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迫于各方势力的压力,卡瓦姆辞职了,这也为巴列维二世提供了施展权力的空间。
1949年2月,巴列维二世在参观德黑兰大学的时候,遭遇到一次暗杀,被子弹打中但没有危及生命。
这使他有理由对反对他的势力进行打击,随后实行戒严法,对叛乱军人、图德党员及其它的反对势力进行镇压。
1949年3月,巴列维二世召开了制宪会议,提出要修改宪法。
新宪法包括建立上议院且成员半数要由国王任命;国王有解散议院的权力;禁止报刊批评王室;归还王室土地。
显然巴列维二世召开的这次制宪会议是支持他的,这些都被通过。
虽然巴列维二世在制宪会议上实现了自己的一些目的,但是国内仍然有几股势力是反对王室统治的。
这些反对势力主要由三股势力构成,分别是图德党、教士阶层、民族阵线。
巴列维二世及保王派也是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占有对伊朗的统治权,其统治的合法性在于其拥有暴力机构。
不同于巴列维时期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拥有暴力机构和教士阶层给予其统治合法性的支持。
这意味着巴列维二世在统治合法性问题上,没有获得教士阶层的支持。
巴列维二世能够成为统治者,更多的是依靠英国和苏联的力量。
在伊朗统治者人选的问题上,英国和苏联没有能够拿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人选而做出的权益之策,且巴列维二世是英美苏在伊朗利益的代言人。
在统治合法性的问题上,巴列维二世依靠的是外国势力及其父王留下来的政治势力及军队等暴力机构。
图德党是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个由成员复杂的一股势力,在大学生和工人中迅速发展并组建起来的势力。
图德党势力在巴列维二世的父王巴列维一世的时候,1927年遭到镇压,1931年被宣布违法,但由于苏联在伊朗的影响力图德党一直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在巴列维二世时期,其主要反抗形式是罢工和街头游行。
教士阶层,这是伊朗本土势力中仅次于王权的一股势力。
在过去,教士阶层为王权提供统治合法性思想来源获得发展,教士阶层本身就是大地主。
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以宗教的形式为王权授予天命的形式,显然已经不适合整个世界的发展了。
就是教士们宣称国王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隐遁的第十二位伊玛目在人间的代理人,没有多少人相信了。
这种局势下就迫使教士阶层做出改变,研究应该以何种理论或者说辞来维护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在卡扎尔王朝末期,一位高阶教士称自己是隐遁伊玛目的代理人,而国王只是隐遁伊玛目代理人的行政代理人。
这就是不断的进行教义或者是说辞进行改变,如果适合教士阶层,那就是教士阶层都可以接受;
如果不适合,那么这就是这个人或某个支派自己的观点。
在理论或者是说辞上,教士阶层不断进行探索,在现实权力斗争中教士阶层秉持谁对自己有利支持谁。
教士阶层可以一会儿支持王权、一会支持立宪主义者、一会又以反外国势力来扛旗。
这就是在王权式维,教权不足以依靠王权保住自身利益及存在合法性问题上的手段。
所以在巴列维时期和巴列维二世时期,教士阶层是以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为大义而行反世俗化及司法改革。
教士阶层是仅次于王权的一股教权势力,在那个年代教士阶层以其庞大的宗教网络,可以延伸到伊朗的每一个角落。
教士阶层有资金的来源、有庞大的信徒基础、又有自己的宗教学院、又有各种组织,其中最激进的信徒组织就是***敢死队。
为了应对形势的发展,对世俗化的担忧,1945年,***敢死队成立。
1946年,***敢死队暗杀坚定支持世俗主义者中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艾哈迈德·卡斯拉而臭名昭著。
教士阶层中的首领阿亚图拉(高阶教士的称呼)阿布·卡西姆·卡尚尼,坚定的支持***敢死队的行动。
民族阵线,是1949年由摩萨台所联合自由主义者、反君主制度者,民族主义者所组成的一个派别。
民族阵线在这几股势力之中,人数最少,但是思想都比较开放,属于伊朗社会精英阶层(非官方认定的精英)。
民族阵线以反对给予外国经济特许权,及伊朗实现立宪制国家为目标。
在这四股力量之中,王权、教权、图德党、民族阵线各有势力,其中王权和教权是最大的两大力量,而图德党和民族阵线是后起之秀。
王权虽然是统治者,但其统治的基础是暴力机构,王权可以由张三来接任、也可以由李四来接任。
王权其统治合法性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而非思想基础上。
教权虽非统治者,但是其是民众的思想统治者,其存在比现任王权还要久远。
可以说王权是肉身统治者,而教权是精神统治者。
在整个世界政治氛围发生变化后,王权或者是教权不进行改变,都有可能进入到历史的舞台里。
但是权力的诱惑,就会促使拥有权力的人或者是权力的挑战者,不顾一切的以惯性的思维方式来行事。
能够阻止拥有权力者或者是挑战权力者的惯性思维的唯一阻力,就是社会力量的强弱与否,及民众的觉醒程度与参与程度。
显然在随后的历史中,可以看到社会力量无论是图德党,还是民族阵线都无法与王权和教权相抗衡。
最后的统治力量在王权与教权中诞生,而没有觉醒的民众将是这一切转变的承受者。
他们将以切身的感受来体验不同的说辞,尽管每一种说辞都是美好的。
图德党是苏联支持之下建立起来的,其拥有一定的民众基础,但是其民众基础无法与教士阶层相抗衡。
在先天就带有外国势力的背景下,图德党只能够作为苏联在伊朗的利益代言人而存在。
民族阵线是以西方式立宪主义而组建起来的,其拥有的社会精英谋求改变伊朗的君主专制结构,但民众基础太差。
虽然是好的,但是在那个年代不是不被接受,而是其他势力太过强大而挤压了发展的空间,尤其是教士阶层在伊朗的影响力。
两者都是在谋求思想领域的统治权,民族阵线谋求的是对民众的解放,而教士阶层谋求的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但是那又如何呢?
在这几股势力之中,王权拥有暴力统治权、教士拥有思想统治权、图德党和民族阵线属于挑战暴力统治权和思想统治权的新兴势力。
王权占有统治权,教士阶层、图德党、民族阵线属于在野势力,而教士阶层是不能够出任**及议会职务的。
这就促使教士阶层在**和议会中,必须要有现实的代言人为教士阶层的利益代言。
而图德党是要平均财富的,这对教士阶层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毕竟高阶教士及中阶教士都是大地主,能够合作的只有民族阵线。
所以就有了民族阵线和教士阶层的联合,具体说就是摩萨台和卡尚尼的联合。
虽然在1945年的时候,卡尚尼支持的***敢死队暗杀了支持世俗主义者历史学家艾哈迈德·卡斯拉。
1949年,由摩萨台领导抗议了王室对十六届议会选举进行操纵,***敢死队支持了这次抗议。
***敢死队暗杀了负责投票工作的王室大臣阿布·侯赛因·哈日尔,并在随后的德黑兰选举中保护投票箱,以防止选票被篡改。
在议会中,民族阵线和图德党的势力相较于保守势力仍然是少数。
但在修改1933年英波石油公司协议及再次合作的问题上,摩萨台领导的民族阵线和图德党使国王处于被动地位。
摩萨台要求停止特许权并将公司国有化,这得到了苏联支持的图德党和教士阶层的支持。
虽然在议会人数上占有劣势,但是摩萨台得到了图德党和教士阶层在街头民众示威抗议的支持。
面对如此局面,国王任命强硬的阿里·拉兹马拉将军为首相。
拉兹马拉拉拢左派图德党,且以提出给农民分配土地的法案来缓和与图德党的关系;
并以完善各省议会实行条款来威胁民族阵线中和议会中的有产者,以这样的手段希望通过与英国的石油议案。
这样迫切的措施,只能够让民众相信国王和拉兹马拉是英国人的傀儡。
1951年2月19日,由摩萨台主持的一次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将英波石油公司国有化,首相拉兹马拉拒绝这项提案。
1951年3月7日,拉兹马拉在一座清真寺被***敢死队暗杀。
首相拉兹马拉被暗杀,及由图德党和教士阶层支持的信徒在伊朗的各个城市示威抗议,导致同英国续签石油协定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1951年3月15日,议会通过了将英波石油公司国有化的议案。几天后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
在首相缺席的情况下,如何运转**将是一个问题。
一位保王派议员提议由摩萨台来出任首相,可能因为将石油公司国有化这个问题将是一个烫手山芋而难以解决。
出乎意料的是,摩萨台接受了这个职务,议会迅速要求国王批准。
1951年4月29日,国王履行程序,同意摩萨台出任首相。
1951年5月2日,国王签署了议会通过的国有化法案。
1951年6月,摩萨台派遣军队占领了在胡齐斯坦的英波石油公司的设施。
对于摩萨台内阁将英波石油公司国有化带来的影响,英国方面则采取了不同的认识标准。
英国本国公司国有化是一回事,而伊朗将国内公司国有化则是另一回事。
由于没有及时的处理此次危机,英国工党**下台,而保守的温斯顿·丘吉尔复出即保守党上台。
丘吉尔以一种旧殖民时代的岛国式的阴险手段来对付伊朗的摩萨台**。
英国首先提请联合国安理会进行调解。
1951年9月,摩萨台来到联合国总部,以英波石油公司国有化是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涉及和威胁地区的安全局势,所以不需要联合国采取行动来对这一问题采取措施。
英国为了迫使伊朗屈服,增加了在波斯湾地区的军队。
虽然有着军力的威胁,但是英国已经不是世界老大了,美国和苏联都在那边看着呢!
英国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英波石油公司能够英国带来巨额的经济利益,虽然摩萨台**承诺给予赔偿,但是在战后需要恢复经济和面子问题上英国都必须坚持。
在国际机构程序上没有获得支持,在军事威慑无效的情况下,英国人准备以经济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伊朗接受石油公司之后,英国命令所有的石油公司的员工回国,导致石油公司停止了运转。
英国还组织和抵制其它国家购买伊朗的石油,且冻结伊朗人在英国的存款。
在外交上,英国寻求杜鲁门不向伊朗提供援助或贷款。
这样的措施使伊朗造成巨大的经济困境,在摩萨台访问美国的时候,美国施压除非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否者美国将不会给予伊朗贷款。
在石油公司国有化带来的内部及外部困局,导致了国内各股势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1952年,在石油公司国有化的问题上,摩萨台既没有办法化解,又不愿意放弃。
如果摩萨台做出妥协,那么有可能被***敢死队暗杀;如果不解决,石油国有化无法一直成为反对国王给他带来的荣誉及声望,因为石油国有化导致了经济困难。
这样的局面之下,摩萨台加大对德黑兰这样大城市精英阶层的投票权比例,增加代表名额,操纵了第十七届议会的选举。
但是尽管如此,民主阵线也只获得了79个议席中的30个。
1952年7月,摩萨台以要求军队国家化,脱离巴列维二世的控制来寻民众及议会的支持。
这种爆炸性的议题,有如将石油公司国有化一样,可能带来民族主义情绪,转移石油国有化带来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影响。
摩萨台任命自己为国防大臣,在程序上是可以的,但是按惯例国王是军队的总司令,巴列维二世拒绝了。
摩萨台辞职了,随后民族阵线、图德党及教士阶层组织的街头示威抗议游行使巴列维二世害怕了。
1952年7月21日,巴列维二世恢复了摩萨台的职务,并同意将军队国家化。
1952年7月22日,国际法庭就英国将伊朗将石油公司国有化问题控诉伊朗,国际法庭以没有管辖权为由驳回了。
摩萨台此时的声望及权力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在面对英国和美国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后,摩萨台更加不可能同英国妥协。
1952年10月,摩萨台将英国在伊朗的一名代理人扎黑迪将军(策划政变被逮捕)及其几个兄弟,以英国干涉伊朗内政为由逮捕,并断绝了伊朗同英国的关系。
摩萨台控制了国防部,缩减巴列维二世王室的开支和军队的预算。
摩萨台支持并鼓励报刊揭露宫廷腐化堕落、阴谋卖国的新闻,导致巴列维二世的姐姐阿什拉芙公主出逃流亡。
摩萨台从议会中获得处理紧急情况的权力,他利用这种议会授予的权力做了许多事情,例如提高富人的税收及进行土地改革。
1953年2月,英国说服美国艾森豪威尔在伊朗的问题上,支持伊朗国王,反对摩萨台。
美国和英国官员及情报部门实行了一个代号“埃阿斯”的秘密行动,以推翻摩萨台。
这个行动由英国军事情报局6处、伊朗扎黑迪将军及其它亲英美的伊朗官方及上层人士共同制定,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来执行。
此次的行动具体的措施包括派出一名美国特工前往伊朗,通过散步摩萨台的谣言,煽动公众骚乱和部落叛乱;
利用对图德党的恐惧情绪来说服卡尚尼及其它高阶阿亚图拉同摩萨台决裂,以此来营造有利于政变的社会气氛。
采取的最有效的战术,就是雇佣地痞流氓假扮图德党的游行示威,以此来煽动性的手段来使公众对图德党产生恐惧。
1953年7月,一些议员不愿意再支持摩萨台,拒绝出席议会开会,导致无法达到议会开会的法定人数。
摩萨台要求解散议会,对其本人全民公决来进行信任投票。
全民公决是公开的方式进行的,分别设置赞成和反对这项议案两个投票箱,最后摩萨台获得一边倒的支持。
议会中不支持摩萨台力量是由支持王权和支持教士阶层的力量为主,摩萨台对王权统治的基础军队进行了国家化,这就使巴列维二世没有了实际的权力;
而对增加富人的税收和土地改革等这样世俗化的措施,又使得教士阶层不满于他的表现。
摩萨台的措施是正确的措施,面对王权的时候联合的是教士阶层的教权及图德党。
在王权的统治基础军队国家化以后,民族阵线面对的就是最强大的教权。
没有彻底翻脸,但是慢慢的侵蚀教士阶层的经济基础,即以土地改革和增加税收来进行。
与民族阵线合作的教士阿亚图拉卡尚尼、保王派的阿亚图拉拉贝赫巴哈尼、不选边站队的阿亚图拉拉波鲁吉尔迪都选择不支持摩萨台,而成为了反对摩萨台的势力。(不能不说教士阶层多头下注的打算真的是无耻到了极点,但是这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现实的考虑)
在对待军队的问题上,考虑到经济困难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的原因,消减军队的预算、清洗支持巴列维二世的军官,导致军队最终导向了巴列维二世。
支持巴列维二世的军官开始策划推翻摩萨台**,并且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支持。
这意味着在伊朗的上层中,王权与教权因不同利益诉求而由相同目标的再次结合,而促成这一结合的是一名美国特工,而这名美国特工执行的是由英国和美国以推翻摩萨台**的“埃阿斯”秘密行动。
1953年8月16日,巴列维二世签署了免去摩萨台首相的职务,任命亲英派将军扎黑迪为首相,便躲到里海边的疗养胜地去了。
摩萨台得知了这一消息,逮捕了送达文书的军官,迅速封锁这一消息的传播,并通过广播电台宣称这是一次流产的政变。
但是反对摩萨台的势力,通过人传人的方式将巴列维二世的命令传到了大街小巷,来证明摩萨台的权力是非法的。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国王巴列维二世为了安全逃离了伊朗。
民族阵线开始宣传要求废除君主制,并且要绞死出逃的国王巴列维二世。
1953年8月17日到18日,图德党展开大规模的抗议游行,游行人群推倒了巴列维二世的雕像,要求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在图德党示威游行中,由反摩萨台势力雇佣的地痞流氓混杂其中,进行非游行示威诉求的寻衅闹事(英美的策略),制造图德党正在革命的恐怖气氛。
摩萨台对于图德党的支持,由于保王派、教士阶层及英美势力的联合雇佣地痞流氓制造恐怖气氛,被迫下令警察和军队整顿街道秩序,撤走示威人群,导致支持他的力量分散了。
1953年8月19日,一股支持国王的人群,沿途攻击支持民族阵线及摩萨台的机构,例如国家广播电台。
他们是由保王派和卡尚尼等高阶阿亚图拉教士招募来的,英美情报机构出费用。
与此同时,亲英派将军扎黑迪带领几支部队包围了摩萨台官邸,经过激战过后摩萨台投降了。
1953年8月22日,国王巴列维二世回到了伊朗,任命亲英派将军扎黑迪为首相(直到1955年)。
摩萨台以叛国罪被羁押,后被软禁到1967年去世,一位坚定的摩萨台支持者被处死。

百度搜索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 波斯那些事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波斯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飞狐一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狐一刀并收藏波斯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