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烛光下的爱 天涯 或 烛光下的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参加完婚礼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的病稍好了些,我心情也高兴了,拆开尹波给的红包,两块钱,我心里暗骂这个守财奴,送他一百块钱,替他累死累活一两天,他两块钱就打发了,心里又高兴不起来了。在农村,时节快要立秋了,收割季节随之而来了,风景也特别的美,天变得越变越蓝,树叶变得越来越黄,庄稼一天天成熟,地里散发出清香。很快,田野里将是一片繁忙景象。掰玉米、收稻谷、挖花生、割大豆。
现在,地里的玉米已熟,是掰玉米的时候了,这种体力活我从小就学会了的。父亲种了三亩玉米,由于他养病,母亲忙着喂猪养鸡,所以还迟迟没有收割玉米,既然我放假了,当然帮着干这些农活了。
收获的季节总是令人欣喜沉醉,但收玉米的过程,却是兼具体力与耐性的煎熬。在那个年代,人们都是一如既往地延续传统的用手掰玉米,遇到天气好的时节,一家三四口人要用将近一周的时间,以致人精疲力尽,才勉强把十亩玉米掰回家。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时,要持续半个月乃至一个月,才能掰完,那也是愈发艰辛忙乱掰回家。
掰玉米艰辛不说,那茂密的玉米地里,蚊虫四处纷飞,稍有不慎,那叶片就会在裸露的皮肤上划出道道伤痕,痛痒难忍。
我家的土地基本上是父亲在打理,我们很小时偶尔帮一下忙,收玉米,要钻进地里玉米林子里,用手把玉米皮剥开,然后把玉米从桔杆上掰下来放进袋里,装满后再扛出去,挑回家里,上初中时正遇上农村承包土地的年代,玉米成熟的季节,放学回家就帮着家去掰玉米,有一年,天下绵雨,天几乎没放晴过,如果不把玉米收回家,玉米就要烂在坡上,我和姐姐与父亲来到玉米地,玉米地里地面泥泞满地,我们就在这泥泞的玉米地穿梭,掰完了一块玉米地,我们全身湿透了,扛出去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地里走,鞋上沾满了泥,走起路来不断地打滑,我那时不小能摔了一跤,崴了脚,半个月才下地走路,这是我童年满满的记忆。
今天,来到乡间,那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在微清风下,发出一片哗哗声,那粗实饱满的玉米棒傲然立于秸秆之上,目之所及,皆是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
吃过早饭,我就换上旧衣旧裤,戴上草帽,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挑上箩筐,向玉米地进发。我叫父亲别去,在家养病,他担心我一人会胡乱掰,留下一些在玉米桔杆上烂,是一种浪费,坚持要去。
今年的雨水,导致玉米地泥泞不堪,雨水散去后,火辣的太阳又将密不透风的玉米地烤得像个蒸笼。我将箩筐放在玉米地旁边,父亲和我一起各自拿着尼龙袋,开始掰玉米。
我们将掰下的玉米放进手中的尼龙袋里,同时拖着越来越沉的袋子在地里慢慢移动,待尼龙袋装满后,然后扛着倒进箩筐里,接着再拿着空袋子再掰。掰满了又扛去倒,由于很久没做体力活,我干在后面竟扛不动了。父亲带病来扛,他非常体贴我,叫我只管掰,扛运的任务由他负责。看着消瘦而花白头发的父亲,扛着那一口袋玉米在泥泞的地里穿行,心里有一种难掩的难受。就这样,我们掰完一片又一片的地,汗水湿透了衣裤,太阳从密集玉米桔杆上洒下斑驳的光点,我不时抬头看着天空叹气。
然而我们费尽心力将玉米掰回家之后,将玉米放在阳光下晒,再将晒干的玉米棒还要逐个将玉米粒剥下。记得儿时,我这儿天气比较潮湿,为了防止晒干的玉米棒发霉,玉米棒不能积压,第二天必须把玉米粒剥下来,那时父母都会让我与姐姐们留在家里剥玉米,他们到地里继续掰玉米,掰满两箩筐又挑回来,这样大家分工合作,把玉米收回家。
我们姐弟几人面对堆积如山的玉米棒,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我找来烂胶鞋,把胶鞋套在板凳脚上,胶鞋底上有凹凸纹路,拿起一个玉米棒往凹凸纹路摩擦,玉米棒上的子就纷纷落下,这样就完成了剥玉米粒的过程既省力也省时。我们再将剥好的玉米粒挑到太阳底下再晒,两三天时间就晒干了。这样,不到一个月,玉米就收完了,而且满满一仓,然后挑到镇上去卖,每年收割玉米能收入三四百元。
今年收割玉米,我与父亲掰了一个星期,将玉米子剥下晒干时,已经是八月十日了。
十日那天,我与父亲每人挑了一百斤玉米上镇上,我家到镇上已通客车了,只花一元钱便到镇上了,我们直接交给收购玉米的粮食站,按每斤玉米三角钱的价,总共卖了六十元钱,我把钱交给了父亲,让他掌管,毕竟是他的汗水换来的。
既然到了镇上,我准备买一双凉鞋来穿,大热天还穿一双皮鞋,实在受不了,我在镇上从一个商店逛到另一个商店,自认为一家比较便宜的一点商店停留下来,仔细挑选一双鞋,我挑好了一双,坐下来准备试穿,突然一双带有清香手把我的眼睛捂住了,捂我眼睛的人发出“咯咯”的笑声,从笑声中我听出是一女孩的声音。
是张凤?不对,张凤的笑声还要轻,有如一波细流;是余香?也不对,余香的笑声有点粗,有如直流的山洪。那又是谁呢?张茜?也不可能,我确实猜不出对方是谁,那笑声更甜了,如水波逐流。
对方把双手马上松开,我转身一看,是阳聪。
“老大,我考上了,看,我今天来领通知书。”她满面笑容地说。
“哇,真的啊?”
“看,录取通知书在这儿。”阳聪说着把中等师范录取通知递到我面前。
我仔细看着这张带有鲜章的录取通知书,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付出,她的付出,都没有白费,我们师生的努力值得了。
我把通知书还给了她,问:“还有几个考上了?”
“考上中师的三人,张平与邹燕考上中师,考上中专的五个,余快考上了,还有那十个都考重点高中了。”
“哇塞,你们真棒。”我高兴得连鞋也没试了,拉着阳聪说,“走,今天吃午餐,我办招待。”
“老大,又是你办招待,我真不好意思了。”阳聪还有点不愿意的样子。
“没事,以后你有出息了,就办老师的招待。”我说,“想吃什么?”
“吃碗凉面与稀饭行了。”
“就这么简单啊?”我问。
阳聪却说:“老大,你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吗?只有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那好,于是我带着她到黄角树下的一个凉面摊位上坐下,要了两碗凉面和稀饭,其实我早就感到肚子饿了,老板一端来我就狼吞虎咽的吃个精光。阳聪看到我那副吃相,她忍不住笑了,“老大,吃慢点呀,这样对胃不好。”
“没事的,你慢慢吃吧。”我说。
阳聪又问:“老大,你在家掰包谷没有?”
“掰啊,你呢?”
“你看,我一身被包谷叶子扎惨了。”她说着,撸起手臂让我看,确实那一条条伤痕在她的手臂上展现出来。
我问:“痛不痛呢?”
“不痛才怪。”她噜着嘴说,然后笑了,“你家没有掰完,我来帮你,可以不。”
“我家早已掰完了。”我说着又想起她生病的父亲,“你爸爸的病好了吧?”
“还没有,他可以下地拄着拐杖走了,今天我还要去给他买药。”阳聪一边说,一边在身上摸着什么,却把录取通知书摸了出来了。
我替她拾起通知书交给她说:“你的录取通知书要收藏好,如果掉了,那可就很麻烦。”
她收好了通取通知书,却说为父亲买药的钱不见了,我叫她仔细再找找看,她翻遍了有所的衣服裤子的口袋,都没有找到。看到她着急的样子,我说:“找不到就算了,在我这里拿钱去买药。”
我话是说出来了,我身上也只有三十块钱了,八月份的工资惯例开学才领取,如果学生缴不齐学杂费,这个月的工资又是该扣出的了。
我干脆给她二十块钱,说,“这十块是奖励你考上中师的,这十块你给你爸爸买药。”
她没有接我的钱,开始流泪了,连剩下的凉面与稀饭也没有吃了。
我开始用急将法了:“刚才还这么开朗的女孩子,一下变得这样懦弱了。”
她马上擦了一下泪水,接过我的钱,苦笑了一下:“老大,你帮助我这么多,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感谢你。”
“好,你以后也要成为人民教师,我们是同行了,希望你也帮助别人就行了。”
她咬了咬牙说:“你以为我很自私么?”
“我相信你不自私。”我说,“好,我回去了,你去给你爸爸买了药,早点回家,不要玩久了。”
“你还以为我是孩子啊!”阳聪不服气地说,“我也走了,老大,开学前我来看你。”
等我付了老板的钱后,我们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走了。
百度搜索 烛光下的爱 天涯 或 烛光下的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