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我被举为孝廉时,年事尚浅,自以为本非隐居深山幽穴的德高望重之士,害怕被天下人看作平庸愚昧之辈,欲担任一郡守,施行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人清楚地了解我。故我在济南时,开始除残去秽,公平选举,忤逆了诸位常侍。因此为豪强权贵所怨恨,我恐怕给家族带来灾祸,故称病归乡。
辞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届孝廉之中,有的年已五十,尚未称老。我内心自思,从此往后二十年,待天下清平,我乃与该孝廉年纪相同。故我还归乡里,四季不出,于谯县东五十里筑一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得底下瘠薄之地,望老于荒野,不求闻达,断绝与宾客交往之念,然而却不能如意。
后我被征召为都尉,又迁调为典军校尉,于是理想更替,愿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做征西将军,然后在墓碑上题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乃我当时之志也。然而时遭董卓之难,各地兴举义兵。其时我能募集更多兵马,然而常常裁减士卒,不愿扩充。之所以如此,因为兵多会导致意气骄盛,与强敌相抗争时,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故汴水之战,我部下仅有数千,后返回扬州再行招募,亦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我志本就有限而已。
后我领兖州牧,攻破招降黄巾三十万众。再又袁术于九江僭用帝号,其部下皆称臣于袁术,大门起名为建号门,衣被皆遵照天子制度,两妻室相争为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即登帝位,布告天下,袁术答道‘曹公尚在,还未可如此’。此后我征讨袁术,擒其四将,获其部众,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自审时度势,实难与之为敌,但思量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以名垂后世。幸天庇佑,攻破袁绍,枭其二子。又有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望世事,据有荆州,我又征讨平定,于是天下太平。现今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到极点,已超过我原本的意望。
今我言此,似为自大,欲消尽众人非议,故无所避讳。假使国家无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能有人见我强盛,我又生性不信天命之事,恐其私下相互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此种虚妄揣测,常使我心惴惴不安。齐桓、晋文之所以声名被传颂至今,因其虽兵势广大,犹能侍奉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周文王已有其二,仍能尊奉殷朝,周文王之德可谓至德矣’,因为他能以强大的势力来侍奉弱小的天子。昔日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欲与之图谋燕国,乐毅伏地垂泣,答道:‘臣侍奉昭王,如同侍奉大王您;臣若获罪,被放逐他国,到死为止,也不忍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胡亥要杀蒙恬时,蒙恬道:‘从我祖上及至后世,忠信于秦国,已经三代了。现今臣领兵三十余万,其势力足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是因为不敢辱没祖辈的教诲、忘记先王的恩德啊。’我每次读此二人事迹,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从我的祖父直到我,皆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谓是被朝廷所信任,至曹丕兄弟,已超过三代矣。
我不仅是对诸位诉说上述言论,还常常将此告诉妻妾,让他们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诉他们:‘待我死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能传述我的心中所想,使世人都能够知道。’我此等言论皆肺腑至要之言,之所以勤勤恳恳地叙说心腹之言,因为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忠心,恐怕他人不相信的缘故。然而欲使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归还武平侯国,实不可为也。为何?实在是害怕我放弃了兵权会遭人所祸害。这既是为子孙谋划,也是考虑到自己败亡,则国家将有倾覆的危险。因此不能因贪慕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此事乃不可为也。先前,朝廷恩封我的三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敢接受,现我更改主意打算接受它。并非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作为万全之计。
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无不舍书而感叹,以此来自省。我奉国家之威灵,执仗斧钺,征伐叛乱,以弱克强,以小擒大。脑中所谋划之事,实行时无不如意,心里所考虑之事,无不达成所愿。于是扫平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此可谓是天助汉室,非人力所能为也。然而我的封地兼并四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何功德能配得上如此赏赐!现天下还未安定,我无法就此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我把阳夏、柘、苦三县二万户赋税交还朝廷,只享受武平县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非议,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百度搜索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二哥说大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哥说大话并收藏三国志裴注翻译精华版最新章节