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巴国被楚国占尽盐泉已经既定事实,因为失去这一绝对经济支柱,它的衰退已是不可避免,甚至连继续生存下去都存在问题。巴国被迫往北迁都,随着战略往西北方转移,也势必影响到充国、苴国乃至蜀国的利益,从此这片土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便可能发生重大的改变。
难道真如谶言所示,盐泉光,巴国亡,巴亡则蜀危,巴蜀危亡则天下大乱。
继墨、簇锦和季姚清楚地知道,将来要更加关注和警惕巴蜀的安危了。然而,就这次巴国危机来说仍然已经告下一个段落了,既然此前公孙衍要他们去咸阳相见,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于是三人决定立马启程前往咸阳赴约。
。。。。。。
公元前328年的秦都咸阳相比十几年前显得更加的宏伟而古朴,人们在一片忙碌中显得更加有序,言语中透露出更多的豪迈和自信。很显然,公孙鞅倡导的变法不仅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适应,秦国国力也因此得到了迅速提高。
若说秦孝公渠梁当年在面对魏王、齐公、楚王时始终小心翼翼,保持谦卑恭让的话,那么在秦国痛定思痛,坚定变法以后,短短三十年时光,秦公嬴驷(即后来的秦惠文王)则已经傲视群雄,透露出王者的霸气和野心。
前几年,公孙衍升为大良造之后不久,便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进攻。昔日的霸主魏国此刻却根本无法与之匹敌,只能割地求和,割让阴晋。“阴晋”源于“三家分晋”之前的霸主晋国,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秦国抢到手之后,硬是改为了“宁秦”以消除魏国文化的影响。三年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魏国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河西原本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魏国占据河西之地,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现在秦国拿下河西,时机一旦成熟,便可直接问鼎中原,可以说现在的秦国如日中天。
作者按:魏国地处中原之地,又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率先变法图强的诸侯国,本来大有可为,可惜它一贯只看重贵族精英,对草根出身的人才却不够重视,这使得大批人才外流。尤其是魏惠王时期,这位孤高的君子,一贯“敬贤”却“不用贤”,使得很多人才流失。这些从魏国出去的人才一旦到了敌国受到了重用,反过来便会对魏国造成最大的伤害。这些人才中最出名的有八人——包括战略家尉缭子,名臣商鞅、张仪和范雎,名将公孙衍、魏章、吴起和孙膑(前六个都去了秦国,后两个分别去了楚国和齐国),他们在施展才能使得效忠国强大的同时,对魏国却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霸主逐渐衰落,并最终被秦国吞并。
秦国之所以从诸侯不屑的西戎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统一天下,原因很多,但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几乎囊括了当时天下最顶尖的人才。而在这些人才当中,属魏国流失到秦国的最多,他们要么本身就是魏国人亦或在魏国待过一段时间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弃魏国而到秦国效力,包括尉缭子、商鞅、张仪、范雎、公孙衍和魏章。
难道魏国的历代君主不该为这些教训好好反省一番吗?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有机会再专门详细讨论一番。
。。。。。。
继墨、簇锦和季姚还刚到咸阳城外便已经被这里的建筑、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所深深震撼,不禁纷纷感叹,若公孙鞅尚在人世,他看到眼前的景象会是多么的欣慰啊!
此次在城门口迎接他们的仍然是腹?,此时的他早已经接任了墨家巨子之位。腹?领导下的墨家虽然仍分持三种治世理念,但已经适应与上层统治者打交道,并尝试与如日中天的士大夫们合作。当初墨家游历九州,发现恰恰在被中原诸国称为蛮戎之国的秦楚大地,由于少了传统礼教的束缚,反而与墨家治世理想更为接近。最终,墨家选择多年植根于秦国,并逐渐受到了重视。
多年后,腹?再次见到继墨等人,喜悦之情自不必说,期间还不断感叹他们容颜依旧,自己竟亲眼看到了传说中的永生之术。
到了公孙衍的府邸,腹?告诉众人稍等片刻,此刻屋子的主人被秦公召进宫,还没有回府。
众人发现作为秦国大上造的府邸,比过去大不了多少,府内一如既往的简朴,于是不停赞叹于公孙衍的廉洁。
听到众人的赞扬,腹?的情绪竟然激动起来,愤愤地说道:
“即便这样,还被小人污蔑私受贿赂,徇私而忘公呢!对了,此忘恩负义之徒诸位早就认识。。。。。。哎!”
继墨正要追问,只听门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紧接着,门开了,公孙衍大步走进屋内,身后还跟着一位中年老者。
“哎呀呀,继墨兄,簇锦公主,季姚姑娘,诸位一路舟车劳顿,公孙衍未能亲自迎接,还让诸位久等,失礼,失礼了!”
公孙衍还未站定,便开始拱手鞠躬。
继墨一行人赶紧回礼。
继墨半开玩笑地说:
“公孙兄为民操劳,才是辛苦。我等正好借此机会好好欣赏一下大良造府邸之风貌,领略一下兄台之闲情雅致。”
公孙衍自谦两句之后,抖了抖衣袖,手慢慢引向身边的中老年者,准备开始介绍。然而,他手一直置于空中,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好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倒是此人,并没有因此显露尴尬之色,故意调整了一下衣冠,大步向前,拱手弯腰,自我介绍道:
“小弟张仪,在此见过继墨兄,簇锦公主,季姚姐,多年不见了!小弟此时内心激动万分,纵有千言万语而不能表啊!”
众人一听,不觉惊讶不已,没想到张仪多年一直杳无音信,此时竟然也到了秦国。当年在墨园的小伙伴中,他年龄最小,一直很受各位哥哥姐姐的照顾。
现在的张仪,身材瘦弱,面目和善,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状态,言行间却显得过于谦卑,然而谦卑之中又透露出一丝丝倔强。
于是,大家匆忙回礼后,便拥上前去,一时间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季姚当年喜欢和张仪一起玩耍,也喜欢捉弄他,因为所有人中,就他比自己小。此时,她捉住张仪的胡须不停地拂动和研究,很难想象当年那么幼嫩的脸上会长出如此浓密的胡须来。
大家看她“一把年纪”竟然仍一副顽童的样子,不经哄堂大笑起来。
此时,后厨已经准备好酒宴。按公孙衍的话,酒逢知己千杯少,饭可不吃,酒必须放开了喝。
一番觥筹交错,一阵欢歌笑语之后,大家已经有了不同层度的醉意,便开始关心起张仪至墨园一别之后的情况。
张仪满脸醉意,做出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在众师兄弟之中,张仪跟随老师鬼谷子的时间最长。当师兄们一个个先后下山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却依然潜心专研,丝毫没有要下山的意思。
鬼谷子见张仪此番状态,便有些替他着急了,把他叫到身边劝道:
“你跟为师学习多年,学业已成,是时候下山了。就算你对博取功名或实现抱负不感兴趣,现年龄也不小了,总该娶妻生子了吧。”
张仪见老师主意已定,便只好下山,回到滕国开了一间私塾。
这私塾并不大,学生也不多,但张仪靠着它也基本衣食无忧,乐得个逍遥自在。
渐渐地,张仪在当地有了一些名气,慕名前来与他辩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他开始有些忙不过来了。
恰在此时,有一流民之女,自称呆妲,时不时地会到私塾看热闹,之后便主动提出帮张仪做家务来换取口粮。
张仪见此她——身高体健,虽谈不上姿容,却也不影响客人的感观,而且貌似读过少许的书,举止之间还算优雅,便勉强答应下来。
自从雇佣呆妲后,张仪终于可以专心教授和与人辩学,不为杂事所累,心情舒畅不少。两人相处时间长了,便有了些感情,开始筹备婚嫁之事。
这一日,私塾又来了一个中年拜访者。此人虽然衣着华丽,然而举止俗鄙,言行间充满了市井之气。他出手显得格外大方,给私塾的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精美食物。
此人大口喝了一口茶,打了一下嗝,说道:
“老夫深知张子繁忙,有事便直说了。听闻阁下博学多长,见识过人,不知阁下能否屈尊,来我府上谋职,替我出谋划策。”
张仪微微一笑,问道:“请问阁下哪里高就呢?”
此人抹了抹嘴,低声说道:
“老夫一直私下经营食盐买卖。张子乃仁义之士,应该不会告发老夫吧。”
张仪赶紧说道:
“阁下放心,私下告密,君子所不耻也!但敝人繁事在身,恐怕要辜负阁下美意了。”
张仪心里觉得好笑,心想:
“自古以来,等级都是按‘士’、‘农’、‘工’、‘商’逐渐下移,本人连‘士’都不太愿意做,又怎会去那里经‘商’呢。”
谈话间,呆妲入内沏茶,竟意外把茶汁弄到了盐商的华服上。一阵道歉以后,她便强拉着盐商出屋洗去茶汁。
从这以后,盐商便成了张仪家里的常客。
一日,张仪见呆妲在屋里一番忙碌,看样子是在收拾行李,便上前一问究竟。
怎料此刻的呆妲一改平日的嘴脸,脸上已经青筋鼓起,面露不屑,重重地哼了一声,说道:
“尔既无显贵家世,又无超常才能,手无缚鸡之力,整天粗衣敝食,何来低看贩盐之人?本姑娘又怎甘心受尔所累,苦其一生!”
说罢,快步闯出屋外,坐上马车,扬长而去;为其拉开帘子的老者便是那位盐商。
望着远去的马车,张仪叹息道:
“悲夫哉,张仪!。。。。。。悲夫哉,呆妲!”
。。。。。。
大约一年之后,当张仪已经重新适应了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呆妲却再一次出现在私塾门前。这一次,她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躺着一个婴儿。
原来盐商因私自贩盐而身陷牢狱,资产已经罚没,因此呆妲只能带着小孩来投奔张仪。
呆妲此时并没有一丝后悔的样子,她咬着牙,冷笑着告诉张仪,这个婴儿极有可能是他的骨肉。
张仪看着呆妲横肉暴绽的脸,像是看到了鬼魂一般,吓得跌落于地上,一时起不来,嘴里一直叹息:
“悲乎哉,张仪!。。。。。。悲乎哉,张仪!”
从此,张仪自住西房,将呆妲安排在东房居住,每天走出房门,他便会看到一张夜叉般的脸。呆妲则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得日子,每每还挑三拣四,对着学生和辩友指手画脚。渐渐的,私塾的学生少了,辩学的人也吓得不敢再来了,三个人的生计慢慢都成了问题。
张仪只能不顾颜面,四处找朋友帮忙。
后来张仪经朋友介绍,勉强去楚国令尹昭阳君处做了一个门客。
一次,昭阳君立了战功,楚王送他一块玉璧,他因此大喜过望,决定大宴宾客。这一次,他把手下门客全都请了去,其中就有张仪。
宴会上,昭阳君要求众宾客开怀畅饮,不醉无归。不久之后,在场的人都隐隐有了醉意。之后,他趁着酒劲,硬是要把玉璧拿给来在客人们面前显呗。没曾想,在传看过程中,玉璧竟然莫名奇妙消失了。昭阳君大怒,便马上派人调查此事,然而却没有结果。于是他咬牙切齿地说,如果查不到结果,那在场的所有人边都脱不开干系。
宾客们顿时吓得酒醒了大半,便开始议论起来。其间不知是谁开始起哄说道:
“张仪人穷,且德性和操守都不好——看看他身边的女人便知道他的德性和操守绝对好不了,因此这块玉璧极有可能被他偷走掉包了。”
听到这话,众人便开始一起指证他。
张仪当然不愿受此冤枉,便坚决予以否认。
昭阳君便命令手下把张仪抓起来,用鞭子把他打得死去活来。之后,他见对方宁死不屈,拒不承认罪名,便只好把他放了。
事后,张仪连滚带爬地回到家时,已经说不出话来。
呆妲见其面颊肿胀,满身是血,显得既担心又怨恨。她知道张仪这次肯定会失去差事和俸禄,不由得担心起将来的生计,同时又开始怨恨他没有出息,不能带给自己想要的荣华富贵。
张仪此时的心酸和委屈便可想而知,他含着泪,指着自己的嘴巴,不停地嘟囔着。
呆妲明白他的意思,没有好气地恨恨说道:
“勿要嘟囔,看你没用的样子!哎,你的舌头尚在,然而拿着它有何用呢?还不是废物一个!”
张仪听说舌头还在,便放下心来。他心里感到既愤恨又难过——仅仅因为贫穷,自己便被冤枉成小偷;仅仅因为贫穷,自己就要被恶妇小看。
他开始对自己辨别人的能力感到了怀疑,因为自从学成下山以来,自己便连连看错了两人。
张仪再一次从心里叹息“悲乎哉,张仪!悲乎哉,张仪!”,然而神情却开始变得冷峻起来。
。。。。。。

百度搜索 幻世墨迹 天涯 幻世墨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幻世墨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幻世墨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幻世墨隐并收藏幻世墨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