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西晋演义 天涯 或 西晋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景初二年(238),明帝派太尉司马义征讨公孙渊。明帝景初二年(238),司马义率领牛金、胡遵等步骑兵四万,从京都出发。天子车驾送出西明门,下诏让司马义之弟司马孚、司马义之子司马师送过温,赐给谷帛牛酒,令当地郡守典农以下官员都去迎送聚会。司马义会见父老故旧,宴饮多日。司马义临席叹息,怅然有感,编了一首歌唱道:“天地自开辟,日月齐放光。适逢国多事,竭力征远方。将去扫群丑,顺路回故乡。万里尽肃清,八荒入我疆,成功归故里,待罪在舞阳。”当时天子大修宫殿,加上军旅之费,百姓饥困疲敝。司马义将远征,进谏说:“昔日周公营造洛邑,萧何建造未央宫,今日宫室不完备,这是我的责任。然而黄河以北,百姓穷困,内外徭役繁多,势必不能百废俱兴,应暂时停止内务,以救目前之急。”魏明帝为了让司马义全心全意平定辽东,假意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司马义进军辽东,经过孤竹,越过碣石,来到辽水。公孙渊听说魏出师征辽东,向孙权求救。孙权也出兵在南方表示声援,送给公孙渊一封信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此役我深为弟担忧。”
六月,魏军部队到达辽东。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筑坚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抗拒司马义。司马义派将军胡遵与他对阵,卑衍大败。司马义部署大量兵力多张旗帜,出现在敌军南面,贼兵全力奔赴南面迎战。司马义指挥军队乘船暗暗渡河到达贼军北面,与贼营逼近,然后凿沉船只,烧掉桥梁,沿辽水作包围圈,丢开贼军向襄平进发。诸将议论说:“不攻城而作围,怎么向众人解释呢?”司马义说:“贼坚营高垒,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我们攻城,正中了他们的计,这就是王邑耻过昆阳的原因。古人说,敌虽守高垒而不得不与我作战,就是要进攻他必须援救的目标。贼大军在此,他的老巢就空虚了。我直取襄平,贼军会人人恐惧,恐惧就会求战,这样我们就一定会打败他了。”遂即整顿阵列前进。贼军见魏兵出现在后面,果然出来截击。行军至首阳山,公孙渊又下令与司马义进行一场殊死较量。司马义对诸将说:“我所以不攻击他们的营垒,正是要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这个机会不可失去。”于是纵兵迎击,大破贼军。这次,卑衍又大败。三次接战,都打胜了。贼军退保襄平,魏军包围了襄平。遇到连日大雨,平地水深数尺,三军恐慌,想转移营地。
(注:王邑耻过昆阳:西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绿林起义军攻打宛城,王莽派大司空王邑会同严尤等率军四十二万往救宛城。绿林军根据刘秀建议,采取坚守昆阳(今河南叶县),迟滞、消耗南下之王邑军,掩护主力攻取宛城,然后伺机内外夹击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王邑凭借其优势兵力,拒绝严尤“亟进大兵”绕过昆阳坚城、先救宛城的正确建议,指挥数十万大军强攻昆阳,结果在绿林军内外夹击之下,几乎全军覆没,实由王邑耻过昆阳而强攻之所致。其史例详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和《汉书·王莽传下》。)
朝中群臣听说司马义率师抵达辽东后,又赶上大雨连绵,无法展开对公孙渊的攻势,又议论说魏军不一定能最后打败公孙渊,应该传令让司马义退兵,都请求把军队召回来。明帝不为这些议论所动,告诫群臣说:“司马太尉统兵善于随机应变,有勇有谋,我相信用不了多时我一定能够活捉公孙渊。”
司马义下令军中,敢言转移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犯命令,被杀,军中这才安定。贼军倚仗大水阻隔,照常采樵放牧。诸将欲出击,司马义不准。司马陈珪说:“昔日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时间里,攻下坚城,杀了孟达。今远道来此,而行动更加缓慢,我内心疑惑不解。”司马义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将士是孟达的四倍而粮食不足一个月食用,以只有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四个打一个,即令有一半人伤亡,还是应当打的。所以不计较死伤,是要为粮食而争取时间啊。现在贼军多我军少,贼粮少,我粮多,又有这样的大水,这是人力不能改变的,即是应当速战,又怎么可行呢?自从出兵,我忧虑的不是贼来进攻,而是忧虑他们逃跑。今贼军粮食将尽,而我们的包围圈未合拢,如果抢掠他们的牛马,抄袭他们的采樵者,这是故意驱使他们逃走。用兵是诡诈之道,应善于因事而变化。贼凭借人多和大水,故虽饥困,不肯束手就擒,应当向他们显示我们无能力进攻,使他们稳定下来。为了得小利而把他们吓跑,这不是好计谋。”
司马懿看到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几天不停,辽水暴涨,自己的运输船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于是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了壕沟。
不久雨止,包围圈合拢,司马义立即让魏军在城周围堆起土山,造望楼,挖地道,准备了大量的石头,准备好盾牌、钩刀、冲车攻城,射箭发石如雨,昼夜攻击。公孙渊又怕又急。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死者不计其数。杨祚等投降。8月24日晚上,当时有一个长约十丈的白色带有芒刺状的长星,从襄平城西南流向东北,坠于梁水,城中震动而惊恐,公孙渊恐惧,使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求投降,请魏军解围,公孙渊愿自缚请罪。
司马义不许,捉住王建等并把他们杀掉,传檄文通告公孙渊说:“昔日楚和郑是并列的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孤家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列相待。二人年**涂,必是传话不符原意,已经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少明智果决的人来。”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乞求限期送来人质。司马义对卫演说;“作战的事大要有几种选择,能战应当战,不能战应当守,不能守应当走,其余两条就是投降与死了。你不肯自缚请罪,这就是决心要寻死了,不须送人质。”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义的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九月七日,在梁水上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
辽隧城被攻破,司马义入城以后,立两个标竿以区别新旧。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余人全部杀死,集中尸首修成一个高大的坟墓。公卿以下的伪官吏都杀掉,军人被杀的有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百姓四万户,三十余万人。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辽东叛乱被平息,诸郡重新归属于朝廷。
当初公孙度在中平元年(189)据有了辽东,到公孙渊共是三代,历五十年而灭亡。
当初,公孙渊篡夺他叔父公孙恭的官位,并把叔父囚禁起来,将要谋反时,将军纶直、贾范等苦谏,公孙渊把他们杀了。司马义释放了公孙恭,为纶直等人修了坟墓,并提拔表彰他们的后代。下令说:“古时伐国,诛灭其首领人物罢了,那些为公孙渊所误而参与谋反者,都予宽恕,有内地人想还乡的,都听便。”当时有些士兵寒冻,请求发给短袄,司马义不给。有人说:“幸好还有些旧短袄,可以赐给他们。”司马义说:“短袄是官物,作为人臣不能私自施舍。”上奏天子将军人中六十岁以上的千余人遣返回家,将吏从军死的治丧还家。于是班师回朝。
天子派使者在蓟慰劳军队,为司马义增封昆阳食邑,连原封共二县。当初,司马义到襄平,梦见天子枕在自己膝上,说:“看着我的脸。”司马义俯视天子,面目异于平常,心中厌恶。平公孙渊后,天子先下诏让司马义走便道去镇守关中;到了白屋,又下诏召司马义回京,三日之内,诏书五次下达。
天子亲笔写的诏书说:“近时寝卧不安,望君早到,到京便直接撞开宫门而入,看我的面。”司马义大为震惊,乘追锋车日夜兼行,白屋至京四百余里,一宿便到。被引入嘉福殿天子卧室内,来到御床前,司马义流着泪问候病情,天子握住司马义的手看着齐王说:“将后事托付与君。死是可以忍耐延缓的,我忍住不死就是为了等你,能够见到你,也就没有遗憾了。”司马义与大将军曹爽一起受遗诏辅助少主。
当初,魏明帝好修宫室,规模宏大华丽,百姓以此为苦。司马义自辽东回来,服劳役的人还有万余人,各种工巧的玩物动辄以千计。这时司马义上奏都予停止,节省费用,使农民专心务农,天下人民欣喜有所依赖了。
百度搜索 西晋演义 天涯 或 西晋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