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或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想乘胜灭赵,亲自领军围攻邯郸,给赵国最后地致命一击。赵王丹获悉之后,惊恐万分,立刻派苏代(苏秦的族弟)用重金贿赂秦相范雎。
苏代对范雎道:
“白起擒杀赵括,又欲围攻邯郸,一旦劲敌赵国灭亡,秦王便可称帝,届时白起必封三公!阁下安能屈于鄙之下?昔秦得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攻下邯郸,又能如何?阁下不如力谏秦王,接受赵国割地求和,亦不与白起再得战功。”
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秦王嬴稷允许赵国割地求和。
秦王听后犹豫半天,便应允下来,于正月命令撤兵。
白起对于这一决定极力反对,并试图说服秦王,却终究无果,只能领命退兵。眼看着自己背负千古骂名换来的战机被贻误掉,白起痛心不已,对秦王很是失望,对范雎也开始心生怨恨。
回到咸阳以后,白起心里郁结依然难消,终日闷闷不乐,闭门不出。
。。。。。。
这一日,白起府上来了两位老者,其中一位长眉白发,仙风道骨,已经无法确切看出其年龄,另一位黑脸大眼,胡须浓密,看起来年纪也是过百之人。
白起一眼认出,前者正是自己的老师尉缭子,后者则是自己的师兄都尉墨。
原来,尉缭子领着都尉墨来到白起府上,是想约他一起赴华山登高散心。
白起在几番婉拒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自己老师的邀请。
三人一路上并没有怎么说话,尤其是都尉墨,此次他对于白起的态度明显与往日不同,一下子变得冷漠了许多。
此刻,三人正欲通过两座山峰间的峡谷入口,忽然从两侧涌出一群人,挡住了前路和退路,对他们形成了包围之势。
三人此番秘密出行本是为了游玩散心,只带了几个贴身侍卫随行,此刻与对方相比,人数上明显吃了大亏。三人既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更不知道对方的来意,心里便开始了各种揣测。
为首的男子两弯剑眉之下长着一双俊秀的眼睛,此刻正散发出冰冷的光芒,他直视着白起,讥讽地说道:
“武安侯真乃是好兴致啊!你使得二十万赵国战俘之冤魂留落荒野,自己却悠闲自得地在此游山玩水,观天下美景,享人间美食。你难道不怕受到天谴,断子绝孙,不得善终吗?”
白起听闻此言,身体颤动了一下,并没有出声辩解。
倒是身边的尉缭子哈哈一笑,开了口,说道:
“原来诸位是为了此事而来!方才阁下之言,武安侯不做辩解,那便由老朽来絮叨一番。长平之战乃是一场激战,双方均损兵折将,伤亡过半,粮草匮乏,即将溃不成军,相持不下之时,两军最后拼得其实便是粮草物资。赵军最后正是因为粮草不济被逼着突围,最终导致兵败,苟活的士兵悉数被俘。然而,此时秦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后勤粮草难以糊口,根本没有多余之粮供赵军将士。”
如此多年过去,尉缭子已是一两百岁的老人,然而依然身高体阔,面若纸色,白发依然浓密顺长,遮住了额头和半个脸颊,眼被白发和白色寿眉半遮住,寒光依然,花白的胡须顺面而下,遮住了整个嘴巴,让高挺稍勾的鼻子格外凸显。整个人一片白色,与周围的薄雾融为了一体,似乎与天地接通了灵气。
对方听到这里,显得更加气愤,质问道:
“既然不愿留下赵军将士,为何不将他们遣散民间或者返送回赵国?哦,莫不是秦国担心这批将士重新汇聚成军,成了秦国吞并天下的绊脚石,阻碍秦王君临天下?难道为了实现其狼子野心,便要让二十万的无辜战俘成为孤野亡魂?”
尉缭子冷哼了一声,回到道:
“无辜?天下崩离,诸侯乱战,战场之下,各为其主,哪有无辜之人!白起不杀赵军,将来便会发生无数次长平之战;秦王若不一统天下,便会有世世代代的诸侯混战。此所谓,大破而后立也!白起所为,不为一己之私,而为天下之公也!”
“天下?谁之天下?秦王之天下,还是天下人之天下?失去人性之人谈天下为公,真可谓滑天下之稽!无耻、可笑!”对方冷笑着说。
“黎民之天下,便是供其食住之家园,君之采邑;贵族士大夫的天下,便是赐其权势之朝堂,诸侯之国邦;只有百家诸子及浪人侠客的天下,才是华夏九州,周王之天下。白起为秦王虑,秦王为天下虑,既无私心,何错之有!况且,事发前日,白起曾询问老夫,便是老夫建议他如此行事。故诸位有什么怨恨,只管冲着老夫来,且放过白起。”尉缭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道,面上仍无表情。
对方听罢,并不买账,大声呵斥道:
“一派胡言诡辩!秦王正义,则白起无罪;秦王不义,则白起死罪?更何况,尔等只听得秦王嘴里之正义,却不知其心里龌蹉肮脏之欲望!今日休要多言,速速拿命来!”
说罢,剑已出鞘,向着白起飞刺过来。
白起悲叹一声,也不躲闪,便干脆闭上眼睛,等死。。。。。。
然而此时却见白影一闪,尉缭子便已经隔在两人之间,一手挡开刺来之剑,一手将白起推开了好远。
双方人马见状,便纷纷开打,除了两人呆在原地,一动不动,一位是白起,另外一位便是都尉墨。
出乎在场所有人的预料,这位长寿老人尉缭子身手仍然十分了得,俨然是一位绝世高手,其武功已经达到超神入化的境界。在白起和都尉墨原地发呆的情况下,他一人带领着几个卫士与对方纠缠,竟没有显露太多的败迹。
然而,对方毕竟人多,而且其中几人的武功也高得罕见,激战之后,尉缭子便开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此刻,尉缭子正专心与一位青衣蒙面人全力打斗,忽听身后白起痛苦地“嗞”了一声,稍有分神,动作便慢了下来。就这一瞬间,便有一只虎爪迎面挥来,他顿感不妙,赶紧仰头躲闪,却正好被对方拽住了胡子。
青衣人拽着尉缭子的胡子用力一拉,竟把它连代着脸皮都给拽了下来。他立刻被这突然发生的一幕给惊呆了,竟然忘记了继续厮杀,手拿着胡须和面皮站在原地,发起呆来。
此刻,尉缭子也同样呆站在那里,只是他脸上的络腮白胡子不见了,苍老的皱纹也似乎跟着脸皮一起被撕了下来。那个百岁老人尉缭子不见了,却而代之的是一个中年神武的尉缭子。
与青衣人相比,尉缭子毕竟还是要老道得多,他稍一失神,便又立即缓了过来,迅速拂袖遮面,一个“鹞子翻身”,便飞落在白起的身旁。
尉缭子见白起已经被刺倒地,知道事态紧急,便赶紧从怀里拿出一个泛着蓝光的器物,闭目扣动了扳机。
蓝光闪过之后,周围立刻变得安静下来。人们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耳朵巨鸣,头痛欲裂,不得不停止了打斗,却努力感知自己的方位和周围的环境。
尉缭子赶紧趁机穿梭于人群之中,将对方一一点穴,然后悉数击晕在地。
。。。。。。
“继墨,醒醒啊,你赶快醒醒啊!我等必须速速离开此地了。。。。。。”
昏睡许久之后,继墨仿佛听到梦里有人在呼唤自己,模模糊糊地睁开眼,见簇锦、季姚以及伙伴们正关切地看着自己,他们见自己苏醒过来,便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原来,此番来华山伏击白起的这些人便是由继墨率领的太白墨园的墨家弟子们。
前些日子,大家听闻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杀了二十多万的赵国战俘,立刻群情激愤,再联想到他过去若干战场上的无情杀戮,更觉得此人便是人间恶魔,如若不诛杀,必将继续祸害人间。期间,墨园竟然收到一封密报,得知白起即将赴华山游玩的消息,于是众人决定连夜启程,赶在他们到来之前设下了埋伏。
可推测,由于尉缭子忽然使出大杀器,使得众人的行刺计划落败,自己也依次击晕。幸运的是,众人似乎均无大碍,先后苏醒了过来,继墨则可能因为是领头之人,又与尉缭子直接过招,所以被他特意大力重击,苏醒得比较迟一些。
很明显,大家在昏迷之后并没有受到尉缭子的进一步攻击,相反,他们醒来后却发现地上躺着几具陌生的尸体——他们正是尉缭子带来的卫士。
。。。。。。
继墨见大伙儿均无大碍,便长舒一口气,然后又把眼睛闭上,躺了下去。
伙伴们见他似乎很虚弱,便只能由年轻力壮的弟子轮流背负起他,匆匆向山下撤退。
此时太阳高照,晒在身上,让人觉得懒洋洋的,再者,刚才的一番恶战,也已经让继墨有些精疲力竭,此时他也要利用这刚刚恢复的一点点精力去好好梳理一下整个事情。
继墨越想越觉得蹊跷,越想越觉得有太多问题亟待证实:
这位尉缭子方才使用的武器分明就是“闪灭”——要知道这可是墨使当年留下的威力仅次于幻世灭的稀有武器,只有与祖园极有渊源的人才可能持有它。这不由得让人怀疑,当年秦岭入口搭救继墨等少年的那位蒙面人所使用的大杀器是否也是“闪灭”?
想来,尉缭子至少已是一百多岁的高龄,然而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精力强盛,本已经让人惊叹不已,却未曾想,其伪装的面容之下,竟然有一张仅为中年、神勇奇特的面貌,似乎他早已拥有了不老之躯。
从尉缭子及其弟子白起的一向作风来看,他们对待敌人向来是凶狠异常,此次却又为何偏偏放过所有的墨家弟子,反而将随行几人悉数灭口。
。。。。。。
通过长平之战,秦军从根本上削弱了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赵国,也给其他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此后,秦国一统九州的形势便更是势不可挡。
孝成王赵丹最初虽然派苏代(苏秦的族弟)向秦王嬴稷表示愿意献六城求和,然而等秦军真正撤军,赵王准备按约割城之时,却遭到了赵国大臣们的反对。
大臣们认为,如果此次赵国割地给秦国,秦国便会变得更加强大,“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如此下去,赵国迟早必将灭亡;还不如用六城来贿赂齐国,联齐抗秦;将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封给楚相春申君黄歇(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结好楚国;与魏订立盟约,并与韩、燕积极交好。最关键,还是要在国内积极发展生产,迅速重整军备,做好抗秦的充分准备。
赵王丹思虑再三,最终采用了大臣们的主张,决定对秦国不妥协,坚决抵抗。
赵国的行为深深激怒了秦昭王嬴稷。当年九月,他便派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国都邯郸,然而久攻不下,还损失数万秦军。之后,他便又想像上次一样,偷偷改任白起为将,继续攻打邯郸。
然而,这一次白起却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拒绝,并一再规劝秦王不要再发兵攻打赵国了。。。。。。
这一日,秦王嬴稷与范睢交谈中再一次提到了白起,言语中透露出对他的丝丝不满。
范睢见状,趁机对秦王说:
“大王不必生气!想来,白将军也许真的是因为身负重伤而不能带兵出战。近日微臣本想去白将军府上探望他的病情,不了到了府门前才发现那里显得十分繁忙,所以只好打道回府。”
秦王嬴稷不赖烦的瞄了他一样,说道:
“请爱卿把话说完!以寡人对你的了解,你不可能不弄清事情缘由就打道回府,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只告诉寡人这些事情!”
范睢有些无趣,赶紧进一步说道:
“微臣那天确实将事情缘由打听清楚了。原来,咸阳城的上下大臣听闻白起受伤之后,都跑到他府上进行探望。”
秦王听完,不由得心生妒忌,同时更怀疑白起是故意装病,以此来向自己示威,从而显示其重要性。
第二天一早,秦王嬴稷便以探望为由,亲自去了白起府上,一来是想找机会对他敲打一番,二来也想再试试能否说服他。
当秦王嬴稷再次对白起提到要他率军攻打邯郸时,白起答复道:
“长平大战之后,微臣便觐见大王,恳请大王趁胜追击,一举攻下邯郸城,将赵国消灭。然而大王受范睢谗言蛊惑,命大军撤退。现在战机已失,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秦,贸然发动进攻,胜算必定渺茫!”
秦王嬴稷听罢,显得非常不高兴,责怪道:
“寡人知武安侯对当日撤军一事心有所怨,然事已至此,再多说怨言也于事无补。还请爱卿以大局为重,勿要因私废公才是啊!至爱卿出任将领以来,经历大小七十余战,从没有败绩。伊阙之战,爱卿避实击虚、先弱后强,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华阳之战,爱卿率军攻打救援韩国之赵、魏联军,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长平一战,爱卿以少胜多,一举包围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现在赵国只剩老弱残兵在虚张声势,苟延残喘,只要爱卿肯率军攻赵,定会势如破竹,一举攻下邯郸。”
白起听罢,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苦笑,然而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道:
“大王所言差矣,今邯郸实非易攻!今时赵国君臣将士深知,一旦邯郸城被占领,则赵国势必存于危亡之间,因此必会上下一心,拼死守城。经过一番重整军备,赵军军力必已恢复不少,一旦久攻不下,便更会对秦军不利。诸侯对秦怨恨已久,如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今秦军虽破赵军于长平,但自身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秦军此时远伐邯郸,若赵军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故,微臣再次恳求陛下,暂不可发兵攻赵!”
“爱卿仍在怨寡人乎?或须要寡人赔不是乎?”
秦王嬴稷此时脸已经铁青,冷笑着问道。
“微臣万万不敢!微臣此番考虑绝非因个人好恶,实为秦国及百姓利益考量。望大王恕罪!”
白起言辞诚恳,表面请求恕罪,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让步的迹象。
“为秦国及百姓利益考量?笑话!你乃是寡人臣子,秦国子民,本应报效寡人!秦国及百姓福祉乃是本王考虑之事,而非区区一个臣子所需考量之事。”
秦王嬴稷咬着牙,冷笑着高声说道。
白起见秦王面露讥讽之色,想想最近的事情,一股热气涌上头来,不由得也提高声量,回答道:
“臣非天生便是所谓‘人屠’,也绝非喜欢看人残杀。臣只是认为秦国世代出明君,唯有秦国能一同天下,平息天下战乱,故舍命舍己以相秦王。臣本欲率秦军平定天下,今日明知不能取胜,却仍要率将士赴死地。臣不忍,亦做不到!”
秦王嬴稷听完,面部肌肉开始不自主地抖动,牙齿似乎咬出了血。他眼露寒光,低声说道:
“阁下似乎以为秦国离不开你,寡人离不开你。本王倒要看看,没有了阁下,秦国还是不是秦国,寡人还是不是君王!”
说完,秦王嬴稷便拂袖而去。
秦王回宫后,立刻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同时命范睢举荐的郑安平为将,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进行支援,秦国此时如负气一般,瞬间加强了对赵国的进攻。
随着秦军围困时间的推移,邯郸城内粮食即将耗尽,赵王丹被迫派平原君出面向魏、楚两国求救。平原君实际叫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武灵王赵雍之子,赵惠文王赵何之弟,赵孝成王赵丹的叔叔,因贤能而闻名。
平原君一行人来到楚国,便立即觐见楚王熊完(史称楚考烈王——楚顷襄王熊横之子、楚怀王熊槐之孙),向其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然而说了半天,楚考烈王依然犹豫不决。
一位自荐跟随平原君而来的门客,名叫毛遂,见状便拔剑而前,走近楚考烈王说道:
“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万,此乃霸王之资也。凭借楚之强,天下谁也无法与之匹敌。白起,小竖子罢了,然而其率数万之众,兴师与楚战,一战拿下鄢郢,再战则火烧夷陵,三战则羞辱大王之先人。这是秦国与楚国的百世之怨,并不会让赵国蒙羞,难道大王连这点善恶都分不清吗?因此,提倡合纵者本应为楚,而非为赵也!”
楚王熊完见毛遂气势很足,说得也很在理,心里不免又害怕又羞愧,一番考虑之后,终于答应合纵抗秦。
之后,楚王熊完迅速派春申君率军十万去救援赵国。
早在去楚国之前,平原君便已写信给其魏国的妻弟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托他恳求魏王发兵救赵。
魏王本来也同意派晋鄙率十万大军救援赵国,但后来由于受到秦王一再威胁,心里发怵,只好让军队在邺城待命。
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用侯嬴计,窃得虎符,然后将主将晋鄙杀死,自己亲率大军救赵。
就这样,楚国的春申君与魏国公子信陵君各自率兵数十万先后抵达邯郸城郊,从背后攻击秦军,赵国守军则奋起出城反击,最终联军反倒是对秦军形成了合围夹击之势。
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秦王嬴稷只得抹下面子,派范雎和尉缭子共请白起率军出征,却仍被他以身体不适为由,予以拒绝。
秦王嬴稷这次是真的被激怒了,心想自己此生从未求人,却三番五次放下大王的尊严去请白起出征,然而却被一再拒绝;在此国家危急之时,无论白起拒绝出征是出于何种原因,都是大罪。
于是,秦王也不再去问白起本人的意见,便以军令命白起出兵。
白起见秦王这次似乎动了杀心,只得勉强答应,然而心里却依然是一百个不愿意,因此行事起来,难免显得拖拖拉拉,没有了以往雷厉风行的样子。
秦王嬴稷见状,简直怒不可遏。他使劲挥出一拳,击打在柱子上,然后埋头看着不断滴在地上的血迹发呆,久久不肯说话,也不愿抬头。
良久,当秦王嬴稷再次抬起头时,脸上的愤怒却已经消散,反而挂着意味深长的微笑。他立刻下令,以让白起养病为名,将其贬回封地。
果然不出秦王所料,白起刚刚带着家眷出发,范雎便带领着大臣告发其“抗命不尊、贻误战机”。嬴稷一番悲哭之后,只得含泪派使者快马去追白起一行人。
白起携家眷刚刚行至杜邮,便被秦王派来的使者追上,此时他心里便已经猜到七分,于是将使者引至僻静处,跪求其代为照料家眷。
然而当使者带着哭腔诏告秦王赐剑要其自刭时,白起仍不经仰天长叹:
“白起有何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
他缓缓接过剑,远眺长平方向,不禁泪如雨下,叹道:
“白起实乃早就该死。想我一生,杀人百万,被诘称为‘人屠’,单单长平之战,便杀降卒几十万,实在罪重难赎!白起今生虽死而仍不能抵罪,愿来世再继续赎罪!”
说完,便拔剑自刎。。。。。。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或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