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或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只见器物在空中翻腾几转,便竖直落了下来,稳稳立于地上。尉缭子和都尉墨见状,不再说话,只是拱手鞠躬,表示服从。
等秦王嬴稷走后,都尉墨拾起地上器物,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
“秦王既然主意已定,又何苦多此一举,江湖术士之术都用上了!”
说罢,便学着秦王的样子将器物往空中随手一抛,然后转身不再理会。
偏偏那器物从上空反转几下后,便径直落下,直直地立在了地上。
。。。。。。
初冬,秦昭王嬴稷派魏冉出使齐国,欲说服齐王称帝,视为东帝,自己则自称西帝。
此消息很快便秘密传到了秦岭太白墨园,引得墨园里的人们一番热烈的争论。
只见此时继墨已经涨红了脸,眼里布满了血丝,无奈地说道:
“在下并非认为秦王此举合理,毕竟现在时机未到,不仅无法让九州一统,反倒会引起天下的又一番乱战!我必亲身躬行,去阻止他的疯狂之举。”
“依阁下之言,若秦国国力日盛,便可到处攻城掠地,实现其霸凌天下的野心了!阁下反对秦军杀戮,却又赞成其四处征战吞并,此理犹如矛与盾,荒唐且幼稚!兄弟分家以后,一人欲再将家产合而为一,并占为己有,其他兄弟能答应吗?阁下所谓的‘天下一统’,是要说服强者放下屠刀,还是要说服弱者主动献地献城呢?”
簇锦这些年来一直不愿与继墨说话,此番话语一出,却又变成了争锋相对。
“所有纷争、霸凌,无非来至生存的压力或者人心的贪婪,圣人教化难道不足用吗?祖园一片大同盛世之象又该如何解释呢?”
继墨把声音压得极低,只能他二人能听到。
簇锦哼了一声,冷笑贴近他耳边,说道:
“祖园的人们承蒙墨者恩泽,早已衣食无忧,又被教化数千年,与世外乃是天地之别,怎可同日而语?”
继墨没有再争辩,只是不甘心地感叹道:
“难道我等就一直眼睁睁看着天下战火纷飞,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吗?”
。。。。。。
公元前288年,继墨约好苏秦一起去齐国面见齐湣王田地。
苏秦此时已是头发斑白的老者模样,在与齐王一番口舌之后,便开始喘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齐王田地此时已经显得词穷理亏,一张胖脸涨得通红,正不停地往下流汗,只听他讪讪地说道:
“寡人从未自称‘东帝’,只是那嬴稷强加于身,寡人也莫可奈何啊!”
他内心其实也清楚,在自己执政的数十年内,齐国急剧败落,国力实际上已经大不如以前,对于“称帝”心里并无底气。
继墨见状,便也直言不讳地问道:
“敢问大王,以现在齐、秦两国之力,与天下诸侯抗衡,孰更胜一筹?”
齐王嘴角稍微一撇,说道:
“区区两国与天下抗衡,胜算自然不大!”
继墨进一步追问道:
“秦王不诚无信,若他背弃大王,与天下诸侯共讨齐国,结局又该如何?”
齐王听罢,开始显得有些惊慌,问道:
“以先生所见,寡人又该如何呢?”
“依微臣拙见,大王应自去帝号,并约诸侯联合攻打秦国。一来向诸侯表示诚意,并将其怒气汇聚于秦王;再者,大王可趁机削弱如日中天的秦国,免除后患。”
苏秦还没有等继墨开口,便将话接了过来。要齐王取消帝号是俩人的意思,要齐国趁机率众攻打秦国则仅仅是他自己的意思。
继墨正要插话,却被苏秦用手势制止。。。。。。
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然而,当联军攻至荥阳、成皋,便互相观望,驻足不前,谁都不愿意在前领头冲锋。
秦王见联军来势凶猛,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便只能取消帝号,将近年抢占的地方归还各国。
于是,联军不攻自破,在得到好处后,便各自撤走了。
经此一番,苏秦因功勋卓越,便更是深得齐王田地的信任和赏识,一时间,意气风发,傲视群臣。
这一晚,苏秦和继墨一边秉烛夜谈,一边举樽痛饮,兴致浓时,还抚琴高歌,好不痛快。
继墨正要举杯祝贺苏秦仕途风顺之时,却见他连连叹息,做出无奈之状,眼圈也已经红了起来。
“敝人一生颠沛流离,纵有治国安排平天下之宏愿,却也只能蹉跎半生。早年拜于先师鬼谷子门下,一直勤学苦读,不敢有喜好懈怠。学成后,便开始游历诸国,本想寻明主施展保护,却不料落得个穷困潦倒,狼狈而回。世人笑我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甚至连家人也如此附和。敝人深感愧疚,只得闭门不出,羞见于人。之后,敝人仍心有不甘,于是重新振作,怀揣着合纵连横之术,游说于诸侯之间。幸得燕文侯赏识,资助车马金帛,游走于列国,以期订立合纵之盟。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之人,盟约既定,六国一体,使狼秦十五载不敢出函谷关。”
说道这里,苏秦脸上似乎显现出些许满足和骄傲的神态。
“说来好笑,敝人自楚北上,向王复命,途经洛阳,便是诸侯夹道相送,连当初鄙视我的周天子也亲自替我清理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家人们更是匍匐在地,不敢仰视。我当时便无限感慨,富贵之时,人人敬畏,贫贱之时,连自己亲戚都会轻视;若当初在洛阳有良田二顷,我便会安于其状,又怎会有今日之场面。于是,我便当场散尽千金,赠与亲朋好友。然而高处不胜寒也!相信继墨兄也早已听闻敝人与燕国太后之间的绯闻了吧?”
继墨听到苏秦提到此事,知道他心里难过,但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来安慰他,只能故做轻松地回答道:
“此事想来便觉荒谬,我又如何会相信!”
苏秦惨笑道:
“想我一生视燕王为明君,为燕国愿肝脑涂地,却未曾想遭此谣诼,只能逃生于齐国。现虽幸得齐王赏识,却常有羊入虎穴之感。众臣视我为异己,常在齐王面前诋毁,说‘为燕国出卖齐国’、‘ 反复无常’云云。当年宣王去世,大王继位,我谏言厚葬宣王以表孝心,大兴土木以表得志,就被人陷为想搞垮齐国。前几日,。。。。。。”
继墨正听得入神,突听屋外异响,正欲推门看个究竟。谁知门刚一打开,便见无数支离弦之箭,迎面而来。他本能地闪躲开,发笄却被箭射落,头发也随着箭的劲道而向上抛扬,然后披散落下。根据箭的劲道判断,他知道袭击者武功不凡,自己若贸然冲出去对决,恐怕还未走出门框,便已经身中数箭。
继墨回头看了看苏秦,见其趴在地上,镇定的看着自己,便放下心来,急忙想对策。
只见他纵身跃出背后的窗外,飞身上了屋顶,拿出随身携带的回旋镖,向着院子里的袭击者仍了出去。只见这些回旋镖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沿着弧线向着敌人便飞旋过去,只要没有击中目标,便会沿着弧线飞回继墨的手里。
一时间,院子里惨叫声不断。眼见外面的守卫听到动静以后,迅速向这里集结过来,歹徒们相互示意之后,飞身越过院墙,向府外逃去,只在院里留下一摊摊血迹。
继墨赶紧从屋顶飞身而下,走进屋里,见苏秦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正用力捂着肩膀。
原来,刚才的乱箭之下,苏秦的肩膀被射伤,正不断往外流血。他见自己伤口并不严重,便长吁一口气,转头见继墨神色凝重地看着自己,便安慰起他来。
继墨苦笑着点点头,眼泪便已经流了下来。他知道,苏秦的伤势远非他本人以为的那样轻松,袭击者早已经准备痛下杀手,因此事先在箭头上抹了毒药。
不久,苏秦的手臂便肿胀得大了几倍,神志也开始不清醒。他用双手紧握住继墨的手,说道:
“大王,微臣多年来承蒙王恩,一直无以为报,本想以合纵制衡连横,既保天下太平,也保我大燕国平安。然而此刻,微臣已命若游丝,恐怕无法再为大王效力了!”
说完,呜咽几声,便流出了最后一滴眼泪,撒手人寰。
第二日,齐王田地闻讯来到苏秦的府邸,对于发生的事情,震惊不已。之后,他便采纳继墨献出的计策,以“发现苏秦原来系燕国奸细的确凿证据”为名,宣布择日要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
不几日,那晚射杀苏秦的刺客们便现身领赏,被抓后,几经刑罚,便将自己的主子招供了出来。
原来,这件事情幕后的主使正是齐国的几位大夫,他们平日里看苏秦这位外来者总是不顺眼,然而越是千方百计的刁难,却越发现苏秦日益受宠,可以说平步青云。最终,他们难以平抚自己心中的嫉妒和不满,便决定将这位无依无靠的外来者给悄无声息地灭掉。
待到刺客和主使们被齐王诛杀之后,继墨来到苏秦的坟前吊念。
他将那晚没有饮完的几坛酒也带了过来。拿出两个酒樽,斟得满满的,自己拿起一樽一饮而尽,然后将另外一樽酒缓缓洒在坟前。
不多时,带来几坛酒被喝了个底朝天,他自己便醉趴在坟前,大哭起来。
历史总是将必然性与各种偶然**织在一起,无法分割又互为补充。
从东方六国第二次合纵伐秦取胜的结果来看,秦国此时并不完全具有一统九州的能力。在秦国与东方诸侯之间,齐国选择与哪一方结盟,那么这一方似乎便多出了些胜算,齐国俨然成了决定九州局势的关键。
然而,不久以后,这个关键的棋子便失去了作用。
公元前286年,战国第八大强国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联合楚国和魏国一同攻打宋国,抓获并杀死宋康王,将宋国灭国,将其大部分土地占为己有。齐国也因此国力大增,让包括秦国在内的其他六国心存恐惧。
数次差点被齐国灭国的燕国生怕再遭灭顶之灾,便抓住机会,积极联合各国来共同对付齐国,自己则成为联军统帅。燕国想要复仇,秦国则盘算着弱齐,韩魏赵因为齐国未兑现攻秦后的承诺而恨齐,楚国则欲夺回淮泗之地,于是便在燕国的推动下形成了伐齐联盟。楚国后来担心一旦齐国败亡,天下大势失衡,秦国将再无敌手,自己迟早会受到秦国攻击,于是选择退出联盟。
在燕国大将乐毅的统帅下,联军先后攻克了齐地七十二城,最后还将齐国剩余的即墨和莒两座城池包围,这一围就是三年。。。。。。
身在莒城的齐王田地眼看城内缺衣少粮,无法度日,心存绝望之时,听闻楚国派大将淖齿率兵入齐,便如看到救星一般,出城迎接,委任相邦之职。然而,不久以后,淖齿便趁乱杀掉了齐王田地(史称齐湣王),为楚国夺回了以前被齐国占领的淮北之地。
淖齿离开后,莒城百姓和大臣设法找到了齐湣王的儿子田法章(此时正隐姓埋名,先在莒城太史敫家为奴,后来因为状貌奇伟而入赘为婿),并拥立他为国君(史称齐襄王)。
五年后,齐国将领田单以即墨作为基地打败燕军,将失去的领土全部收复之后,到莒城将齐王田法章迎回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此时田单个人声望达到了极点,这也引起了齐王田法章的猜忌,君臣之间从此便有了嫌隙。
恰在此时,赵国竟然提出以三座城池换田单。田单和齐王此刻正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于是都欣然同意了赵国的要求。之后,田单去了赵国,齐王则开始亲自治理齐国。然而,随着田单的离去,齐国已再无能统兵打战之将。
从这以后,齐国再无称霸天下的野心和实力,从此以一副厌世厌战的姿态,观望乱世。在秦国随后采用的“远交近攻”战略中,齐国虽然无法提供强大的支援,但也失去了牵制秦国霸业的强大制衡能力。在后来的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时,眼看着魏国、赵国损失惨重,齐国却始终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五国伐齐之后,秦军再也不必担心东方强大的齐国了,开始专心对付阻挡在东进路上的韩、赵、魏三国,也一步步在蚕食着他们的领土。
从这一刻开始,秦国一统华夏的步伐便已经无法阻挡了。。。。。。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或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