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大槐树下五代人 天涯 大槐树下五代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老爷爷平时是不喝酒的,这年除夕之夜却在东庄村的大街上喝大了,不光他喝大了,他的四个儿子再加上慎言、慎行、清明、人美都陪着喝大了,一醉一群,就在这大冷天的,人们就眼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横卧街头了。
说到这里,你不感到奇怪吗?这大年三十的,不在家里守夜,怎跑到邻村大街上喝酒呀?
为解开这个谜,那就容我慢慢讲来吧。
自东庄村那些人救下了我爷爷一家人的命后,我老爷爷就天天想着这事,他吃不下、睡不着的,就是睡着了,也是说梦话。
一天夜里,我小老奶奶刚睡着,就被他吵醒了:这是八条命啊。
我小老奶奶伸出胳膊捅了他一下,不说了,“吧唧、吧唧”嘴,也没睁眼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捅我干吗?
我小老奶奶说:怎么了?你说梦话了呗!
我老爷爷说:我说什么了?
我小老奶奶说:你说这是八条命啊,什么八条命啊?
再问,他却又不说话了。
呆了一会,我老爷爷说:我白天光琢磨咱老大家那一家人了,这不还多亏了人家东庄的老少爷们们呀!要不是他们,你说咱老大那一家人还不都到阎王府上听差呀?!
听他这么一说,我小老奶奶说:噢!原来是这样呀!
又掐摸着手指头数了数,说:你说八条命,咱大孙子不是跟着张立山走了吗?这哪还有八条啊?
我老爷爷说:你光算吃饭的了,你不想想,咱大孙子媳妇肚子里不是还怀着一个嘛!我听咱老大家说,那小家伙天天在他娘肚子里不是练拳头,就是翻跟头,就这么折腾就知道又是一个爷们儿,你说那不算一条命啊?
我小老奶奶“噗嗤”一笑说:是该算一条,我是说,你在梦里还算得挺准哩!
我老爷爷说:能不准吗,我天天那么翻来覆去地算,都算好了,做梦只不过是说出来罢了。
我小老奶奶说:好了,都过去的事了,别想了,睡觉吧。
我老爷爷说:事虽过去了,可我这债也欠大了啊,你不想想,我这个人是从来不欠别人的呀!
我小老奶奶说:你欠什么呢?
我老爷爷说:八条命呀!这八条命可都是东庄村里的人给的,你说就这么过去了,我到死都闭不上眼。
我小老奶奶说:你看你又说这话了,我刚嫁给你,怎么一说就死呀死的呀?
我老爷爷说:毕竟我都老了呀!
我小老奶奶说:咱不说这个了,你说这事怎么办吧?
我老爷爷说:我想请他们吃饭。
我小老奶奶说:那么多的人,你怎么请呀?
我老爷爷说:要请我就请他们全村,你同意不?如这么一请,我想,那么咱们的日子可就会过得艰难了。
我小老奶奶说:老头子,我嫁给你想过个好日子不错,但我不能让你心里不痛快,只要你高兴,我想人就年轻,只要人年轻了,就能多活一些年,我看这事这样吧,那咱们就请,不过这事你要给咱那几个儿子商量好,别你心里舒服了,又惹得他们不痛快。
到了第二天,我爷爷正在家里打扫院子,我三奶奶来了。她说:大哥,咱爹让你过去吃饭,说有事要给你这几个弟兄们商量商量。
我爷爷说:好,我马上过去,做得什么?
我三奶奶说:炸酱面。
我爷爷去了,三个弟弟也都到了,他们就坐下吃饭。几个人刚抄起筷子,听见院里有声音。
我爷爷问:谁呀?
来人说:我,人美。
我爷爷说:进屋吧,一家人天天念叨你,你来得正好。
人美背着半布袋粮食,领着儿子金冬进了屋。
我爷爷说:你不提东西就不能来呀?每次还都不空手。
人美说:你们家人多,我家吃不完,给你们背了点。
我老爷爷问:吃饭了吗?
人美说:没有。
我爷爷说:没有还不坐下!
我三奶奶就给人美和他儿子各盛了满满一碗面条,又随手取过酱碗放到桌上。
我老爷爷说:给金冬再煮几个鸡蛋。
金冬说:不用,我不吃。
尽管孩子说不吃,我三奶奶还是去做了。
人美吃了没几口,又打嗝儿了,还跟上次一样,打个不停,只好又让他喝了醋,才消停下来。
人美又继续吃面,我老爷爷神色凝重,也不说话,两眼盯住他看,看得人美都发毛了,问:叔叔,你怎么了?
我老爷爷说:怎么了?我想告诉你,我跟你爹那会,几天就得见一次面,不见就想,有时他过来,有时我过去,无论在那边吃饭,从来不带什么,就跟在自己家一样,你倒好,吃碗面条,还给我扛来了半口袋粮食,我想问你,你想干嘛?想让我永远欠你的是不?
说完,他就抹起了眼泪,可能觉得这样不太好,又很不自然地“嘿嘿”笑了两声,走出屋门,站到了院子里。
人美觉得很尴尬,兄弟四人也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我爷爷说:老人家近日精神是有些反常,总看着他神神叨叨的。
我小老奶奶听了这话不高兴了,说:什么神神叨叨的,你爹就是觉得人家东庄村里的人救了咱们的命,他觉得过意不去,想请人家全村人吃个饭,这才把你们几个儿子叫来商量,恰好人美也到了,你们也知道,这老头子就拿人美当儿子看的,来了这不正好嘛,你们也一块商量,可人美偏又背来了半口袋粮食,你说他就怕欠别人的,这样才惹得他不高兴了。
人美说:我家的粮食吃不完,你们人又多,我又不想到集市上粜粮食,我背来了怎么了?再说,我叔叔不是拿我当儿子看吗,儿子给老子的也叫欠呀?
这时,我老爷爷正领着金冬的小手走进了屋。
他说:不算欠,不算欠,我不是老糊涂了吗!你能跟我一样啊?!再说了,我是看到这个事,才联想到那个事的。
人美说:这一样吗?
我老爷爷说:不一样,不一样,哎!怎么你这孩子还没完没了了哇,我不是都承认错了吗!你还再追究。
人美说:好了,那我表个态,本来我不是大的,那我当小的先说,咱们老爹既然有这个心病,那我同意他请客,至于花费我出一半。
我老爷爷说:这样不行,我现在还有这个条件,如没有了会朝你借的。
人美说:如你借了,那不就欠我的了吗?
我老爷爷说:好了,好了,不是借,是要好吗?
虽说这事是个大事,但大家都很爽朗的答应下来,并提出由我爷爷与清明到东庄村商量此事。
那天,我爷爷找到清明,把事一说,清明就说:你看,这事是我惹得祸,如请客也该我请。
我爷爷说:看看,你又说这个了,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事跟你没关系,你想想,你是跟那‘明眼人’说张立山留下钱盖学校的事了不假,但如果他是好人,你说了也不会有什么事,再说,就是他不是好人,是他引来的土匪,可咱们又有什么证据呀?所以,以后就不要说这事了,也不要说是‘明眼人’的事,咱们以后防着就是了。
当我爷爷与清明赶到东庄村,把请全村人吃饭的事一说,别说赵大钢不同意,就连他们村各族中的上了年纪的人都不答应。他们说,我家是个善家,善家做善事从来不图回报,那么他们出来保护善家,再要善家请客岂不是笑话?!
看来这事难了,于是我爷爷就拉上三个弟弟逐户劝说,最终还是说通了。既然说下来了,我爷爷与清明赶快找到大钢商量具体事宜。
大钢说:大家都答应了,那就办吧!
我爷爷说:请这么多人吃饭,咱们在哪吃呀?
大钢说:哪有那么大的地方呀?我看除非在大街上,别的地方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呀!
我爷爷说:这不是开玩笑吗,大冷天的,又快过年了,在大街上还不把人都冻坏了呀?
大钢想了许久才说:我想好了,就在大街上,时间定在大年三十黑下这顿饭,我让各家准备木柴,届时把木柴架起来点着,隔十米架一个,从街东头一直架到街西头,再打起锣敲起鼓,好好折腾折腾,咱们就来一个红红火火‘闹除夕’吧。
清明说:你干吗选择除夕夜呀?你不是不知道,这天逝去了的人都被活着的人请回家过年了,当晚辈的不是都兴在家守夜吗?
大钢笑笑说:欸,你守了这么多年,又是给他们烧纸、上贡、磕头,他们也不会给你说一句让你歇会的话,你离开这一会又怎么了?
清明说:你还是‘六离会’的呐,‘六离会’的不是信奉鬼神吗,还说神灵保佑你们刀枪不入,听你这话,我都怀疑不是你说的了。
大钢说:那都是女人家后腰上别刀子,专吓唬那些想沾便宜的男人,再说咱们东庄村这些人跟别的村里那些人不一样,不信奉他们那一套。
我爷爷说:咱不扯别的了,我想问,到那时候在谁家炒菜做饭呀?
大钢说:这你不用管,我沿街转转,看谁家合适,先确定十家,到那天再在大街上架几口大锅,至于酒菜香烟等就让清明办吧!
这事确定下来了,他们就各准备各的,一切还算顺当,但到了年底的二十八,人没有翻脸,老天却翻脸了。
自入冬以来,我们那地方一直没有下雪,谁知这天从早上开始就飘起了雪花,那雪先是像小银珠,时有时无,慢慢飘落,老天好似那豆寇少女,还带有娇羞之意,但待到午时,便像柳絮扬花,接着就是丢鹅毛扯棉絮不留情面了。
这时,你再放眼望去,那大地白了,屋顶白了,大树、小树也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了。
面对此种美景盛况,给人们带来的是美好、欣喜还有希望,因这银白的世界预示着来年的口粮有望啊,而我老爷爷却因此发愁了,那请客的货都已备办齐全,届时如不能兑现,这心中的疙瘩岂不就结得更大了吗?!
慎言知道我老爷爷会为此窝心,于是穿上了一件厚实的棉袍走出家门,想去我家老宅看看老人家,再劝说一下,请不了就请不了吧,也别想不开。
慎言毕竟是一位文人,当来到大街上,望着苍穹那纷纷扬扬的雪花组合而成的天幕雪帘和西庄村因大雪覆盖形成的美妙的神奇景观,也是触景生情吧,边走边吟上了唐朝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倒闲情逸致的,还想着让它开呐,我们却都愁死了”。
慎言隔着那飘落的雪花遁声望去,见是我爷爷在责怪,忙说:你看这天还在下,我觉得这客是请不成了,因不放心,想过去看看我聚财叔叔。
我爷爷说:别去了,看有什么用,跟我去东庄找大钢吧!
慎言连哏都不打,连说“走走走”,就踩着那雪“喀嚓”、“喀嚓”地上路了。
我爷爷说:就这么去呀,咱们也不披个蓑衣?
慎言说:披么呀披,又不是下雨,咱们到他家门口就像那骡马抖身子一样,那么一抖不就全没了嘛?
我爷爷说:好嘞,你学骡子,我学马,咱们就一块儿抖吧!
谁知,那慎言听了,脸色陡然变得难看起来,只见他厉声说道:干吗让我学骡子?骡子无后,难道你不知道那是骂人吗?!
我爷爷愣怔了一下,随后笑着说:哦,对了,你是文人,我跟你说话,应该注意点才是,对不?
来到大钢家,那大钢好似知道他们要来,正站在门口等着,手里还拎有一把苕帚,显然这就不用抖了,俩人都争着凑过去,等他打扫。
慎言说:天不作美呀,我看这客算是请不成了。
大钢说:看你说的,怎么请不成?我们原来想怎么办,现在还会怎么办,如老天还下,我看更好,那叫什么来着,饮酒赏雪景是吧?哎我说,俺村里人都知道你是个老学九,满肚子装得都是学问,要不你给咕叨几句?
我爷爷拍了拍大钢的肩膀笑笑,说:你呀!什么咕叨,人们常说吟诗作画,你跟人家说话就该好好琢磨一下,要不又挑你的理了。
大钢说:噢,原来是这样啊,那当我没说。
慎言沉思片刻,便吟上了柳宗元的那“江雪”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吟罢,大钢又说:听着挺好,但说得什么俺就不知道了。
我爷爷说:知道不知道都不要紧,那我们就告辞了。
大钢说:别介,进屋暖暖身子,我家刚烀了一锅红薯,也吃上几块。
我爷爷说:都过年了,怎还吃这个?
大钢说:不吃这个吃么呀,细粮都给富人家缴租子了,有这个吃还就不错了。
慎言说:你不是‘六离会’的头头吗?
大钢说:那个有个屁用,不顶吃、不顶喝的,再说了,别的村都换富人当了,他们也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吧,看来我这个也得换。
三十这天倒是天气睛好,万里无云,虽是寒风凛冽,却也令人神清气爽。
傍晚时分,我老爷爷带上四个儿子再加上人美、清明、慎言、慎行等孙子辈的人从我家老宅走了出来。
此时,我老爷爷心情特别好,没有像那些老年人那样步履蹒跚,而是在众多晚辈的簇拥下,如龙骧虎步,似凫趋雀跃,很快便走上了街头。
到街上一看,顿时眼前一亮,只见那东西两庄的人都早已把大街打扫干净了。
我老爷爷用那感激的目光看着街上的众人,还不时地向他们点头致意。
正在这个时候,张二三紧走几步赶过来,说:老人家,我还去吗?
我老爷爷说:欸!看你说的,你是护‘驾’‘神医’,不去还成?快走吧!
那张二三说了声“好咧”,就赶忙跑到家里取他的那包针了。
到了东庄,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已经站满了大街,自西而东几十堆的木柴架也燃起了火,不用说,火堆边就是各家搬来的桌椅板凳了。
我老爷爷和他的儿子们走过去,同那些他们叫上名的或叫不上名的人打着招呼、握着手,说是一件高兴事,其实说着说着他们也难免抹起了鼻子,掉上几眼眼泪。
再看那东庄村的人,尤其是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当看到跟在我爷爷身后的我三叔占魁,就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有的掉泪,有的骂娘,有一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上前一步就拉过我三叔,边哭边说:你看俺这孩多好看呀,那老杂(指土匪)王八操的竟把俺孩的耳朵给吃了。
她说到这里,立刻就引得那众人们哭声一片了。
天渐渐地黑了,那柴火也越烧越旺。
过了一会,东庄村的两个人提来了几个汽灯,正要点着,大钢边冲他们跑去边喊着说:别点了!别点了!你没有长眼啊?也不看看,整个村子都照亮了,还点它干吗?
回头他又对路边上站着的人说:老少爷们们,都快入席,有话咱坐着说啊!
你看吧,此时此刻的东庄村,那真是夜如白昼,暖意融融啊!
我家人随着众人们一块坐下,但一看还有很多人没坐,同时仍有不少人从村外朝这边走来。
东庄村当时全村人口230人,除去幼小的孩童和卧床不起的老人外都到了,但谁知等人都到齐后,点了一下人数,竟达到了400多人。
我爷爷知道,这里有不少人都是不请自到的附近村里的人,可人家谁也不空手而来,南庄村宰了一头猪,三、四个人抬了来,北庄村牵来了一只羊,就在酒筵上现宰现杀,另有一些单个来的,不是手中拎着酒,就是怀里揣着肉。
桌椅不够用,大钢马上安排人回家搬,喝酒时,划拳声、碰杯声与嘻嘻哈哈的笑闹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异常热闹、火爆。
喝着喝着,有人就开始点上了炮仗,接着又放上了烟花,再后来,张家戏班的人在自家吃饱也赶来了,他们画好了妆,就在这大街之上走场子唱大戏了。
大钢与我爷爷挨着坐,喝了一会,他说:我在黄庄集市上听人说,有人前些时候在清凉江的岸边,看见有一群土匪打死了两个人,我怀疑是银生、三猫爷俩,回来后我就马上带着几个人去找,可沿江走了几十里也没找到,你说这两个人到哪去了呀?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我爷爷说:别找了,没有什么事,过去三猫跟我说过,这生意不太好干,想干点别的,他还说,如干别的就到外地去,我看他爷俩这次是出远门了。
大钢说:如出远门,过年了也该回来呀?怎么到现在连个人影也见不到哇?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千万别有一个好歹的。
我爷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啊!放心吧兄弟,啊!
村子里呈现的是一派祥和、喜庆、热闹的气氛,但在村北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正悄悄地向东庄村移动。你知道他们来干吗吗?
我告诉你吧,这队伍里的,从当官的到当兵的都说了,大年三十的在外边漂着不好,要回家过,这也是回来过年了。
那么说,他们这一百多人都是东庄村的人了?不是!不信你听口音就知道,听他们说话,就跟听“蛤蟆吵湾”(好多蛤蟆叫的意思)的一样,光听他(它)们张大嘴“呱呱”地叫,叫的什么,都说不上来。就是说,连本地的都不是,那话听不懂。今天,可人家非要给自已“找家过年”,说是要“军民同乐”。
说起这些人,都是史老三的部队,约五千人刚进驻清河,因他们主子姓史,那时我们县的人们都称其为“史军”。这主子与日本人走得很近,那么他的部下们都是些什么货色,我想你也就可想而知了。
到东庄村来的这些人,是“史军”中最散漫的一部分。一进驻清河,他们那位叫王怀旦的当头的就听说东庄村有一个媳妇长得好,他就想着见识见识,但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要说王怀旦,我想你可能有点印象,就是张立山在去察哈尔赴任途中,看见一帮子散兵追一个妇女,这个人就是他们当中的那个领头的。
就在今天,这个王怀旦突发奇想,对部下们说:都说老百姓苦,可他们还有家呀,你说咱过年连家都没有,不是更苦吗?
有一个部下说:是啊!我们比那些老百姓们还要苦。
另一个部下说:要不咱们到他们家抢些东西回来过。
他一看这劲逗上来了,就对那个说要抢的人说:瓜娃子(四川傻子的意思),你说抢多不好听,我倒想了一个主意,我带你们‘找家过年’,三个人‘找’一家,‘与民同乐’,你们愿意吗?
部下们一听,一个个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都说:好呀!干吗三个人一家呀?一个人一家不行吗?
他说:一个人太孤单,三个人还相互有个照应,万一有点事,也是有个帮手呀!
弟兄们都说这主意不错,于是在夜里他带上人就奔东庄村来了。
他们是从那官道上来的,当来到东庄村村北,正想进村,就被大钢布下的岗哨发现了。
村北的岗哨共有三个人,每人带有一杆猎枪,他们看见这支部队后,就知道这是“史军”要进村扰民了。
怎么办?三个人一商量,对着天空就打了三枪。
王怀旦一看,说:不好,你看这村火光冲天,人声鼎沸,你再听听,还有打锣敲鼓的,我看这里准有一支大部队,再说了,这三个人虽放了三枪,却不打人,这也是明摆着给大部队报信呀,我看,再到这村‘找家过年’过不成了。
那些当兵的也说,这村不能进,进去也是出不来。
此时,有一个人说:还说不定他们在附近埋伏着人呐!你往那边看,我看那边就藏着好多人,还不快走。再不走,一会可就走不了了。
刚才的话,说得那些当兵的就有些怵了,心里“扑腾”、“扑腾”地跳不算,两腿还软了,这个人再这么一诈唬,那就等于是鸡窝里放鞭炮,那心就跟鸡一样全炸飞了,这时你再看这群人吧,还哪会看得见呀,不一会功夫都撒丫子跑光了。
这支队伍一直往北跑,大约跑了七、八里路,王怀旦才追上,追上他就骂那个跑得最快的:你个搅屎棍,要跑也得让老子先跑呀,你却比老子跑得还快。
他们休息了一会,王怀旦还是带着他们进了一个叫南张宽的村。
在这个村,他们吃喝就不用说了,还祸害了人家三个大闺女、一个小媳妇,并打伤了人家家里的十几个老爷们。
临走时,还赶走了五头猪,牵走了三只羊。当走到村外,王怀旦看见了他们弄到的东西,又用那四川话开骂了:龟孙子,光弄那猪呀羊的作啥子么?不知道老子爱吃鸡呀,你们几个再给老子回去弄吧。
他的话谁敢不听呀,不听就挨鞭子抽,那几个人又只好回去给他抓来了十只鸡才上路。
在东庄村,村外打得那三枪,街上的人谁也没听见,人们依然是连说带笑,推杯换盏,开始我老爷爷带着晚辈们到各桌上敬酒,后各桌上的人又排着长队给他们敬酒。
这么一来,不论我老爷爷还是他的晚辈们,好像都忘了肚子是自己的了,只要人家举杯,他们也都不含糊,而且杯杯都干,你想这还不醉吗?!
全醉了,也都全趴下了,趴下不好受呀,于是东庄村没喝醉的和张家戏班的人,就把他们都抬到了火堆旁东庄村的人们提前为喝醉了的人备下的炕席上躺着,这样挺好,也很舒服,醉得轻点的人还说:睡在这里真好,比家里还暖和,今天我说什么也不回家了。
据我爹回忆说,当时闹出大笑话的是大钢,开始他非常淡定,别人劝也不喝,因他是总指挥,也就跟威虎山上为座山雕祝寿在百鸡筵上充当的值日官的角色一样,担负着重任,怕喝多了误事,但到后来却控制不住了,别人不劝他也喝,喝了没几杯还就给放倒了,当然他也被抬到这里躺着,等把别人都抬完了,来抬他时,他却不走。
他说:我就睡这里了。
那副总指挥说:你媳妇还在被窝里等你呐!
他说:等吧,我让她干等。
有的人就说:不是你媳妇,是大美丽。
一听这话,他那眼马上睁开了,问:是吗?这可是你说的,你可别骗我!
大家都说:是,快走吧!
原来,大美丽是他相好的,平时他不承认,而这次别人一说,他信了,也露馅了,说:好,你们不用抬我,让我自己走。
他光着脚,披上棉袄就走,等走出十几步了,别人喊道:大钢,把鞋穿上。
说着,那人就擦着地皮将那双鞋扔给他,他连拣也没拣,趿拉着就回家了。
到了大年初一,别人都忙着拜年,大钢到我老爷爷家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双鞋,这时我老爷爷才知道,他穿来的那双掉了一个底的鞋是大钢的,就赶快招呼我小老奶奶给他找了一双新的穿上,弄得大钢很不好意思。
这事过去了,我老爷爷心里也畅快了,但过了三天后,他又要把这个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召集在一起。
当时,我三爷爷李跳就不明白了,问:爹,你这又是想干吗呀?
我老爷爷说:你甭问了,只管把你们四兄弟和他们的家人都叫来吃个饭。
我三奶奶说:吃么呀?
我老爷爷说:还么呀?炸酱面呗,再说,别的你也不会做呀!
我小老奶奶说:老三家一个人也擀不出来呀!
我老爷爷说:你让四个儿媳妇一块动手,你也别闲着不就行了。
我三爷爷刚想出门,又被我老爷爷叫住了。
我老爷爷说:你把清明和张家二兄弟都叫来,一块吃。
我三爷爷出了门,边走边嘟囔:这老头子又不知出什么怪招了,我看他总爱折腾,停下来就难受,这么大的一个家,我看早晚也得被他给折腾穷了。
你听我三爷的话说得多难听呀,不过他错了,而这回恰恰是我老爷爷不想折腾了才让他召集人的。
等人都到齐了,我老爷爷说:大人孩子都先吃饭,吃完了我再告诉你们一个事。
这饭吃起来还不快吗,一人一碗面条,三下、两下就扒拉光了。
我老爷爷一看都吃完了,说:我看了一下,除我老大家的占杰、老二家的占春不在外都到了,应到二十一口,不算嫁走的和肚子里怀着的,现到十九口,那么这也算是全了,今天的这碗面,也就说是咱们家吃得最后的一顿团圆饭了。
说到这里,晚辈们都特别地安静,因人多院子里还站着一些人,有的听不见,就想往里挤,好听个明白。
我老爷爷接着说:人太多了,也早该分开过了,可过去我总忙着个人的事,一直拖着没分,不过还好,你们各屋里也早都立了小灶,只是家没分开,小粮食你们自己有,不够了就到我这里取,弄得我也挺麻烦的,现在我想好了,从今天开始,我就给你们分开,让你们各当各的家,过好自己的日子。
院子里的孩子们听说要分家,都说分开了就不是一家人了,有的就哭了,还边哭边嚷嚷:我们不分,分了我们也不走。
我老爷爷听见了,也掉了几眼泪。
稍待片刻,我老爷爷哽咽着说:你看,孩子们也恋着这个家,不过咱们家是分家不分心,让孩子们都放心好了。
虽这样说了,孩子们还是哭,他又说:这是哪屋里的呀?过去告诉咱们的孩子们,别说是分家,就是各奔前程,天南地北的住着,咱们也是打烂了骨头连着筋,依然还是一家人。
说到这里,孩子们不哭了,大人们也都不说话了,就看他怎么分。
他说:要说分也简单,清明和张家俩兄弟也在场,作个见证人,我只有四个儿子,连我算上这是五份,再说咱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家里的财产外边的地,不管哪家人多人少,一律按五份分。
慎言说:叔叔,这样行吗?我大哥家现摆着八口,马上就是九口,你这样分,让他怎么过呀?如果没有粮食吃,你还让他们一家人拉着棍子要饭吃呀?
我老爷爷说:我生了四个儿子,那么我的财产也只能是分给儿子,至于孙辈的人,那是儿子的事。
慎言说:这样不合适吧!
我老爷爷说:怎么不合适?这时候分,其实对这几个儿子最有利了,你看我现在,又续了一个小的,再生那是肯定的,如生一个就多一份,生两个多两份,我指的是儿子,闺女还不算数,可现在分了就没有这么多份啊。
慎言说:那你再生了怎么办?
我老爷爷说:今天分了就是分了,我再生了儿子,别说生一个,就是再生十个、八个,那么后生的也就是我那一份了。
慎言说:那好,你分吧!
我老爷爷说:没了,剩下的事就是你们要做得事了。
这家就这样分开了,张家俩兄弟和清明忙乎了两天,都分得一清二楚,并按着我老爷爷的意思,由慎言执笔将财产分割清单写在了纸上并誊写了四份。
那天,我老爷爷将那四份交给儿子们时,很像那么一回事,他端坐在椅子上,由慎言一个个叫着他们的名字,叫到谁,谁就恭恭敬敬地过去,从我老爷爷的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当时,说看那阵势,就跟封建王朝的皇帝,向其臣子们颁发诏书那样,庄重而严肃。
当四兄弟都领到了,就并排着站在那里,面对着老爹,双手捧起一看,此时不知谁还叫了一声“哇”,只见每份的首页上都写着十四个大字:一生只让人欠我,不因私心我欠人。
我老爷爷问:明白了吗?
四个儿子齐声回答:明白了!
我老爷爷又说:那好!这也是咱们的家训吧!祖上搬来时,带来的是树根,留给我们的是参天大树,那么到我这一辈上呐,再留给你们这十四个字,记着,做人就要这样,你们就一代一代传下去吧!

百度搜索 大槐树下五代人 天涯 大槐树下五代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大槐树下五代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一大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大憨并收藏大槐树下五代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