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机外骐书 天涯 或 机外骐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什么意思,山里面的信号?”王大军干笑了几声,“鬼信号?”然而没有人笑,所有人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我以前在部队里确实听人说过有这么一种幽灵信号,据说在那些打过仗的边境线上,驻守部队经常能从深山里接收到一种求救信号,派人组织去信号来源地搜救后,连搜救的人都会失踪,再也回不来了。
可能给我讲这个故事的老兵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不可否认有这种可能,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存在不少这种幽灵电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资料,比较有名的是俄罗斯4625kHz的神秘电台,现在如果有收音机的朋友还可以收到这个电台发出的电波,只不过这些电波都是单调的滴滴声,有时候还会有口音极重的俄罗斯男声播报电台呼号——“MDZhB”。
对于此类事件,科学点的解释也有说无线电信息这种东西,就像磁场一样,可以在大气中存留很长时间,有时候受到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还有可能在时隔数年后,继续发送到可接收的设备上。
李班这时抱着枪说,“会不会是山里面那个矿场?”
我点点头,也想到了在大山里修建煤矿的那批人,难不成这信号是他们发出来的,但是这都过去了多少年,什么发报机还能继续工作到现在?
刚要开口,电报机又出了一声呲呲啦啦的嗡鸣,这一下来的突然,声音又格外刺耳,吓得靠在机身上的郝建林一下跳了起来。
接下来又是跟之前一样的滴滴答答的脉冲信号,如同幽灵一般穿越时空和空间,在岷山深处一处悬崖村的祭祀之地,再次被我们所接收到。
学兵接触过一些无线电培训,他对熊子说,“你总该记得电码表吧,不管懂不懂,你先听码,把听到的都记下来。”
熊子挠着后脑勺,“俺试试。“然后眉头紧锁,专心致志地去听这一段电报。
这里要插一句题外话,因为有人可能就是搞这一行的,专业知识肯定比我来的丰富,那个年代流行的谍战片都有这种听码破解特务讯息的俗套桥段,我就不再赘述,只是我们这一次碰到的情况很是特殊,熊子听了很久,才在劳保本上画了一排的点和斜线,是国际很通用的编码形式,然后再一个个翻译成电码表对应的信息,我当时留了个心眼,把那串东西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才得以在这里再次重现。
当时他写的是一串数字。
4794700247272127821908240004436010141991。
我完全不懂什么电码和发报机的原理,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当时这串数字的意思,这也并不属于当时流行的摩斯电码,而属于四角号码的一种,用最多5个阿拉伯数字来对汉字进行归类,那个时候我也不会想到,这一串信息会对之后事情的发展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什么意思?”郝健林拿着那张纸头,看了半天又递给我。
“俺,俺不知道,”熊子支支吾吾地说,“有些像摩斯电码,但是解码出来,只有数字。”
我知道按照当时国际上的电报码标准,关键部分都是用英文表示的,但是这电码只有数字,这就让人捉摸不透了。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事情有些迫在眉睫,郝建林做了最后的动员,说无论如何,失联的第一批小分队一定出了问题,加上现在的暴雨,下面的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在大部队到来之前,下去进行营救。
剩下的几人,把下洞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完,开始往地质裂缝的深处走去。
我头脑发胀,从自己裤腰的口袋里摸出已经湿透的香烟,点了好几次都没有点着,气得我直接甩手扔到了地上,“大军,还有烟没有?”
王大军没有回答,也没有递烟的动作,在很多时候,线条粗大的他总要比我冷静和更加富有激情。
我原本还抱有意思侥幸心理,但现在看来,死去的两个工程兵,行动的尸体,幽灵信号,这里确实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的怪事。
我苦笑一下,从地上站了起来,也拿起一个装备包,沉甸甸的,检查了一下,该有的都有,里面准备了三天左右的压缩干粮和水,还有照明弹,都是俄文标志也看不懂,为了应对地下构造洞的复杂地形,地下勘探作业一般还会配备充气皮筏艇和便携式睡袋,王大军没有多说什么,已经把这些最沉的装备背到了自己的肩上,加上一些餐具叮叮当当地直响。
李班从帐篷的铁箱子里,拿出最多的是556弹药,装了半个背包,重量不小二十斤。
和王大军互相对视了一眼,我狼狈地从地上把扔掉的香烟捡回来塞进裤兜里,随后便进入了洞穴的最深处。
洞内深处还是跟之前一样,洞口架着升降装置,这种简易的滑轮结构,就像悬梯一样,不仅可以从上往下悬吊重物,在返回时还可以利用机械轴承较为省力的从下往上爬,方便回收,我和王大找到一个较大的洞口,手电光照进去依然深不见底,洞口旁还多了一些脚印,非常凌乱。
我感到很奇怪,看着那些脚印,突然想起了什么,叫道,“对了,拉巴呢,那个傻子呢?”
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郝建林大叫不好,确实从昨晚开始我们就没见过这个傻子,都把他给忘到了脑后,这会才想起来。
李班蹲下身检查了那些脚印,又看看洞口,阴沉道,“恐怕,他下去了。”
百度搜索 机外骐书 天涯 或 机外骐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