,此事莫急,咱们派出斥堠再打探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再说。属下以为,不一定还如上次,盗贼再笨,也不会笨到这样。”
张须陀点点头:“我想他们也不会,不管会与不会,他们打他们的,咱打咱的,现在,咱们不同与上次,这次,咱有秦壮士助战,我看,秦壮士先委屈左功曹如何?等立了大功,我禀明皇上,再另行封赏。”
秦琼跪下道:“谢大人栽培,秦琼当尽力杀贼,报答将军知遇之恩。”
罗士信道:“听消息说自从上次张大人放粮,盗贼数量减了许多,现在王薄不过有三万人,其他孙宣雅还有几千人,郭方预几千人,郝孝德几千人,总人数不超过五万人,如果斥堠说来了近三万人,应是王薄主力才对,裴长才只是一个幌子罢了,请大人详察。”
张须陀点点头:“说得有道理,斥堠快快打探,如果来的是王薄主力,咱就不怕他们故技重演,如果不是王薄主力,倒要多个心眼。”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李敏在下边不言语,他等着张须陀犯错误,只有他犯错误,自己才有机会进言,如果他春风得意,自己说什么也不会听的,他静静地等待。
到了午时,城外人马喧腾,斥堠禀报:“大人,此次未见王薄旗帜,还是裴长才,似乎与上次无异。”
张须陀冷笑道:“与上次无异,我们不会再上一次当,不给他围城的机会,众将听令,这次咱们三面出击,本人带一路出东门,秦功曹出南门,罗功曹出北门,他们三万人,我们也是三万人,击败这帮盗贼绰绰有余。”
秦琼等答道:“是,谨尊将令。”
张须陀问李敏道:“李大人看这样调度是否可行?”
李敏心想,你已经派完了兵将,再来问我,以为我是白痴吗,他应道:“如此甚好,足见大人名将之风。”
秦琼带着五千人出了南门,与盗贼大战起来,一直杀到申时,未见盗贼退却,身边士卒死伤无数,秦琼只好引兵后退,在城门口集结,等候东门消息。
东门张须陀也陷入苦战,只好引兵退入城中,传令北门罗士信、南门秦琼回城,城头堆满滚木、礌石,防止盗贼偷袭。
在议事堂,张须陀看看众人道:“本想着放了粮,盗贼会离心离德,一盘散沙,没想到剩下的却都是亡命之徒,战斗力不降反升。”
罗士信道:“大人,到晚上如盗贼不攻城,与上次应该是一个计策,大人,咱们不能这样等着,万一......”
张须陀挠挠头皮道:“众位可有什么高见,我老张用一句你们文人的话说----从善如流。如果都想不出好法子,咱就慢慢打,就是拖,也要把这帮盗贼拖死。”
李敏看时机已到,慢慢地说:“大人,李敏有一个想法,说与大人听听,众位大人一起计议,看是否可行。”
张须陀看看他,像不认识他一样。
李敏道:“皇上在东都等齐州的捷报,心情十分迫切,李敏在皇上身边最能体会得到。皇上今年征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就是齐州尽快平息盗贼,打通南北粮道,张大人,皇上的耐心是有限的,咱们拖不起。李敏想到一条计策,擒贼擒王,齐州这几股盗贼,实力最大的是王薄,何不集中全力,寻找机会把王薄灭掉,其他小股盗贼就会不战而退,如果纠缠于小盗贼,上次北海之事就会重演。我们能如此想,事情就简单了,众位,这次盗贼围章丘,他们的主力应该在哪,一定是某一个县城,寻到主力,就寻到王薄。”
张须陀站起事,围着李敏转了一圈,深深一躬:“大人,张须陀佩服,一句道破梦中人,好,你继续说。”
李敏笑道:“我这不是一条计,是连环计,先是反间计,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最后才是擒贼擒王。”
张须陀摆摆手:“你们都退下,士信、叔宝留下,李县丞也留下,咱们一起议议。”
其他人退出。
一直到后半夜,议事堂的灯才熄了。

百度搜索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谋之望长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周广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广恒并收藏唐谋之望长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