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一节
孙中山北上之后,陈炯明即发表了要拯救广东人民于水火的宣言。在得知孙中山因患癌症,生命垂危后,更是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鉴于此,广东留守大本营在2月1日正式下达了东征的动员令,反击陈炯明。东征的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左路军主要是杨希闵的滇军,中路军主要是刘震寰的桂军,右路则是许崇智的粤军。任命杨希闵为联军总司令,黄埔教导团为总预备队。
上述安排引起了黄埔学生的极大不满。为此,何应钦代表全体师生上交了请愿书,坚决要求上前线参战。最后,在蒋介石和廖仲恺极力争取下,黄埔军校的两个教导团被编入了许崇智的右路军,随正规军一起战斗。
黄埔军校教导团当制实行编制为“三三制”,即团辖三个营,营辖三个连,连辖三个排。二团相加,一共约三千余人。
2月15日,天刚蒙蒙亮,淡水城内外一片寂静。蒋介石手提望远镜,站在淡水城外南门炮兵阵地上。从这里,可以基本上俯瞰整个淡水城。在他的前方不远处,匍匐着百余名从教导团中挑出来的官兵敢死队。在他后方不远处,则是由陈诚率领的炮兵第一连,装备有六门日本“三一式速射野战炮”。
日本“三一式速射野战炮”,设计于1898年,是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缴获的,服役年龄几乎比陈诚的岁数还要大,早已被淘汰了。但对于武器装备十分贫乏的黄埔军校来说,苏俄援助的这些军火无疑还是很珍贵的。
昨天,经过一天的激烈争夺,教导一团和二团分别占领了东南门外和南门外二处高地。蒋介石因此决心赶在敌军援兵到达之前,迅速攻下淡水城,让黄埔学生军来个首战大捷。
六时整,蒋介石抬腕看看表,把头转向站在身旁的加伦将军。加伦将军冲着蒋介石点点头,于是,他朝着陈诚大声命令道:“开炮!”
顿时,随着陈诚的一声令下,六门速射野战炮向敌人守卫密集区及东南城墙一阵齐射,城墙上的敌兵顿时被炸的血肉横飞,四下逃散。
“冲啊!”随着一声呐喊,百余名敢死队员在营党代表蔡光举、营长沈应时的率领下,犹如猛虎下山般地向着城墙扑去。由于城墙前的地势较为开阔,反应过来的敌人轻、重机枪一起开火,冲在最前面的蔡光举不幸中弹牺牲,沈应时也负伤倒地,敢死队员被敌人的火力死死地压制在离城墙二、三十米处。连长孙良被激烈的场面吓破了胆,掉头就往后逃跑,战事呈胶着状态。
在高地上和加伦将军一起观战的蒋介石,急令陈诚炮火掩护。陈诚沉着冷静地指挥炮兵又是一阵急促的速射,正确地把守敌的机枪手位一个个掀上天空,打的守敌魂飞丧胆。
趁着敌军火力被完全压制之机,二营四连党代表郑洞国一跃而起,几个箭步冲到墙跟底下,一手攀着楼梯奋勇上爬,一手挥着驳壳枪连连射击敌人。后面的敢死队员们见状,也纷纷一跃而起,攀梯上爬,在枪林弹雨之下渐渐地登上了淡水城头。
随着潦亮的冲锋号响起,隐蔽在出发阵地的关麟征猛地跳起身来,大呼一声,带领全排士兵沿着敢死队的足迹,奋勇冲进了淡水城。守敌纷纷溃败投降。不到半小时,黄埔学生军就占领了整个淡水城。
得知一期学生蔡光举壮烈牺牲。蒋介石无比悲哀,亲自撰写追悼蔡光举的公告:
“光举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从容赴义,为党殉烈求仁得仁,固无遗憾。惟本校同志应如何奋斗继起,以成光举未竟之志,而雪我党无穷之耻。使其瞑目九泉,而尽后死之责。”
“校长,孙良连长该如何处置?”何应钦在旁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临阵脱逃,罪当枪毙!”蒋介石气愤地回答道。
“校长,孙良连长可是你的表弟啊!”
“我表弟怎么了!”蒋介石狠狠地盯着何应钦。何应钦不敢与蒋介石直视面对,把头垂了下来。
“枪毙!”蒋介石撂下一句狠话,甩手而去。
“啪!”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蒋介石的表弟孙良,以临连脱逃罪被军法处置。
在黄埔教导团出征之前。为严明纪律,蒋介石委托军法处长周恩来具体制定了《革命军连坐法》、《革命军刑事条例》、《革命军惩罚条例》和《学生队学生遵守规则》等军事法规,用来作为激励和惩罚的依据。
淡水一役,仅教导第一团就缴获了步枪五百九十余枝,机关枪五挺,子弹数万发,俘虏七百余人。蒋介石认为“淡水之战为革命之开始”。
孙中山被确诊为肝癌后,自忖自己至少近期不可能再返回广州主政。决定任命胡汉民为大元帅府留守,将中央政治委员会移驻北京,以吴稚晖、李石曾、汪精卫、于右任、陈友仁、李大钊、邵元冲为委员。鲍罗廷仍作为顾问一起随同北上。
张静江在得知孙中山病情危重的消息后,不顾自己腿部的伤痛,千里跋涉从浙江南浔赶到燕京。当看到老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非常痛苦的样子,孙中山忘了自己的病痛,不无心疼地对老友道:“静兄,你都病成这个样子,为何还专程来看我?”
张静江看着被病痛折磨的面黄肌瘦的孙中山,一声不语,艰难地移至床榻旁,伸出手来紧紧地抓住孙中山枯瘦的双手,眼泪夺眶而出。
至1925年2月2日起,张静江就一直守护在孙中山身边,每日让专人详细地记录孙中山病情的变化情况,天天期盼出现生命的奇迹。
眼看西药并无多大疗效,张静江和李石曾、宋庆龄商量后说服孙中山服用中药。为此,张静江专门聘请了曾为他和胡适治过病的燕京老中医陆仲安先生。头二剂确有效果,孙中山安睡良好,气色渐佳。但服用第三剂后,病情又突然恶化,急送协和医院。
克礼医生诊断后,对守候在医院走廊上的宋庆龄、张静江、汪精卫等人摇头叹息道:“肝癌之扩散并未因服中药而停止,中药只可有益睡眠,减轻痛苦。肝肿日大,家属等勿存奢望。”
到了24日,孙中山的生命已进入垂危。医院告知家属和随行的国民党要员:“诸位有什么话要向孙先生请示,现在恐怕已经到时候了。”
经过短暂的商量,于是公推汪精卫、孙科、宋子文、孔祥熙四人进入孙中山的病房。
沉沉昏睡之中的孙中山见汪精卫四人来到床前,似醒非醒地说:“你们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吧。”
汪精卫强忍悲痛,很委婉地小声说:“我们固然知道先生有力量以抗病魔,只是想请先生趁着精神比较好,留下些许教训来,让我们10年20年后,仍然可以受用。”
孙中山沉默良久,这才缓缓而道:“我有什么话说呢!如果我能痊愈,要说的很多;如果不幸死了,由你们随便去做吧。还有什么好说的!”
汪精卫等四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数次相劝,最后还是汪精卫开口道:“我们现在已经预备了一份草稿,读给先生听。先生如果赞成,就请签个字,当作先生说的话。如果不赞成,也请另外说几句,我可代为笔记。”
孙中山微微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汪精卫取出一页纸,轻声读道: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听罢点点头道:“好呀!我很赞成!”
一旁的宋子文见孙中山情绪尚可,也赶忙轻声请示道:“先生对党务已经有了训诲,对家属可不可以照这个样子,也说几句话呢?”
看到孙中山表示同意,汪精卫遂又拿出第二页纸,轻声朗读读道: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孙中山听罢也点头表示同意。汪精卫见孙中山尚在清醒之中,就想请他马上签字。不巧,这时从门外传来了宋庆龄的哭声,孙中山心头一颤,遂对汪精卫道:“你且暂时收起来吧!我总还有几天命的。”

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北伐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第五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第五军并收藏北伐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