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公孙衍接着说:
“如若只是张仪师弟,我就不会劳继墨兄大驾了。想当年秦国在秦穆公之后,国力便开始衰落,被诸侯如夷戎般对待。秦灵公死后,叔父悼子篡位,太子连去魏国避难。期间,魏国大臣公叔痤对太子连照顾有加,尤其是其手下谋士尉缭子更是对太子连百般爱护。”
“尉缭子?这个名字听起来好熟悉啊,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继墨、簇锦和季姚均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
公孙衍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述说:
“要说这尉缭子啊,可称得上千年难遇之奇才,当时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缭子,因为是魏国人,便又称其魏缭子;然而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外人很难对他有所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世上有此人存在。他不仅辅佐公叔痤身居要职,而且还在朝中积极主张变革,就连李悝当年的变法,也是受到他的一些影响。魏国也因为采用他的主张而如日中天,国力跃居诸侯之首。后来不知何故,尉缭子竟然寻机让太子连回到秦国夺取君位,并誓死效忠于他。世人皆知,太子连回国后成功夺得了君位,是为秦献公;魏缭子也立刻被封为国尉之职,从此被人们改称为‘尉缭子’。之后,秦献公便听取了尉缭子的建议,也开始在秦国试着推行变革之法。于是,秦国开始废除人殉、迁都栎阳,初行为市与初租为禾、户籍相伍,这些都为孝公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秦献公有两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嬴虔和次子嬴渠梁。嬴虔勇猛无比,喜欢拼战沙场,然而做事容易冲动;次子嬴渠梁少年老成,然而又年纪太轻。尉缭子便建议献公破除成规,立次子嬴渠梁为太子,同时说服嬴虔,并让他写下血书,誓死忠君。”
“在尉缭子的辅助下,秦公嬴渠梁得以顺利继位,史称秦孝公,他以恢复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颁布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策。大师兄公孙鞅入秦不久,便受到孝公重用。秦国两次变法都遭受到了巨大阻力,孝公也曾因此挠而动摇,又是尉缭子让他坚定信念,而且还帮助他扫除了各方阻力。孝公念缭子功大,又身怀异能,欲受其太保之职,却被他婉言谢绝。”
“秦公驷即位后,虽然迫于无奈除掉了商鞅,然而后来还是接受了尉缭子的建议,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太傅公子虔和太师公孙贾陷害良臣为由,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现秦公驷大权紧握,而且变法却仍在不断深入,这都与尉缭子功劳分不开。秦公嬴驷见三公之职空缺多年,便想再次封赏给他,然而他始终不肯接受。”
公孙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关于尉缭子的事情,终于停了下来,转头问道:
“诸位,我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尉缭子是怎样的人了吧。”
继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并没有马上说话。
簇锦不解地问道:
“有如此贤能之人为秦国出谋划策,实属好事啊!”
“是啊,其他诸侯欲求而不得呢!”
季姚也在一旁附和着说。
继墨此时却满脸疑问地问道:
“这些都是机密,敢问公孙兄是如何获悉?难道这个尉缭子便是兄台此番邀我等来咸阳相聚之原因吗?”
公孙衍脸上露出隐隐地得意,回答道:
“当初卫鞅师兄受难,愚弟伤心欲绝,愤愤不平,便奏明陛下,恳求告老还乡。陛下诚心留我,先封我为大良造,被我拒绝后,便将其中一些秘密告诉给了我,以此表明当初让卫鞅师兄受难,有其不得已之理由。任大良造以来,愚弟才真正感受到尉缭子对于秦公决策具有很大影响力,也才真切感受到他的好战和野心。可以预见,秦国在他的影响下,日后将更加频繁地对外发动战争。如果在过去,我也许还能他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制衡,然而事到如今,我已不再受到秦公的信任和重用,因此没有能力去抗衡他了。”
听到这里,继墨越发感到困惑,不解地问道:
“从献公算起,这尉缭子至少也是百岁之人,还如此心思缜密,尽力旺盛,实属奇人也!然而,他本已经到了清闲享福的年纪,却仍殚精竭力,不惜耗费多年时光,倾力助秦,其到底意欲为何呢?”
公孙衍连连点头,表示同意,说道:
“我对此也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就连秦公驷也曾经感叹,尉缭子之野心尤胜过自己。他认为一旦天下一统,纷争自然便会平息,于是一直极力主张以武促统。尉缭子也曾反复提议,秦国应尽早派军去周天子太庙将九鼎掠走,并声称九鼎乃一统之象征,九鼎在,则名正,名正则言顺,从此对方发动战争也就师出有名了。对了,现在我要告诉诸位一件事情,望大家沉住气,不要声张。”
前些日子,秦公驷心情大好,朝会后便让公孙衍陪他闲逛。当俩人走到乾坤阁的时候,秦公忽然像想起什么,便径直走了进去,原来他是想去看看尉缭子新改进的武器。
走到阁楼顶层,只见有两个人正拿着秦弩在那里仔细研究。年纪较轻那位,年龄大约三十岁上下,体格健壮,眼大高鼻,面黑耳垂。另外一位则太过年长,以至于已经无法通过外貌来判断其准确得年龄了,他身高体阔,面若纸色,花白浓密的长发如瀑布飞流直下,遮住了半个脸颊,双眼被白发和眉毛半遮住,却依然能感受到它所发出的寒光,白色的胡须打理得特别柔顺,丝毫感觉不到呼吸地扰动。
俩人见秦公嬴驷到来,便赶紧放下秦弩,上前行礼。
嬴驷似乎对俩人非常尊重,赶紧回礼,紧接着便把公孙衍介绍给了对方。
一阵寒暄过后,公孙衍才知道原来这位老者便是神秘异人尉缭子,年轻人则是他的贴身侍从,仍都尉一职,被称为都尉墨。这俩人对公孙衍似乎早就有所了解,对他不吝赞美之词,这既让他感觉有些难为情,也让他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
正在三人相互客气和寒暄的时候,秦公已经拿起秦弩来回把弄起来。好一会儿后,他转头问尉缭子:
“国尉最近好像对远射武器比较上心啊!”
尉缭子笑了笑,回答道:
“秦公甚明,想我大秦,与中原各国相比,铜矿足而铁矿乏,秦军以铜制兵器与敌军铁制兵器近战,便会有所吃亏。唯一办法只能是适当增大尺寸,提高工艺。因此,我俩便开始琢磨着如何对远射武器进行改进。陛下请看,微臣把秦弩弓干改为韧性极佳的皮条和桑木,便可有利于蓄力,提高射速;在弩臂上刻一道凹槽用来放箭,加上瞄准器,便可大大提高其精准度;然后再改进了扳机,使得发射变得更为轻巧,最后还将箭头改为三棱形,便可释放出更为强大的切割力,从而使得箭头能够穿透铠甲。”
“对了,微臣尚有一事请奏陛下。时至今日,秦国变法已经逐步深入各个方面,唯有营造司还是老样子,臣提议,应速速对其进行改革。青铜兵器相比铁制兵器较易损耗,重新打造替换,则耗时费力。如果各种兵器统一尺寸标准,损耗部件便可相互替换,即便在战场上损坏,也可以立刻重新拆解组装。当然,要达到此种效果,则必须提高制造工艺,一方面应积极探究新制造工艺,另一方面则应提高管理力度和奖赏措施,从相帮、工师、工匠再到最高管理者,实行层层负责,任何缺陷都可以通过兵器上所刻名字查到责任之人。经此一番,必然节时省力,减少劳民伤财,武力也会因此倍增。”
秦公驷拍了拍额头,大声称赞道:
“大好之策,大好之策!寡人如何就没有想到呢?两位爱卿真乃是我大秦之大国士也!”
然后他又拍了拍公孙衍,说道:
“有三位爱卿辅助寡人,实乃寡人之福,大秦之福也!”
三人赶紧拱手鞠躬,表示感谢。
此时,公孙衍才注意到都尉墨的容貌和气度似曾相识,尤其是黝黑的皮肤和那双超大的耳朵,特别惹人注意,令人印象深刻。他眼前立刻浮现出龙啸川的模样,虽然当年自己与他在墨园相处时间不长,但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刻。
公孙衍越看都尉墨越觉得他像龙啸川,心里不免开始有些激动。然而,他回头仔细一想,又觉得非常奇怪:
如果是龙啸川,既然同朝为官,他为何不与自己相认?如果是龙啸川,他为何莫名消失如此多年,又为何来到秦国?如果是龙啸川,那他与尉缭子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如果是龙啸川,当年继墨等人来秦国寻人之时,他为何不与之相认?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公孙衍又觉得眼前的这位都尉墨应该不会是龙啸川。
此时,秦公嬴驷仿佛想起什么,说道:
“寡人差点忘记一件大事。前些日子,楚蛮侵犯巴国,抢夺巴国最后的巫溪寨盐泉,相信诸位都知道此事吧。寡人一直在想,楚蛮之志应该不止于此,它置大秦而不顾,决意进攻巴国,可能是为了霸临天下,实现其狼子野心而做的准备。大家都知道巴亡则蜀危,一旦巴蜀落入楚蛮之手,便可成为其强大后盾,为其争霸天下提供充足后勤保障。寡人难道真要看巴蜀盐粮从此落入楚蛮之手吗?好在,巴国连夜送来文书,祈求大秦出兵伐楚,以解巴国之危。寡人在向朝中大臣宣布此事之前,特地先来询问国士意见。”
尉缭子连连推辞,说道:
“请陛下恕罪,今日有大良造在此,微臣不敢乱言,还是先听听大良造的良策吧。”
公孙衍深知自己此时的处境,如果自己继续劝阻秦公停止对魏国进攻,则正好应正了自己“收受魏国使臣贿赂”的流言。嬴驷和尉缭子这一出戏分明是要对自己进行一番试探,要知道,尉缭子的判断结果对秦公的影响非常之大。
于是,公孙衍故意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
“多年来楚蛮霸占巴蜀之野心从未间断,然而巴蜀两国国力已衰,虽然一直奋起抵抗,但若无外力相助,恐怕也凶多吉少。一旦楚蛮占据巴蜀,其对外扩张之势将无法阻挡,恐怕他日便会祸及大秦。看来在此事上,我大秦已无法置身事外了,好在此时秦军如果对围攻巴国的楚军发动攻击,肯定会大胜。然而,多年来,秦魏之间征战不断,如果此时魏国乘机对秦国发动战争,楚国也调转枪头对付秦国,则大秦必然会处在楚魏两国的夹击之下,对大秦来说,将是大不利。”
听到这里,旁边的都尉墨显得有些生气,大声问道:
“依大良造所言,此次巴国之危,大秦便不干预了吗?还是在要等楚蛮侵占巴蜀后再继续对大秦发动进攻?”
尉缭子见状,赶紧劝止道:
“额,休要无礼!大良造之话还未说完呢!”
然后他又转头对公孙衍说:
“还请大良造谅解这年轻人的无知莽撞。请阁下继续阐述吧。”
公孙衍并没在意,接着说道:
“大秦可一面佯装调动军队做出对楚作战的姿态,一面派遣使者与楚王谈判,迫使其停止对巴国的进一步侵略。”
“万一楚国对于大秦的警告不予理会,继续攻击巴国,又该如何呢?况且,即便楚军停止进攻,巴国赖以生存盐泉仍然没了,这让它以后如何生存下去呢?大秦难道就不能要求楚国把巫溪寨盐泉还给巴国吗?”
都尉墨不甘心地说道。
尉缭子见状,摇了摇头,说道:
“都尉多虑了,假以时日,大秦一统天下之时,巴国也是要现被占领的。行大礼者不拘小节,难道你忍心看到天下百姓永远苟活于诸侯纷争的乱世吗?”
都尉墨见状,便不再说话,但眼中分明闪烁着泪光。
公孙衍此刻看着都尉墨的样子,又觉得他似乎越来越像一个人。。。。。。
后来,事情正如前面所写的那样,楚国在将巴国最后一道盐泉抢占,并占据巴国大江南岸之后,在秦国的调停下,终于停止了进攻,与巴国暂时形成了划江而治的局面。
听完公孙衍的讲述,继墨、簇锦和季姚强压着内心的激动,彼此来回地看着,他们都很想知道这位都尉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想知道他和啸川到底有没有关系?
于是,三人一起向公孙衍请求,要他寻机安排与都尉墨见面。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三人却始终没有能够见到都尉墨,直到一个月以后的某一天。。。。。。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幻世墨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幻世墨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幻世墨隐并收藏幻世墨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