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一天,公子华和张仪率军围攻魏国蒲阳,尉缭子随军去了前线,公孙衍终于寻机去乾坤阁找到了都尉墨。
当都尉墨听完公孙衍的来意,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他神情冷峻地盯着地上,不时用手指叩击身边的茶几。
良久,他缓缓地抬起头,冷冷地说道:
“大良造请见谅!下官并非那几位朋友所要寻找之人,因此,也没有必要特意与他们相见了。”
说完,便低头不再说话,继续捣鼓着手中的器械。。。。。。
这一天,都尉墨正拿着一块青铜器械发呆,忽然眼睛瞥向门口,冷冷说道:“诸位不要站在门外,天气凉,有事请进来谈吧!”
说完,他缓缓站了起来,走到墙边,将上面挂着的宝剑拔了出来,然后转身静静等待着这些不速之客。
当都尉墨看着公孙衍走进来的时候,叹息一声,转身将宝剑插回剑鞘,抱拳施礼以后,便又转生对着墙,不愿意回过头来。
紧跟着出现的继墨、簇锦和季姚三人,见都尉墨一直背对着不肯转身,心里一阵酸楚,便不得不自我介绍起来。
“蜀中墨者夏继墨。。。簇锦。。。季姚,在此见过都尉。。。。。。”
三人声音颤抖得厉害,说完,便无法接续下去。
都尉墨缓缓转过身来,勉强抱拳回礼道:
“在下墨名。。。。。。在此见过。。。。。。诸位君子了。久闻大名,这厢有礼了!”
继墨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都尉墨,明明就是自己苦苦寻找多年的龙啸川嘛。然而,为何事到如今,他还不肯相认?难道天下真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吗?别人或许能找到另一个与自己长得相似之人,然而对于龙啸川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长得太与众不同了。
继墨见对方不肯相认,只得强迫自己沉稳下来,试探着说道:
“实不相瞒,此番冒昧造访,实乃是因为都尉与我等兄长龙啸川长得极为相似。至上次一别,他便一直音信全无,让我等万分挂念和担忧。多年来,我等四处寻找,期盼着能早日与他相遇,却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听说都尉与啸川样貌犹如一人,便情不自禁,前来探寻。冒昧叨扰之处,还望阁下见谅!”
话未说完,便已经听到簇锦和季姚发出的抽泣声。
都尉墨眼睛不自觉地看着地上,长吸一口气后,轻轻说道:
“对不住了,敝人。。。。。。让诸位失望了。相信那位啸川兄若知道诸位如此情分,一定会感动不已。如若。。。。。。如若他没有现身,那一定是有他不得已之苦衷。”
季姚在旁边焦急万分,一边哭一边跺着脚,说道:
“因为有苦衷,就不要家人,不要朋友,不要兄弟姐妹了?啸川兄在我等眼里不是这样的人!对了,都尉。。。。。。都尉长期宅居于此,难道也是有不得已之苦衷吗?”
随着分开时间的增长,季姚越发感觉到自己对这位兄长的思念,渐渐明白多年以来,自己原来是如此依赖他。
都尉墨眼中闪动一下,便又立刻暗淡了下去。他淡淡地笑了笑,回答道:
“敝人这些年一直自愿追随缭子,为大秦效力。只要能平息天下纷争,让天下一统,九鼎汇聚,纵使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这根本谈不上苦衷!”
大家都明白,都尉墨如果不是龙啸川,再继续这个话题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然而听了对方所说的话,继墨心里不禁有些吃惊,叹息道:
“只怕九鼎汇聚之际,便是人间变成地狱之时,那又将是怎样一幅攻伐杀戮,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的惨象。”
“此刻之世间不正是如此吗?”
都尉墨露出了悲悯的神情。
继墨似乎能感觉到他心中的悲观和无奈,心中不免隐隐泛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说道:
“眼见兄弟七人相互残杀,不听劝阻,阁下难道便要帮助其中一人杀掉其他六人吗?万一苦劝之下,七人忽然顿悟,从此和睦相处也未曾可知啊!”
“万一?诸侯纷争多年,有多少圣贤周旋劝解,纷争停息了吗?诸侯置周天子而不顾,又岂是诸子三言两语能劝阻!况且,敝人无法视万民生如水火而不顾,让自己置身事外,我更愿把握眼前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愿把希望寄托在未知的可能之上。人性天生善恶姑且不谈,即便是洁白如绸缎,一旦染上了墨汁,便也很难完全去除,野心贪婪滋生之处,便是欺凌强霸之所也!教化并不能完全平息人们的野心,也不能让世间太平,唯有以武力使之恐惧,以恩惠使之感激,恩威并施才能让野心和贪婪得到束缚,从而使天下得到太平。”都尉墨说道。
他表情很无奈,语气却异常坚定。
继墨见对方说出如此之话,心里不免有些着急,说道:
“战死于沙场之战士、累死与耕田之庶民、饿死于荒野之老弱病残,他们有何辜?阁下替他们想过吗?以刀割肉,方知其痛;连日不休,方知其累;颗粒未进,方知其饥。阁下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阁下想必不知道九鼎之力会有多大吧?九鼎若掌握于仁君之手,天下便得太平,实属万民之福,倘若落于桀纣之手,人间便是炼狱,从此万劫不复!”
继墨潜意识中仍然有些不甘心,于是试探性着问道。他相信如果对方是啸川,便会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
都尉墨咬着嘴唇,沉思良久,憋出一句话:
“敝人只能做自己所能控制之事,对于不能控制之事甚至不会去想。”
一时间,两人谁都说服不了谁,便只好低头沉默,都不说话了。
公孙衍见状,忙上前一步,说道:
“方才都尉提到,恩威并施才能让野性和贪婪受到束缚。若国与国之间武力均等,相互制衡,是否可以让野心和贪婪得到束缚呢?”
“国有富贫,武有强弱,如何制衡!”
都尉墨稍微抬头,不屑地笑了笑,反问道。
“如果弱国与弱国联盟,岂不是可以制衡强国。”公孙衍回答道。
“国与国之间,各有利益,各怀私心,又怎能建立长久而坚固的联盟。巴国与蜀国有多年联盟之谊,然而此番楚国侵犯,不也要向秦国求救吗?况且,弱国能找弱国联盟,强国难道就不会找强国联盟吗?”
眼见都尉墨仍固执己见,公孙衍知道再怎么谈下去,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只好劝继墨等三人先返回大良造府邸,然后再从长计议。
临走之时,继墨、簇锦和季姚不约而同地勾起食指,隔空对着都尉墨的鼻子刮了刮,然后皱起鼻眉做鬼脸。这是多年来他们形成的一种习惯动作,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只是这一次,三人用它来给对方做最后一次试探,因此脸上显得有些勉强和无奈。
在返回的路上,大家一直沉默着,几乎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回府以后,三人便各自径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然后闭门不出,既不吃饭,也不发声。公孙衍一脸无奈,只好当他们都已经早早入睡,然而他也知道,今夜对于他们来说,肯定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晌午,三人红肿着眼睛,先后走出房门,匆匆洗漱后,便对桌上的饭菜一番狼吞虎咽。
公孙衍见状有些心疼,不停地提醒慢慢吃,别噎着了。
饭后,大家开始坐下品茶,期间,继墨、簇锦和季姚的眼睛相互瞥来瞥去,却都不愿首先说话。
公孙衍见状,干咳了一下,然后问道:
“诸位昨日都见过都尉墨了,也都了解他的想法,接下来不知有何打算呢?”
继墨想了想,说道:
“公孙兄不是外人,我便以实相告了。多年来,我等四处巡游闯荡,既是为找寻啸川兄,也是为了追寻一个叫椒图的人,同时还要四处打听九鼎的具体下落。我昨晚辗转反侧,想了又想,始终还是觉得啸川兄与都尉墨、尉缭子之间有某种关系。”
公孙衍点头表示同意,说道:
“我也隐隐感觉到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既然有人不顾天下苍生之疾苦,肆意挑起战争,持强凌弱、攻伐掳掠,意为九鼎,那我等便要尽墨者之责,锄强扶弱,抗暴安良。”
继墨神情毅然地说道。
公孙衍趁机表明心迹:
“继墨兄之想法与衍甚为接近。只可惜我现在已不为秦公所用,留在秦国,恐怕也无法阻止秦公对外征伐之野心。趁现在秦国对魏国征战之际,我欲去魏国施展合纵制衡之策,不知诸位是否愿意同行?”
继墨看了看两位女孩子,见她们正信赖地看着自己,沉思半刻,便点头答应下来。
一切都以准备妥当后,四人便寻机离开咸阳城,从当年公孙鞅逃难的小径悄悄往魏国行进。
好在一路还算顺利,虽然几番辛苦,但不几日,便已经到达魏国都城大梁。
此时的大梁,竟然感觉不到太多的战争气氛,人们纷纷都在议论着一件事情——秦国攻打并占领了蒲阳以后,并没有趁胜追击,反而主动派人来魏国言和。
原来,张仪受到重用后,便一直给秦公嬴驷建议,应该设法先让魏国作为对秦国臣服的表率。这也是他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西南古蜀与秦国之间群山阻隔,交通艰难,暂不可攻;东南方的楚国国力太过强大,战略纵深广阔,亦暂不可攻。唯有东北方的魏国,这个前几年的霸主,现在国力已经大大衰弱,秦国可乘胜追击,一方面防止其再次崛起,以绝后患;另一方面要通过河西走廊直通中原,魏国则是必经之路,魏国臣服,这条道路从此便会畅通无阻;再一个方面,魏国一旦投降,则秦国邻近的威胁变消除了,可为将来一统天下做好准备。最关键的是,魏国这个曾经的霸主一旦臣服于秦国,对于其他国家便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说不定很多国家将来可以不战而降。
就这样,在张仪的强烈主张之下,秦国很快便开始进攻并占领了蒲阳。
然而就在此时,张仪却又命令秦军停止进一步的攻击,自己则急急忙忙地返回秦国,觐见秦公嬴驷。
秦公听完张仪的汇报,觉得有些奇怪,便问道:
“先生为何不让秦军趁胜追击?”
张仪微微一笑,回答道: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秦军如若此时对魏国攻击过于迅猛,恐怕会遭到周天子名义上的谴责,甚至也会遭到韩、赵两国的抵制,也许还会引起齐、楚两国的警惕。然而,若魏国此时主动臣服,那则是另外一种情景了。”
秦公听完,觉得不可思议,讪笑着说道:
“先生莫不是上古奇书看多了吧。魏侯素来骄横自大,怎会主动臣服?”
张仪趁机上前稽首,说道:
“请陛下恕罪,臣有一计,不知道当讲否?”
秦公有些不赖烦,说道:
“先生但说无妨,事情重大,何须多礼?”
张仪仍然跪拜着,并没有抬头,说道:
“欲要魏国臣服,则必须对魏国恩威并施。秦国以雷霆之势迅速占领了蒲阳,显示出了强大军力,这已经对魏国形成了强烈的威慑。若此时秦国主动把蒲阳归还给魏国,便是向其表明陛下欲将秦、魏修好之诚意,此乃是秦国给魏国的恩惠。这等于是告诫魏国,它应该好好听秦国的话,否则秦国一旦翻脸,攻占魏国城池是小,只怕要灭亡魏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秦公稍做沉思,便爽快答应道:
“这有何难,区区蒲阳,寡人不放在眼里,还之便是。”
张仪听到此话,并没有起身,反而接着说道:
“为彰显秦国诚意,还请陛下派一位公子去魏国做人质!”
秦公驷听到这里,“嘭”的一声,将手掌重重地砸在了茶几上,同时站起身来,屏息怒视着张仪。良久,他慢慢吐了一口长气,坐回了原位,冷冷讪笑着说道:
“先生此言差亦!寡人确实期盼秦国强大,如若能使得魏国主动臣服,乃是天大好事,然而,寡人又岂能轻易让公子因此身处险境啊!如果寡人这样做,与禽兽有何异?”
张仪紧闭双眼,咬了咬牙,狠心说道:
“陛下已经对魏王显出超强武力,然后又主动归还蒲阳,这已经算是恩威并施。派公子到魏国作人质则更显出了诚意,因此公子此行必然安全,绝对万无一失。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如若公子因此遭受不测,亦或魏王不主动臣服,臣愿以项上人头奉上。”
张仪深信自己的判断,然而万一中间发生变数,他本人及家族同样也将万劫不复。
秦公双眼盯着张仪,僵硬着笑道:
“先生只须记得此承诺就好,军令状则不必再立了!寡人这便把蒲阳归还魏国,同时派公子繇到魏国作人质。还请先生亲自送公子去面见魏侯,同时转达寡人的意思。”
就这样,张仪和公子繇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魏国,面见了魏惠侯。
此时的魏惠侯已经稍显年迈,他虽然身经无数征战,此时对秦国却显然非常忌惮。他听完张仪的陈述,猛然睁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张仪和公子繇,颤声问道:
“先生所言果真属实?”
张仪微微一笑,回答道: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况且公子繇此刻不是就在陛下面前吗?只是秦国如此宽厚对待魏国,那魏国也应以礼相报,方能显出陛下之诚意和气度也。”
在一番交谈之后,魏王痛苦地哀叹一声,决定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了秦国,用以答谢秦公赢驷。其实,魏惠侯此时心里也有自己的算计——此地虽然名义上属于魏国,实际上却在秦国与赵国之间,魏国现在对它已经不能很好地有效管辖。这些地对于魏国没有什么大不了,然而对于秦国和赵国却十分重要,秦国想要挺进中原或者攻打赵国,就必须得到此地。秦国得到此地后,便与赵国直接接壤,秦国之祸便可绕开魏国直接奔赵国而去。
秦公嬴驷或许能预料到魏惠侯臣服自己这一结果,却绝度不能预料到魏国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少梁和上郡十五县,因此对张仪的权谋和胆识赞叹不已,从此便更加器重和信任他了。
于是,张仪在回国不久,便被任命为相,位居百官之首。
。。。。。。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幻世墨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幻世墨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幻世墨隐并收藏幻世墨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