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访谈录 天涯 访谈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访谈者:我发现自己走不出新手村了。
他是个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人,被多次送去戒网瘾,至于结果,似乎被玩坏了。
访谈者:我很喜欢玩游戏,第一次接触电脑游戏是《暗黑破坏神》,随后是《魔兽世界》。
于是我就这么入坑了。
在日常中不得志的自己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很多人认为游戏只是一种玩物丧志,但事实上,人类哪种娱乐,哪种理想不算玩物丧志了。
只是逃避的方式不同罢了。
所谓的人类社会正由许许多多不切实际的事物构成,真要面对现实的话直接去自然界风餐露宿得了。
在他们世俗和逐利的观点里,玩物丧志的标准只是能不能产生利益罢了。
比起毫无意义的工作,不对,事实上,很多人对自己正从事的工作并不了解,生产的这个零件究竟会用到什么地方。
所做的事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一无所知。
但其实很多人所做的对社会,对世界,只能产生负面影响。
所做的只是在祸害社会,污染世界,究竟成就感从何而来?
现实中平凡的我在游戏中受人崇拜。
我并不聪明,但似乎对于游戏有着自然而然的天赋。
又或许是我的热情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每一款游戏中都成为了骨灰级玩家。
挑战着最高难度。
长时间下来,下意识的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眼界。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脱离屏幕后出现分不清现实和游戏的感觉。
把现实代入游戏。
我也开始很自然而然的,用游戏的视觉去看待现实。
感觉,很别扭。
但慢慢的,开始出现了异常。
我有种生活在新手村的感觉。
比如说和人对话,对方的话语题材会限制在固定范围,要形容的话,就像对话机器软件。
有很多种应答模式。
但当题材过于另类,他们就会用各种方式迅速转移话题。
用固有的程式掌握对话主导权,逼迫你只能在范围内进行无意义的无尽交谈。
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人类的交流很俗。
但却会用这么俗的方式耗掉人生的大半时间。
所以,我们会在新手村的村民甲乙丙丁几个人身上耗费大部分精力和大半生时间。
陷入无尽的对话循环。
此外,世界本应该是宏大的,但我只感到狭小感。
世界本应该是有某种程度的合情合理的,怎么诞生,怎么演变,事物怎么由来,事物存在意义等等。
但似乎事物很理所当然的存在着,作为点缀存在着。
甚至于,我还有点怀疑,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看似广袤的世界并不存在。
在玩家附近会高帧率运行,呈现出相对完美的视界。
但在远处,则表现为空白。
不会展现出立体形象,只有数据流在默默运算。
但是当注意到,玩家的视线观察到,就会重新出现。
同样,某些微观领域,本来是空白的设置,随着被观测,会出现相应的事物。
很幼稚的观点,但作为骨灰级游戏爱好者的我想探索一下。
毫无疑问,即使世界是空白的,但驱车前往,即使去到地平线的尽头都依然会呈现出近乎无尽的事物。
首先,我试着和不同人讨论很怪异的问题,虽然无一例外都因为各种原因进行不下去。
不得不说,他们掌控对话的能力很强。
在我看来,更像是某种程式漩涡。
足够高等的聊天软件同样能达到这等效果。
我被激起了斗志,发挥出钻研游戏的精神,把各种对话进行了录音。
通过技术分析,拆分为代码,进行消音处理等等。
最后,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种诡异的源代码。
抱着尝试的想法,我用这些代码进行了对话。
怎么说呢,如果这个世界的漏洞这么轻易就能发现,也太奇怪了。
所以我多半会被当成怪人吧。
在朋友聚会中,酒后正处于热情高涨状态,在中途,我开始用代码进行交流。
这种方式很怪异,在大家兴高采烈的高谈阔论时,不时有两句不明所以的词汇插入。
但诡异的是,没有人觉得奇怪,就像聊天中插入英语一样。
更诡异的是,他们居然能听懂。
的确,当时我吓坏了。
并没有发现世界漏洞的兴奋,而是有种恐惧,孤独的恐惧。
甚至令我不敢再去研究语言代码。
但出于游戏玩家的职业素养,我依然会下意识的琢磨如何在对话中获得优胜。
代码式的语言我不打算继续使用。
但我研究着从逻辑公式等领域入手。
既然对话只是遵循程序,那么只需要寻找程序本身的漏洞即可。
后来,我整合出另一种说话方式。
相信无论是古代的纵横家还是如今的辩论家,都研究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而我的方式则更为另类。
分为三段式,第一段是平常对话进行切入,第二段是混乱,第三段是强制洗脑。
是的,我不把谈话对象当做是人,而当成能够删改的程式。
用这种方式,我无往不利。
达到了所谓的瞬间催眠这种层次。
我能给对方下指令,直接绕过交谈环节。
但怎么说呢,人类需要是程式的产物,任何行为,对话,思维,命运等都遵循特定程式。
但却是相对高等的程式体。
有自保程序,我下达的指令很多会遭遇抵制。
甚至有一次,对方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疯了一样向我攻击,从她那诡异冷漠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想击杀我。
更可怕的是,为了追击逃跑的我,她直接从三楼跳下来。
用人类绝无可能的矫健动作冲过来。
我知道逃不掉了,不断下达指令,终于制止了暴走的她。
然而,她根本没有当时的记忆。
我猜想,也许是我的这种行为触及了游戏系统的底线,被作为犯规者进行抹杀。
这是要我严守游戏规则的意思吗,但这游戏根本没有明确的主线。
于是,我开始大量采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虽然我不聪明,但似乎天生对游戏,对游戏系统有着天赋。
能直觉看出问题所在。
渐渐的,我分析出了脉络,以树状图方式呈现在眼前的,是庞大的支线网络。
的确,我没办法找到主线,但逐步攻略支线也是可以的。
虽然很多是细微的琐事,且没有关联性,但事物是相连的,蝴蝶效应下会引发连锁影响。
一一触发隐藏线路。
于是,我开始游戏人生。
的确,在社会中我过得不怎样,之前简直是事事不如意。
但以攻略游戏的态度进行又截然不同。
我感受到如鱼得水,明明是很困难的事一一迎刃而解。
要形容的话,就是以前的生活方式,包括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属于不得要领。
这种菜鸟在游戏世界中自然会磕磕绊绊。
既然没办法调整难度,考量的就是玩家的技术了。
甚至有隐隐有种猜测,也许创造了人生这种游戏,造物主似乎想寻找一个善于攻略的玩家。
在很多人看来,我只是无意义的做各种琐事。
但慢慢的,隐藏线出现了。
比如说,在一次义务劳动中,负责扫大街的我转过某个街角,进入了一条“不存在的街道”。
是的,在以往,那条街并不存在。
街上的风格,行人,也明显带着时代感。
但我压抑了一探究竟的冲动,根据自己制定的攻略顺序。
继续进行着扫街的工作。
继续回到原来的日常。
接下里,似乎顺理成章的,我在进行着普通的日常工作,却往往会遇到各种非常规的事件,有时是时空穿越,有时是遇到怪物,但我依然视而不见,继续着原有的日常。
隐藏线被一一激发。
现在,只要我想,我就能进入玄幻或者魔幻或者机甲都市的主线。
成为修仙者,魔法师等等。
但我不满足于现在的进度,作为顶级游戏玩家的职业素养,是做到极致。
我要得到最高分。
虽然地球变得很平常,只能算个新手村,却依然没开发彻底。
隐藏的奖励我还没到手。
但也许是源于这份贪得无厌和狂妄,我遭遇了反噬。
更准确来说,也许是不知哪步走错了,引发了BUG。
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变化。
不知你有没有玩过早期的游戏,那时候很多对话,操作等都是以选项形式进行。
比如说“是”与“否”。
前往武器店,前往防具店,返回营地。
这种简单的设定和设置。
只有寥寥几个选项。
但是稍高等的游戏,都有着相应的高自由度。
而人生同样,本应该有很多选项。
但在我身上出现的变化,是选项减少了,少到只有寥寥几个。
比如说我想开车前往某个地方,路线应该有很多条,但我能选择的,只有三条线路。
就跟强迫症一样。
中途想变道,身体就会不听使唤。
就这样,我以这种诡异的方式生活,不,生存着。
我:只要思维能力跟得上,任何事情都会出现无数种选项和处理方式。
而人类是有相应思维运算能力的,也已经思考出大量处理方式。
但在种种规则,常识,禁忌等制约下,组成了过滤网。
把高水平的选项过滤筛掉了。
然后出现在你头脑中的,只有不多的方案。
不会是最好的,但也不会是最坏的。
简单来说,获得会战的胜利,有百万种策略。
但出现在你脑中的只有那么十来种方案。
其它的并不是想不出来,而是被过滤掉了。
访谈者:的确,只有打破常规和禁忌的人,才有出奇制胜的手段。
从来没有所谓的王道,多数人选择的路,绝对不会是最优解。
之所以一开始没选择走玄幻修仙路线,就是因为我觉得这种所谓的王道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反而相对平庸。
但这时候的我,已经变成只能像智障一样进行智障的选择抉择。
比如说眼前有个土坑,我只能选择刻意跳下去和假装无意中掉下去,么的,就没有绕路走这选项。
而这个游戏没办法存档,没办法重来,所做出的任何选择都会引发相应时间,进入相应路线。
我的世界越来越狭隘,简单说明的话,就是从《魔兽世界》变成了《轩辕剑》。
甚至周围事物的画风也开始转变,由细腻变成粗制滥造。
由三维变成了二维。
我甚至担心这样发展下去,搞不好会变成以前黑白机风格。
没想到,情况比预想的更严重,世界,变成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
就像早期的《三国志》一样,军团战斗模式是以几何图形来展示。
眼前人物直接以三角形来表示,很匪夷所思吧。
要不是世界出了问题就是我出了问题。
那时候,我已经没办法求助了。
这种简单的世界没办法进行复杂的工作,咨询对话这种复杂工作当然做不来。
既来之则安之,怀着随遇而安的心态,我沉下心来观察这个别样的世界。
还别说,虽然很简单,很原始,但别有一番韵味。
对于如今的电脑游戏,很多人追求细腻画面,高帧率特效。
游戏内存越来越大,但游戏性却越来越差。
非要说的话,就是把游戏做成一种快餐文化。
下达了固定时间更新换代出新款续集的指标。
但却就游戏性而言,往往超越不了前作。
无论是《英雄无敌3》还是《三国志5》,虽然没有视觉体验,但有着无法超越的体验。
对于真正的游戏爱好者而言,这种返璞归真的游戏反而更适合长时间琢磨着玩。
但如今的大部分游戏,只是在无意义的堆积特效。
玩家按照相对固定路线进行着苦工式的机械工作。
无论是炫酷的打怪升级还是所谓的任务,完全可交由外挂。
虽然我的世界真的变成了《我的世界》,但我却从中领略到别样的味道。
出于对游戏的热爱,我把自身处境抛之脑后。
怎么说呢,这种看似简单的《我的世界》有很多种玩法,可以简单的无脑进行,但也可以用物理学,高数,等等来进行高等的玩法。
不同玩法,其创造布局的层次是完全不同的。
至于其他人变成什么样了,世界有没有变化等等我一概不管。
反正现在的我也只能处于单机状态。
而且虽然世界变样了,但信息载体依然存在,依然能辨识文字信息。
于是我开始前所未有的去刻苦学习各种知识,从物理到数学到逻辑布局到设计。
不知过去了多久,我似乎完成了大学乃至更高学位的课程。
接下来,是检验成功的时刻。
本来单调的世界在我的改造下,画面逐渐细腻,事物越来越具体,出现了规则,出现了逻辑体系。
出现了物理现象,出现了思维程式。
风格在不断转变,不断进化。
不知过去了多久,我终于打造出“现代世界”。
沉迷于建设的我浑然忘我,当建设告一段落后,才发现我重新出现在原来的世界。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回复正常了吗,又或者,这依然是我创造的游戏世界?我能正常生活,能和人自如交谈。
似乎找不到缺漏,话说这么完美的世界真是我创造的吗。
我很清楚自己的平凡,要说有什么亮点的话,那就是专注。
一旦沉迷就会废寝忘食,以忘我的状态沉沦。
另外一点,就是较真。
精益求精,会做到极致,想到极致。
如果说这个世界的确是我创造的,在忘我状态下也许花了无数时间,这么的话,我就必定会创造出一个对于自己来说完美的,凭自己能力找不到错漏的世界。
因为较真的我必定把所有我能想到的错漏都补上了。
我擅长攻略游戏,但如果这个游戏是我设计的,情况就不同了。
似乎原有的缺陷都被补上了,和人对话找不到错漏。
当然也分析不出攻略路线,也没有超常展开,更没有玄幻世界的分支线。
依然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
我依然不肯死心,想要寻找漏洞,甚至有点歇斯底里。
就这样,我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看着家人悲痛的脸,我觉得好陌生,毫无疑问是我记忆中的脸。
很完美,无缺。
但正是这份刻意的完美,反而令我觉得异样。
其中似乎有着雕琢痕迹,似乎正出于我的手笔。
不仅是人,所有事物都似乎经过我的雕琢。
当时,我深刻的有着这种感觉。
即使只能平凡的生活着,我也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去过平凡人生,而不是在这种诡异的“真实世界”。
这么想着,我开始进行最后的疯狂。
对于游戏而言,在玩家附近的事物是最为细腻的,而远处则表现为空无或相对呆滞。
这是低等游戏的缺陷。
但却相当广泛。
同样,事物的细腻是有限度的。
简单的水波纹,就有着无限深邃的表现形式。
电脑游戏制造不出现实这种水波纹效应。
但同样,现实中的涟漪也未必就一定完美。
这种表现形式就是终极了吗,没有更为具体的?更为多层次多维的附加特效?
在其它没人看得到的地方,是否有着没有水波纹的粗制滥造地带呢。
既然这个世界封锁了我,那我就让它崩坏掉。
在创造游戏世界的日子里,我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不夸张的说,甚至比起很多科研工作者有更深的理论基础。
我开始解释物理现象,比如说流水动态。
根据一系列理论数据,我建立了模型。
一滴水滴落到水面上,将会出现极为详尽的一系列变化。
有人类所能观察到的,还有更多观察不到,但在物理领域确实存在的。
其中的种种复杂细分变化变量用超级电脑来处理都会显得异常卡顿。
结果,通过仪器对现实中的水滴现象进行了观测,果然,很详尽,各种细微变化应有尽有。
我说过吧,在游戏世界,即使本来没有的东西,但只要合理,且被玩家观测到,就会弥补那一片的空白。
被我观测到的微观物理现象的确填补了空白,但也因此导致了世界有一丝异常。
一般人不可能察觉得到,但对于游戏系统有着天然敏感的我察觉到了。
于是,我开始准备了大量设备,雇佣人手,在各个地方同时观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情况,当开启特效就会出现卡顿。
虽然内存足够就能避免,但这只是一定程度感觉不到。
卡顿依然存在,只是被分化,更细微,更难察觉罢了。
我这种广布监测站的形式对世界造成了过高负荷。
我感受到了,极为微弱的卡顿,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流畅。
但我没办法判别这种异样是来自于世界,还是来自于我自己。
随着对世界负荷的加深,我也越来越感到疲惫。
似乎大脑在超负荷工作,也许这个世界本身也在利用我的脑潜力进行维护。
世界的负荷也相当于我自己的负荷。
究竟是我先崩溃还是世界先崩溃呢。
我决定孤注一掷,不仅是水滴现象,其它种种现象我都设置了应有的模型和物理反应。
随后,眼前的世界令我震撼,无比清晰,无比鲜艳夺目,无比生动。
与原来我一直生活的世界相比,这里才更像真实世界。
那种区别就像480P电影和访谈者:080P电影的区别。
随着我添加变量的增加,这个世界越来越具体,细腻,立体。
但也相对的,我的负荷越来越重,已经,无法支撑了。
意识开始模糊,我倒下了。
醒来的我,眼前一切如常。
这里,是原来的世界。
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世界。
究竟过了多长时间?我不想知道,反正宅居的我也没人来看望过。
那么,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包括进了精神病院的经历应该都是幻觉吧。
应该会以幻觉形式带过吧。
我这么想着,希冀着。
但天不随我愿,所发生的事都发生过。
即使身处二维图形世界所做的事都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个现实世界上演。
我背负着精神病的标签生活着。
但依然感到丝丝异样,这里虽然是我一直以来生活的世界,但不代表就是真实,也不代表不是游戏世界。
我曾发现过的漏洞依然存在吗,我开始一一验证,但奇怪的是,这里虽然不是我所创造的世界。
但曾有的漏洞都被弥补了。
当然,也发现不了进入其他世界的方法。
同样的,见识过细腻的真实世界,我对于如今所处的世界感到腻味,一句话,好假。
我不应该,也不想生活在这里。
我坚持寻找世界的漏洞,攻略世界的方法,一直找了很多年。
结果你也看到了,我被当做精神病。
我被困在了新手村。
访谈结束,他重新回到了宅居的生活。
如他所说,对于游戏确实很在行。
生活中疯疯癫癫的他在各种游戏里都有着顶尖水准。
据说,他在和人合力研发某种游戏,具体情况不详。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位所谓的合作人,并不存在。
家人经常看到他在断网的出租房里对着断网的电脑进行着诡异的打字交流。

百度搜索 访谈录 天涯 访谈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访谈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长谷川泰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谷川泰三并收藏访谈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