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或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二十一章 中共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国*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四川路西侧,位于淞沪铁路旁的闸北区横浜路6号,一座具有典型石窟门建筑风格的楼房内隆重召开。共有20名代表参加大会,代表全国994名党员。*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出席了大会。会议由陈独秀主持。
会议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文件,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并在总结国共合作一年间的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在民族运动中既要反对“左”的倾向,也要反对右的倾向;*共要在*民党内、外坚持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民众宣传上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
大会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革命运动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之一部分;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大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标志着中共在探索革命规律的进程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理论上已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基本观点。但是,也存在着对如何取得无产阶级领导权认识不清、对政权和武装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的问题。
“四大”还通过《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对秘密党团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规定:“吾党在*民党及其他有政治性质的重要团体中,应组织党团,从中支配该党和该团体的活动。此种团体应与SY同志合组之,按其性质隶属于各级执行委员会。”
大会充分肯定了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从党成立到党的四大,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党的建设取得迅速发展,党员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近千人。
随着党员人数的不断发展壮大,大会将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原来的5人增加为9人,选举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9人为中央执行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等5人为候补委员,组成中国*产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大会随后举行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总z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郑超麟为中央宣传部秘书。
当时中共把宣传发动广大民众的工作列为党的首要工作,中央宣传部长实际上就是仅次于陈独秀的二把手。彭述之,在四大前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又是如何被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的呢?
彭述之以前一直在*产国际工作,此次是作为*产国际的代表派回国内工作的,代表当时的*产国际路线,所以他是被指定参加四大的。四大召开时,他就被任命为大会秘书长,负责大会期间日常事务。
在讨论*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要不要接受国民党的领导这一问题时,与会人员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性格刚烈如火的张申府强烈反对接受国民党的领导,与张太雷等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怒之下,张申府大声宣布退党,拂袖下楼而去。
参加大会的周恩来赶紧追下楼去,在过道上截住了张申府。
“申府同志,请不要激动,何必生怎么大的气呢!”张申府名崧年、字申府。对这位自己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周恩来历来都是敬重有加的。
“翔宇(周恩来字翔宇),这不是生不生气的问题,是政见不同,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张申府余怒尚未消。
“申府同志,我也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不管怎样,请求你千万不要退党。政见不同,大家可以求同存异嘛!”
“翔宇,你是知道的,我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强扭的瓜不甜。与其委屈自己,不如就此退出。”
“申府同志……”
“翔宇,别说了,”张申府轻轻推开周恩来的身体。“你好好干!”。
张申府说罢,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回到北京后,好友赵世炎相劝了好几个月,但张申府还是不为所动,坚决要求退党。最后,张申府与李大钊、赵世炎等约定,保持友谊关系,做外围工作,他的妻子刘清扬则继续继续留在党内。
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或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