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椒大军开拔,非止一日,行至殽水,召开军议。斗椒道:“晋国可有动向?”高虎道:“鄙城姬羽龟缩不出,栾枝十五万大军在一百三十里外的濮阳驻扎,似乎并无增援迹象。”斗椒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晋国放弃了鄙城。”宋玉道:“这是为何?”斗椒道:“我大军开来,行程已半月有余,晋人不可能不知。而其若要增援,大可陈兵鄙城。如今栾枝既然在濮阳按兵不动,显然是放弃了鄙。”
高虎道:“鄙城乃晋国边地重镇,若鄙城有失,对他们有何好处?”
宋玉道:“我知矣!姬无忧弑君反逆,晋公本不愿纳之,又恐寒了来投奔之人的心,此乃晋国意图将姬羽交给我等处置也!”
斗椒颔首道:“不止如此。若我国攻取鄙城,则晋国不再与秦国接壤,而我楚国将独力面对强秦。”高虎担心道:“那岂非鄙城不可取?”斗椒笑道:“这等计策,必然是赵盾那个书生所出。此计若成,固然我楚国要独自面对秦国,但击败晋国,必然使我国声威大震。此消彼长,则方伯之位亦不远矣。晋国看似只是失了一城,却丢了威望,而我楚国看似独力面对秦国,却声威大震,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对晋国的半包围态势!”
高虎振奋道:“如此说来------”宋玉道:“或许能够一举攻灭晋国!”
此时鄙城之中,姬羽也在召开最后的军议。
李信道:“楚国大军已至殽水,来势汹汹,我军当如何应对?”姬羽问道:“可有交战?”
李信道:“按照之前的计策,已诈败三阵,楚军气焰愈发骄狂。那先锋宋玉扬言一日拿下鄙城。”
姬羽问道:“栾枝现在何处?”
李信道:“栾枝的十五万军马在濮阳按兵不动,恐无好意。”
姬羽笑道:“我知矣。”
息黑塔道:“且让黑塔先去冲杀一阵,挫挫楚人锐气。”南宫括道:“某亦愿往。”姬羽只是不允,道:“莫急,莫急。”
李信急道:“楚军两日便可兵临城下,而城内之兵不足一万,届时如何应敌?”
姬羽道:“算算时日,也差不多该来了。”正说话间,**大步入内,拜道:“平幸不辱命,卫公、郑伯各领军一万来援!”
姬羽闻言大喜道:“我计成矣!”命南宫括、息黑塔分别往卫公、郑伯军中相助,又命李信率军三千,诱宋玉来战。
且说宋玉此人,好大喜功,擅于舌辩但却心胸狭窄,斗椒、高虎其实都不待见其人。然而宋玉文章华丽,深得楚公喜爱,斗椒亦不得不勉强忍受。眼见晋军孱弱,连战连败,宋玉以为大功便在眼前,自告奋勇为先锋。高虎乃老将,道:“姬无忧素以智谋闻名。今晋军如此示弱,恐其中有诈,宋大夫须谨慎。”宋玉傲然道:“那姬羽若真有智谋,何来函谷关之败?今晋君不能理事,国中混乱,军无战心,正可一鼓而下,岂可逡巡不前,错失良机?”高虎口拙,只道:“只恐有诈。”宋玉冷笑道:“汝莫非不欲见某立功乎?”高虎大怒,待要争辩,却被斗椒制止道:“既然宋大夫欲出战,可敢立下军令状?”宋玉道:“某只需一万精兵,旦夕可下鄙城。”斗椒允之,分拨一万精兵与宋玉先行。眼见宋玉出了营帐,高虎道:“军主,宋大夫立功心切,恐为敌所趁。”斗椒冷冷道:“无妨,我自领大军押后,即便有小败,亦无大碍。正可趁机斩此小人!”高虎叹服。
却说宋玉领军先行,遇上李信,又连赢三阵,李信落荒而逃,宋玉衔尾而追,追至鄙城门下,李信率败兵入城,吊桥竟不及拉上。宋玉见之,大喜,对左右喝道:“晋人愚蠢,速速入城,不可令其拉起吊桥!”楚军大声鼓噪,随宋玉一拥而入。然而城内一片寂静,哪有半个人影?宋玉恍然:“不好,中计矣!”急忙下令出城,然而混乱之中,哪里来得及?只见城门轰然落下,将几个没来得及进城的士卒压得骨断筋折,一声梆子响,箭如雨下,顿时射倒一大片楚兵。城头立起“姬”字大旗,姬羽身着轻甲,大袖飘飘,望之若神仙中人,笑吟吟道:“某早已备下滚油箭矢,宋大夫何不早降,免受其戮?”晋军鼓噪道:“降不降?!降不降?!”宋玉早吓得魂飞魄散,哪里敢啰嗦?即刻滚鞍下马,拜服于地道:“愿降!”于是一万楚军,半日尽没。
宋玉被黑塔提上城楼,叩首不住道:“无意冒犯将军虎威,皆是那斗椒好大喜功,怂恿君上。”
姬羽含笑,亲自扶起宋玉,道:“羽固知宋大夫为人,必不欲如此也。晋楚两国素来友好,今秦国在一旁虎视眈眈,岂可内斗?我当修书一封于斗椒将军,劝其罢兵,不知宋大夫可愿代为转呈?”
宋玉心道这姬无忧固然智谋过人,却毕竟是个少年,竟以为一封书信便能退我大军,何其天真。不过如此也好,正可趁机脱身。于是当即应下。姬羽又归还其马匹,并同时放回十余名军官。
南宫括看着宋玉出城如飞而去,对姬羽道:“这宋玉目光闪动,所言不实,且对主公有轻视之色。如此小人,何不杀之?”姬羽笑道:“宋玉不过一犬,纵之又何妨?我所欲得着,乃斗椒这头猛虎也。”
却说败兵回报,斗椒得知宋玉兵败,大怒道:“宋玉蠢材,悔不该将一万大军交于此人之手!”话音刚落,军士报道:“宋大夫求见。”斗椒怒火中烧,道:“命其报门而入!”宋玉得知,不敢不从,于是报门而入。入得军帐内,道:“见过将军。”宋玉袍歪带斜,蓬首垢面,斗椒佯装不识,问道:“阁下何人耶?”宋玉心中羞愤,道:“某宋玉也。”
“哦?原来是宋大夫。”斗椒道:“不知宋大夫可是拿下了鄙城,来向老夫报捷乎?嗟乎,老夫未能远迎,望宋大夫原宥。”宋玉羞愧难当,道:“宋玉无能,为姬羽小儿所败,特来请罪。”斗椒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偶有小挫也是寻常。不知损失几何啊?”宋玉满面通红,讷讷道:“只我等十余人得以脱身。”斗椒勃然大怒,推翻案几道:“我一万大军,被你半日丧尽。真不愧为“送”大夫也!汝之前既然立下军令状,如今可有话说?”
宋玉道:“将军饶命!”
斗椒道:“某饶得你,军法须绕不得汝!来人,拖下去斩了!”宋玉大惊,只是连声求饶。高虎急忙劝住,对斗椒道:“自古刑不上大夫,况宋大夫乃君上爱臣,若将军就这么杀了,恐为君上不喜。”斗椒长长吐出一口气,摆手让刀斧手退下,厉声对宋玉道:“今暂且饶你一命,且与老夫滚去后军压阵,看老夫如何破敌!”宋玉连声称是,连滚带爬地去了,其所在之处,遗留一股尿骚味。斗椒厌恶地以手掩鼻道:“某耻于与此小人为伍。”高虎劝道:“大敌当前,将军暂且忍耐。”
却说宋玉回了后军,忽然想起姬羽给的信件尚未转交,却又没有胆子再去见斗椒,心道:我且看看信里写些什么,莫要触怒了那老匹夫。拆去蜡封,展开绢帛,却见其上写道:
斗老将军如晤:当世名将者,我师、子玉、斗老将军三人耳,余者碌碌,皆不足闻。今前二者已逝,则普天之下,岂有斗老将军之敌手也?楚国君臣,庸碌无为,老将军为何却要屈居人下,何不取而代之?羽虽不才,愿助将军一臂之力。明日羽当先败一阵,以明心迹。
宋玉看完,悚然而惊,心道难怪今日大败,莫非此二人早有勾连?
翌日。
楚晋两军于殽水对阵。两军刚列阵完毕,斗椒见晋军中一十三四岁的少年出阵,叫道:“姬羽在此,请斗老将军出阵一会。”高虎劝阻道:“恐其中有诈,将军无需理会。”斗椒道:“原轸与我与子玉三人齐名,我虽恨之,亦甚敬之。姬羽乃其门生,料来非比常人,我当一见。况老夫久历沙场,岂惧一孺子乎?”于是驱车出阵。
斗椒道:“老夫便是斗椒,面前后生可是姬无忧乎?”
姬羽于马上欠身道:“小子正是姬羽。余受教于先师,尝闻言天下能为将者不知凡几,然能帅者,唯子玉、先师、和斗老将军也。斗老将军曾击败齐鲁联军,更于杜陵口以寡击众,生擒燕国大将杨凌,威名远播。今日得见,果然风采不凡。”姬羽容貌俊美,气度不凡,天生容易令人产生好感。这番话说得诚恳,更是令斗椒甚是得意,捋须道:“不知汝见我有何意?”
姬羽道:“羽无他意,只因仰慕老将军威名,希望能在战前一见,此后沙场决胜,也好心无挂碍。”
斗椒冷哼道:“老夫提二十万大军,而汝只有万余人马,也敢和老夫争胜么?”
姬羽道:“用兵之道,存乎一心。征战之中,胜败并无定数。当年强秦数十万军马,亦被全歼殽山,老将军莫要轻敌为好。”
斗椒大笑:“好气魄,不愧是原轸的弟子!只盼你莫要只是嘴皮子利索。”
姬羽道:“愿请老将军观之。”
宋玉在后阵,听不见二人谈话,只见二人神情欢悦,不由心中更是惊疑不定。就在这时,斗椒和姬羽各自回阵,双方相约致师,晋军李信,与楚军高虎大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败。高虎见久战不下,趁错马之时,抽冷一箭射中李信盔缨,李信拨马便走。高虎挥军追杀一阵,正要扩大战果,却闻身后传来鸣金之声,只得收束部下而返。
回营后,高虎问道:“晋人败逃,某正要追赶,将军却为何鸣金?”斗椒道:“我观道路之侧有飞鸟惊起,显然藏有伏兵。这姬羽深得原轸真传,惯于埋伏,不得不防。且我军力是彼十倍,只需以堂堂之兵,谨慎推进,晋军自败,何须冒险?”高虎信服。宋玉却心中更加疑惑。
却说姬羽接应李信后,收兵而回。李信道:“斗椒甚是谨慎,未曾中伏。”姬羽笑道:“斗椒老将也,本未指望这粗浅计策能成。”
此后三日,斗椒进军前必派遣大队斥候探路,每日行军不过一舍,丝毫不露破绽。卫、郑二君来会姬羽,道:“斗椒如此谨慎,吾等亦有三万军士,既然彼无机可趁,不如拼死一战。”姬羽笑道:“我料楚军这二日必然有变。且待一人来到,方得万全。”话音未落,军士报道:“宋公率大军三万来援!”姬羽喜出望外,道:“吾所候之人来也。”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朕之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置卿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置卿画并收藏朕之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