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一年,李斯已经被秦王拜为廷尉,成为吕不韦之后的朝中的又一位实权重臣。他更加急切地想去完成自己的理想,便鼓动秦王嬴政尽快对六国采取行动。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最终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 ,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收到了效果,然后便决定选一个国家先动手。
李斯则趁机提出“先灭韩,以恐他国”的策略。
这一天,咸阳王宫来了一位韩国使臣,他正在努力的对秦王说出自己的来意。然而,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总是结结巴巴,引起了朝堂上群臣的哄笑。
秦王立刻大喝一声,制止住大臣们的非礼行为,因为他知道,此人是名满天下的名士。
此人叫韩非,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是荀子的学生,也是丞相李斯的师兄。韩非虽然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著的书早已流传到秦国,深为秦王嬴政所赏识。韩非师从儒家,却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这正好是秦国所迫切需要的人才。秦王嬴政曾以战争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
然而,韩非此次来咸阳上书秦王嬴政,却是为了劝其先伐赵国而缓伐韩国。秦王对于他信赖有加,便马上便答应了下来。
可以看得出,秦王嬴政对韩非十分重视,这反而引起了他的师弟李斯的妒忌和担心。。。。。。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国力始终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然而,赵国的根基还在,尤其是赵人的好战之风,更是其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赵国此时依然是秦国东扩的最大绊脚石,成了秦国的一个心腹大患。在这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赵国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关键点——秦国进攻赵国,诸侯则救援赵国。
同年,秦王嬴政听从韩非的建议,再度向赵国南部发起进攻,在平阳一战中,击破赵军,斩首十万。
秦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然而行至宜安肥下,却受到了沉重打击,几乎全军覆灭。原来,赵王此时将原本驻守边疆的李牧召了回来,并任命为统帅。
李牧当时已经是威震天下的名将,他曾率军歼灭十万入侵的匈奴军,多年来威震边疆,所率军队也具有非常强的战斗力。
李牧对于秦王嬴政来说并不陌生,回想起来他们也算是故交了。
李牧不正是当年邯郸城李丫的哥哥吗?
于是,嬴政决定发动当年邯郸的旧关系去和李牧和谈。他一番思索之后,觉得似乎只有继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嬴政内心对他一直充满了感激和敬仰,同时也知道他是异能之人,因此特准其易容出行,以避免外界对于其年龄的困惑。
继墨此时仿佛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便欣然同意前往调停。
进入赵军前线营地,继墨便立刻受到了李牧的热情款待,他赶紧抓住时机,不留余力地向对方表达秦国和平的愿望。
也许是出于对墨家侠客的信任,李牧稍做思忖,便答应与秦军达成和平盟约。
然而,还没有等大家欣慰多久,第二年,秦国在缓过气以后,便立刻撕毁盟约,东出太行山,攻占赤丽、宜安,一路摧枯拉朽,目标直指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则只得匆匆将正在修养的李牧再次派出,命他率大军由雁门关紧急南下阻击秦军。
秦军的言而无信让继墨等许多墨家弟子鄙视和愤慨,他们知道,秦王也许从此便会加大吞并六国的步伐。他们考虑到赵国目前的被动乃是因为墨家而起,便决定动用自己的力量为赵国换取公平的机会。于是,继墨率领部分墨家弟子,前往赵国,准备与之患难与共。。。。。。
李牧首先避开秦军的锋芒,在宜安外围安营扎寨,仍然采用对付匈奴战略,拒不出战,力争在僵持中寻找最佳战机,同时保持高度警惕。
多天挑衅后,秦军突然安静下来,让赵军有些捉摸不透。不久,传来消息,秦军主力已经抵达肥下,并发起了猛烈进攻,肥下守军告急。
李牧把大家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副将赵葱认为根本无须考虑,应立刻率大军救援肥下。
继墨听后,马上阻止道:
“敝人对秦将桓齮作战风格有所了解。秦军远出,不利持久,因此,他极有可能以为赵军会如廉颇当年以坚垒拒王龁一样,因此便想施展围东击西的策略,企图诱使赵军往援,等赵军脱离营垒后,便欲将之击歼于运动之中。如若真是如此,此时对面秦军营中留守兵力必然薄弱。”
众将领听后,无不点头称是,于是,李牧下令,立刻整备军队,向秦军大营突袭。
正如所料,此时秦军大营中留守兵力非常薄弱,再加上对于赵军坚垒不出的战术习以为常,渐渐疏于戒备,当遭到赵军突袭以后,变得不堪一击,不仅全军被俘,而且连战斗重器也被收缴。
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便部署一部兵力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激战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合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歼敌十万,大破秦军。李牧因战功卓越被封为武安君。
几年的秦赵之战,都是以赵国大胜而结束,此时很多人以为秦国遇到了克星,其扩张之势将完全被遏制住。韩王安便是这其中的一员。其实,由于实力弱于众诸侯,韩国早已投靠秦国多年,平时不断给秦国上供,俨然把自己当作秦国的郡县了。然而,韩王也深深知道,迟早有一天,秦军会一把将韩国消灭,所以他决定和赵国结盟,为赵国马首是瞻,任凭秦王和李斯如何劝阻也无济于事。
此时远在秦国的韩非则已经大祸临头。
秦王嬴政采用韩非的策略——先攻打赵国,然后再攻打韩国,却发现秦军在攻打赵国之时,屡屡受挫,损失惨重,不由得新生恨意。正在此时,韩国又铁了心要和赵国结盟,共同抗秦,秦国的贵族和大臣对于这位韩国来的客卿就更加愤恨了。李斯趁机对秦王说,韩非之所以如此建议,只是为了不让秦国首先攻打韩国罢了,他实际上是韩国派来的奸细。最终,韩非被投入监狱,直到被逼自杀。。。。。。
公元前232年春,在咸阳城秦王宫外,一个身材瘦弱的贵族公子正站在宫门外等候秦王嬴政的召见。此人便是从燕国远道而来的燕太子丹,然而这一次他并不是为了来和儿时玩伴叙旧,而是来给这个玩伴当人质的。
前些日子,燕王喜见如日中天的秦国准备向赵国和韩国发动进攻,心里便担心不已。虽然赵国暂时阻止了秦国的进攻,而且韩赵也有结盟的意思,然而燕王喜判断,就算韩赵联军也根本无法与强大的秦国抗衡。除了韩国外,诸侯中燕国的实力最弱,而且燕国与赵国相邻,所以燕王喜担心秦国灭了韩国和赵国之后,会立即攻击燕国。为了向秦国示好,也是为了让秦国相信自己不会与赵、韩联盟,燕王喜便将太子丹派往秦国做人质。燕王喜相信嬴政不会伤害自己儿时的好朋友,也会因此暂时不向燕国发动进攻。。。。。。
秦王嬴政听到燕丹到了宫门外,一阵欣喜,正要大步往宫门外去迎接。然而他走出几步,便又放慢脚步,开始迟疑起来——燕丹此刻来秦,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刚刚在狱中自杀的韩非。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停下脚步,然后转身回到了君位上,只等着燕丹入宫觐见。
燕丹来到朝堂上,见嬴政高高在上坐着,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于是勉强上前拘礼,说道:
“外臣燕丹,在此见过秦王!此番从燕国历经两月至秦国,疲惫不堪,望大王恕臣衣冠不整之失礼。”
嬴政同样勉强地说道:
“燕太子免礼,阁下不远万里来到咸阳,一路劳苦了!本王已经命人将住所准备好,阁下还是先行去休息吧!”
燕丹心里生气,虽然依然鞠着躬,嘴上说着感谢的话,然而却一直没有抬起头看他,之后便立马转身离开。
“燕太子,阁下耳朵又红了!”秦王憋着心里的笑意,问道。
燕丹没有回答,只是转身又作了揖,然后再次转身,大步走出了宫殿。。。。。。
第二天,燕太子丹刚刚起床,便听下人来报,秦王驾到,便故意衣冠不整地去门口迎接。
秦王嬴政此时已是一副戎装,他走近燕丹,往其胸口锤了一拳,笑着说道:
“昨日很生寡人的气吧?从小你只要一生气,便会由耳朵红到脖子!”
说完,嬴政便吩咐内臣拿过一副盔甲,一张弓和一些食物,往燕丹手上一搁,只催促他快一点儿换装,和自己一起去打猎。
燕丹见状,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憋了两下嘴,便赶紧换了装备。
秦王嬴政的王家猎苑很大,动物种类繁多,于是俩人商议决定,以射杀狼的数量来分出高下。
于是,俩人各带一路人马分两路出发,一路驰聘围猎,好不尽兴。
半天过后,两路人马在猎苑深处相遇,因为他们同时发现了一条惊慌逃跑的狼。此时嬴政和燕丹都跑到了各自队伍的前面,策马急追,竟把随从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俩人瞅准机会,几乎同时拉弓射箭,只听“嗖嗖”两声,两支箭如白虹贯日,瞬间命中,然而却分不清谁先谁后。他们见狼受伤之后,跑进灌木丛,躲了起来,便翻身下马,手中紧握着弓箭,一步一步往前靠近。
狼眼见无处可逃,哀嚎一声,便呲着牙,跛着脚,走出了灌木丛。它眼露寒光,死死地盯着俩人,嘴里发出狠狠的声音。原来它只是腿受了伤,并不致命。
燕丹见状,不禁放下了弓箭。
正在此时,嬴政却忽然将弦上的箭射了出去,正好射中狼的要害处。
燕丹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他见狼应声倒地,不禁叹息道:
“它既已经受伤,便只管放归山林,让其自生自灭就可。又何必要将它射杀呢?”
“妇人之仁!它若归去,必为林中老虎所食。况且,表面上看,它确实已经无力伤害我等,然而若再加上这两只呢?”
嬴政说着,用手指了指旁边的灌木丛。
燕丹随着嬴政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有四只眼睛发出阵阵绿光,正在灌木丛里瞪着自己。
他和嬴政赶紧再次将箭搭在弦上,用力拉开了弓。。。。。。
接下来的日子里,嬴政总是一有空就来找燕太子丹一起打猎,只是不太愿意和他谈论国政。
嬴政倒是无数次提及李丫,每次谈起她的时候,眼神中总是充满了热情。然而每当此时,燕丹总是眼神飘忽,不愿多说。嬴政是何等敏锐之人,觉得燕丹一定知道李丫的事情,便追问不止。
燕丹被逼无奈,只得说道:
“丹本不愿提起此事,然而大王一再追问,只怕犯了欺君之罪,只能如实以告知了。”
原来,当年嬴政和母亲不辞而别后,李丫和燕丹都很难过,也很失望,尤其李丫,毕竟赵政曾答应过,要带她回秦国,迎娶她。他们责备赵政为了入驻秦宫而违背誓言,责备他走得如此匆忙,连招呼也不打一声,从此了无音讯。
之后很多年,他俩再也没有交过新朋友,只俩人“相依为命”,慢慢竟生出了男女之情。此时,李丫的哥哥李牧已经崭露头角,燕王喜为了与赵国交好,便让燕丹娶了李丫,然后回燕国做了太子。
嬴政听到这里,表情露出了许多的遗憾和难过,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沮丧地问道:
“当年不辞而别,实属情非得已!那你和李丫生了几位公子,现在多大了?”
听到此话,燕太子丹半天说不出话,泪水便不停地流了下来。
秦王嬴政感觉不对劲,便不停地追问。
原来,至从李丫嫁到燕国做太子妃后,便已经陷入了艰险复杂的宫廷争斗之中,好容易幸存下来,却已经身心憔悴。之后,她又在分娩之时遭遇难产,最终与肚子里的孩子一起去世。
说道此处,燕丹便已经泣不成声。
嬴政听到此处,心如刀绞,他难过得仰天大吼,猛地一脚,将燕丹踹倒在地。。。。。。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幻世墨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幻世墨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幻世墨隐并收藏幻世墨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